第三章 搖擺不定

關燈
說,聽到兒子要成為正式足球隊員的時候,省吾說的“幹得不錯,還是像我”之類的話,是有些自豪,并沒什麼不好。

    實際上,作為男人,兒子的體态啦動作啦都跟自己很像,這樣說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女兒呢,因為是女孩子,像妻子也是自然的,隻說了“冒冒失失的地方像你”,也沒必要吹毛求疵地生這個氣。

     最起碼,當丈夫帶着醉意,情緒高漲地說“很像我嘛”的時候,為什麼做妻子的就不能說一句“是啊,像你很好啊”之類的話呢?這難道不是順從丈夫應該采取的态度嗎? 丈夫不管怎麼做,妻子隻要捧着他哄着他,家庭就會平安無事了。

     “嗯……”省吾緩緩地搖搖頭,琢磨着。

     省吾倒不見得一定要勉強妻子這樣做,可還是覺得妻子應該胸襟再豁達一些才對。

    表面上讓着丈夫,而私下有自己的主張,這樣豈不更好。

     在這方面,隻要看看我媽媽自然就明白了。

    妻子嫁到川島家以來,在我爸爸在世時耳聞目睹了公公和婆婆的夫妻關系,應該是了解的,可如今卻抱着男女都一樣、夫婦應該平等地擁有權力和主張的想法。

     “這樣下去,關系是不會搞好的。

    ”省吾又歎了一口氣。

     說起來,夫妻之間真是不可思議。

     在訂婚階段,省吾覺得和志麻子在一起應該很不錯,所以才結婚了。

     可一旦結了婚,各種各樣的問題就都來了。

    這次看到了日記,省吾得知了妻子有很多不滿,而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同樣也有很多不滿的地方。

    當然,跟妻子不滿的程度不一樣,省吾有時會覺得對方是個挺難纏又不怎麼可愛的女人。

     這般雙方都抱着不滿的情況,其實從結婚以來就開始了。

    正因為訂婚期間什麼問題也沒有,所以結婚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結婚後兩個人住在一起,從早到晚住在同一個屋檐下,天天看着對方的臉一起生活,的确會産生各種各樣不協調的音符。

     想想看,結婚其實就是成長經曆、教養、價值觀都不同的兩個人,被一時的熱情沖動驅使走到一起。

    以後,不知道還會發生什麼問題。

     結婚時抱有的夢想和希望,結婚後不一定就能繼續下去。

    有不少在半途中就千瘡百孔、暗淡無光了。

     性生活便是其中之一。

    訂婚期間,不,應該說此前剛相識的時候,省吾常常夢想着,如果能擁抱這樣的女人,該有多幸福啊。

     可是結了婚,一想到每天都可以擁抱,那種欲望忽然就急速地消失了。

    甚至連互相愛撫也變得索然無味,想都懶得去想了。

     确切地說,這些都是因為一起生活造成的。

    總是在身邊,天天都可以說話,什麼時候都可以摟抱。

    這種完全可以安心的狀态,便是消解二人之間的情欲、造成諸多問題的根本原因之一。

     可是……省吾繼續思考。

     雖然誇大一點說,結婚也許是諸多問題的禍根,但因此獲得的東西也不少。

     從省吾這方面來看,有了兩個孩子,很順利地經營着醫院,有一個雖然有點唠叨卻可以完全把養兒育女托付給她的妻子。

    對此,省吾一直心存感激,隻是沒想到妻子的心境卻是如此起伏動蕩。

     現在省吾既吃驚又困惑的事實是,本以為完全明白妻子的真心,竟然根本不了解。

     “是不是有點隻考慮自己的立場了?”省吾想這樣跟妻子說。

    可他是偷看妻子悄悄寫的日記,牢騷話便沒法說了。

     9月4日(星期一)23:30 漫長的暑假結束,今天正式開始上課了。

     随着新學期的到來,我也想換個全新的情緒,于是兩個月以來第一次去了美容院。

     也許是因為發型師橋本的推薦,頭發比往常剪得都短,感覺有點不自然。

    不過,這個發式總會适應我的臉形吧。

     傍晚,放學回來的兒子說:“啊,剪頭發了。

    吓我一跳,看着不像媽媽。

    ” 女兒一見我立刻就贊許道:“媽媽剪頭發了,這樣挺适合你的。

    ” 九點半,丈夫回來了。

    我跟平時一樣到門口迎接,他隻是“哦”了一聲點點頭,徑直鑽進書房。

     晚飯是丈夫喜歡的烤牛肉塊兒,為了熱量不至于過高,又加上涼拌蔬菜。

     丈夫坐到桌前,首先看起了晚報。

     “早上的消息,給你剪下來了。

    ”我說。

     雖然與丈夫的工作沒有直接關系,但我總是挑選出每天報紙上醫療方面的消息剪下來。

    這也是我家務以外的工作。

     丈夫拿過剪報,好像忽然想起什麼的樣子,說:“媽媽今天到醫院來,說要送和服給你,想讓你去取。

    說她自己上了年紀,穿不了了。

    ” 這太突然了,我低聲咕哝着:“那怎麼辦呢?” “好像是很貴的東西喲。

    ”丈夫有些疑惑地看着正在擺菜的我。

     “母親大人的心意,我當然很高興。

    ”看到丈夫皺起眉,似乎覺得我又要唠叨什麼,我就解釋說,“可是穿和服的機會很少,我現在的就已經足夠了。

    況且,我和母親大人的身材、尺碼也相差很大,即便收下也得請人徹底改做,能不能請你巧妙地拒絕呢?” 沒想到丈夫卻冷冷地說:“不想要的話,你自己拒絕不就行了。

    ” 的确,母親說要送和服給妻子當禮物,省吾跟妻子說了,妻子不能接受,因此産生了些小摩擦。

    日記中,這件事的前前後後都細緻地記錄着。

     “如果由我來拒絕,那不是惹母親生氣嗎?” 我這樣一說,丈夫就有點焦躁:“那樣的話,痛痛快快地接受不就得了嘛。

    ” “接受了又不穿,那麼珍貴的和服不是很可惜嗎?再說,對母親的美意也有虧欠。

    ” 再怎麼解釋,都免不了被他奚落:“你呀,還是那麼固執,不讨人喜歡。

    ” 這種說法簡直太過分了。

    不過,我還是再一次試着央求他:“就請你幫我拒絕吧。

    ” “不行,我可說不出口。

    要真是那麼不喜歡,你就給媽媽打個電話嘛。

    ” 再說下去,隻會讓丈夫的心情更糟,于是我答應了一聲“知道了”,就進了廚房。

     到現在為止,對于婆婆提出的意見或願望,丈夫從來沒說過“不”字,總是自己做好人。

    難辦的事全部推到我頭上。

     難道這就算所謂忙于工作不能盡孝的兒子對母親的一點關心嗎?既然是自己的母親,該說的事情就得堅決地說出來才對。

     同樣是拒絕,由我來說和由丈夫來說,婆婆接受的方式也不同。

     當然不是說婆婆這個人不好。

    和丈夫結婚以前,剛剛開始交往的時候,比起丈夫,倒是婆婆更中意我。

     婆婆年輕的時候做過小學教師,考慮問題的方式也很新潮,是個很講道理的人。

    和丈夫結婚,感覺最幸運的是和婆婆合得來,什麼話都可以不必客客氣氣地說。

     等到婆婆上了年紀的時候,照顧她就是長媳應盡的義務。

    有時候我會說:“媽媽,我是換尿布的專家,到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