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留在頂端
關燈
小
中
大
你想,我怎樣才能建立起我的客戶網絡呢?很多客戶都是我們參加各種社交活動接觸到的。
建立關系網,跟人們聊天,這就是我們做生意的方式;而在謝菲爾德,這樣的機會很有限。
這是一種基于“關系”的生意。
你要跟人相處好,他們才會信任你。
然後你才能為他們提供服務,進行交易。
◇◆◇ 我剛來這裡的時候,父親對我說:“不要改變自己,不要讓倫敦改變你。
我為你感到高興,這是個很好的機會,但千萬别讓倫敦改變你。
”因為倫敦就像一個壓力鍋。
他還說:“不要被那種生活方式纏住,你要知道生活不僅僅隻有賺錢。
” 我還想講講,在我們的管理下,客戶得到投資回報的情況。
得到回報,客戶當然很開心,他們信任我們,我們就可以繼續交易。
我們把這個基金建立起來,把它從1千萬英鎊變成1億英鎊,再變成5億英鎊,然後到10億,等等。
然後我會想怎麼回饋社會,做一些金融城無法給予我的事情。
我的意思是說,無論如何,看看坐在四個屏幕前的我們……我們為世界、為社會做了什麼呢?我們如何為世界做貢獻呢?我們沒有做出什麼貢獻。
我們沒有建造任何東西,也沒有生産任何東西,沒有幫助人……我的女朋友是名醫生。
她每天都在幫助别人。
我想設立一個慈善基金會,可能會把我們賺來的一部分錢投進去。
我也願意幫助小企業。
創業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那些願意承擔風險去創業的人,商業就不會存在。
所以我想設立一個基金會,來專門幫助小企業。
不管是學生,還是比學生更年輕、或是更年長的人,他們隻要有創業的想法,都可以來向我們申請,我們會幫助他們。
我們會給他們5千英鎊的貸款,不需要任何抵押,所以如果他們創業失敗,我們的錢就收不回來了。
如果他們創業成功(雖然我很懷疑),那就太棒了,我們還可以從那筆基金中賺到錢,但賺錢不是我們做這件事的目的,我們隻是為了幫助創業者。
如果創業人士按照傳統的方法去找銀行貸款,肯定是貸不到的。
我樂意做這件事。
我看到很多聰明、熱情、有想法的人說:“太好了,我有5千英鎊了。
”這對他們來說很重要。
我記得我曾經創業時,5千英鎊是很大一筆錢。
幫助他們,看着他們成長,令人振奮。
金絲雀碼頭集團首席執行官 喬治·雅各貝斯庫 他穿着商務套裝,在金絲雀碼頭的加拿大廣場1号樓30層等我。
房間裡到處都是模型:現在的金絲雀碼頭模型,未來的金絲雀碼頭模型,還有金絲雀碼頭橫貫鐵路車站的規劃模型——車站上面設置了一個公園。
牆上貼滿金絲雀碼頭發展的照片,照片上,穿着考究的人們在30層樓下的金絲雀碼頭跑來跑去。
還有俯拍視角的道格斯島舊照:緩緩流動的水,堆積的泥土,碼頭的遺迹等等——這是1987年的金絲雀碼頭,當時它還是一塊棕地。
糕點、咖啡和水都已備好。
一位瘦削的男人穿着筆挺的西裝和條紋襯衫,背對着窗戶坐着——從某個角度看來,倫敦“小黃瓜”(1)似乎剛好坐在他的肩膀上,像枚勳章。
他的法務顧問坐在桌子對面,手裡拿着記事本。
大概從1700年開始,倫敦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
但那個時候卸貨的速度很慢,因為所有的船都在水邊卸貨。
那個時候有很多海盜,所以經常有貨物被偷。
所有的船商聚到一起,商量建一個安全的地方。
所以到1802年,他們開放了倫敦碼頭區,這個碼頭區之前是鎖着的。
但到了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很多本來在大英帝國生産的東西,在别的國家生産能夠便宜很多,因此出口減少。
這個時候又有人發明了集裝箱,也就是說,你可以讓船直接在海裡卸貨——船不用上岸,直接把集裝箱拿走就行了。
十年後,碼頭區就蕭條了。
本來,在這裡工作的人口能達到7.5萬人,這麼一來,大家都很絕望,每個人都在想,我們怎麼才能讓碼頭區興旺起來呢? 我來到倫敦,也看不出個中邏輯。
我在金絲雀碼頭的東北地區迷路過,那裡有很多孟加拉人。
我之前沒來過倫敦,所以,在那裡看到的貧困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厲害,令我很震驚。
在我的心目中,倫敦是你在圖畫上看到的樣子,但你看的時候不會意識到,實際上你看到的隻是非常有限的一部分。
所以我的個人觀點是,不要去觸碰它。
而管理層的大多數人認為這個意見不怎麼樣。
我們都對這個項目十分懷疑。
6月份,我們呈交了意見,并且闡釋了它的價值;到7月17日,我們就簽訂了這個項目的合約。
政府說,我們要開放這個區域,對它進行開發,但是順便提一句,這裡沒有交通,沒有服務系統,也沒有街道。
你知道的,這些小細節。
通常來說,政府應該提供所有的基礎設施。
比如,如果你去金融城買一塊地,你就會被它長達五百年曆史的基礎設施、服務系統、曆史和生活所環繞。
而在這裡,可得不到這些好處。
這裡隻是一塊什麼都沒有的土地,沒有電,沒有水,也沒有路。
萊姆豪斯線還不存在,碼頭區輕軌隻有從塔丘到小島頂端之間的一小段,且沒有火車運行——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了。
最終,大家同意花4億英鎊來投資地鐵銀禧線,這筆開銷是我們一開始沒有料到的。
我們沒有将這筆錢加入預算,而且如果一開始就了解到要在交
建立關系網,跟人們聊天,這就是我們做生意的方式;而在謝菲爾德,這樣的機會很有限。
這是一種基于“關系”的生意。
你要跟人相處好,他們才會信任你。
然後你才能為他們提供服務,進行交易。
◇◆◇ 我剛來這裡的時候,父親對我說:“不要改變自己,不要讓倫敦改變你。
我為你感到高興,這是個很好的機會,但千萬别讓倫敦改變你。
”因為倫敦就像一個壓力鍋。
他還說:“不要被那種生活方式纏住,你要知道生活不僅僅隻有賺錢。
” 我還想講講,在我們的管理下,客戶得到投資回報的情況。
得到回報,客戶當然很開心,他們信任我們,我們就可以繼續交易。
我們把這個基金建立起來,把它從1千萬英鎊變成1億英鎊,再變成5億英鎊,然後到10億,等等。
然後我會想怎麼回饋社會,做一些金融城無法給予我的事情。
我的意思是說,無論如何,看看坐在四個屏幕前的我們……我們為世界、為社會做了什麼呢?我們如何為世界做貢獻呢?我們沒有做出什麼貢獻。
我們沒有建造任何東西,也沒有生産任何東西,沒有幫助人……我的女朋友是名醫生。
她每天都在幫助别人。
我想設立一個慈善基金會,可能會把我們賺來的一部分錢投進去。
我也願意幫助小企業。
創業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那些願意承擔風險去創業的人,商業就不會存在。
所以我想設立一個基金會,來專門幫助小企業。
不管是學生,還是比學生更年輕、或是更年長的人,他們隻要有創業的想法,都可以來向我們申請,我們會幫助他們。
我們會給他們5千英鎊的貸款,不需要任何抵押,所以如果他們創業失敗,我們的錢就收不回來了。
如果他們創業成功(雖然我很懷疑),那就太棒了,我們還可以從那筆基金中賺到錢,但賺錢不是我們做這件事的目的,我們隻是為了幫助創業者。
如果創業人士按照傳統的方法去找銀行貸款,肯定是貸不到的。
我樂意做這件事。
我看到很多聰明、熱情、有想法的人說:“太好了,我有5千英鎊了。
”這對他們來說很重要。
我記得我曾經創業時,5千英鎊是很大一筆錢。
幫助他們,看着他們成長,令人振奮。
金絲雀碼頭集團首席執行官 喬治·雅各貝斯庫 他穿着商務套裝,在金絲雀碼頭的加拿大廣場1号樓30層等我。
房間裡到處都是模型:現在的金絲雀碼頭模型,未來的金絲雀碼頭模型,還有金絲雀碼頭橫貫鐵路車站的規劃模型——車站上面設置了一個公園。
牆上貼滿金絲雀碼頭發展的照片,照片上,穿着考究的人們在30層樓下的金絲雀碼頭跑來跑去。
還有俯拍視角的道格斯島舊照:緩緩流動的水,堆積的泥土,碼頭的遺迹等等——這是1987年的金絲雀碼頭,當時它還是一塊棕地。
糕點、咖啡和水都已備好。
一位瘦削的男人穿着筆挺的西裝和條紋襯衫,背對着窗戶坐着——從某個角度看來,倫敦“小黃瓜”(1)似乎剛好坐在他的肩膀上,像枚勳章。
他的法務顧問坐在桌子對面,手裡拿着記事本。
大概從1700年開始,倫敦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
但那個時候卸貨的速度很慢,因為所有的船都在水邊卸貨。
那個時候有很多海盜,所以經常有貨物被偷。
所有的船商聚到一起,商量建一個安全的地方。
所以到1802年,他們開放了倫敦碼頭區,這個碼頭區之前是鎖着的。
但到了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很多本來在大英帝國生産的東西,在别的國家生産能夠便宜很多,因此出口減少。
這個時候又有人發明了集裝箱,也就是說,你可以讓船直接在海裡卸貨——船不用上岸,直接把集裝箱拿走就行了。
十年後,碼頭區就蕭條了。
本來,在這裡工作的人口能達到7.5萬人,這麼一來,大家都很絕望,每個人都在想,我們怎麼才能讓碼頭區興旺起來呢? 我來到倫敦,也看不出個中邏輯。
我在金絲雀碼頭的東北地區迷路過,那裡有很多孟加拉人。
我之前沒來過倫敦,所以,在那裡看到的貧困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厲害,令我很震驚。
在我的心目中,倫敦是你在圖畫上看到的樣子,但你看的時候不會意識到,實際上你看到的隻是非常有限的一部分。
所以我的個人觀點是,不要去觸碰它。
而管理層的大多數人認為這個意見不怎麼樣。
我們都對這個項目十分懷疑。
6月份,我們呈交了意見,并且闡釋了它的價值;到7月17日,我們就簽訂了這個項目的合約。
政府說,我們要開放這個區域,對它進行開發,但是順便提一句,這裡沒有交通,沒有服務系統,也沒有街道。
你知道的,這些小細節。
通常來說,政府應該提供所有的基礎設施。
比如,如果你去金融城買一塊地,你就會被它長達五百年曆史的基礎設施、服務系統、曆史和生活所環繞。
而在這裡,可得不到這些好處。
這裡隻是一塊什麼都沒有的土地,沒有電,沒有水,也沒有路。
萊姆豪斯線還不存在,碼頭區輕軌隻有從塔丘到小島頂端之間的一小段,且沒有火車運行——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了。
最終,大家同意花4億英鎊來投資地鐵銀禧線,這筆開銷是我們一開始沒有料到的。
我們沒有将這筆錢加入預算,而且如果一開始就了解到要在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