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留在頂端

關燈
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 斯圖爾特·弗雷澤 我在他的辦公室見到他時,他正想辦法帶領金融城度過這次金融危機。

    木門打開,映入眼簾的是挂在牆上的巨大的平闆電視,奧巴馬總統的臉出現在屏幕上。

    弗雷澤為會面做了準備;他想把電視關掉,但沒成功,隻是換了個頻道,上面顯示着高低起伏的亞洲股市指示線。

    “四十五年啊。

    ”他說。

    他将他扁平的手垂向地闆。

    “我剛來這裡的時候,被當作神童。

    ” 就金融服務而言,世界上隻有兩個全球性的城市:紐約和倫敦。

    實話說,可能再過二十多年,情況也還是這樣。

    從全球性來說,我不認為有任何其他城市能夠接近紐約和倫敦。

    其他城市或許會成為其儲蓄市場的樞紐,但要取得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你得經曆很多考驗,尤其是獲得合法的資格。

    除此之外,還得保證有透明度,要對全世界任何地方開放——不論信仰,不論人種,不論背景,歡迎任何人來這裡并且在這裡工作。

    再說句實話,世界上其他城市,就連接近這一條标準,都做不到。

    我認為這就是區域性中心城市與全球性中心城市的區别,前者也許接近小型國際化城市,但仍然是在一個特定區域内的國際化城市,後者則是一個完全全球化的城市,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上周,我在中國,跟他們讨論中國城市要如何才能在未來取得這樣的地位。

    整個世界的金融服務業确實在延展,這也是我們非常感興趣的點。

    我們不是隻會坐在那裡說,隻有倫敦才能有這種規格的金融服務業。

    我的意思是說,在過去,已經有很多個例證向我們證明,如果整個蛋糕以足夠快的速度變大,那每人得到的分量自然也是以同樣的速度在增長。

    所以說,我們不一定要創造更多的市場份額,隻需要保證整個蛋糕不斷以最快的速度變大。

     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政客們确實明白金融業是英國經濟的一大部分,比英國制造業還大,但明年就不一定了。

    那麼,為什麼要試圖破壞金融業呢?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我們可以重新把它扶起來,讓它比以前更好,然後繼續發展下去,這對未來的五十年來說,是一個好機會。

    有數十億人想要達到我們在西方享有的生活水平。

    他們都需要金融服務,他們都需要更複雜的金融市場,他們都需要保險産品,他們都需要在從基礎經濟結構向更複雜的經濟結構發展的過程中,與之相應的一整塊金融領域。

    因此,如果我們能夠保持我們的市場,保持競争力,保持全球化和靈活性,我們就會受益。

    現在我們也做得相當不錯。

     别誤會我的意思——這不是金融業本身的錯,但目前它确實在英國經濟中占據了過于龐大的一部分。

    你可能會說,好吧,那又有什麼能夠取而代之呢?現在,從長遠來看,因為我們着重發力了,所以我們的創意産業、科研領域也有了進步。

    是的,我們當然可以重新平衡好我們的經濟。

    但如果在未來,金融服務業倒下了,絕對沒有别的産業可以取代它的位置。

     你一定要記住,藝術領域的大部分收入都來自商業。

    每一個富有的銀行家背後,都有一整套産業來為他提供各種服務,包括他去劇院看劇的門票、站在台上的演員,還有各種各樣的工作人員。

    如果有人賺了很多錢,那他其實直接或間接地雇用了很多人。

    如果把金融業拿掉,很多領域會産生大量失業,包括服務業、藝術和傳媒行業等。

    人們似乎總是忘記,藝術實際上是很久以前從商業财富中剝離出來的副産品。

    特别是那些由富有的捐助者資助的藝術家。

    所以說,這些領域都是相互補充的。

    我不認為有人可以說,我們可以一直在空蕩蕩的劇院裡表演藝術。

     我是很樂觀的,因為我确實認為,下一次經濟好轉時,整個情況将更加可持續,因為它将建立在更加堅實的基礎上。

    因此,隻要金融城最後能挺過去,還能繼續保持靈活性和創新性,保持對外界人的吸引力,吸引他們來倫敦,在這裡工作,就非常令人滿足了。

     學生 托比·莫士威特 這一天,大學生正在就大學學費上漲舉行遊行示威活動。

    我和托比在錢多斯街的一家酒吧見面。

     允許銀行家為自己的行為辯護;把關于銀行業、高利貸、貪婪、财富、所有權的語言正常化;邀請那些在世界别的地方進行掠奪,在俄羅斯或者阿拉伯世界偷盜、說謊的人來到這裡,讓他們從一個避稅地搬到另一個避稅地;為他們創造一個供他們挖掘的城市,他們可以挖掘這裡的街道,挖出一個個财富之洞,建造他們的遊泳池和私人影院……這就是倫敦。

    西倫敦的一條路竟完全塌進一個巨大的空洞裡,真令人“贊歎”啊。

    你怎能不看看報紙上的照片說,這就是倫敦呢?财富塌進了它自身的空洞裡。

    我“贊歎”它。

    要我說,把這所有巨大而空洞的房子都推倒吧。

     你看到這樣的情況,難免會這麼想:這是一座令人悲傷的城市,沒有值得驕傲之處。

    這座城市十分窮困,它本身沒有任何産出,隻能依賴那些可疑的人,把他們那可疑的錢以可疑的方式花出去來維持運轉。

    我不是在說罪惡。

    我是在說貪婪。

     讓人民說話吧:他們會為自己辯護。

    他們也理所應當為自己辯護——這是他們的生活。

    他們必須找到生活下去的理由。

    倫敦總是以人民的聲音來為自己辯護,因為它必須這麼做。

    這不是一座宗教城市,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