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維護安全

關燈
時候,人們把倫敦按照各個區域可能會碰到的陪審團類型來分門别類。

    比如說,如果審判的案件中,觸發點是種族挑釁,陪審團給被告判了無罪釋放,而剛好這個陪審團又是來自東倫敦,他們就會說:是啊,是啊,東倫敦的陪審團嘛,肯定不會在種族挑釁引起的擾亂公共秩序案中給有色人種判刑的。

    如果是來自騎士橋的陪審團,他們就會說:黑人孩子——搶劫——肯定判有罪。

    我記得自己是這麼想的:我可從來沒有這樣給倫敦劃分界限啊。

    我無意中聽到事務所裡有人說,有個案件是由種族挑釁引起的擾亂公共秩序案,隻用了半小時就判了無罪釋放;其他人就說:那陪審團肯定是來自東倫敦的呗。

     古普塔:我今天去參加了一個研讨會,會上,有一個烏爾威治刑事法庭的法官被批評了兩三次,說他在上訴法庭中對案件管理不當。

    事情是這樣:這位法官不允許控方律師提起那些他認為陪審團會判被告無罪的案件。

    我事務所的同事其實有一系列的案子需要上訴,那些案件全都是由種族挑釁引起的擾亂公共秩序案,而法官說了,我不準備允許你們提起這些案件,因為我知道,烏爾威治的陪審團是不會給種族案件定罪的。

     奧比裡:所以,你會怎麼來劃分倫敦?我是說,你比我更了解倫敦法庭。

     古普塔:斯奈爾斯布魯克法庭是處理盜竊案和一些暴力案件的好地方,那裡的陪審團會放過你的。

    但如果是娈童案,在那裡打官司就必死無疑。

    如果是在内倫敦,也就是在大象與城堡附近,那裡的陪審團不介意你的委托人沾染了點毒品、暴力,甚至跟幫派有關,綁架之類的,問題也不大。

    但你如果在黑衣修士(10),他們的陪審團可是從肯辛頓和切爾西來的,對搶劫比較敏感,但對性犯罪比較松。

    比如約會強奸,他們會放過你的,懂不?再就是薩瑟克區,那裡的陪審團主要是從金融城來的。

    所以如果是詐騙案,在那裡就好打一點。

    但要是暴力和毒品案,在那裡就逃不掉。

    性犯罪相關的,比如約會強奸,也有可能逃掉。

    然後再往南,就到了克羅伊登,在那裡,跟毒品相關的案件是怎麼打都打不赢的,因為你就在蓋特威克機場的門廊上呢,他們一想到有人會把毒品帶進這個國家,帶到他們的街道上,就心生仇恨。

    艾爾沃斯也一樣,那是西倫敦了——毒品相關的案子打不赢,但盜竊、欺詐、貸款詐騙之類的,應該是可以的。

    但有一種類型的案子在這些地方都很難打赢,那就是僞造身份證明,還有非法移民罪。

    因為這是在人家的家門口,他們都在希思羅或者蓋特威克機場工作。

    哈羅,呃,哈羅的陪審團嘛……性、毒品相關的案子都能打赢,大部分案子都能。

     蘭 加:哈羅的陪審團是好陪審團。

    對于辯護律師來說。

     奧比裡:也是總體而言啦,總體而言。

     古普塔:因為他們是善解人意的一群人。

     奧比裡:為啥? 蘭 加: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可能就是因為他們更善解人意吧,但是要讓你的委托人被判無罪釋放,陪審團裡要有比較強悍、自由主義的人才行;但我不認為哈羅是強悍且自由主義的代表。

    這個地方有很多亞洲人。

     奧比裡:如果我是在為一個黑人或者亞洲人辯護,看到陪審團裡有黑人或亞洲人,我就心安一點。

     蘭 加:啊,我也是。

     奧比裡:絕對是。

    實際上,我幾乎試過在陪審團進來時緊緊看着他們,心想,我今天要為之辯護的是個黑人,我隻要看到陪審團裡有兩個黑人,就覺得……有把握了。

     蘭 加:是,我同意你說的。

     奧比裡:他們可能是年輕的托利黨(11)什麼的。

    剛參加完托利黨大會。

     蘭 加:不過,現實是,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案件事實,也取決于陪審團的文化程度。

    但有時候,有些案件很難跟上。

    你很有可能因為一個不太聰明的陪審團成員而輸掉案子,因為他們聽着聽着覺得很無聊,就隻聽法官說的話,然後就按法官說的來定罪或者判無罪。

    有時候那些呈現出來的事實真的不足以給被告定罪。

     奧比裡:誰知道呢,誰知道。

     蘭 加:還有就是這些人——這又回到大衛說的問題上了——他們更不容易全心相信警察說的話,自動懷疑證詞的真實性。

     奧比裡:每個陪審團成員都會有偏見,不管是什麼類型的偏見。

    我也當過陪審團成員,我讀《衛報》《觀察家報》,是個自由主義者——這也就是我的偏見。

    這就是我帶來的意見和态度,而且會有另外一個人站在我的反面。

    我們都有自己的偏見。

    不過,雖然陪審團的人都各有偏見,最終還是會有某種偏見更占優勢。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如果你要為一個由種族挑釁引起的擾亂公共秩序案的被告人辯護,最好在東倫敦——當你的委托人叫喊着,你這他媽的……他被定罪的可能性就比較低了,因為陪審團會覺得,哇,他是真的受到了挑釁和侮辱才這麼做的。

     古普塔:我幾乎每周六都有這麼一場官司要打。

     奧比裡:這是東倫敦嘛。

    這裡的人都是白人,要麼是工人階級,再不然就是低層次的中産…… 蘭 加:這種事可能在他們身邊一直發生着。

     奧比裡:陪審團的人認識這些人。

    他們跟這些人出去玩來着。

     蘭 加:他們一起看足球呢。

     奧比裡:他們心裡肯定是有點什麼的,或者說他們是來自這個地方的,這種案件剛好反映了東倫敦某些地方的一些緊張狀況。

    所以他們會想,我們不能因為一個人在公衆場合講種族歧視的話就給他定罪。

    天啦。

    我們都這麼輕易地給人定罪嗎?這都成了什麼世界啦?但你如果面對另外一批陪審團,他們是有色人種,他們就會想,我的老天,這太過分了。

    這種情況不應該在倫敦出現。

     ◇◆◇ 蘭 加:最糟糕的部分是,當陪審團出去讨論、你等着他們回來時,你聽到廣播說:請大家都回到法庭上。

    你不知道他們隻是回來了呢,還是會接着問問題,或者說說别的事情。

    你隻能乖乖回到法庭,然後聽到法庭文員說,結果已經出來了。

    他們不會告訴你結果是什麼,但結果有了。

    你隻能坐在那兒等着。

    你情緒很糟糕,你感到很緊張,心跳加快,完全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你就像在等考試成績一樣,心裡不斷想着,我會考最後一名,我會考最後一名,我會考最後一名……然後結果就公布了。

    你知道他們在走進法庭之前,要先在一個小房間集合,而到要宣判時,房門會打開,他們就走進法庭。

    有些人會交頭接耳,你能聽到窸窸窣窣的聲音,是他們在開玩笑和聊天。

    如果是這種情況,被告應該會被判無罪。

    決定要給被告定罪的陪審團一般都很安靜,絕對的安靜。

    他們會陸續走進來。

    幾年前,有人告訴我,陪審團坐下時,如果看向被告席,那就代表他們不會給他定罪,而是要給他判無罪。

    因為如果你作為陪審團,要給一個人定罪,你就永遠沒辦法跟他四目相對。

    你會一點都不想看他的眼睛。

    但是,其實我從他們是交頭接耳、還是安安靜靜時就知道了。

    這周五我在法庭上,陪審團已經讨論了四天,才回來宣判。

    當時我坐在那裡,我是辯護律師,本來應該不會因為陪審團而緊張,但畢竟等了整整四天啊。

     奧比裡:是什麼案子? 蘭 加:非常奇怪的案子,持械搶劫。

    我等了四五天後,真的有點累了,想趕緊得到一個結果,因為那是我的工作,然後…… 奧比裡:你看到的是安靜。

     蘭 加:對的。

    陪審團成員集結在一起,然後法庭文員打開門讓他們進來——他們一言不發。

    我那時候就知道了。

    他們魚貫而入,然後坐下來,我看看他們,沒有一個人敢看被告。

    對的,我可以從他們的眼神再次确認結果了。

     奧比裡:我現在好像已經到了這麼個階段,就是陪審團進來時,我很緊張,我沒辦法去留心看陪審團是不是在看我的委托人,我隻是坐在那裡。

    我看都不看他們。

    我隻往下看。

     蘭 加:我會看看法官。

     奧比裡:我隻看桌子。

    如果我看陪審團,然後看到他們沒在看我的委托人,我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所以,我隻坐在那裡往下看,然後聽到陪審團主席說:“陪審團成員們,你們有一個達成一緻的審判意見了嗎?”“是的。

    ”“陪審團成員們,審判結果是?”“1,2,3……”我這時候才會看他們。

    但最糟糕的是,現在已經有人告訴我,可以通過聽他們是否交頭接耳來判斷結果。

    如果他不告訴我,我肯定怎麼都想不到的。

    這真是糟糕。

    而且每次都對,每次都對,每次都對啊。

     蘭 加:你需要一頂可以挂耳塞的假發。

    是啊,我能想象到陪審團進來時一言不發,辯護律師這時候就知道自己輸掉了官司,他肯定要抓狂了——啊啊啊,我怎麼聽不到你說話!聽不到你說話! 副警長與倫敦二級警署 查爾斯·亨蒂 從大概1018年開始,這裡就有一座監獄——甚至再早一點可能就有了,因為樓下有一堵羅馬時代的牆。

    我們在這裡有一陣子了。

    總體來說,我們處理的是一級罪案,包括兇殺案和恐怖襲擊案——主要是這兩類案件。

    去年我們做過一個記錄。

    我們這裡有七個高等法院的法官,所以常駐法官不得不巡回審判。

    這說明我們這裡處理的案件都很重大。

    我們一般不處理小案子。

    你肯定不能指望在中央刑事法院這種地方處理入店行竊之類的小案子。

     他告訴我,他以前是個軍人,是最年輕的陸軍少校。

    20世紀80年代,他在北愛爾蘭服役,也參與了第一次伊拉克戰争。

    在被派遣伊拉克的兩天半以前,他結了婚。

    他的辦公室相當整潔,被窗簾掩着的窗戶正對外面的院子,他坐在離窗簾很近的椅子上。

    他講起中央刑事法院的武裝安保系統時,提及了站在窗戶外面的武裝警衛;他拉開窗簾卻沒看見他們,臉上閃過一絲擔憂。

    我們走進警衛室,裡面的滾動屏幕即時更新着每個法庭發生的事。

    警衛室裡還有一塊白闆,列明今日審理的所有案件,上面還用小小的劍形标志标出高級法官們的位置。

    白闆上還列出了罪案類型——謀殺,謀殺,會計犯罪,恐怖襲擊,謀殺——後面附有人名。

    回到辦公室,他又拉開窗簾看了看,這時窗外的警衛已經到位,他們看起來大大方方、有氣勢、全副武裝。

     我的工作是讓這個地方正常運轉,保證每個人通力合作。

    中央刑事法院可是塊亮招牌啊。

    外人走進來,在前門看到一個保安,不會把他和别人區分開來,也不會想他究竟是為我服務,還是為法院服務,他隻會想,這就是中央刑事法院的樣子。

    我這裡有電氣工人,有鍋爐房,有清潔工,也有保安。

    保安總共有64個。

    不言而喻,保安工作非常重要,因為我們這裡經常有一些很不好的人進來。

    我們在外面封過路,每天都有直升機在天上盤旋。

    我們每天要搜查牢房,夜裡也要搜查,因為目前來說,我們這裡關押的是全國上下危險系數最高的犯罪嫌疑人。

    我不準備告訴你這些犯罪嫌疑人是誰,但他們的危險性毋庸置疑。

    每天,這裡大概有2,500人來來去去,這還是不向公衆開放的日子呢。

    所以說,這裡的人實在太多了。

    你可以把我的角色理解成訓導主任。

    我們要讓法庭保持良好運轉。

    我們不想浪費時間,所以每天很早就開始工作。

    清晨六點,我們就開始了,首先是排查每個法庭是否有故障,因為要是開庭時有燈泡一閃一閃,那就很尴尬了。

    我們這裡有金融城的警隊,他們的存在讓人放心。

    說到這裡,我得提一下,我的隊伍是全國第一支被授予高等法院安保員資格的隊伍。

    實際上,今明兩天,他們正要練習鎖臂勾腿等可以限制人活動的摔跤動作。

    他們必須具備這些技能,因為被押到這裡的好些人,可一點都不希望進來。

     我們會對每個案件做一個安全評估。

    如果需要武裝保護,我們會立即部署武裝警察。

    是否部署由高級主審法官和警方決定,且必須經過法律程序,以嚴格的指導方針來部署。

    這些部署下來的武裝警察不一定出現在法庭上,通常坐在外頭的一輛車上。

    這是這裡的現實情況。

    去年,我們首次在法庭周圍公然部署武裝警察。

    一般來說,武器要用袋子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