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城市供給者

關燈
,又走回來。

    我們又往前走。

    ) 作者:怎麼了? 彼得:我問他,多少錢,他出了個“湯姆米克斯”。

    我說,“富林”(Flynn)。

    他說,折中怎麼樣?——對了,你知道“富林”是什麼意思嗎? 作者:什麼意思? 彼得:“富林”是“5英鎊”(fiver)的意思。

     作者:那折中就是5.5英鎊? 彼得:對。

    我還是沒答應。

    我準備走開,結果他又叫我回去。

     作者:要幹嗎? 彼得:他接受了5英鎊的要價。

    我給自己省了20英鎊。

    就是這樣。

    好,我今天要把所有這些東西都買全。

    我們要買20箱芹菜,可能還要買200箱西紅柿。

    所以如果在200箱西紅柿裡,每箱都給自己省了20到30個便士,那麼一天下來,或者等到一周六天買賣結束的時候,我就省下了一筆數目不少的錢。

    這就是區别所在。

    省下的就是我的錢了。

     淩晨4點20分 彼得:我們在這個遊戲裡打滾了一生。

    有點像制表匠,或者像那些很多年前的匠人。

    隻要這個行業沒戲了,匠人也就死了。

    在我這個行業裡,也有“匠人”,但我們也正在死去,超市就是罪魁禍首,快要把我們都弄死了。

    一旦我們這些人不存在,這個行業也就沒了。

     作者:“匠心”用在哪裡呢? 彼得:要懂産品。

    我們知道什麼樣的西紅柿才是好西紅柿,一嘗便知。

    很多人現在進入這個行業,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每年這個時候,來自西班牙的小西紅柿口感最佳。

    他們會去買荷蘭的,那種西紅柿的口感就不是很好。

    我們就是知道。

    我兒子也在這個行業裡,你一會兒會見到他。

    我教他做事,但是以後呢?我不知道。

    每年都會有人離開,也就是多幾個結束營業的攤檔老闆。

    這樣的事層出不窮。

    你别說,我好像好久沒看到弗雷德了。

    他應該是已經結束營業、退休了。

    他的攤檔現在怎麼樣了?好吧,沒有了。

    他的兒子呢?不,他兒子也不會想做的。

    他在另外一個行當“遊戲”呢。

    就是這樣。

    又一個家族生意倒了。

     清晨5點整 彼得:看,這些西紅柿很好。

    但我想要一些沒那麼熟的。

    綠一點的。

    如果你想要它放得久一點,就要買不那麼熟的。

    懂嗎?如果它們到了明天顔色就紅起來,之後就會熟得很快了,那種我不要。

    我想要綠一點的。

     清晨5點40分 彼得:我想檢查一下我的清單,克雷格。

    然後我們趕緊喝杯茶,之後就去勞德。

     作者:在這裡你有跟誰相處得不好嗎? 彼得:我們都需要彼此。

    矛盾是有的,但總要去彌補;我的祖父曾經對我說,孩子啊,一個驕傲的男人可以不為五鬥米折腰,然後餓死;但是你驕傲不起,尤其是在做買賣的時候。

    我們這些人一輩子都在一起。

    你可能會叫一個人“混蛋”,但你還是會跟他買1,000英鎊的貨。

    這裡的語言是很有趣的。

    這裡的每個人——中國人、巴基斯坦人、土耳其人——都知道一些别的國家的語言和詞語。

    我從擁有一輛卡車幹到現在的55輛,做得不差,不是嗎?我退休的時候,就要刻意驕傲地昂着頭走出去。

    我昂首走出去的時候,這裡的人會這麼說:彼得一輩子都在支持我們的工作。

    你懂我的意思嗎?繼續往前走,車别停下。

    ——哇,這是冬南瓜啊。

    我們下車吧,在這走走,克雷格。

    再走幾個地方,我們就去喝杯茶。

     清晨6點整 (他在檢查一個南瓜。

    ) 彼得:冬南瓜。

    可沒有什麼俚語代表冬南瓜。

    我有時候就亂講。

    瘋南瓜?你看看我這德行,天哪。

     ◇◆◇ 清晨6點20分 (鳥兒來了。

    叉車的聲音弱下來,給鳥鳴聲讓路了。

    晨光灑入,天更亮了一些。

    ) 彼得:克雷格,這裡幾年前的光景是這樣——市場裡所有買家都拼了命地讨價還價,競争非常激烈,大家都在看誰以最低價買到最好的貨。

    這種競争性的交談言猶在耳啊——你買了什麼?我買了西紅柿,真是神了,我隻給了2英鎊!還買了黃瓜——這麼長的,跟草一樣綠,隻要50便士!——這種話可都是撒謊,懂我的意思嗎? 作者:就好像活在一堆漁民中間,是吧? 彼得:對啊,是這樣。

     作者:有新“騙術”嗎?我的意思是說,你們都已經認識對方這麼久了,對方一騙人,肯定聽得出來啊;你騙人,别人也能聽出來。

     彼得:“騙術”都是不一樣的。

    比如,如果我剛好在買檸檬,我就故意找一個壞了的,放在口袋裡,然後走到另外一個地方去,把壞的那個偷偷放在箱子裡。

    然後把攤主叫過來說,哇,你看看你這個檸檬,天啊!——這個時候我會接着說:要我買下來也可以,但是價格得搞對了,或者你得幫我做點事才行。

    哎呀,我兒子來了。

    (一個年輕男孩走過來。

    ) 作者:這就是你兒子嗎? 彼得:克雷格,這是本。

    本,這是克雷格。

    他要寫一本關于我的書。

     本:哦,這樣啊。

     彼得:他從淩晨一點就開始跟着我了。

     本:真的嗎?不錯啊。

     彼得:他确實挺不錯,對吧? 本:你是喝了紅牛嗎?感覺還好嗎? 作者:我沒喝紅牛。

    啊,真該喝的! 本:你要嗎? 作者:哦不,現在不要。

    天啊,我這會兒不喝。

     彼得:本之前在做建築行業,本來做得挺好的,突然就不行了。

    建築行業不景氣了,所以他又回來了。

    有一個朋友正好在賣他的小餐館——準備把店盤出去。

    我就幹脆買下來給我兒子。

    我給他買了點工具,别的就都靠他自己。

    他幹得很好。

     作者:你對白手起家這回事可是了然于胸啊。

     彼得:完全沒錯。

    但是我不想讓他再擴張了。

    我不允許。

     作者:為什麼? 彼得:因為他現在做得很好。

    他的生活方式也很好。

    非常棒。

    我不希望他像我一樣承受那麼多的壓力和焦慮——一會兒擔心司機會不會按時來、其他人會不會按時來,一會兒擔心買家會不會按時給錢……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

    他現在這個狀态是最好的。

    我們去勞德闆球場吧。

    現在去的話,一會兒就得回來操盤生意了,不是麼,好多案頭工作都得做完才行。

    我每天大概下午四點到家,然後就做點園藝。

    我喜歡在這裡工作,但這份工作也不好做。

    現在比起以前會更為艱難。

    對啊,你得投入,才能得到收入。

    但這就是人應該做的。

    要成功,就得這麼做,不管是在這個行業,還是别的行業。

    你從淩晨一點開始,看到整場“遊戲”了,今天下午,我的辦公室職員就會開始接新的訂單。

    然後傍晚六點,值夜班的職員就來了。

    整個就像是傳送帶一樣,懂我的意思嗎?這就又開始新的一天了。

     清晨6點40分 (在我面前,晨光灑入。

    天橋上的鳥兒越來越多,突然順着陽光灑下來的方向飛下來。

    彼得鑽進卡車。

    ) 作者:所以現在要去哪家醫院呢?你剛說的是哪家? 彼得:愛德華七世醫院。

     作者:愛德華七世醫院,然後是迪拜皇室家族,對吧? 彼得:對的,迪拜皇室家族。

    他們擁有的房産遍布這個國家,我們是要把東西送到紐馬克特的種馬場,他們可喜歡馬了。

    你感覺還好嗎?看來你要被睡意侵襲了。

     作者:我還好。

     彼得:聽着,我告訴你接下來怎麼做。

    我們要花半小時才能到那裡,你就趁這半小時閉閉眼吧,到了我叫醒你。

    十分鐘、半小時的小眠,就是天堂啊。

     (1)凱萊奇酒店和薩沃伊酒店,倫敦著名的奢華酒店,許多王室成員與貴族都曾在這兩家酒店居住或用餐。

     (2)廣場餐廳,位于梅菲爾的一家高檔餐廳。

     (3)西蒙·霍普金森(1954—),英國美食作家,曾經當過廚師。

     (4)皇家特許狀,由英國君主簽發的正式文書,類似于皇室制诰,專門用于向個人或法人團體授予特定的權利或權力。

    皇家特許狀一般是永久有效的。

     (5)牛奶車,指一種用于送牛奶的有蓬無圍擋的電動小貨車。

     (6)同韻俚語是一種特别的表達方式,它用一個雙詞短語的第二個詞來引起對一個同韻詞的聯想。

    在這裡,“米克斯”(Mix),讓人聯想到“6”(Six)。

     (7)福南梅森百貨商場,英國數百年老店,誕生于1707年,位于倫敦的梅菲爾區。

    英國皇室、貴族以及上流社會經常光顧的體驗式購物天堂。

     (8)世界上許多大城市,如新加坡、倫敦、斯德哥爾摩等地都曾針對市區交通堵塞征收過“擁堵費”,解決市區道路、停車位有限的問題,也稱為“進城費”。

     (9)城市應急服務,一般包括三種:治安、消防和救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