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掙錢糊口
關燈
小
中
大
隻是待在自己的房間裡。
我加入了英國技術分析協會。
他們每個月都會舉行一次聚會,參加人數大概有150人。
在每次聚會上,他們都邀請一位演講者,一位傑出的分析師,來講講市場和技術方面的事。
我開始定期參加這些聚會。
這對當時在炸雞店、後來在沖印店工作的我來說,是改變人生的機會。
我穿好西裝,打好領帶,打扮得體地跟人們,跟倫敦人,坐在一起。
這跟我之前的形象完全不一樣。
他們大都是英國白人,而我應該是唯一的亞洲人。
穿戴整潔、跟在金融城裡工作的專業人士交談,讓我自信大增。
有一段時間,我甚至覺得自己确實是這個不同的世界的一部分了。
我聽一些講座,但是聽完後,痛苦才真正開始。
聽完課之後,會有一個社交聚會,人們在那裡相互攀談、締結網絡。
我想,這是認識人的好機會,說不定能找到工作。
在聚會上,我告訴别人,自己現在的工作不是分析師,但是我在這個領域做過四五年,現在也還在找這個領域的工作。
他們會問我,以前在什麼地方工作過,我說巴基斯坦,他們馬上就不感興趣了。
他們似乎認為巴基斯坦人也做這樣的工作很不可思議。
但是,有一個人對此饒有興緻,甚至還把我介紹給他的老闆,這位老闆也是我們的演講者之一。
他問我,你最感興趣的領域是什麼?我說,我最感興趣的領域是貨币,美元和日元的兌換。
他笑了,開始談論這方面的東西。
但是那段時間的我對市場沒有接觸,所以有點不知道他在說什麼。
那時候我想,我是誰?我屬于這裡嗎?我在這裡幹什麼呢?那感覺真令人壓抑。
當聚會結束,我走在街上,不想回家。
去哪裡呢?還是回到莫頓。
一年之後,我就不再參加那個聚會了,因為每次去的時候,那裡給我的感覺更多是壓抑和失望,而不是快樂。
在莫頓,我有一個表親,他對我說,你是不是住在幻想中的天堂裡啊?關注你眼前做的事情吧。
即使你的工作是掃地,你也要很努力、很投入,這樣才能成長,說不定有一天就能擁有一家清潔公司了呢。
不管做什麼,都能成為那個領域的一把好手。
但是我覺得,如果在某個領域沒有特長,則永遠都不會成功。
我一直不斷地申請工作,我發現目前這份工作時,住在東希恩,在一家典當行的支票兌現處工作。
當時,我有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
五個不同的人面試了我三輪,最後他們同意錄用我時,我感覺那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一天。
我成了技術分析員,雖然隻是初級的。
抱歉,其實不是,我隻是個實習生。
但我非常高興,真的非常、非常高興。
他們提供給我的薪酬比我預計的要低。
因為他們已從面試中對我有了判斷,雖然我盡力表現得不同。
管人力資源的人非常聰明,她對我當時的處境有所了解,知道我多麼渴求這份工作,所以給了比較低的薪酬。
他們錄取我時,我确實很高興。
這個時候他們說,對于薪酬可以進行商讨了。
我本可以拿到更高的薪酬,但當時不敢去争取。
我隻是要求把薪酬擡高那麼一點點、一點點而已,然後就說,可以的,可以的,别擔心。
我非常開心,簡直不敢相信。
要知道,過了這麼多年,我的自信心已經降低了很多,甚至在做了一個月的分析員後,我都還沒有從典當行辭職。
一開始,我告訴典當行的老闆,我要回巴基斯坦,我父親病了,所以要回去兩周。
因為我覺得成為分析員這件事好像不可能是真的,不可能啊。
對我來說,它好得不真實,感覺是假的。
我覺得這根本不會發生。
父親生病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借口。
兩周之後,我回去了,然後說,這次我自己病了。
我不知道當時自己在想什麼。
那幾年真是把我的思維和觸感都搞亂了,讓我非常沒有安全感。
一個月以後,我想,現在,時間過去了,這份工作還在,我還在這裡,好像還能繼續下去。
于是,我才把典當行的工作辭掉。
典當行的人一直在給我打電話,叫我回去上班,問我怎麼回事。
我記得到金融城上班的第一天,我在東希恩醒過來,穿上西裝。
我從莫特萊克地鐵站打車前往滑鐵盧,轉到滑鐵盧和金融城地鐵線,然後來到銀行地鐵站。
辦公地點位于金·威廉街,銀行地鐵站的對面。
我到接待處簽到,然後告訴接待員,我是來這裡上班的。
我上樓,走到自己那一層樓的前台,就坐在那裡。
幾分鐘之後,我的上司來了,把我帶到我的辦公桌。
他向我那個部門的所有人介紹我。
我覺得受寵若驚,很困惑,壓力很大。
人們說笑着,好像在歡迎一位新同事。
我試着跟他們交流,但非常緊張,整個人都非常焦慮。
不知道為什麼,我隻是……當時壓力真的太大了,我都有點不記得那一天接下來發生了什麼。
一開始,我坐在一位正在休假的同事桌前工作。
信息技術部門得為我安裝辦公桌和電腦。
真棒。
我有一張大桌子,前面有這麼多屏幕,兩個鍵盤,一個鼠标——感覺好得讓我覺得不真實。
我開始了一段新的人生,做着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面前的屏幕上顯示着這麼多數字。
我喜歡看到它們的感覺。
一個鮮活的市場充滿生機的感覺:每一次,一個數字在我眼前閃過,一筆交易就成交了,最低的通常也是100萬美金的數目。
它們不停地閃爍。
它們在倫敦閃爍,因為我們這裡,就是中心。
美甲師 露絲·福特姆 天下着毛毛雨,我們站在她的店附近的法靈頓路上。
她抽着煙,公共汽車從旁邊呼嘯而過,黑色的出租車駛過水坑,濺起水花。
一個警察站在路德蓋特山下,神情嚴肅。
她剛剛做完下午1點30分的單,做完時,那位女顧客對她說了“謝謝”,展開雙手,欣賞自己的指甲。
雖然她在20歲以前都住在德國,現在已經操着一口東倫敦口音了。
“我現在要是用德國口音說話,”她說,“自己聽起來都很困惑。
” 那時候,我剛剛走出一段非常糟糕的婚姻。
離婚時,我完全是淨身出戶的:我拖着兩個行李箱,提着三大袋衣服(女孩子都愛美嘛,衣服多),還有一張沙灘折疊床,和一台戴爾500DOS5電腦。
我當時的感覺是,我能征服全世界。
我想開一家自己的公司。
我以前做過美甲,但當時沒有店面。
我住在埃塞克斯,有時開車40公裡隻是為了做一單能掙7英鎊的生意。
當時真是在瞎忙活。
所以對我來說,來到倫敦,突然開始接到很多單,隻意味着兩件事:一是沒時間旅遊了;二是錢更多了。
那個時候,經濟蕭條剛剛結束,人們已經受夠了啥都沒有的情況。
感覺女人們都在說,我可要好好犒勞一下自己。
所以,你知道嗎,我找到了對的時機。
我在所有中國人用低價搶占市場之前,就已經進入了。
我想那就是自由的感覺吧。
對啊,我有了一份工作,現在是個體經營戶了。
這條路充滿未知,所以得很努力,别無他法。
這就是當時生活的全部,腎上腺素飙升,我悶頭前進。
我工作的第一天,是在1994年的一月裡。
我在黑衣修士地鐵站下車,然後往目的地走。
我走了一條捷徑——當時,那裡還沒有建起那麼多的高樓。
走上樓梯,就能看到聖保羅大教堂。
我當時沒吃飯,但不在乎,心裡隻有一件事:我到了,這就是目的地。
一開始,我是個新手,很天真,你知道吧。
犯的錯誤實在太多了。
沒有收到預付款就把預約時間空出,就是其中之一:放鴿
我加入了英國技術分析協會。
他們每個月都會舉行一次聚會,參加人數大概有150人。
在每次聚會上,他們都邀請一位演講者,一位傑出的分析師,來講講市場和技術方面的事。
我開始定期參加這些聚會。
這對當時在炸雞店、後來在沖印店工作的我來說,是改變人生的機會。
我穿好西裝,打好領帶,打扮得體地跟人們,跟倫敦人,坐在一起。
這跟我之前的形象完全不一樣。
他們大都是英國白人,而我應該是唯一的亞洲人。
穿戴整潔、跟在金融城裡工作的專業人士交談,讓我自信大增。
有一段時間,我甚至覺得自己确實是這個不同的世界的一部分了。
我聽一些講座,但是聽完後,痛苦才真正開始。
聽完課之後,會有一個社交聚會,人們在那裡相互攀談、締結網絡。
我想,這是認識人的好機會,說不定能找到工作。
在聚會上,我告訴别人,自己現在的工作不是分析師,但是我在這個領域做過四五年,現在也還在找這個領域的工作。
他們會問我,以前在什麼地方工作過,我說巴基斯坦,他們馬上就不感興趣了。
他們似乎認為巴基斯坦人也做這樣的工作很不可思議。
但是,有一個人對此饒有興緻,甚至還把我介紹給他的老闆,這位老闆也是我們的演講者之一。
他問我,你最感興趣的領域是什麼?我說,我最感興趣的領域是貨币,美元和日元的兌換。
他笑了,開始談論這方面的東西。
但是那段時間的我對市場沒有接觸,所以有點不知道他在說什麼。
那時候我想,我是誰?我屬于這裡嗎?我在這裡幹什麼呢?那感覺真令人壓抑。
當聚會結束,我走在街上,不想回家。
去哪裡呢?還是回到莫頓。
一年之後,我就不再參加那個聚會了,因為每次去的時候,那裡給我的感覺更多是壓抑和失望,而不是快樂。
在莫頓,我有一個表親,他對我說,你是不是住在幻想中的天堂裡啊?關注你眼前做的事情吧。
即使你的工作是掃地,你也要很努力、很投入,這樣才能成長,說不定有一天就能擁有一家清潔公司了呢。
不管做什麼,都能成為那個領域的一把好手。
但是我覺得,如果在某個領域沒有特長,則永遠都不會成功。
我一直不斷地申請工作,我發現目前這份工作時,住在東希恩,在一家典當行的支票兌現處工作。
當時,我有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
五個不同的人面試了我三輪,最後他們同意錄用我時,我感覺那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一天。
我成了技術分析員,雖然隻是初級的。
抱歉,其實不是,我隻是個實習生。
但我非常高興,真的非常、非常高興。
他們提供給我的薪酬比我預計的要低。
因為他們已從面試中對我有了判斷,雖然我盡力表現得不同。
管人力資源的人非常聰明,她對我當時的處境有所了解,知道我多麼渴求這份工作,所以給了比較低的薪酬。
他們錄取我時,我确實很高興。
這個時候他們說,對于薪酬可以進行商讨了。
我本可以拿到更高的薪酬,但當時不敢去争取。
我隻是要求把薪酬擡高那麼一點點、一點點而已,然後就說,可以的,可以的,别擔心。
我非常開心,簡直不敢相信。
要知道,過了這麼多年,我的自信心已經降低了很多,甚至在做了一個月的分析員後,我都還沒有從典當行辭職。
一開始,我告訴典當行的老闆,我要回巴基斯坦,我父親病了,所以要回去兩周。
因為我覺得成為分析員這件事好像不可能是真的,不可能啊。
對我來說,它好得不真實,感覺是假的。
我覺得這根本不會發生。
父親生病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借口。
兩周之後,我回去了,然後說,這次我自己病了。
我不知道當時自己在想什麼。
那幾年真是把我的思維和觸感都搞亂了,讓我非常沒有安全感。
一個月以後,我想,現在,時間過去了,這份工作還在,我還在這裡,好像還能繼續下去。
于是,我才把典當行的工作辭掉。
典當行的人一直在給我打電話,叫我回去上班,問我怎麼回事。
我記得到金融城上班的第一天,我在東希恩醒過來,穿上西裝。
我從莫特萊克地鐵站打車前往滑鐵盧,轉到滑鐵盧和金融城地鐵線,然後來到銀行地鐵站。
辦公地點位于金·威廉街,銀行地鐵站的對面。
我到接待處簽到,然後告訴接待員,我是來這裡上班的。
我上樓,走到自己那一層樓的前台,就坐在那裡。
幾分鐘之後,我的上司來了,把我帶到我的辦公桌。
他向我那個部門的所有人介紹我。
我覺得受寵若驚,很困惑,壓力很大。
人們說笑着,好像在歡迎一位新同事。
我試着跟他們交流,但非常緊張,整個人都非常焦慮。
不知道為什麼,我隻是……當時壓力真的太大了,我都有點不記得那一天接下來發生了什麼。
一開始,我坐在一位正在休假的同事桌前工作。
信息技術部門得為我安裝辦公桌和電腦。
真棒。
我有一張大桌子,前面有這麼多屏幕,兩個鍵盤,一個鼠标——感覺好得讓我覺得不真實。
我開始了一段新的人生,做着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面前的屏幕上顯示着這麼多數字。
我喜歡看到它們的感覺。
一個鮮活的市場充滿生機的感覺:每一次,一個數字在我眼前閃過,一筆交易就成交了,最低的通常也是100萬美金的數目。
它們不停地閃爍。
它們在倫敦閃爍,因為我們這裡,就是中心。
美甲師 露絲·福特姆 天下着毛毛雨,我們站在她的店附近的法靈頓路上。
她抽着煙,公共汽車從旁邊呼嘯而過,黑色的出租車駛過水坑,濺起水花。
一個警察站在路德蓋特山下,神情嚴肅。
她剛剛做完下午1點30分的單,做完時,那位女顧客對她說了“謝謝”,展開雙手,欣賞自己的指甲。
雖然她在20歲以前都住在德國,現在已經操着一口東倫敦口音了。
“我現在要是用德國口音說話,”她說,“自己聽起來都很困惑。
” 那時候,我剛剛走出一段非常糟糕的婚姻。
離婚時,我完全是淨身出戶的:我拖着兩個行李箱,提着三大袋衣服(女孩子都愛美嘛,衣服多),還有一張沙灘折疊床,和一台戴爾500DOS5電腦。
我當時的感覺是,我能征服全世界。
我想開一家自己的公司。
我以前做過美甲,但當時沒有店面。
我住在埃塞克斯,有時開車40公裡隻是為了做一單能掙7英鎊的生意。
當時真是在瞎忙活。
所以對我來說,來到倫敦,突然開始接到很多單,隻意味着兩件事:一是沒時間旅遊了;二是錢更多了。
那個時候,經濟蕭條剛剛結束,人們已經受夠了啥都沒有的情況。
感覺女人們都在說,我可要好好犒勞一下自己。
所以,你知道嗎,我找到了對的時機。
我在所有中國人用低價搶占市場之前,就已經進入了。
我想那就是自由的感覺吧。
對啊,我有了一份工作,現在是個體經營戶了。
這條路充滿未知,所以得很努力,别無他法。
這就是當時生活的全部,腎上腺素飙升,我悶頭前進。
我工作的第一天,是在1994年的一月裡。
我在黑衣修士地鐵站下車,然後往目的地走。
我走了一條捷徑——當時,那裡還沒有建起那麼多的高樓。
走上樓梯,就能看到聖保羅大教堂。
我當時沒吃飯,但不在乎,心裡隻有一件事:我到了,這就是目的地。
一開始,我是個新手,很天真,你知道吧。
犯的錯誤實在太多了。
沒有收到預付款就把預約時間空出,就是其中之一:放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