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到處走走

關燈
們過了糟糕的一天,地鐵又延遲,又可能發生故障,然後我居然在那裡一次次告訴他們,地鐵很快會到。

    他們肯定會有點煩躁的。

     很有趣啊。

    因為我接到倫敦地鐵的電話時在餐廳裡,跟我當時交往的一個男人在一起。

    他說:“天啊,我到哪兒都能聽到你的聲音了。

    ”他說這話時是開心的。

    後來我們分手了。

    他跟我說,他簡直覺得自己被鬼纏身了。

    真恐怖:你過了糟糕的一天,上了地鐵,然後聽到前女友的聲音。

    可憐的家夥。

     出租車司機 尼基·多拉斯 倫敦出租車司機以他們對倫敦縱橫交錯的複雜街道和輔路的百科全書般的知識而聞名遐迩。

    從1865年開始,他們就被要求通過著名而高難度的倫敦出租車司機知識考試,通過了,才可以駕駛黑色的出租車。

    我跟一個正在休息的司機在大波特蘭街地鐵站附近的一家咖啡館見面,他穿着一件褪色的兔八哥衛衣。

    他的倫敦出租車證挂在鑰匙扣上,鑰匙扣跟他脖子上的鍊子扣在一起。

     “發生在尼基身上的所有事情嘛,”他說,“國内稅收審查導緻我的執照差點被沒收。

    我在貝克街被一輛貨車撞了,消防員得把我從出租車裡面解救出來。

    ”他脖子和手臂上的疼痛在周末減輕,但是到周一又厲害起來,所以他現在每周隻工作三天。

     幾年前,他有兩條賽狗。

    它們跑的地方,現在已經變成布倫特十字購物中心。

    在看台上,他坐在父親的朋友身邊。

    他們覺得自己像是最後的猶太匪徒,從足球那麼大的錢堆上把英鎊紙币一張張地往外送。

    倫敦那會兒節奏很慢,他說,很昏暗、很肮髒。

    唯一的亮色,就是狗脖子上圍的小塊的布——它們奮力前沖時,各種顔色的圍脖飛揚閃動,給畫面添上一點色彩。

     ◇◆◇ 我參加倫敦出租車司機知識考試時,他們給了我一本考題書,每一頁上面有26趟車程。

    你得自己先想辦法到第一個地方,然後找到去下一個地方的路。

    考題書上的第一趟車程的路線所有人都知道怎麼走,是從莊園大屋到吉布森廣場。

    就在伊斯靈頓的利物浦路和上街旁邊。

    你首先得想出你要怎麼走,然後記下你在每個區域的每條路上看到的東西。

    然後,56天之後,你要回去考一次,他們會考你考題書頭5頁的内容,也就是說在兩個月内可能有130條路線要學習。

    如果你考得不錯,他們會跟你說,28天之後再來,然後考你頭10頁的内容,再然後會考前20頁的,最後就是随機考了。

    那時候,他們不會再考你從莊園大屋到吉布森廣場怎麼走,而是問臨近的一條路線。

    他們可能會說,把我從伍德佰麗花園帶到米德爾頓廣場吧,其實這條路隻是安吉爾的另外一邊而已,所以其實是同一條線路,隻是有一點點不一樣。

    你要知道一條路兩頭的所有細節。

     我每天騎着小電動車走這些路。

    到現在屁股上還有印痕呢。

    有的人完全沒法做到,但有的人就是可以。

    你得強迫自己,直到地圖逐漸印在你的腦海裡,好像都能看見一樣。

    最初六個月裡,它好像一首詩,你會逐漸明白詩的意思,會看到其他東西、其他路徑,再然後就可以從一條路轉換到另外一條了。

    這個過程确實需要你全神貫注。

    地圖像一口井。

    你得每天都打水。

    如果你正在準備倫敦出租車司機知識考試,休假兩個星期,回來可能就把過去六個星期記的東西都忘了。

     有幾個地方對我來說很陌生。

    所以情況是,我有一次去考試,有個地方我完全不認識。

    所以我回家,把這種比較陌生的地方全部挑出來——主要集中于倫敦東南部——然後不斷地練習。

    我給自己買了一台磁帶錄音機,每天都會把路程錄在磁帶裡,然後聽。

    每天。

    我知道聽起來有點難以置信,但這是真的。

    我會強制自己記這些東西。

    我記完一條線路之後,就在本子裡把所有的街道都寫下來。

    這樣做了六七個月後,我想,還是有這裡、那裡我沒弄明白。

    于是我把這些沒弄明白的地方都當作詩歌來學習,每天都練習,直到很确信自己全部都記住了。

     大部分人在這個過程中都有一個學習夥伴,打個比方,如果我和你一起在準備倫敦出租車司機知識考試,你可能會拿着書,然後我就背,你就說對,對,對,對,這樣做了四個月之後,夥伴肯定會不耐煩,不想再聽了。

    所以你得搞一台磁帶錄音機,磁帶不會不耐煩。

    你把電池放進去就好了。

     有的人會用一些記憶法則來學習。

    比如,你要去哈利街,途中要經過三條路。

    他們就會記這句話——Don'tWantNone(“都不要”),三個詞的首字母合起來是“DWN”,對吧。

    這幾個字母分别代表德文郡街(D)、韋茅斯街(W)、新卡文迪什街(N)。

    你可能會忘記中間的一條,然後你就想,“都不要”,DWN,啊,是W——韋茅斯街。

    這就行了。

     我備考的時間,從頭到尾大概用了一年,情況還是挺好的。

    現在好像變了,從我了解到是這樣,因為太多人想做出租車司機,他們給你這本考題,讓你回家自己全部學好,再回來考試。

    所以第一場考試之前,你大概就得學一年。

     我可以告訴你的是,這些考題書沒有哪本是W.H.奧登(3)的詩集。

    但是最終,迷霧會慢慢散開,你慢慢會看明白。

     騎單車的人 艾米麗·戴維斯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一片倫敦,而他們不太經常走出自己的那片區域。

    對我來說,我的倫敦就是哈克尼區、斯托克紐因頓區、伊斯靈頓、考文特花園,還有倫敦西區,這些地方就是“我的倫敦”。

    除此之外,我在哪裡工作,就自然也會在那片區域活動。

    但是去餘下的地方,就全然是冒險了。

    前一陣,我們去卡特福德見朋友,我從來沒去過那裡。

    我們穿過布萊克沃爾隧道,發現原來兩個地方離得可近了!但是,隻要騎上單車遊走倫敦,你就會發現,比起坐地鐵甚至公交車,騎單車更能讓人了解倫敦。

    你能自己控制路線,你知道自己的準确位置,也知道從一個點騎到另外一個點所花費的時間。

    你再也不依賴于交通系統了,再說,交通系統也不總是靠譜。

    我覺得能自己控制路線是有一些好處的:你要左轉還是右轉?你要穿過公園還是繞過去呢?這些事情讓你有了一種獲得感,這種感覺是你使用公共交通,或坐别人順風車時感受不到的。

     有這麼一些地方,即使離家不遠,我也不會獨自在夜晚前往。

    這是因為我們對這些地方沒有什麼擁有感;當你在腦海裡把這座城市如地圖一般展開之後,那些能在地圖上清晰展現的區域,就是讓你有擁有感的地方。

    不過,我很确定,要是我原本就住在那些我當下不願獨自夜訪的地方,那樣也不壞。

    我不認為有地方是特别危險的。

    不想去隻是因為不熟悉而已。

    (此時,我們坐在霍爾本的一家咖啡店裡,她把目光投向窗外。

    ) 西倫敦對我而言奇怪而陌生。

    我不認為那裡很可怕,隻是覺得它不屬于我的世界。

    那裡有一種尖銳感,而這種感覺不像我。

    我覺得是這種生硬的感覺讓我不喜歡。

    我更樂意被雜亂的生活氣息圍繞,它們是一種更有人情味、更溫暖的力量。

     我丈夫和我在奧林匹克館附近騎單車運動。

    我不太相信倫敦真有能力完成所有事情,我覺得奧委會隻是在假裝它能滿足各種要求。

    我不是說奧運會本身。

    我覺得它還是會順利舉辦,大家都會很有效率,事情會順利推進,開幕式會很完美,閉幕式也會很完美,不會有什麼糟糕的事發生。

    一切都會順當。

    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奧委會的人承諾要修複場館,讓會場變得很棒。

     我覺得這很難置信,因為我們總有一種固有的觀念,那就是我們永遠不會兌現承諾,這是一種特别英格蘭的态度,可能也是倫敦的态度吧。

    我覺得倫敦還是會繼續這麼得過且過下去,有些事會行得通,有些事會行不通。

    某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