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最初的失落:城市繁榮
關燈
小
中
大
抖。
逮捕我的那位中士自己也暈頭轉向,竟問我出了什麼狀況,他說:“我們保持中立。
”但我不明白他為什麼這樣說,也不清楚這個“我們”包括誰。
某一刻,僅有我們兩人的時候,他問我: “《納胡爾托羅的豺狼》是你拍的,對嗎?” 我回答說是。
忽然間他似乎忘記了一切,忘記了尖嘯的子彈、爆破的炸藥和襲擊總統府的燃燒彈,懇請我解釋電影裡怎麼裝死,怎麼讓傷口冒出血來。
我向他一一解釋,他聽得非常癡迷,但随即就回轉到現實中來。
“别回頭瞧,”他朝我們嚷道,“不然我崩了你們的腦袋。
” 要不是幾分鐘前我們還看見倒在街上的第一批死難者,要不是看到一個血流如注的受傷者趴在人行道上無人救助,要不是看到幾夥市民裝扮的打手用棍棒将薩爾瓦多·阿連德總統的支持者毆打至死,我們真還以為眼前這一切是無中生有的遊戲。
我們還眼見一群囚犯背倚着牆,一隊士兵佯裝要槍決他們。
然而,看押我們的士兵一邊詢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一邊堅持說:“我們保持中立。
”陣陣轟響,遍地狼藉,一切都叫人發狂。
智利電影公司大樓被荷槍實彈的士兵包圍,三腳架架起的機關槍對準了大樓正門。
頭戴黑色貝雷帽、胸前佩有社會黨徽章的看門人朝我們迎面走來。
“啊”,他指着我喊道,“這位先生,利廷先生,該對這兒發生的一切事負責。
” 中士用力推搡了他一把,看門人跌倒在地。
“滾蛋,”中士訓斥他,“輪不到你講話。
” 看門人驚恐地連滾帶爬,還仰頭問我: “喝咖啡嗎,利廷先生?不來一小杯咖啡?” 中士讓我撥幾個電話打聽一下到底出了什麼事。
我試着打了,但誰也沒聯系上。
每時每刻都有軍官進來下達命令,不一會兒又有别的軍官下達完全相反的命令:告訴我們可以抽煙,又不準抽煙;叫我們坐下,又命令我們統統站好。
半小時後,進來一位非常年輕的士兵,他用沖鋒槍指了指我。
“報告中士,”他說,“外面有個金發妞兒來找這位先生。
” 準是艾麗來了,肯定沒錯。
中士出去跟她說話。
與此同時,士兵們告訴我們,淩晨他們就被拉出來了,到現在還沒吃上一口早飯,後來又接到命令,不讓他們收取任何東西,所以他們現在又冷又餓。
我們唯一能為他們做的就是遞上香煙。
這時,中士跟着一位中尉進來了,中尉開始核實俘虜的身份,以便将我們羁押到國家體育場去。
清點到我時,還沒容我開口,中士搶先出了聲。
“不對啊,中尉,”他對長官說,“這位先生跟這兒沒關系,他跑來抱怨鄰居用棍子把他的車砸壞了。
” 中尉困惑地瞥了我一眼。
“這人怎麼這麼蠢,現在都什麼時候了,還跑來抱怨這種小事?”他呵斥道,“趕緊給我滾!” 我拔腿就跑,心想他們會在背後開槍,因為處決逃犯是最常見的借口。
但并沒有槍響。
艾麗是來給我收屍的,她聽一個朋友誤傳,我在智利電影公司門外被槍決了。
街上有好幾棟房子都升起了旗幟,軍方用這種事先約好的辦法辨别他們的擁護者。
另一方面,我們一家已經被一個女鄰居揭發了,她說我們跟政府的人過往甚密;她還知道我曾積極參加過阿連德總統的競選活動,軍事政變爆發前夕,我家裡還在組織秘密集會。
于是我們決定不回家,帶着三個孩子和最必需的日用品,在死神的步步緊逼下輾轉寄宿各處,就這麼堅持了一個月。
直到圍堵越發令人窒息,我們才不得不踏上了去國流亡之路。
[1]人民團結(UnidadPopular),智利曆史上的一個左翼政黨聯盟,成立于1969年,前身為人民行動陣線,該聯盟推舉的候選人薩爾瓦多·阿連德于1970年當選智利總統。
1973年,皮諾切特的軍事政變推翻了人民團結政府。
1981年該聯盟解散。
[2]巴勃羅·米拉内斯(PabloMilanés,1943-),古巴歌手、作曲家,古巴新情歌運動的奠基人之一。
[3]馬塞爾·卡爾内(MarcelCarné,1906-1996),法國電影導演,詩意現實主義代表人物,作品有《霧碼頭》《北方旅館》《天堂的孩子》等。
逮捕我的那位中士自己也暈頭轉向,竟問我出了什麼狀況,他說:“我們保持中立。
”但我不明白他為什麼這樣說,也不清楚這個“我們”包括誰。
某一刻,僅有我們兩人的時候,他問我: “《納胡爾托羅的豺狼》是你拍的,對嗎?” 我回答說是。
忽然間他似乎忘記了一切,忘記了尖嘯的子彈、爆破的炸藥和襲擊總統府的燃燒彈,懇請我解釋電影裡怎麼裝死,怎麼讓傷口冒出血來。
我向他一一解釋,他聽得非常癡迷,但随即就回轉到現實中來。
“别回頭瞧,”他朝我們嚷道,“不然我崩了你們的腦袋。
” 要不是幾分鐘前我們還看見倒在街上的第一批死難者,要不是看到一個血流如注的受傷者趴在人行道上無人救助,要不是看到幾夥市民裝扮的打手用棍棒将薩爾瓦多·阿連德總統的支持者毆打至死,我們真還以為眼前這一切是無中生有的遊戲。
我們還眼見一群囚犯背倚着牆,一隊士兵佯裝要槍決他們。
然而,看押我們的士兵一邊詢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一邊堅持說:“我們保持中立。
”陣陣轟響,遍地狼藉,一切都叫人發狂。
智利電影公司大樓被荷槍實彈的士兵包圍,三腳架架起的機關槍對準了大樓正門。
頭戴黑色貝雷帽、胸前佩有社會黨徽章的看門人朝我們迎面走來。
“啊”,他指着我喊道,“這位先生,利廷先生,該對這兒發生的一切事負責。
” 中士用力推搡了他一把,看門人跌倒在地。
“滾蛋,”中士訓斥他,“輪不到你講話。
” 看門人驚恐地連滾帶爬,還仰頭問我: “喝咖啡嗎,利廷先生?不來一小杯咖啡?” 中士讓我撥幾個電話打聽一下到底出了什麼事。
我試着打了,但誰也沒聯系上。
每時每刻都有軍官進來下達命令,不一會兒又有别的軍官下達完全相反的命令:告訴我們可以抽煙,又不準抽煙;叫我們坐下,又命令我們統統站好。
半小時後,進來一位非常年輕的士兵,他用沖鋒槍指了指我。
“報告中士,”他說,“外面有個金發妞兒來找這位先生。
” 準是艾麗來了,肯定沒錯。
中士出去跟她說話。
與此同時,士兵們告訴我們,淩晨他們就被拉出來了,到現在還沒吃上一口早飯,後來又接到命令,不讓他們收取任何東西,所以他們現在又冷又餓。
我們唯一能為他們做的就是遞上香煙。
這時,中士跟着一位中尉進來了,中尉開始核實俘虜的身份,以便将我們羁押到國家體育場去。
清點到我時,還沒容我開口,中士搶先出了聲。
“不對啊,中尉,”他對長官說,“這位先生跟這兒沒關系,他跑來抱怨鄰居用棍子把他的車砸壞了。
” 中尉困惑地瞥了我一眼。
“這人怎麼這麼蠢,現在都什麼時候了,還跑來抱怨這種小事?”他呵斥道,“趕緊給我滾!” 我拔腿就跑,心想他們會在背後開槍,因為處決逃犯是最常見的借口。
但并沒有槍響。
艾麗是來給我收屍的,她聽一個朋友誤傳,我在智利電影公司門外被槍決了。
街上有好幾棟房子都升起了旗幟,軍方用這種事先約好的辦法辨别他們的擁護者。
另一方面,我們一家已經被一個女鄰居揭發了,她說我們跟政府的人過往甚密;她還知道我曾積極參加過阿連德總統的競選活動,軍事政變爆發前夕,我家裡還在組織秘密集會。
于是我們決定不回家,帶着三個孩子和最必需的日用品,在死神的步步緊逼下輾轉寄宿各處,就這麼堅持了一個月。
直到圍堵越發令人窒息,我們才不得不踏上了去國流亡之路。
[1]人民團結(UnidadPopular),智利曆史上的一個左翼政黨聯盟,成立于1969年,前身為人民行動陣線,該聯盟推舉的候選人薩爾瓦多·阿連德于1970年當選智利總統。
1973年,皮諾切特的軍事政變推翻了人民團結政府。
1981年該聯盟解散。
[2]巴勃羅·米拉内斯(PabloMilanés,1943-),古巴歌手、作曲家,古巴新情歌運動的奠基人之一。
[3]馬塞爾·卡爾内(MarcelCarné,1906-1996),法國電影導演,詩意現實主義代表人物,作品有《霧碼頭》《北方旅館》《天堂的孩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