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
關燈
小
中
大
策造成的,從而顯示自己到來後的顯著成效——這種情況簡直太普遍。
所有這個行業的專業人士都心知肚明,能源市場的起伏本來就具有周期性,但從長遠來看,總體上始終是上升的。
所謂“評論家”對這家美國巨頭面臨的困難的解讀,至少是過于想當然。
不,通用電氣的困境并不是收購阿爾斯通能源業務之後才出現的,大錯特錯! 自2000年9月以來,通用電氣的股價已經縮水75%以上。
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後,受到金融子公司(通用電氣金融服務公司)的影響,通用電氣已經瀕臨破産。
自那之後,通用電氣就背負了巨額債務,主要原因是無法擺脫這個垂死掙紮的金融業務部門。
另外,如果我們仔細研究卡爾普宣布的200億歐元虧損,就會發現,事實上他耍了個純粹的會計把戲,這些虧損完全是由整個電力部門的資産折舊導緻的,不會對現金流造成任何影響,更不是因為2014年收購了阿爾斯通能源業務!更何況,通用電氣的電力部門還擁有極為充足的、價值990億美元的積壓訂單,這意味着兩年半都不愁沒有業務。
因此,通用電氣從阿爾斯通并購過來的電力部門,經營狀況并不像通用電氣原有的能源部門那樣糟糕。
真正的原因需要再分析尋找,恐怕重點還是要從技術和工藝方面多加考慮。
通用電氣于2018年9月公布其生産的汽輪機存在氧化問題,55台新式燃氣汽輪機因此受到影響,而這些設備已經交到客戶手裡了。
對阿爾斯通來說,路已經走到了盡頭。
2019年,其軌道交通部門正處于被西門子收購的談判過程中。
阿爾斯通集團壽終正寝。
我為之奉獻了22年的公司轟然解體,而這絕不是一個偶然事例。
看看伊朗的局勢。
我們怎麼能夠眼睜睜地看着我們最大的工業集團放棄在伊朗辛苦打拼得來的巨大市場呢?僅僅因為美國貿然決定退出伊核協議,對德黑蘭實施經濟禁運,全世界就都要照着它做嗎?道達爾集團控制着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礦藏的50%,标緻雪鐵龍集團原本計劃每年在伊朗制造20萬輛汽車,它們都不得不忍痛退出。
它們如果膽敢繼續與伊朗開展貿易,就會被美國司法機構起訴。
我清楚地看到,各國都在對此努力做出反抗。
德國通過外交部長海科·馬斯發聲,敦促其歐洲夥伴采取美元之外的支付系統,避免遭到聯邦調查局的追查。
法國經濟部長布魯諾·勒梅爾也奮起抨擊美國政府。
2018年5月,他在談到伊朗問題時稱:“我們真的想成為美國的附庸嗎?”現在應該是從言語走向實際行動的時候了。
特别是在如今這個威脅日漸嚴重的緊要關頭。
美國人近來頒布了“雲法案”,這一法案使美國情報機構能夠便捷地追蹤存儲在美國境外的個人數據。
從電子郵件到在線聊天記錄、照片、視頻、公司機密文檔,所有這些信息都可以用于政治和經濟戰略層面,為美國行政部門搜集“檔案”添磚加瓦。
用勒梅爾部長的話說,如果我們不想“成為附庸”,領導人就必須展現出政治勇氣。
試想,如果法國或者另一個歐洲國家因逃稅罪囚禁美國谷歌公司的管理者,美國方面會有什麼反應?難道我們必須采取這樣的極端措施才能赢得尊重嗎?當心——如果我們繼續消極面對,其他國家也會紛紛頒布各自的境外法律。
因此,必須在歐盟盡快采取行動。
例如,采納前任總理、退休後成為律師的貝爾納·卡澤納夫的建議,建立一個歐洲反腐敗辦公室。
這将是唯一足夠強大、能夠與美國司法部在同等層級上展開對抗的法律追究手段。
我們不能上當受騙。
不管誰當美國總統,無論他是民主黨人還是共和黨人,華盛頓都會維護少數工業巨頭的利益:波音、洛克希德·馬丁、雷神、埃克森美孚、哈裡伯頓、諾思羅普·格魯曼、通用動力、通用電氣、柏克德工程、聯合技術等等。
隻不過美國法會顯得時緊時松而已。
我們忘記了,或者說我們視而不見的是,對全世界進行道德說教的美國在其勢力範圍内也一手造成了腐敗橫生的市場,現成的例子就是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
但是,如今的狀況與以往有些不同:夢醒的時候到了,我們不能放過這個時機。
這既是為了歐洲,更是為了法國。
要麼是現在,要麼将永無機會,奮起反抗,為自己赢得一份尊重。
這是最後關頭!
所有這個行業的專業人士都心知肚明,能源市場的起伏本來就具有周期性,但從長遠來看,總體上始終是上升的。
所謂“評論家”對這家美國巨頭面臨的困難的解讀,至少是過于想當然。
不,通用電氣的困境并不是收購阿爾斯通能源業務之後才出現的,大錯特錯! 自2000年9月以來,通用電氣的股價已經縮水75%以上。
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後,受到金融子公司(通用電氣金融服務公司)的影響,通用電氣已經瀕臨破産。
自那之後,通用電氣就背負了巨額債務,主要原因是無法擺脫這個垂死掙紮的金融業務部門。
另外,如果我們仔細研究卡爾普宣布的200億歐元虧損,就會發現,事實上他耍了個純粹的會計把戲,這些虧損完全是由整個電力部門的資産折舊導緻的,不會對現金流造成任何影響,更不是因為2014年收購了阿爾斯通能源業務!更何況,通用電氣的電力部門還擁有極為充足的、價值990億美元的積壓訂單,這意味着兩年半都不愁沒有業務。
因此,通用電氣從阿爾斯通并購過來的電力部門,經營狀況并不像通用電氣原有的能源部門那樣糟糕。
真正的原因需要再分析尋找,恐怕重點還是要從技術和工藝方面多加考慮。
通用電氣于2018年9月公布其生産的汽輪機存在氧化問題,55台新式燃氣汽輪機因此受到影響,而這些設備已經交到客戶手裡了。
對阿爾斯通來說,路已經走到了盡頭。
2019年,其軌道交通部門正處于被西門子收購的談判過程中。
阿爾斯通集團壽終正寝。
我為之奉獻了22年的公司轟然解體,而這絕不是一個偶然事例。
看看伊朗的局勢。
我們怎麼能夠眼睜睜地看着我們最大的工業集團放棄在伊朗辛苦打拼得來的巨大市場呢?僅僅因為美國貿然決定退出伊核協議,對德黑蘭實施經濟禁運,全世界就都要照着它做嗎?道達爾集團控制着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礦藏的50%,标緻雪鐵龍集團原本計劃每年在伊朗制造20萬輛汽車,它們都不得不忍痛退出。
它們如果膽敢繼續與伊朗開展貿易,就會被美國司法機構起訴。
我清楚地看到,各國都在對此努力做出反抗。
德國通過外交部長海科·馬斯發聲,敦促其歐洲夥伴采取美元之外的支付系統,避免遭到聯邦調查局的追查。
法國經濟部長布魯諾·勒梅爾也奮起抨擊美國政府。
2018年5月,他在談到伊朗問題時稱:“我們真的想成為美國的附庸嗎?”現在應該是從言語走向實際行動的時候了。
特别是在如今這個威脅日漸嚴重的緊要關頭。
美國人近來頒布了“雲法案”,這一法案使美國情報機構能夠便捷地追蹤存儲在美國境外的個人數據。
從電子郵件到在線聊天記錄、照片、視頻、公司機密文檔,所有這些信息都可以用于政治和經濟戰略層面,為美國行政部門搜集“檔案”添磚加瓦。
用勒梅爾部長的話說,如果我們不想“成為附庸”,領導人就必須展現出政治勇氣。
試想,如果法國或者另一個歐洲國家因逃稅罪囚禁美國谷歌公司的管理者,美國方面會有什麼反應?難道我們必須采取這樣的極端措施才能赢得尊重嗎?當心——如果我們繼續消極面對,其他國家也會紛紛頒布各自的境外法律。
因此,必須在歐盟盡快采取行動。
例如,采納前任總理、退休後成為律師的貝爾納·卡澤納夫的建議,建立一個歐洲反腐敗辦公室。
這将是唯一足夠強大、能夠與美國司法部在同等層級上展開對抗的法律追究手段。
我們不能上當受騙。
不管誰當美國總統,無論他是民主黨人還是共和黨人,華盛頓都會維護少數工業巨頭的利益:波音、洛克希德·馬丁、雷神、埃克森美孚、哈裡伯頓、諾思羅普·格魯曼、通用動力、通用電氣、柏克德工程、聯合技術等等。
隻不過美國法會顯得時緊時松而已。
我們忘記了,或者說我們視而不見的是,對全世界進行道德說教的美國在其勢力範圍内也一手造成了腐敗橫生的市場,現成的例子就是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
但是,如今的狀況與以往有些不同:夢醒的時候到了,我們不能放過這個時機。
這既是為了歐洲,更是為了法國。
要麼是現在,要麼将永無機會,奮起反抗,為自己赢得一份尊重。
這是最後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