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國民議會調查

關燈
是,為什麼不給我賠償金呢?他的答複令人瞠目結舌:“我一直沒有機會切實地處理這個問題。

    ”他說話的口氣帶着一種技術官僚特有的冷酷。

    他根本沒有膽量“盡一切可能為我提供援助”。

    柏珂龍的厚顔無恥是沒有下限的,而且他十分鎮定。

    根據他的說法,所有懷疑他和通用電氣交易合理性的人,都是在“含沙射影,中傷诽謗”。

     多位證人在接受調查委員會詢問時給出了與之矛盾的證言。

    前任經濟部長蒙特伯格宣誓做證,聲稱他相信“柏珂龍先生受到了實質性的逼迫,曾有人威脅要逮捕他”。

    阿爾斯通的一位前任高管和蒙特伯格口徑一緻。

    皮埃爾·拉波特曾在專門負責電力輸送的集團下屬子公司阿爾斯通電網部擔任法務總監,他向議員彙報了一件可疑的陳年舊事,“2013年,柏珂龍先生和卡爾先生會見過美國司法部的人。

    第二天我恰巧碰到了卡爾,他說他在機場打電話給兩個兒子,稱自己下次出行可能回不來了,因為美國司法部威脅說要逮捕他”。

     議會調查期間,馬萊克斯還透露了阿爾斯通和通用電氣的交易中的一個不為人知的事實:兩家公司在公關投入、資金配置和法律服務方面,出手可謂極其闊綽。

    為了這次交易,阿爾斯通聘請了十家律師事務所、兩家銀行顧問(羅斯柴爾德銀行、美國銀行美林證券)、兩家公關公司(DGM、陽獅集團)。

    通用電氣方面則有三家銀行顧問(瑞德集團、瑞士信貸和美國銀行),聘請了公關公司漢威士和多家律師事務所。

    為了這次交易,阿爾斯通總共支付了2.62億歐元的勞務費用,這簡直是天文數字!不難想象,通用電氣的花銷必定也相去不遠。

    馬萊克斯在委員會報告的前言中提出了質疑:“在這種資源過度利用的情況下,國家和股東是否做出了知情、合理的決定呢?”報告上清清楚楚地寫着:“在巴黎,難道沒有人反對這個決策嗎?這樣的巨額報酬是不是在以不容争議的方式确認他們的使命和任務呢?這難道不會對決策本身造成影響嗎?”這話說得真是太好了。

    我現在終于明白,為什麼出售阿爾斯通時反對聲寥寥無幾——沉默是“金”! 最後,委員會還指出了馬克龍在本案中發揮的“暧昧”作用。

    2012年10月,他剛被任命為愛麗舍宮副秘書長,就徑直去找阿爾斯通的顧問——羅斯柴爾德銀行,他要求立刻進行保密調查。

    指令文件中如此寫道:“評估股東變動對公司、法國工業和就業的利弊。

    ”這份報告由馬萊克斯負責撰寫,其依據的是“關于股東變更參考的準确信息”。

    當時,恰逢持有阿爾斯通30%股份的股東布依格打算出讓股份。

    馬萊克斯總結道,在那之後,“國家已經掌握了足夠的信息,足以啟動一項耗資29.9萬歐元的研究。

    但他們居然認為繼續采取行動、預測公司的未來是無用的。

    他們所做的僅僅是批準通用電氣的收購”。

    很明顯,馬萊克斯相信,最早知道這次交易背後陰謀的是馬克龍。

     我無法判斷馬萊克斯的分析是否切中了要害。

    就我本人而言,我隻是希望,法國總統馬克龍能夠寫信給特朗普,要求他特赦我。

    對于這件事,我獲知的信息令人有些摸不着頭腦。

    忽而,納瓦裡向我保證,馬克龍已經這樣做了。

    繼而,又聽說這個程序被放棄了。

     我們在接待室會面時,馬萊克斯承諾會去拜訪法國駐美大使、法國總統外事顧問菲利普·埃蒂安,以問清此事目前的狀況。

    馬克龍将于2018年4月24日訪問美國。

    自特朗普上任以來,馬克龍是特朗普在美國境内會見的第一位外國元首。

    看來,這兩個人(政治履曆都不同尋常)是同聲共氣。

    說不準,或許我可以從中受益。

    我開始幻想:馬克龍能不能成功争取到我的特赦?也許,我可以和他的行李一起被打包回國?心懷此願,應該不算異想天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