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在股東大會上發飙
關燈
小
中
大
行的控制權。
但這是不可避免的……這是正常的。
”柏珂龍清楚地意識到,買方可以控制他賣出的東西,這是“正常”的,是“理所當然”的。
既然是這樣,那為什麼要等到今天這種情況下,在這場會議上才道出事實真相呢?市場投資者勒内·佩爾諾萊抓起了話筒:“今天早上,我從收音機中聽到(調查此事的馬修·阿倫接受了法國國際電台采訪),美國的司法訴訟對您出售公司的決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這是真的嗎,柏珂龍先生?” “好吧,好吧,”柏珂龍小聲嘟哝道,“無論如何我都會挨罵的。
但是,我們之所以與通用電氣達成這筆交易,是因為如果不這樣做就會有巨大的風險。
”然後,他臉上又露出了虛僞的和善表情,并說:“這是一樁很好的交易。
不要費盡心機去找那些根本不存在的理由,受虐狂才會這麼幹!” 誰是受虐狂?是這個提出了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問題的投資者,還是他自己?試圖讓我們相信把收益最可觀的能源業務剝離出去,讓公司元氣大傷,反而是件好事?在幾米之外的地方,我看到了克勞德·曼達爾,他是阿爾斯通投資基金理事會的代表。
他以他的方式,冷靜而有條理地對柏珂龍提出了指控:“這是規模巨大的工業資産流失,而且您一直在秘密談判。
如果不是媒體洩露消息,每個人都隻能接受木已成舟的局面。
”這下,柏珂龍被激怒了,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咆哮道:“首先,就是因為媒體洩露消息,才會把事情弄得一團糟!簡直一塌糊塗!别以為我們是瞞着所有人策劃什麼世紀大劫案!”但是他的回答并沒能平息小股東的怒火,問題接二連三地湧現,一個比一個更尖銳。
柏珂龍随後拿出了計算器。
“出售阿爾斯通,”他說,“将帶來123.5億歐元的進賬。
扣掉現金、合夥企業的投資額、回贖股份的費用、向美國政府支付的罰款……”但還沒等他說完這些話,有個人激動地打斷他:“能不能停下你的減法!直接告訴我們阿爾斯通賬上還剩多少錢!” 我同樣問自己這個問題。
結果令人震驚,因為這個數字幾乎是零!我們放棄了一項世界級的龍頭産業,換來的不過是些雞毛蒜皮的小利。
為了深入理解這件事,我們需要一一分析每項因素。
出讓價格總計123.5億歐元,但是,這些錢要先繳稅(19億歐元),再向合資企業注資(24億歐元),資本收益要返還股東(32億歐元),别忘了還有30億歐元的外債和收購通用電氣的鐵路信号設備部門的價款(7億歐元),最後還有要向美國司法部繳納的罰款(7億歐元)。
最終,公司的債務總算是付清了,但這項交易的收益幾乎是零![2] 零,用這個數字來形容這項交易真是太恰當了。
這無疑也是近年來工業界最荒唐的事件之一:絕無僅有、醜惡至極。
即使柏珂龍斥之為“荒謬言論和陰謀論”,但美國發起的訴訟必定是阿爾斯通解體的根源所在。
整場會議期間,他不停地因這件事受到質問,甚至有人直接問及我在美國被長期監禁的具體情況。
但是謹慎的柏珂龍稱,他必須對此保持慎重:“美國的記錄還沒有公開,因此我不可能就此事發表任何評論,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時,董事會成員讓-馬丁·弗茲認為有必要出面幹預。
他是柏珂龍的密友,兩人早在貝希納集團共事期間就認識。
2011年,讓-馬丁·弗茲擔任阿爾斯通合規部主席。
他面露不悅、語氣嚴肅地譴責這些未經證實的指控: “美國司法部調查的相關事實是很久以前發生的,距現在非常久遠,與現任董事會無關。
自從柏珂龍領導阿爾斯通以來,他已經盡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使公司運轉得更加良好。
過去10年裡,他盡自己的一切努力使公司朝這個方向發展。
” 說完這些話3天後,作為阿爾斯通合規部主席的他的言論将被毫不留情地揭穿。
[1]阿爾斯通于2018年10月出售了其在合資企業中的份額。
[2]柏珂龍在2015年6月進行的股東大會上進行了這次計算。
但這是不可避免的……這是正常的。
”柏珂龍清楚地意識到,買方可以控制他賣出的東西,這是“正常”的,是“理所當然”的。
既然是這樣,那為什麼要等到今天這種情況下,在這場會議上才道出事實真相呢?市場投資者勒内·佩爾諾萊抓起了話筒:“今天早上,我從收音機中聽到(調查此事的馬修·阿倫接受了法國國際電台采訪),美國的司法訴訟對您出售公司的決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這是真的嗎,柏珂龍先生?” “好吧,好吧,”柏珂龍小聲嘟哝道,“無論如何我都會挨罵的。
但是,我們之所以與通用電氣達成這筆交易,是因為如果不這樣做就會有巨大的風險。
”然後,他臉上又露出了虛僞的和善表情,并說:“這是一樁很好的交易。
不要費盡心機去找那些根本不存在的理由,受虐狂才會這麼幹!” 誰是受虐狂?是這個提出了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問題的投資者,還是他自己?試圖讓我們相信把收益最可觀的能源業務剝離出去,讓公司元氣大傷,反而是件好事?在幾米之外的地方,我看到了克勞德·曼達爾,他是阿爾斯通投資基金理事會的代表。
他以他的方式,冷靜而有條理地對柏珂龍提出了指控:“這是規模巨大的工業資産流失,而且您一直在秘密談判。
如果不是媒體洩露消息,每個人都隻能接受木已成舟的局面。
”這下,柏珂龍被激怒了,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咆哮道:“首先,就是因為媒體洩露消息,才會把事情弄得一團糟!簡直一塌糊塗!别以為我們是瞞着所有人策劃什麼世紀大劫案!”但是他的回答并沒能平息小股東的怒火,問題接二連三地湧現,一個比一個更尖銳。
柏珂龍随後拿出了計算器。
“出售阿爾斯通,”他說,“将帶來123.5億歐元的進賬。
扣掉現金、合夥企業的投資額、回贖股份的費用、向美國政府支付的罰款……”但還沒等他說完這些話,有個人激動地打斷他:“能不能停下你的減法!直接告訴我們阿爾斯通賬上還剩多少錢!” 我同樣問自己這個問題。
結果令人震驚,因為這個數字幾乎是零!我們放棄了一項世界級的龍頭産業,換來的不過是些雞毛蒜皮的小利。
為了深入理解這件事,我們需要一一分析每項因素。
出讓價格總計123.5億歐元,但是,這些錢要先繳稅(19億歐元),再向合資企業注資(24億歐元),資本收益要返還股東(32億歐元),别忘了還有30億歐元的外債和收購通用電氣的鐵路信号設備部門的價款(7億歐元),最後還有要向美國司法部繳納的罰款(7億歐元)。
最終,公司的債務總算是付清了,但這項交易的收益幾乎是零![2] 零,用這個數字來形容這項交易真是太恰當了。
這無疑也是近年來工業界最荒唐的事件之一:絕無僅有、醜惡至極。
即使柏珂龍斥之為“荒謬言論和陰謀論”,但美國發起的訴訟必定是阿爾斯通解體的根源所在。
整場會議期間,他不停地因這件事受到質問,甚至有人直接問及我在美國被長期監禁的具體情況。
但是謹慎的柏珂龍稱,他必須對此保持慎重:“美國的記錄還沒有公開,因此我不可能就此事發表任何評論,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時,董事會成員讓-馬丁·弗茲認為有必要出面幹預。
他是柏珂龍的密友,兩人早在貝希納集團共事期間就認識。
2011年,讓-馬丁·弗茲擔任阿爾斯通合規部主席。
他面露不悅、語氣嚴肅地譴責這些未經證實的指控: “美國司法部調查的相關事實是很久以前發生的,距現在非常久遠,與現任董事會無關。
自從柏珂龍領導阿爾斯通以來,他已經盡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使公司運轉得更加良好。
過去10年裡,他盡自己的一切努力使公司朝這個方向發展。
” 說完這些話3天後,作為阿爾斯通合規部主席的他的言論将被毫不留情地揭穿。
[1]阿爾斯通于2018年10月出售了其在合資企業中的份額。
[2]柏珂龍在2015年6月進行的股東大會上進行了這次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