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皮洛士式勝利
關燈
小
中
大
一個月之後,2014年6月初,木已成舟。
蒙特伯格該認輸了。
然而,在聚光燈前,他還是保持着勝利者的笑容,一副信不信由你的表情,把自己當成了阿爾斯通的拯救者。
他自诩,在當時的局勢下能夠達到他提出的協議,已經算是做到了極緻。
但是,我不是傻子,我們已經輸得顔面無存。
法國工業部長無權蓋棺論定,最後還是得由奧朗德拍闆。
法國總統最終決定接受美國人的方案。
我不得不承認,通用電氣在整個談判過程中可以說是不遺餘力。
他們表現得很靈活。
傑夫·伊梅爾特非常清楚,這是他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一筆收購項目,因此他毫不猶豫地在巴黎安營紮寨。
他很快意識到,打赢政治和媒體輿論戰與打赢工業或經濟戰同樣重要。
通用電氣的首席執行官将其麾下最得力的公關團隊投入其中,并找到了漢威士集團的二把手斯特凡娜·福克斯擔任操盤手,因為後者與時任法國總理瓦爾斯交往甚密。
為了攻下阿爾斯通,漢威士集團動用了很多資源,其中包括3位經驗豐富的高級顧問:法國企業運動組織前副總裁安東·莫裡納,公共咨詢公司陽獅集團前負責人斯特凡妮·艾爾芭斯,澤維爾·貝特朗辦公室的前負責人米歇爾·貝坦。
柏珂龍也有兩位頂級專家:弗蘭克·盧弗裡耶,他以前是薩科齊的幕後公關智囊;還有一位是陽獅集團的莫裡斯·李維,他與通用電氣法國公司的負責人克拉拉·蓋馬爾的關系十分親密。
這個公關“夢之隊”将為确保這次收購行動如期推進掃清障礙。
第一個要克服的障礙便是說服公衆,讓大家信服收購是必要的。
無論伊梅爾特和柏珂龍如何鼓吹,2014年春天的阿爾斯通還遠不是一隻“跛腳鴨”。
與産業結構上的弊病相比,它擁有的科技優勢依然顯著,面臨的危機主要來自财務方面,因此法國人民很難理解為什麼阿爾斯通要出讓70%的股權。
雙方的首席執行官便負責在電視上講解這次收購的益處。
伊梅爾特以嘉賓身份出席了法國電視二台的黃金檔節目,而柏珂龍則上了法國電視一台的新聞節目。
在他們的發言中,我的前雇主一直在強調一個觀點:阿爾斯通在體量上難以應對危機,特别是在面對通用電氣和西門子這兩大行業巨頭的時候。
但當人們仔細分析企業數據時卻發現,真相并非如此。
阿爾斯通在能源領域的産值約為150億歐元,穩坐行業内第三把交椅,完全不存在所謂的“體量危機”。
如果把兩家企業的整體産值做比較,阿爾斯通的确隻有通用電氣的1/8。
但是出售能源部之後,情況會更加糟糕。
主業僅限于軌道交通業務的阿爾斯通的産值将隻有通用電氣的1/30。
聲稱因為阿爾斯通不夠強大,所以要出售,然而出讓産業之後,公司隻會更弱。
柏珂龍的說辭簡直荒謬至極。
況且,柏珂龍10年來一直強調,阿爾斯通必須同時在電力、輸配電和軌道交通三大産業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便應對市場中的周期波動,如今他卻反其道而行之。
在他看來,專注于發展軌道交通,企業的前景将會一片光明。
所有的專家都知道,重組後的阿爾斯通業務量将大大減少,任憑對手擺布。
果不其然,3年後厄運降臨。
[1]但是,在公關人員的蠱惑下,柏珂龍的觀點像蜜蜂一樣飛散,被所有媒體接受,在采訪報道中被廣泛引用,成為媒體口中的“真相”。
通用電氣要面對的第二個困難,是取得政府的首肯,因為這事關就業問題。
在奧朗德看來,這才是重中之重。
這位法國總統自當選以來,就面臨着有史以來最高的失業率。
他絕不容許可能導緻社會混亂的行為發生。
伊梅爾特保證為法國創造1000個就業崗位。
這是一個他不可能兌現的承諾。
但是,承諾隻對那些相信它的人有用。
[2] 最終,為了打動法國政府,通用電氣在公關人員的支持下,克服了最後一個同時也是最棘手的困難——堵上蒙特伯格的嘴。
2014年5月中旬,這位工業部長繼續主張讓德國人介入解決此事,特别是西門子還開出了更有利的條件。
德國人聯絡了能源領域的另一巨頭——日本三菱公司。
這個“德日雙簧”拿出了一個新的方案。
西門子和三菱并不打算收購阿爾斯通,而是提議在企業之間構建一個穩固的工業聯盟。
三菱想和阿爾斯通在水電、電網和核能領域分别創建3個合資企業,法方注資60%控股,日方40%。
而西門子則會收購阿爾斯通的燃氣汽輪機業務,作為交換,會向對方出讓自己的鐵路信号業務。
蒙特伯格滿懷激情地支持
蒙特伯格該認輸了。
然而,在聚光燈前,他還是保持着勝利者的笑容,一副信不信由你的表情,把自己當成了阿爾斯通的拯救者。
他自诩,在當時的局勢下能夠達到他提出的協議,已經算是做到了極緻。
但是,我不是傻子,我們已經輸得顔面無存。
法國工業部長無權蓋棺論定,最後還是得由奧朗德拍闆。
法國總統最終決定接受美國人的方案。
我不得不承認,通用電氣在整個談判過程中可以說是不遺餘力。
他們表現得很靈活。
傑夫·伊梅爾特非常清楚,這是他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一筆收購項目,因此他毫不猶豫地在巴黎安營紮寨。
他很快意識到,打赢政治和媒體輿論戰與打赢工業或經濟戰同樣重要。
通用電氣的首席執行官将其麾下最得力的公關團隊投入其中,并找到了漢威士集團的二把手斯特凡娜·福克斯擔任操盤手,因為後者與時任法國總理瓦爾斯交往甚密。
為了攻下阿爾斯通,漢威士集團動用了很多資源,其中包括3位經驗豐富的高級顧問:法國企業運動組織前副總裁安東·莫裡納,公共咨詢公司陽獅集團前負責人斯特凡妮·艾爾芭斯,澤維爾·貝特朗辦公室的前負責人米歇爾·貝坦。
柏珂龍也有兩位頂級專家:弗蘭克·盧弗裡耶,他以前是薩科齊的幕後公關智囊;還有一位是陽獅集團的莫裡斯·李維,他與通用電氣法國公司的負責人克拉拉·蓋馬爾的關系十分親密。
這個公關“夢之隊”将為确保這次收購行動如期推進掃清障礙。
第一個要克服的障礙便是說服公衆,讓大家信服收購是必要的。
無論伊梅爾特和柏珂龍如何鼓吹,2014年春天的阿爾斯通還遠不是一隻“跛腳鴨”。
與産業結構上的弊病相比,它擁有的科技優勢依然顯著,面臨的危機主要來自财務方面,因此法國人民很難理解為什麼阿爾斯通要出讓70%的股權。
雙方的首席執行官便負責在電視上講解這次收購的益處。
伊梅爾特以嘉賓身份出席了法國電視二台的黃金檔節目,而柏珂龍則上了法國電視一台的新聞節目。
在他們的發言中,我的前雇主一直在強調一個觀點:阿爾斯通在體量上難以應對危機,特别是在面對通用電氣和西門子這兩大行業巨頭的時候。
但當人們仔細分析企業數據時卻發現,真相并非如此。
阿爾斯通在能源領域的産值約為150億歐元,穩坐行業内第三把交椅,完全不存在所謂的“體量危機”。
如果把兩家企業的整體産值做比較,阿爾斯通的确隻有通用電氣的1/8。
但是出售能源部之後,情況會更加糟糕。
主業僅限于軌道交通業務的阿爾斯通的産值将隻有通用電氣的1/30。
聲稱因為阿爾斯通不夠強大,所以要出售,然而出讓産業之後,公司隻會更弱。
柏珂龍的說辭簡直荒謬至極。
況且,柏珂龍10年來一直強調,阿爾斯通必須同時在電力、輸配電和軌道交通三大産業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便應對市場中的周期波動,如今他卻反其道而行之。
在他看來,專注于發展軌道交通,企業的前景将會一片光明。
所有的專家都知道,重組後的阿爾斯通業務量将大大減少,任憑對手擺布。
果不其然,3年後厄運降臨。
[1]但是,在公關人員的蠱惑下,柏珂龍的觀點像蜜蜂一樣飛散,被所有媒體接受,在采訪報道中被廣泛引用,成為媒體口中的“真相”。
通用電氣要面對的第二個困難,是取得政府的首肯,因為這事關就業問題。
在奧朗德看來,這才是重中之重。
這位法國總統自當選以來,就面臨着有史以來最高的失業率。
他絕不容許可能導緻社會混亂的行為發生。
伊梅爾特保證為法國創造1000個就業崗位。
這是一個他不可能兌現的承諾。
但是,承諾隻對那些相信它的人有用。
[2] 最終,為了打動法國政府,通用電氣在公關人員的支持下,克服了最後一個同時也是最棘手的困難——堵上蒙特伯格的嘴。
2014年5月中旬,這位工業部長繼續主張讓德國人介入解決此事,特别是西門子還開出了更有利的條件。
德國人聯絡了能源領域的另一巨頭——日本三菱公司。
這個“德日雙簧”拿出了一個新的方案。
西門子和三菱并不打算收購阿爾斯通,而是提議在企業之間構建一個穩固的工業聯盟。
三菱想和阿爾斯通在水電、電網和核能領域分别創建3個合資企業,法方注資60%控股,日方40%。
而西門子則會收購阿爾斯通的燃氣汽輪機業務,作為交換,會向對方出讓自己的鐵路信号業務。
蒙特伯格滿懷激情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