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書六 未完

關燈
應道。

     遞出茶箱後,宮司擦了擦汗。

     “我不明白自己為何會有這樣的志向。

    我絲毫無法理解自己怎麼會想繼承這間神社,這是一切的根本。

    既然要繼承,就得好好幹,既然要幹,就得離開妻兒才行,結果就演變成現在這種狀況。

    ” “繼承神社的理由啊……” 我本來很厭惡的,宮司經過走廊時,這麼說: “我并非不敬重神佛,但論到神佛是否有不可思議的力量,我認為那是騙人的,與信仰無關。

    即使偶然發生了什麼不可思議的事,也隻是碰巧而已,要不然就是騙人的花招。

    ” “騙人的花招?” “是的。

    我從家父身上,隻學到了這件事。

    ” “意思是您看到令尊的所作所為,産生了這樣的想法嗎?” “不,是如同字面所示,是家父教導我的。

    他說,非此世之物不存在,而神靈妖物非此世之物,那……” 就不可能存在。

     “不存在……?” “是的。

    家父說,隻有明了這一點的人,能夠操縱這些。

    ” “妖物姑且不論,操縱神佛……這聽起來相當大不敬呢。

    ” 我也說了跟高遠先生一樣的話,宮司說: “我這麼說,家父便回答說,操縱,即是被使役。

    ” 我……不懂這意思。

     “家父說,知道不存在,與敬畏是兩回事,除非了解不存在,否則甚至無法好好祭祀。

    當時我不懂,不存在的東西,要怎麼祭祀?不僅是不懂,還覺得厭惡。

    我認為即使家父說的對,家父所行之事,也完全是詐術。

    ” 我們擡起茶箱。

     吊堂隻是将堆積的紙張類細心分類,疊起來或綁起來、包起來。

     “有很多人上門求助,說腰痛、頭痛、運氣背、沒有好緣分,但是咒術師能做什麼?若是有任何靈妙之力也就罷了,可是既然沒有,那不就隻是聊以慰藉罷了嗎?不,即使沒有,如果相信有,那還可以了解。

    但是明知道沒有,那就是詐術吧?” “我……” 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

    就像圓了說的,迷信是應該消滅的東西嗎?但神佛是迷信嗎?如果不是的話,又是什麼? “結果我對咒術、詛咒這些事物萌生強烈的反感,出于相同的感受,我也遠離了信仰。

    我沒有信仰,所以即使是民間這樣一間可疑的小神社,也不可能擔任它的神職人員,我這麼對家父說。

    家父同意了,完全……沒有任何争執。

    ” 來來來,搬過來,馬夫在玄關口等着,他真的精力充沛至極。

     “然而—” 宮司在走廊停步。

     “怎麼又想繼承了?我完全弄不懂自己。

    雖然我知道自己天生的個性,就是一旦決定的事,就非做好不可,這部分還可以理解。

    ” “是啊。

    ” 從走廊也能看到庭院。

     “不明白自己的想法,這很奇怪嗎?”宮司說。

     “也許就是因為是自己的事,所以更不明白吧。

    雖然我對您的際遇不是很清楚……” 但這樣有什麼不行嗎?我的話總有些消極。

     搬完茶箱,再搬了三個藤條箱,接下來就沒有重物了。

    吊堂好像也整理好了,幫忙一起搬。

     “萬一塌下來就無可挽救了,所以必須盡量整齊擺放好。

    啊……” 非常井井有條呢,吊堂看到貨車的狀态說。

     “不必擔心,交給我來,包管貨物不會掉下去。

    就算要載着豆腐走險路,也絕對完好無缺送上府。

    ” 馬夫說完大笑。

     不隻是膂力過人,似乎也以工作牢靠為傲。

     我們三人一起來回了幾趟。

     全部堆放好後,馬夫在上方蓋上粗草席般的東西,再用粗麻繩固定。

     “我看今天是不會下雨啦。

    小雨的話,這樣就不必擔心了。

    不過這次的貨物是紙吧?萬一下起午後雷陣雨就不大妙了,不過還不到午後雷陣雨的季節就是。

    那現在呢?載着這個小夥計回去就行了嗎?” 麻煩您了,撓說。

     “不好意思。

    我們會搭火車和人力車回去。

    我想……我們應該會先到,所以會在店那邊等你們。

    ”吊堂說。

     馬夫抱起小夥計,放到馬背上。

    馬夫問他怕嗎?撓回答說不怕,可是好高。

     馬夫又笑了,說這小夥計真水靈。

     “哎,總比坐貨台要來得舒服。

    反正也不必趕路,不怕被搖下來,除非馬兒跳起來,否則不會摔下去的,放心吧。

    如果你怕,我會把你放下來,說一聲就是了。

    ” 撓有點僵硬,但點了一下頭,馬夫牽着馬,穿過竹林的窄徑離開了。

    宮司目送之後說:“啊,連杯茶也沒招待那位小夥計。

    ” “喝了茶會想小解,沒關系的。

    我讓他帶上水和飯團了。

    再說,結果他什麼也沒做,倒是受高遠先生關照了。

    ” 吊堂向我行禮。

     這個男人實在不适合戶外。

     會讓人擔心他直接曬到太陽沒問題嗎?處在從挑高的天窗射入的幽微日光,以及不知産自何地的高級蠟燭紅光底下,才是吊堂,不是嗎? 日頭還高挂天頂。

     搬書的确辛苦,但花不到兩小時就搬完了。

     “輔先生,我姑且不論,但麻煩高遠先生辛苦這一趟,我想讓他稍微歇口氣。

    給府上添麻煩,方便借用客廳休息一下嗎?” 再怎麼說,高遠先生都是小店的貴客——吊堂說了多餘的話。

     那麼我去備茶,請上來坐,宮司說。

     回到客廳,往鄰室一看,一片空蕩。

     這麼一看,這個家意外寬敞,以獨居來說有點太大了,有家人陪伴比較好吧。

     我趁着主人不在,恣意環顧室内。

     貓坐在檐廊邊,舔着自己的身體。

    已經完全融入這裡了。

     不,我覺得它這動作,是在表示比起那處破房子,它更中意這個家。

     我覺得站着打量屋子的行為實在鄙俗,心想這樣不行,坐了下來。

    坐下來一看,發現矮桌上還留着一摞書。

     “咦,這是忘記放上貨車的嗎?不過隻剩下這麼一點,不必放貨車,自己搬回去也行……” 不是的,吊堂說,接着在下座坐定。

    宮司将茶杯放在托盤從走廊回來,眼尖地瞥見那摞書,說了聲:“咦,那是……?” “是的,我把它們分出來了。

    ”吊堂回答。

     “有什麼特别挑出來的理由嗎?” “有的。

    ” 吊堂說完,挺直了背。

    瞬間,我覺得客廳倏忽暗了下來,就仿佛太陽隐沒到雲後了。

     然後書商喝了一口剛端上來的茶說: “這裡的這些書,我無法收下。

    ” “是……這些書不能賣嗎?書況不好、作為書籍沒有價值、不能讀之類的嗎?” “不是的。

    ” 我再次望向矮桌,上面有四五本大小各異的線裝書,底下堆着四本卷得十分妥帖的書卷,旁邊則齊整地擺放着十幾本與其說是書,更像賬簿的東西。

     “那麼……理由是什麼?嗯,不過隻有這些的話,若是您無法代為處理,我也可以自行處分。

    ” 那可不行,吊堂語氣有些強烈地說。

     “不行?” “輔先生,我是吊堂主人。

    憑吊無人閱讀之書,将其送至展讀它的人手中,超度成佛,是我的宿緣。

    今天我從這裡……” 收下了衆多的屍骸,吊堂說: “既然到了我手中,我會全心供養它們。

    無人閱讀的書是廢紙,但隻要翻閱,書就是至寶。

    是寶物,還是廢物,全看人怎麼想。

    無論有幾千卷幾萬冊,我都一定會将收藏于我書樓的所有書本變成寶物。

    ” 但是,吊堂沒說完,沉默了。

     “但是……怎麼樣?” “還活着的東西……我無法憑吊啊,輔先生。

    ” “還活着……?” 宮司急忙确認桌上的書籍。

     “這、這些……” 您讀過了嗎?吊堂問,宮司回答說怎麼可能。

     “這是……” “是的。

    首先,是這座神社的由來書《武藏晴明社緣起》,還有傳說是安倍晴明公所著的《三國相傳陰陽輨轄簠簋内傳金烏玉兔集》全五輯,同樣據傳是晴明公所著的《占事略決》,以及各個關于陰陽、天文、曆法、漏刻的秘傳書、書卷之類。

    ” 宮司的表情暗了下來。

     “這些東西,是神社不需要的。

    這不是咒術的指南書嗎?況且……” “是的。

    ” 吊堂以格外響亮的聲音打斷宮司的話。

     “除了神社的由來書以外,其餘皆是僞書。

    ” “僞、僞書……” “嗯,我并沒有仔細看過,即使看過,也不可能記得,因此不能斷定什麼……但像是《金烏玉兔集》據傳是真品的原本,亦是後人所作,現存的抄本也有許多異同之處,無法判定哪一本才是真品。

    而《占事略決》隻有鎌倉時代的抄本,至于土禦門家流傳的版本究竟是什麼樣的内容,我也無從确認。

    因此究竟如何,我不清楚。

    雖然不清楚……” 但應該是赝品吧,吊堂說。

     “那不是更沒有價值了嗎?” “不,這與是真是假無關。

    是誰寫的、何時寫的,這些都無關緊要。

    該去計較這些細節的,隻有曆史學家。

    其他的……就隻有想要在書上附加多餘價值的……是啊,比方說古董茶具商之流吧。

    不管是弘法大師寫的,或是山寺小和尚寫的……” 是新是舊,都一樣是書,吊堂說。

     “但僞書的話……” “書沒有真假可言。

    因為寫在書裡的東西,全都不是真的。

    因為事實無法據實原原本本地寫下來。

    代換為文章、寫成文字的瞬間,凡百現實便都成了虛構。

    現世在當下就死去了一次。

    而有人閱讀那墓碑,從墓碑中讀出什麼,虛構才能重返現世。

    ” “但是龍典先生,這些就像是咒術的指南書吧?就算我讀了它,也不能怎麼樣。

    而且您說它們還活着……” “是的。

    請看最上面一本,那是……” 宮司拿起書打開。

     “這……看開頭似乎是我們神社的由來書,但跟另一份較老舊的由來書不同呢。

    ” “是的,不同。

    那是……” 洲齋先生寫下的,吊堂說。

     “家父寫的……?這是出自家父的手筆嗎?啊,這麼說來,确實像是家父的筆迹……是用毛筆重新謄過嗎?” “是重新改寫吧。

    ” “改寫?您是說家父把由來書改寫了?這……不,我不懂意思。

    有什麼改寫的必要呢?由來書就是由來書吧?” “他是在編纂這座神社的曆史吧。

    這些冊子裡面詳細記載了代代宮司的功績。

    ” 宮司接着翻閱冊子,飛快地浏覽,然後又合上。

     “别說功績了,都是些胡言亂語。

    什麼使役龍神乞雨、祈禱疾病痊愈、派出式神擊退附身魔物,寫下這些東西能做什麼?而且全是些教人無法置信的内容。

    這年頭已經沒有人相信這種事了。

    謊話連篇,不可能是真的。

    ” “所以說,以文字記錄的事,全都不是真實。

    從當中汲取真實的,是讀者。

    ” “雖然您這麼說……” 您必須從這裡頭汲取出您自己的真實,吊堂以斬釘截鐵的口吻說。

     “就算您說真實……” “聽着,輔先生,心……” 吊堂拍打自己的胸膛。

     “在這裡。

    心在這裡,卻不存在。

    我無法把心取出來向您證明,然而為了傳達這裡有心……” 接着吊堂伸手指着頭。

     “我們運用語言。

    語言不是心。

    我所學的宗派說不立文字,以心傳心。

    又說語言全是虛假,心除了心傳以外,别無他法,這話一點都沒錯。

    但是,我現在正在用語言向您說明。

    同樣的一番話,每個人聽到的解釋卻不相同。

    即便是荒唐無稽的傳說故事,裡頭也隐藏着世界。

    有些人以從其中汲取到的事物來填補阙如。

    即使隻是一條條枯燥乏味的事件記述,當中也隐藏着豐饒的故事。

    有人從中汲取出什麼而發心。

    即使不解其意,隻是有文字在那裡,人就能從當中汲取出什麼。

    我們有汲取的力量。

    所以……” 吊堂緩緩擡手,指着宮司注視的冊子。

     “沒錯,寫在那上面的東西,一切都是虛假吧,但并不一定因為是虛假……” 就無法從中汲取出真實,吊堂平靜地說: “剛才我也說過,心不存在于現世。

    但并不是說心不存在于現世,就沒有心,現世是有心的。

    雖然不存在,卻是存在的。

    ” 宮司赫然擡頭。

     “如果不把不存在當成存在,我們便無以為繼。

    即使堅信存在,也不可能取出心來展示,或是聽到、嗅聞到、觸摸到,不管怎麼找都找不到。

    即使指示它就在這裡,也不可能看見。

    除非将之替換為語言這樣的咒術,否則不存在之物是無法展示的。

    ” “這……” “除非明白不存在,否則無法揭示其存在啊,輔先生。

    ” 那是家父的話——宮司說: “家、家父那麼對我說過,而我不明白它的意思……” 這并不是什麼困難的事,吊堂說: “讓不存在看起來像存在的,就是語言啊。

    ” “看起來……?” “是的。

    一切話語都是咒文,一切文字都是咒符,一切書本都是經典、是祝詞。

    所謂作法,是以行為表現的語言,而儀式,則是語言化的原理原則,絕對不是什麼神秘不可思議的事物。

    虛假哪裡不好了?擁有高遠的志向,與利用權宜之說,并非無法兩立之事啊。

    ” 宮司的表情變得凝重,硬生生吞了口唾液。

     “傳統不是該受保護,而是該延續下去的。

    為了延續下去,非改變不可。

    而曆史必須不斷地被改寫,不,能夠視為正确曆史的隻有正史而已。

    除非當時的當政者承認,否則一切的曆史都不過是僞史罷了。

    因此寺社由來理當改寫,儀式作法也理當替換。

    寫在那上面的種種太古儀式作法,若是不與時俱進,即是死物,而令尊試圖從其中汲取出什麼來。

    我想他應該是想創造出适合現代的……新的儀式作法、新的由來,以及傳統和信仰。

    ” 吊堂以壓抑的語調沉靜地說。

     “創造……是嗎?” “就是創造。

    雖然不敬,但不管是神明還是佛祖,都是人所創造出來的。

    是人們為了信仰、為了活下去而創造出來的。

    若問為什麼,因為無論是神還是佛,都隻能以語言和圖像來表現。

    因為祂們是不存在的。

    将不存在變成存在——當成存在,有這樣的共識,神佛才能……” 顯現于心中吧,前任僧侶說: “當有人對迷信深信不疑的時候,就不是迷信。

    不再有人相信了,它才會變成迷信。

    若是冥頑不靈地深信已經被近代的學理哲理否定的事物,或許稱之為迷信也無妨吧,這是愚昧的。

    但如果并非如此……那就不是迷信。

    ” “但是……” “追根究底,神佛也是迷信。

    信仰這回事首先就是非近代的。

    這麼一來,鎮坐于我們國家頂點的天子陛下的來曆……” 這…… “也會變得不可信。

    萬世一系的正統性動搖的話,錦禦旗也會失去效力,那麼維新本身的大義名分也站不住腳了。

    義、忠、孝也都無法成立了。

    聽好了,輔先生,這世上有一半都是假的。

    ” “假的……?” “是的,虛實總是各占一半。

    而那一半……假的部分,是以語言構成的。

    也就是說……” “也就是說……?” 是可以替換的,吊堂說: “但是,如果不明白假的是假的,便無從創造。

    況且這大千世界,隻是依原本的樣貌存在,沒有好壞可言。

    但是,通過命名、談論,善也能變成惡。

    是祝福,或是詛咒,全看語言如何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