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書六 未完
關燈
小
中
大
我覺得貓真的很不可思議。
不過我從沒養過動物,所以不知道貓與其他動物有多少差别。
也許每一種動物都很不可思議。
貓應該在想些什麼吧。
但是沒有語言的生物在想些什麼,難以用擁有語言的人類腦袋來忖度。
即使猜到了,化成語言說出來,又不一樣了吧。
貓在竹籠裡睡着。
籠門開着,所以可以自由出入。
或者說,根本沒必要進入這種簡陋的籠子裡。
又沒有繩子系着,也沒有這麼教它,明明可以去任何地方的。
是自己喜歡進去的吧。
它也是有好惡的。
不,也許不是。
或許是習性,或者說重複相同之事的天性。
隻要這麼做,至少可保性命安全無虞,是嗎? 我想它應該有名字。
世上的家貓,都有随便取的小玉、三毛之類的名字,而它也是某處的娼館妓女飼養的貓,至少有個名字吧。
别人家的貓好像隻要叫名字就會來,所以貓知道自己的名字。
是覺得那名字就是自己嗎?或者認定隻要聽到那聲音的組合,就有得吃、有得玩?不知道。
總而言之,能有某種溝通吧。
“小貓。
” 不知道名字,所以我這麼叫叫看。
不為所動,看來它不知道自己所屬的物種的名稱。
小貓、小貓,我叫了幾次,它總算擡起頭來。
眼睛半張。
它隻覺得吵吧。
跟我一樣,我心想。
關在這寂寥的住處,心血來潮,就悠哉出門走走,再回到這裡。
回來就有飯吃。
吃了飯就睡,睡到自然醒。
醒來吃飯,如果心血來潮,就出門,然後回來。
回到這處破屋。
沒有任何非回到這裡不可的理由,也不是喜歡才回來的。
當然,我是想才這麼做,而且若問是喜歡才這麼做的嗎?我也隻能回答說是,但如果問我喜歡這處廢屋般的農家嗎?答案是否定的。
當然是老家宅子比較好。
老家那裡有妻子、有女兒,還有母親和妹妹,還有來幫傭的用人。
不必掏錢,早中晚自個兒就有飯送上來。
飯菜有人打理,寝具很高級,家具也很豪華。
最重要的是,那宅子好歹是幢武家大宅。
比起灰塵遍布的空屋,何者待起來更舒适?想都不必想。
那麼,為何我會過着這樣的日子?我納悶。
這麼想想,我對自己感到不可思議。
跟貓一樣,很不可思議吧。
貓在狹小的籠子裡用力伸了個懶腰,然後換了個姿勢,又蜷成一團。
不是多年輕的貓了。
看着這貓的我,也不怎麼年輕了。
别說抱它了,我連碰都沒碰過,所以不知道是公是母。
如果是母的,應該也生過孩子吧。
不過它也真是會睡。
再也沒有比貓更懶散的動物了吧。
我都懷疑睡成這樣,它的臉會不會給睡化了。
這玩意兒與其說是動物,更像剛出爐的熱乎乎的包子。
曬得到太陽這一點也不好。
不,是沒什麼不好,但竹籠的位置正好照到太陽。
連日頭都來幫忙布置讓貓安睡。
最近天氣愈來愈暖和了,籠裡頭一定很溫暖吧。
那兒很舒服。
雖然是塊沾滿貓毛的破布,但籠裡好歹也鋪着坐墊,肯定比直接躺在草叢或屋檐下更舒适。
不必擔心遭到外敵攻擊,也不會被驅趕。
連貓都會撿舒服的住處。
這樣才是一般的狀況吧,那麼我也該回老家去嗎?這個念頭掠過腦海。
以動物為标準,決定自己的行止,這樣的想法從根本上就是錯的吧。
什麼文明開化,教人笑掉大牙。
世人高呼富國強兵、自由民權,我卻想效法一隻貓過日子,再也沒有比這更窩囊的事了。
再說,這玩意兒也不可能隻是睡。
是因為隻要睡在這裡,就有東西吃,所以才睡在這裡,這完全隻是換了種形式的獵食行動。
如果沒有人喂食,即便是貓,肯定也會外出覓食,不可能在這裡睡到餓死。
家貓跟野貓不一樣,任務就是睡在人的旁邊。
人認為貓毫無防備地睡着,就是親近人類。
貓是演化成了不必特别谄媚,也能得到東西吃的模式。
如果這樣做卻沒東西吃,也許它會湊上來撒嬌,喉嚨呼噜個幾聲,但如果這樣還是沒飯吃,就會離開吧。
即便是貓,不吃也會死。
我也一樣。
就是因為有得吃,才會賴在這裡。
換言之,這全是因為經濟上有餘裕。
我因為不必工作也不怕餓肚子,才能以棄世之人自居,而且還不是自己賺來的錢。
攢下财産的是我的父母、是祖先,我形同日複一日拿曆史坐吃山空。
毫無自由可言。
被系着繩子的不是貓,而是我,我比貓還不如。
假設再也沒飯吃了,我真的有辦法外出獵食嗎? 我感到不安。
有人邀我去書鋪工作。
據說是擔任雜志編輯之類,但編輯要做些什麼,我完全沒有底。
并不是沒興趣,但那跟賣煙應該完全不同吧。
我遲遲下不了決心。
因此…… 才會像這樣大白天就在睡。
既然無事可做,我便看看書、外出走走,做着想做的事,但一碰到非下決定不可的時候,就什麼事都沒法做了。
對方沒有要求何時之前要給出答複,我也沒有被強制這麼做,然而卻仿佛受到了嚴重的限制。
甚至覺得窒息。
早早回絕,應該就輕松了,卻也不敢這麼做。
因為我有興趣,也想工作。
而且邀請我的對象是個知名的文士,人家是出于好意提供機會的。
坐立難安。
既然這樣,倒不如被威脅“不工作就把你宰了”要輕松多了。
當然,我不想死,而且我本來就有工作意願,所以也不埋怨。
若是被威脅,我肯定會滿口答應,起身行動。
那樣的話,也不會有任何不平或不滿。
簡而言之,我就是無法做決定而已。
不管什麼事,除非别人幫我決定,否則我就懶得做,連自己都覺得沒用。
外頭有些陰沉,天氣不上不下,沒有悶熱到令人厭煩,也不至于教人埋怨暑熱。
似乎是個沒下雨的梅雨天。
屋檐下的繡球花也隻開了幾朵無精打采的花,再寒碜也不過。
茂作說是因為去年修剪過頭,但我覺得是雨水不足。
貓打了個大哈欠。
很無聊吧。
不,無聊的不是貓,而是我。
雖然爬了起來,卻還是什麼都不想做。
也不想出門。
如果有精神出門,我應該會前往對方介紹的工作單位,宣布自己從明天就可以來上班,也能回老家向妻女報告這件喜訊吧。
那樣的話,這處破屋立刻就要退租了。
我想象這樣做的自己,也不是辦不到。
不,反倒應該這麼做,也想這麼做,沒有任何勉強或不便之處。
完全不懂自己在猶豫什麼。
我歎了口氣,聽到有人在叫“高遠先生、高遠大爺”。
是小孩子的聲音。
是小孩子的聲音,我卻認得,這太奇怪了,開門一看,隻見吊堂的小夥計撓一臉神清氣爽地站在那裡。
我從來沒在書鋪以外的地方見過這孩子,因此有些驚訝。
“到底怎麼啦?” “什麼怎麼了。
” 雖然口氣老成,但我覺得他應該才十來歲。
沒有精明刁鑽之感,是因為他那張臉氣質高雅,一副脫俗清新之貌,要不然我可能會覺得他是個讨人厭的臭小鬼。
“還什麼怎麼了,我是在問你怎麼會來這裡啊。
” “還怎麼會,當然是有事才會過來啊。
” “有事?找誰有事?” 問出口後,我才想到這裡隻有我。
“找我有事嗎?” “如果不是找大爺有事,我來這裡做什麼呢?我不是喊了大爺的名字嗎?” “也是啦……” 撓露出苦笑,然後說: “大爺,請别再那樣假裝自己不在喽。
” “什麼叫假裝自己不在?我不是出來應門了嗎?” “不是那個意思。
俗話說,風吹楊柳斜,即使是柳枝,被風吹到至少還會抖一抖。
認為所有的事都隻是掠過您而去,當您自個兒不存在,是不行的。
” “哦。
” 原來是這個意思。
确實,上次岩谷小波來訪時,我也有相同的心情。
我劈頭就認定根本不會有人來找我。
“還哦,請讓一讓。
” 撓探出身體,察看破屋裡頭。
然後說“哎呀,那就是貓呢”。
“是貓啊,你沒見過貓嗎?” “不是的。
我是說,那就是在找新飼主的貓,對吧?” 大爺真是個糊塗人,美童說了更教人氣惱的話。
我很想回敬個他幾句,但他說的沒錯,所以不管回敬什麼都像是嘴硬。
我覺得對個小孩子沒必要這麼幼稚,所以沒吭聲。
“那你找我有什麼事?是來強行推銷書的嗎?” “大爺您那張嘴也愈來愈刻薄了。
書得自己挑選,強行推銷,是絕不能有的事。
” “雖然這麼說,但你們那兒的主人不是也說世上沒有無用的書嗎?如果說不管讀什麼書都有用,強行推銷也沒什麼不對啊。
” 完全不一樣啊,撓鼓起臉頰說: “世上沒有無用的書,卻有人平白糟蹋書,我家主人可是這麼說的。
” “沒有糟蹋啊。
雖然讀了以後會怎麼想,不讀一讀不會知道。
” 是“不讀完不會知道”呢,撓說。
“不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
讀到一半,就說沒意思、寫得糟,以偏頗的眼光來貶損,或就此不讀、随便翻過、跳過,都是不行的。
不好好看完一整本,是重大的錯誤、是損失啊。
” “這我懂,但就算是這樣,如果有人推薦,就能知道是好書啊。
像你家主人推薦的書,沒有一本不好的。
” 那是因為高遠大爺好好讀完了它們,小夥計說。
“是這樣嗎?” “主人也說,稀罕别人推薦的書是不行的。
而且我家主人雖然會幫忙探書,但絕對不會因為一本書是好書,就強迫别人讀,好壞各人觀感不同。
一本書必須是自己想要、自己尋找發現才是正道。
然後好好細讀的話,就絕對不會白費……主人是這麼說的。
” 好啦我懂啦,是我不對,我說。
唯獨這方面,他似乎訓練有素,甚至不能随便開玩笑。
“差不多可以說出你的來意了吧?你那兒是書鋪,我是客人。
除了賣書以外,我想不到你找我還會有什麼事。
” “我有兩件事。
” 撓仰起小臉說: “第一件是貓。
” “貓?” “高遠大爺不是說貓在找新飼主嗎?所以……” 找到了嗎?我問,美童目瞪口呆地說: “大爺也真是遲鈍。
有人說想要一隻。
那個人說從小貓養大有困難,但如果是成貓,收養也沒問題。
” “這樣啊。
真是位奇特的人士。
不過那隻貓有點來曆呢,這點沒問題嗎?” 貓身上附着幽靈——幫我做飯的茂作他老婆這麼相信。
但貓身上不可能有那種東西,它是隻隻知道睡覺的溫馴動物,隻是老媽子就是怕得不得了。
沒問題,撓信心十足地回答。
“沒問題啊。
也對,現在都明治時代了,也很少有人會對那種迷信深信不疑吧。
” “相信的人多不多我不清楚,但這點沒問題。
因為再怎麼說,那裡都是神社。
” “神社……你說神社,是那種有鳥居,有神主的神社?” “嗯,也許有不是那樣的神社,但那裡有鳥居,也有神職人員。
” “那種地方要養貓?” “應該不會養在神殿,不過是神職人員要養,所以即使帶着鬼怪來也可以放心。
畢竟對方是驅魔祈禱的專家。
” “嗯,說的也是。
” 我看貓,貓還在睡。
我懷疑它是不是一整天都在睡。
“我覺得它不會抓老鼠呢。
不知道幾歲了,但不年輕了,不知道還能活多久喲。
這樣也沒關系嗎?” “您不想讓它離開嗎?” 沒那回事。
“我幹嗎執着那種東西?它本來就是别人寄放在我這裡的,沒有離開不離開可言。
” 我說,再一次看向貓,貓也在看我。
“那我就收下了。
” 茂作應該不會有異議吧。
除非他已經找到要養的人,否則應該不會有任何問題。
“高遠大爺,我還有一件事相求。
就是那位收養貓的人,想要賣書。
” “賣?” “沒錯,賣。
” “賣什麼?” “賣書啊。
” “這……豈不奇怪嗎?賣書的不是書店嗎?是你們那兒。
賣書印書的都是書店,但那個人是神主吧?” “不,大爺,書就是書。
” 我說我知道,結果撓回答說已經不再印刷的書,隻能像那樣進貨。
“不再印刷……啊,不能加印的書嗎?你說那種書怎麼了?” “嗯,出版商沒有庫存,就無法調貨,如果連版木都沒了,就再也無法印刷了。
這麼一來,也無法販賣。
但如果有人想要出讓,就從那裡……” “原來是這麼回事。
那是怎麼樣?就像舊貨那樣嗎?” 舊書,是嗎? “是的,就是這麼回事,也有客人想要維新以前的書。
即使版木還在,也沒辦法隻印個一兩本。
這年頭,不管是印書還是裝訂,都有專門的業者嘛。
” “這樣啊。
不再像以前那樣,出版商的店後面就有版印師在印書呢。
” 還是有那樣的店,小夥計以内行人的口氣說: “錦繪之類的也許還是一樣,但印刷的方法已經相當不同了,對吧?喏,是《東京朝日新聞》嗎?是用那種累人的機械……” “你說機械嗎?累人指的是……” 聽說要不停地轉,撓說,轉動手臂。
隻有這種地方,動作像小孩子。
“轉什麼?” “不知道。
不過那東西好像叫輪轉什麼的,聽說一次可以印上幾千幾百張報紙。
那種東西,小出版社實在……” “嗯,說的也是。
别說印了,想想有那麼多——幾千幾百本書在市面上販賣,就令人無法理解。
” 以前書都是用借的。
市井幾乎沒有人買書吧。
町人商家我不清楚,但即使是武家,應該也差不了多少。
“以前有書的地方,全是江戶或大阪這些大城市。
但是現在六十多州[179],全國各地的人都在看書。
還有,以前隻有地位高的人、聰明的人,這些少數人才能讀到書,但現在就連阿貓阿狗都在讀書。
” 貓狗才不會看書,我說。
看來這玩笑通了,撓哈哈大笑,說如果貓狗也讀書,那就得加倍印刷了。
“就算不印貓狗的份,往後出版的書,應該也會印上很多吧,不過以前的書就沒辦法這樣了。
感覺也沒有足夠的銷量能重新刻版或組鉛字。
” 所以才要收購舊書嗎? 那會是舊書店喽? 如果有人願意出讓,我們就會收購,小夥計說: “過去也一直是這樣。
不管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書,小店吊堂都願意收購。
” 理由是書本沒有貴賤,這話也沒錯吧。
“那麼……那座神社要賣書,是嗎?喂喂喂,總不會是要我買下那些書吧?難道這是收養貓的條件?” 小夥計表情一轉,噘起了嘴: “這話也太過分了吧?沒想到高遠大爺竟以為我們吊堂做的是這種黑心生意,主人知道了一定會很傷心。
主人特别看重您,奉您為上賓呢。
” “是這樣嗎?” 情勢發展總有些詭谲。
“那當然了。
就算小的對主人說那位大爺幾乎都不買書,沒必要
不過我從沒養過動物,所以不知道貓與其他動物有多少差别。
也許每一種動物都很不可思議。
貓應該在想些什麼吧。
但是沒有語言的生物在想些什麼,難以用擁有語言的人類腦袋來忖度。
即使猜到了,化成語言說出來,又不一樣了吧。
貓在竹籠裡睡着。
籠門開着,所以可以自由出入。
或者說,根本沒必要進入這種簡陋的籠子裡。
又沒有繩子系着,也沒有這麼教它,明明可以去任何地方的。
是自己喜歡進去的吧。
它也是有好惡的。
不,也許不是。
或許是習性,或者說重複相同之事的天性。
隻要這麼做,至少可保性命安全無虞,是嗎? 我想它應該有名字。
世上的家貓,都有随便取的小玉、三毛之類的名字,而它也是某處的娼館妓女飼養的貓,至少有個名字吧。
别人家的貓好像隻要叫名字就會來,所以貓知道自己的名字。
是覺得那名字就是自己嗎?或者認定隻要聽到那聲音的組合,就有得吃、有得玩?不知道。
總而言之,能有某種溝通吧。
“小貓。
” 不知道名字,所以我這麼叫叫看。
不為所動,看來它不知道自己所屬的物種的名稱。
小貓、小貓,我叫了幾次,它總算擡起頭來。
眼睛半張。
它隻覺得吵吧。
跟我一樣,我心想。
關在這寂寥的住處,心血來潮,就悠哉出門走走,再回到這裡。
回來就有飯吃。
吃了飯就睡,睡到自然醒。
醒來吃飯,如果心血來潮,就出門,然後回來。
回到這處破屋。
沒有任何非回到這裡不可的理由,也不是喜歡才回來的。
當然,我是想才這麼做,而且若問是喜歡才這麼做的嗎?我也隻能回答說是,但如果問我喜歡這處廢屋般的農家嗎?答案是否定的。
當然是老家宅子比較好。
老家那裡有妻子、有女兒,還有母親和妹妹,還有來幫傭的用人。
不必掏錢,早中晚自個兒就有飯送上來。
飯菜有人打理,寝具很高級,家具也很豪華。
最重要的是,那宅子好歹是幢武家大宅。
比起灰塵遍布的空屋,何者待起來更舒适?想都不必想。
那麼,為何我會過着這樣的日子?我納悶。
這麼想想,我對自己感到不可思議。
跟貓一樣,很不可思議吧。
貓在狹小的籠子裡用力伸了個懶腰,然後換了個姿勢,又蜷成一團。
不是多年輕的貓了。
看着這貓的我,也不怎麼年輕了。
别說抱它了,我連碰都沒碰過,所以不知道是公是母。
如果是母的,應該也生過孩子吧。
不過它也真是會睡。
再也沒有比貓更懶散的動物了吧。
我都懷疑睡成這樣,它的臉會不會給睡化了。
這玩意兒與其說是動物,更像剛出爐的熱乎乎的包子。
曬得到太陽這一點也不好。
不,是沒什麼不好,但竹籠的位置正好照到太陽。
連日頭都來幫忙布置讓貓安睡。
最近天氣愈來愈暖和了,籠裡頭一定很溫暖吧。
那兒很舒服。
雖然是塊沾滿貓毛的破布,但籠裡好歹也鋪着坐墊,肯定比直接躺在草叢或屋檐下更舒适。
不必擔心遭到外敵攻擊,也不會被驅趕。
連貓都會撿舒服的住處。
這樣才是一般的狀況吧,那麼我也該回老家去嗎?這個念頭掠過腦海。
以動物為标準,決定自己的行止,這樣的想法從根本上就是錯的吧。
什麼文明開化,教人笑掉大牙。
世人高呼富國強兵、自由民權,我卻想效法一隻貓過日子,再也沒有比這更窩囊的事了。
再說,這玩意兒也不可能隻是睡。
是因為隻要睡在這裡,就有東西吃,所以才睡在這裡,這完全隻是換了種形式的獵食行動。
如果沒有人喂食,即便是貓,肯定也會外出覓食,不可能在這裡睡到餓死。
家貓跟野貓不一樣,任務就是睡在人的旁邊。
人認為貓毫無防備地睡着,就是親近人類。
貓是演化成了不必特别谄媚,也能得到東西吃的模式。
如果這樣做卻沒東西吃,也許它會湊上來撒嬌,喉嚨呼噜個幾聲,但如果這樣還是沒飯吃,就會離開吧。
即便是貓,不吃也會死。
我也一樣。
就是因為有得吃,才會賴在這裡。
換言之,這全是因為經濟上有餘裕。
我因為不必工作也不怕餓肚子,才能以棄世之人自居,而且還不是自己賺來的錢。
攢下财産的是我的父母、是祖先,我形同日複一日拿曆史坐吃山空。
毫無自由可言。
被系着繩子的不是貓,而是我,我比貓還不如。
假設再也沒飯吃了,我真的有辦法外出獵食嗎? 我感到不安。
有人邀我去書鋪工作。
據說是擔任雜志編輯之類,但編輯要做些什麼,我完全沒有底。
并不是沒興趣,但那跟賣煙應該完全不同吧。
我遲遲下不了決心。
因此…… 才會像這樣大白天就在睡。
既然無事可做,我便看看書、外出走走,做着想做的事,但一碰到非下決定不可的時候,就什麼事都沒法做了。
對方沒有要求何時之前要給出答複,我也沒有被強制這麼做,然而卻仿佛受到了嚴重的限制。
甚至覺得窒息。
早早回絕,應該就輕松了,卻也不敢這麼做。
因為我有興趣,也想工作。
而且邀請我的對象是個知名的文士,人家是出于好意提供機會的。
坐立難安。
既然這樣,倒不如被威脅“不工作就把你宰了”要輕松多了。
當然,我不想死,而且我本來就有工作意願,所以也不埋怨。
若是被威脅,我肯定會滿口答應,起身行動。
那樣的話,也不會有任何不平或不滿。
簡而言之,我就是無法做決定而已。
不管什麼事,除非别人幫我決定,否則我就懶得做,連自己都覺得沒用。
外頭有些陰沉,天氣不上不下,沒有悶熱到令人厭煩,也不至于教人埋怨暑熱。
似乎是個沒下雨的梅雨天。
屋檐下的繡球花也隻開了幾朵無精打采的花,再寒碜也不過。
茂作說是因為去年修剪過頭,但我覺得是雨水不足。
貓打了個大哈欠。
很無聊吧。
不,無聊的不是貓,而是我。
雖然爬了起來,卻還是什麼都不想做。
也不想出門。
如果有精神出門,我應該會前往對方介紹的工作單位,宣布自己從明天就可以來上班,也能回老家向妻女報告這件喜訊吧。
那樣的話,這處破屋立刻就要退租了。
我想象這樣做的自己,也不是辦不到。
不,反倒應該這麼做,也想這麼做,沒有任何勉強或不便之處。
完全不懂自己在猶豫什麼。
我歎了口氣,聽到有人在叫“高遠先生、高遠大爺”。
是小孩子的聲音。
是小孩子的聲音,我卻認得,這太奇怪了,開門一看,隻見吊堂的小夥計撓一臉神清氣爽地站在那裡。
我從來沒在書鋪以外的地方見過這孩子,因此有些驚訝。
“到底怎麼啦?” “什麼怎麼了。
” 雖然口氣老成,但我覺得他應該才十來歲。
沒有精明刁鑽之感,是因為他那張臉氣質高雅,一副脫俗清新之貌,要不然我可能會覺得他是個讨人厭的臭小鬼。
“還什麼怎麼了,我是在問你怎麼會來這裡啊。
” “還怎麼會,當然是有事才會過來啊。
” “有事?找誰有事?” 問出口後,我才想到這裡隻有我。
“找我有事嗎?” “如果不是找大爺有事,我來這裡做什麼呢?我不是喊了大爺的名字嗎?” “也是啦……” 撓露出苦笑,然後說: “大爺,請别再那樣假裝自己不在喽。
” “什麼叫假裝自己不在?我不是出來應門了嗎?” “不是那個意思。
俗話說,風吹楊柳斜,即使是柳枝,被風吹到至少還會抖一抖。
認為所有的事都隻是掠過您而去,當您自個兒不存在,是不行的。
” “哦。
” 原來是這個意思。
确實,上次岩谷小波來訪時,我也有相同的心情。
我劈頭就認定根本不會有人來找我。
“還哦,請讓一讓。
” 撓探出身體,察看破屋裡頭。
然後說“哎呀,那就是貓呢”。
“是貓啊,你沒見過貓嗎?” “不是的。
我是說,那就是在找新飼主的貓,對吧?” 大爺真是個糊塗人,美童說了更教人氣惱的話。
我很想回敬個他幾句,但他說的沒錯,所以不管回敬什麼都像是嘴硬。
我覺得對個小孩子沒必要這麼幼稚,所以沒吭聲。
“那你找我有什麼事?是來強行推銷書的嗎?” “大爺您那張嘴也愈來愈刻薄了。
書得自己挑選,強行推銷,是絕不能有的事。
” “雖然這麼說,但你們那兒的主人不是也說世上沒有無用的書嗎?如果說不管讀什麼書都有用,強行推銷也沒什麼不對啊。
” 完全不一樣啊,撓鼓起臉頰說: “世上沒有無用的書,卻有人平白糟蹋書,我家主人可是這麼說的。
” “沒有糟蹋啊。
雖然讀了以後會怎麼想,不讀一讀不會知道。
” 是“不讀完不會知道”呢,撓說。
“不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
讀到一半,就說沒意思、寫得糟,以偏頗的眼光來貶損,或就此不讀、随便翻過、跳過,都是不行的。
不好好看完一整本,是重大的錯誤、是損失啊。
” “這我懂,但就算是這樣,如果有人推薦,就能知道是好書啊。
像你家主人推薦的書,沒有一本不好的。
” 那是因為高遠大爺好好讀完了它們,小夥計說。
“是這樣嗎?” “主人也說,稀罕别人推薦的書是不行的。
而且我家主人雖然會幫忙探書,但絕對不會因為一本書是好書,就強迫别人讀,好壞各人觀感不同。
一本書必須是自己想要、自己尋找發現才是正道。
然後好好細讀的話,就絕對不會白費……主人是這麼說的。
” 好啦我懂啦,是我不對,我說。
唯獨這方面,他似乎訓練有素,甚至不能随便開玩笑。
“差不多可以說出你的來意了吧?你那兒是書鋪,我是客人。
除了賣書以外,我想不到你找我還會有什麼事。
” “我有兩件事。
” 撓仰起小臉說: “第一件是貓。
” “貓?” “高遠大爺不是說貓在找新飼主嗎?所以……” 找到了嗎?我問,美童目瞪口呆地說: “大爺也真是遲鈍。
有人說想要一隻。
那個人說從小貓養大有困難,但如果是成貓,收養也沒問題。
” “這樣啊。
真是位奇特的人士。
不過那隻貓有點來曆呢,這點沒問題嗎?” 貓身上附着幽靈——幫我做飯的茂作他老婆這麼相信。
但貓身上不可能有那種東西,它是隻隻知道睡覺的溫馴動物,隻是老媽子就是怕得不得了。
沒問題,撓信心十足地回答。
“沒問題啊。
也對,現在都明治時代了,也很少有人會對那種迷信深信不疑吧。
” “相信的人多不多我不清楚,但這點沒問題。
因為再怎麼說,那裡都是神社。
” “神社……你說神社,是那種有鳥居,有神主的神社?” “嗯,也許有不是那樣的神社,但那裡有鳥居,也有神職人員。
” “那種地方要養貓?” “應該不會養在神殿,不過是神職人員要養,所以即使帶着鬼怪來也可以放心。
畢竟對方是驅魔祈禱的專家。
” “嗯,說的也是。
” 我看貓,貓還在睡。
我懷疑它是不是一整天都在睡。
“我覺得它不會抓老鼠呢。
不知道幾歲了,但不年輕了,不知道還能活多久喲。
這樣也沒關系嗎?” “您不想讓它離開嗎?” 沒那回事。
“我幹嗎執着那種東西?它本來就是别人寄放在我這裡的,沒有離開不離開可言。
” 我說,再一次看向貓,貓也在看我。
“那我就收下了。
” 茂作應該不會有異議吧。
除非他已經找到要養的人,否則應該不會有任何問題。
“高遠大爺,我還有一件事相求。
就是那位收養貓的人,想要賣書。
” “賣?” “沒錯,賣。
” “賣什麼?” “賣書啊。
” “這……豈不奇怪嗎?賣書的不是書店嗎?是你們那兒。
賣書印書的都是書店,但那個人是神主吧?” “不,大爺,書就是書。
” 我說我知道,結果撓回答說已經不再印刷的書,隻能像那樣進貨。
“不再印刷……啊,不能加印的書嗎?你說那種書怎麼了?” “嗯,出版商沒有庫存,就無法調貨,如果連版木都沒了,就再也無法印刷了。
這麼一來,也無法販賣。
但如果有人想要出讓,就從那裡……” “原來是這麼回事。
那是怎麼樣?就像舊貨那樣嗎?” 舊書,是嗎? “是的,就是這麼回事,也有客人想要維新以前的書。
即使版木還在,也沒辦法隻印個一兩本。
這年頭,不管是印書還是裝訂,都有專門的業者嘛。
” “這樣啊。
不再像以前那樣,出版商的店後面就有版印師在印書呢。
” 還是有那樣的店,小夥計以内行人的口氣說: “錦繪之類的也許還是一樣,但印刷的方法已經相當不同了,對吧?喏,是《東京朝日新聞》嗎?是用那種累人的機械……” “你說機械嗎?累人指的是……” 聽說要不停地轉,撓說,轉動手臂。
隻有這種地方,動作像小孩子。
“轉什麼?” “不知道。
不過那東西好像叫輪轉什麼的,聽說一次可以印上幾千幾百張報紙。
那種東西,小出版社實在……” “嗯,說的也是。
别說印了,想想有那麼多——幾千幾百本書在市面上販賣,就令人無法理解。
” 以前書都是用借的。
市井幾乎沒有人買書吧。
町人商家我不清楚,但即使是武家,應該也差不了多少。
“以前有書的地方,全是江戶或大阪這些大城市。
但是現在六十多州[179],全國各地的人都在看書。
還有,以前隻有地位高的人、聰明的人,這些少數人才能讀到書,但現在就連阿貓阿狗都在讀書。
” 貓狗才不會看書,我說。
看來這玩笑通了,撓哈哈大笑,說如果貓狗也讀書,那就得加倍印刷了。
“就算不印貓狗的份,往後出版的書,應該也會印上很多吧,不過以前的書就沒辦法這樣了。
感覺也沒有足夠的銷量能重新刻版或組鉛字。
” 所以才要收購舊書嗎? 那會是舊書店喽? 如果有人願意出讓,我們就會收購,小夥計說: “過去也一直是這樣。
不管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書,小店吊堂都願意收購。
” 理由是書本沒有貴賤,這話也沒錯吧。
“那麼……那座神社要賣書,是嗎?喂喂喂,總不會是要我買下那些書吧?難道這是收養貓的條件?” 小夥計表情一轉,噘起了嘴: “這話也太過分了吧?沒想到高遠大爺竟以為我們吊堂做的是這種黑心生意,主人知道了一定會很傷心。
主人特别看重您,奉您為上賓呢。
” “是這樣嗎?” 情勢發展總有些詭谲。
“那當然了。
就算小的對主人說那位大爺幾乎都不買書,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