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書五 阙如
關燈
小
中
大
以一樣物品而言,它相當精緻。
看看卷頭畫,翻頁準備讀正文,卻覺得文體很僵硬,實在不像是給兒童讀的。
感覺咽不太下去。
孰料撰寫序文的,居然是那位森鷗外[167]。
當然我不清楚,但聽說森鷗外是一名軍醫,也經常翻譯外國著作,是個經常發表深奧言論的聰明人。
我在吊堂推薦下,讀過他在《國民之友》上刊登的短篇《舞姬》。
文體典雅,但故事背景是德意志,而且描寫的是日本人與異國人的戀愛。
這令我相當吃驚。
當時我剛逐漸熟悉新文體,所以也覺得有點難讀吧。
但不必想,那是格調高雅的美文,讀到中間左右,我就能流暢地讀下去了。
讀完之後我想到的是,如果以坪内逍遙的文體來寫相同的内容,給人的印象應該會相當不同。
據吊堂說,鷗外與逍遙曾經針對文體,掀起巨大的論争。
這令人意外。
漣山人的文章也是端正的文言文,感覺實在不像是寫給小孩子看的,不過内容是狗的複仇。
故事天馬行空,重要角色都是老虎、狐狸等動物,内容顯然是針對兒童所寫。
讀着讀着,我完全忘了這是寫給小孩子看的,沉迷其中,一眨眼就讀完了。
我想起以前見過的合卷本和赤本。
文體不同,讀起來的感覺竟會如此天差地遠,令我訝異。
接着我看了《當世少年氣質》。
這本書與其說是給小孩子看的,不如說是以小孩子為主角的故事。
這也是我從未讀過的嶄新内容,一口氣就讀完了。
讀完是讀完了,卻不知怎的覺得似乎不太滿足。
是哪裡不滿足呢?我擡頭一看,發現貓把頭探出打開的籠口,正在看這裡。
我一回視,不知為何,貓又懶洋洋地回籠裡去了。
等于是它要出來,我卻把它瞪了回去,雖然我完全沒那個意思。
隻是一時興起嗎? 果然還是少了什麼。
我看着貓心想。
《當世少年氣質》的讀後感,與現在的自己——自己現在的生活是一樣的。
都少了相同的東西。
我呆呆地看了貓一陣。
這是被幽靈作祟的娼妓養的貓。
死後也帶來莫大的禍害——不,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盛大燃燒——這種豁出一切的感情,我一開始就無法理解。
人真的能那麼強烈地喜歡或讨厭别人嗎?那該說是執着還是怨念,就類似掙紮着活下去的力量嗎?自己是少了這樣的東西嗎?我也這麼覺得。
閱讀少年小說,卻思考這種問題,實在有些牛頭不對馬嘴吧,我這麼想着。
趁着我在發呆的時候,貓好像跑去别處了。
我完全沒發現。
無聲無息。
它果然是魔性之物嗎?我正想着愚不可及的事,這時有人敲門了。
不好意思,有人在嗎?不是茂作的聲音。
而且茂作的話,不會說什麼“不好意思”,就算說了,也會直接先把門打開了。
如果是他老婆,會悶不吭聲地自己進門,突然大笑之類的,教人頭痛。
但不可能會有人拜訪這裡,我沒有告訴任何人住處。
我是告訴了家人,但他們當然不會來訪。
難道是家人派人來把我帶回去?我緊張起來,卻又覺得沒那個可能。
“請問這裡是高遠先生府上嗎?” 如果是家人派來的人,不可能會這麼問。
我徐徐起身開門,看到一個穿着體面的年輕人不安地站在門外。
是個臉形細長、感覺不錯的青年,雖然清瘦,但姿勢英挺,所以看起來也十分健壯。
不過由于臉上的表情,仍然給人一種無依無靠之感。
耳朵很大,眼睛圓滾,隻有五官算是娃娃臉一類。
基礎的部分是青年,所以那種扞格不入的感覺引來了孱弱的印象。
身上的衣物看起來很高級,和服外套十分筆挺,沒有一絲皺褶。
草鞋好像也是訂做的,分趾布襪也是高檔貨。
我正在打量,青年再次問:“請問是高遠先生嗎?”我慌忙回答: “是,我就是高遠。
” “啊,太好了。
突然造訪,還請見諒,敝姓岩谷。
” “岩、岩谷……?難道您是岩谷小波老師?” “您知道我?” “怎麼說,其實我才剛拜讀完您的大作。
” 也不好說直到幾小時以前,我都不知道他這個人。
再說剛讀完也是真的,而且還讀得津津有味。
真是汗顔之至,岩谷小波說。
看上去……頂多才二十出頭吧。
是一種少年與青年交融的不可思議的風貌,盡管如此,卻氣勢非凡。
應該是良家子弟。
“我聽說是兒童書籍,卻也看得十分開心。
” 岩谷青年略略低頭,露出一種難以形容的表情。
“呃,倒是老師您……” “啊,其實是尾崎紅葉老師的門人,泉先生……” 我知道他,我回答。
如果他要再說明一次那複雜的過程,我可受不了。
說明的人也很累吧。
“坦白說,我剛才在丸善聽說了來龍去脈。
所以後來我到博文館去,買了您的作品。
不過雖然聽說了,卻不清楚老師找我有何貴幹?這一點我完全摸不着頭緒。
” “哦……” 青年文士搔了搔頭。
“嗯……老師都光臨了,在玄關聊也太失禮。
雖然寒舍簡陋,連杯茶也沒法招待,不過請您至少進來坐一下吧。
” 我邀請說,青年文士便說“不勝惶恐”,順從地進來了。
我說連茶都無法招待是真的。
讓貴族院議員的兒子在這處破屋獨自等待,然後跑去茂作家要茶也很怪。
唯一慶幸的是,屋裡打掃得很幹淨。
“那麼……老師有何貴事?” 岩谷小波端正坐姿,再次搔頭。
“呃……嗯,這事原本就是二手消息,所以非常不真确。
所以如果我說了離譜的事,還請多多擔待。
這是聽人家說的……據說泉好像去了一家難以想象存在于此世、品項齊全到令人咋舌、沒有找不到的書的書鋪……” “啊啊。
” 原來他的目的是吊堂。
既然如此,那麼天經地義,說到我這個廢人僅有的利用價值,就在于我是随意出入那家奇妙書肆的少數熟客之一吧。
“嗯,說沒有找不到的書也許是誇張了些……不。
” 或許真是如此。
嗯,也許是吧,我說。
“真的有嗎?世上真有那種地方?泉去了那裡……” “是的,他去了那裡。
是我硬把他拖去的。
因為我們有點緣分。
” 原來真的有啊,文士喃喃說。
但如果目的是吊堂,直接問為三應該更快吧。
追本溯源,到吊堂去訂書的是為三。
如果沒有為三,我根本不可能知道有那家店。
不,連為三這樣的小學徒都知道了,也許吊堂的名号在書商圈子裡赫赫有名,那麼不管是同業的東京堂還是博文館,應該還有更多人知道才對,或許丸善的山田也知道。
大概是因為事情自己任意傳播開來了。
如果泉鏡太郎直接說出吊堂的名字,根本就不需要繞遠路,求助于我這個不知道哪來的匹夫。
但我不能責備泉。
因為我根本沒有好好告訴他。
“泉這個人耿直認真,絕對不會撒謊,所以我相信他,但因為是聽說的,有時通過中間傳話,會愈來愈誇張,所以我沒有盡信。
” 我不知道這名青年把它想象成一家怎樣的店,但如果他以為是一般的店,那應該遠超他的想象。
那種店,除了吊堂以外,找不到第二家了吧。
“怎麼說,泉先生究竟是怎麼形容那個地方的?” “他好像說他在那裡得到了覺悟。
” “覺悟?” “不,坦白說,關于這件事,我沒有和泉直接談過。
當時他正全心投入報紙連載小說。
那部作品将會是他的處女作,他得全神貫注才行,所以雖然微不足道,但我也為他設想了一下。
努力不讓聽到的評論傳入他的耳中。
因為見了面就會提到……” “好評也是嗎?” “是的。
哎,作家這一行實在不幸,聽到稱贊,就得意忘形;若聽到惡評,就變得像撒了鹽的青菜,有時那樣的心情也有可能扭曲了作品。
如果是堅強的人,也許能不在乎,但泉十分敏感,而且畢竟是第一部小說……” 原來如此,是這麼回事啊。
“我在博文館稍微耳聞那家書店的事,感覺它強烈地吸引了我。
既然得知,我實在是心癢難耐,強烈地想要知道真假,心想尾崎老師也許知道,因此前去探詢。
據說那家店隻有高遠先生知道。
” 這就錯了。
“不是那麼特别的地方。
隻是它的地點有點難找,而且完全沒有做生意的意思,所以知道的人沒有多少,如此罷了。
不過,多少是有點古怪啦。
” “原來是真的。
” 眼睛閃閃發亮。
“我知道這是個不情之請,但高遠先生,能不能請您……帶我到那家書鋪去?不,不是現在立刻,高遠先生方便的時候就行了。
” “您太客氣了。
” 小事一樁。
“我是個不事生産,隻知道隐居的糟糕家夥,從朝陽升起到夕陽落下,日複一日,隻是白閑着,是個對社會毫無貢獻的呆子。
如果岩谷老師希望,能盡快成全您的心願,也算是多少貢獻一下這個社會吧。
所以現在立刻動身也行……” “現在立刻嗎?真的嗎?” 他已作勢起身。
一定是非常想去吧。
但是剛請人家進來,就要人家出去,也頗為尴尬。
這種時候若是有茶水,還可以撐撐場面,但不巧的是,家裡頭什麼都沒有。
而面對作者,對作品大發議論也說不太過去,但又沒别的話題,我正覺得發窘,沒想到青年文士環顧了我的閑居,說了意外的話。
“啊,真是風雅。
高遠先生一個人住在這裡嗎?” “算是住嗎……嗯,我的家在别處。
” “呃,怎麼說,如果我這話讓您覺得受冒犯,還請包涵,但雖然不說向往,卻總覺得很羨慕呢。
嗯,或許也是有些不便之處,但應該可以算是惬意的生活吧……” “沒有任何不便,也非常惬意。
” 不過— 也許我沒辦法過這樣的生活,岩谷小波說。
“沒辦法……?” “嗯,怎麼說,我對這樣的生活非常憧憬,但同時也感到害怕。
一想到好像少了什麼,也許就會無法忍受。
” “啊。
” 那是我剛才的感受。
“人與人的距離,如果太近,就會覺得沉重,若是太遠,又會感到不安,對吧?對于遺世獨立的孤單生活……我雖然憧憬,卻很困難。
” 您還這麼年輕,我說。
青年回答: “就是因為年輕,最近我總是忍不住想,覺得自己是不是仍是個孩子……” “孩子?” “嗯。
當然,塊頭都長到這麼大了,卻說自己是孩子,也許您會覺得可笑,但我的内在沒有成長,或是拒絕成長,又或許是想要回到孩提時代。
我這麼感覺。
” “小孩啊……” 我回想起女兒童稚的臉蛋。
忽然湧起一陣愛憐,同時卻也感到恐懼。
想見她,想抱起她,想疼愛她。
然而我不願想象女兒身在這處破屋的情景,總教人坐立難安。
我不能讓家人進入這裡,這裡是沒有家人的世界。
缺少的就是這部分嗎? “我……這種話從自己口中說出來,也許怎麼聽都像在吹噓,但我成長在得天獨厚的家庭裡。
家祖父和家父在社會上都頗有地位,他們都希望我成為醫生。
小時候我似乎也這麼打算——不,我什麼想法都沒有。
我想我隻是毫無自覺地接受了那種優渥的環境。
” 小孩子都是這樣的吧,我說。
“應該吧。
但結果我拒絕成為醫生。
我沒有回報父母的期待。
不是無法回報,而是不去回報。
” “因為您選擇了文學之路呢。
” “文學……嗎?” 我不太明白,青年文士回答。
然後他望向書桌上的書。
不是别人,就是這名青年自己寫的書。
“呃……” 青年文士正要開口,裡頭傳來“咔嗒”一聲。
我訝異地回頭一看,是貓。
瞬間岩谷小波吞回了話,清秀的臉有些緊繃起來。
“怎麼了嗎?” “呃,貓……” 貓停了一下,像在觀察人類,然後悠哉地進了籠裡。
“貓怎麼了嗎?” “原來您養貓嗎?” “不,隻是别人寄放在這裡的。
我對動物實在……” 青年微微歪頭,就要站起來。
他讨厭貓哪,我瞬間這麼想。
不知為何,我很了解那種心情。
“對方請我寄養時,我也猶豫了很久。
雖然不到讨厭,可是怎麼說……” “我也不太會應付貓。
” 果然如此。
“那麼我們走吧。
” 我覺得在這裡結束正好,起身前往吊堂。
那裡很近嗎?青年問,我說很近。
“别擔心,走過去也隻有六町距離,不遠的。
” 關好門窗,向茂作家招呼說晚飯前會回來,然後走下坡道。
路上青年告訴我,請森鷗外撰寫序文花了極大的辛苦。
因為他每天上門懇求,最後比起本人,更赢得了鷗外母親的欣賞。
就在閑談之中,來到了岔路。
我們望着胡枝子,走進小徑。
岩谷小波依然擡頭挺胸,英姿飒爽地走着。
有教養的人讓人看了舒服。
很快地…… 奇妙的建築物現身了。
當然,沒有人會認為那是一家書鋪。
比起疑惑那是什麼店,奇妙的是,更不會注意到那裡有棟屋子。
是融入了森林、叢林這些自然景物當中嗎?還是沒有可以比較的東西,所以甚至不認為它是建築物?雖然巨大而且外形奇異,卻不知何故會錯過它。
就是這裡,我說,青年問哪裡? “就是這座像燈塔的……” “咦!就是這裡嗎?” 青年文士的表情一下子亮了起來,孩童般的眼睛散發出歡喜的神色。
岩谷小波仰望了一眼,接着輕快地跑到門口,然後看見門簾上的貼紙,停下腳步。
“吊……上面寫着這個字。
” “對。
那是店名。
” “小店就叫吊堂。
” 門咔啦啦打開,瓜子臉的撓探出頭來。
“歡迎光臨。
請問找書嗎?” 小夥計熱絡地說,然後從文士旁邊探出臉來,說:“咦?高遠大爺,您在這兒做什麼?” “還做什麼,我帶這位先生過來啊。
你這小子也真沒禮貌。
這位是小說家岩谷小波老師。
” “咦,真是貴客,歡迎光臨。
那麼您是《黃金号》的漣山人老師喽?” 我最喜歡那本書了!撓用普通小孩子般的口吻說。
真的嗎?謝謝,青年絲毫不感到奇怪地道謝,但不管怎麼放寬标準來看,撓都不像是能輕易閱讀那本書的年紀。
青年在美童邀請下,踏入書本的魔窟之中,踏入的瞬間,表情乍然亮起,幾乎要小跳步地貼到圍繞着牆面的書架上。
剛才本人說自己是個外形碩大的小孩子,看起來确實如此。
不知為何,原本籠罩在他身上的不安印象完全消失,孱弱的感覺也一掃而空,但同時原本的健勇也銷聲匿迹了。
看來是發自心底興奮歡喜。
“好厲害,這太厲害了。
沒想到世上居然有這麼棒的地方!” 青年文士好像甩開了什麼,從一個書架到另一個書架,不停地看着書。
“簡直就像祭典的廟會!” 多迷人啊,青年喃喃說。
聽起來比先前他所說的任何一句話更發自肺腑。
關上門後,樓内就隻剩下自天窗射下來的微弱陽光,以及等間隔并排的燭光了。
青年文士被閃爍的燈火照亮臉頰,真的就像個逛夜市的小孩子。
岩谷老師——一道嚴肅的聲音響起。
不知何時現身的,或者從一開始就在那裡了,吊堂主人站在櫃台前。
“啊,抱歉,忍不住興奮起來了。
呃……” “我是這家店的店主人。
倒是……原來高遠先生與硯友社的老師認識,我第一次知道。
” “不,呃……” 多棒的景象啊!岩谷小波興奮的聲音打斷
看看卷頭畫,翻頁準備讀正文,卻覺得文體很僵硬,實在不像是給兒童讀的。
感覺咽不太下去。
孰料撰寫序文的,居然是那位森鷗外[167]。
當然我不清楚,但聽說森鷗外是一名軍醫,也經常翻譯外國著作,是個經常發表深奧言論的聰明人。
我在吊堂推薦下,讀過他在《國民之友》上刊登的短篇《舞姬》。
文體典雅,但故事背景是德意志,而且描寫的是日本人與異國人的戀愛。
這令我相當吃驚。
當時我剛逐漸熟悉新文體,所以也覺得有點難讀吧。
但不必想,那是格調高雅的美文,讀到中間左右,我就能流暢地讀下去了。
讀完之後我想到的是,如果以坪内逍遙的文體來寫相同的内容,給人的印象應該會相當不同。
據吊堂說,鷗外與逍遙曾經針對文體,掀起巨大的論争。
這令人意外。
漣山人的文章也是端正的文言文,感覺實在不像是寫給小孩子看的,不過内容是狗的複仇。
故事天馬行空,重要角色都是老虎、狐狸等動物,内容顯然是針對兒童所寫。
讀着讀着,我完全忘了這是寫給小孩子看的,沉迷其中,一眨眼就讀完了。
我想起以前見過的合卷本和赤本。
文體不同,讀起來的感覺竟會如此天差地遠,令我訝異。
接着我看了《當世少年氣質》。
這本書與其說是給小孩子看的,不如說是以小孩子為主角的故事。
這也是我從未讀過的嶄新内容,一口氣就讀完了。
讀完是讀完了,卻不知怎的覺得似乎不太滿足。
是哪裡不滿足呢?我擡頭一看,發現貓把頭探出打開的籠口,正在看這裡。
我一回視,不知為何,貓又懶洋洋地回籠裡去了。
等于是它要出來,我卻把它瞪了回去,雖然我完全沒那個意思。
隻是一時興起嗎? 果然還是少了什麼。
我看着貓心想。
《當世少年氣質》的讀後感,與現在的自己——自己現在的生活是一樣的。
都少了相同的東西。
我呆呆地看了貓一陣。
這是被幽靈作祟的娼妓養的貓。
死後也帶來莫大的禍害——不,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盛大燃燒——這種豁出一切的感情,我一開始就無法理解。
人真的能那麼強烈地喜歡或讨厭别人嗎?那該說是執着還是怨念,就類似掙紮着活下去的力量嗎?自己是少了這樣的東西嗎?我也這麼覺得。
閱讀少年小說,卻思考這種問題,實在有些牛頭不對馬嘴吧,我這麼想着。
趁着我在發呆的時候,貓好像跑去别處了。
我完全沒發現。
無聲無息。
它果然是魔性之物嗎?我正想着愚不可及的事,這時有人敲門了。
不好意思,有人在嗎?不是茂作的聲音。
而且茂作的話,不會說什麼“不好意思”,就算說了,也會直接先把門打開了。
如果是他老婆,會悶不吭聲地自己進門,突然大笑之類的,教人頭痛。
但不可能會有人拜訪這裡,我沒有告訴任何人住處。
我是告訴了家人,但他們當然不會來訪。
難道是家人派人來把我帶回去?我緊張起來,卻又覺得沒那個可能。
“請問這裡是高遠先生府上嗎?” 如果是家人派來的人,不可能會這麼問。
我徐徐起身開門,看到一個穿着體面的年輕人不安地站在門外。
是個臉形細長、感覺不錯的青年,雖然清瘦,但姿勢英挺,所以看起來也十分健壯。
不過由于臉上的表情,仍然給人一種無依無靠之感。
耳朵很大,眼睛圓滾,隻有五官算是娃娃臉一類。
基礎的部分是青年,所以那種扞格不入的感覺引來了孱弱的印象。
身上的衣物看起來很高級,和服外套十分筆挺,沒有一絲皺褶。
草鞋好像也是訂做的,分趾布襪也是高檔貨。
我正在打量,青年再次問:“請問是高遠先生嗎?”我慌忙回答: “是,我就是高遠。
” “啊,太好了。
突然造訪,還請見諒,敝姓岩谷。
” “岩、岩谷……?難道您是岩谷小波老師?” “您知道我?” “怎麼說,其實我才剛拜讀完您的大作。
” 也不好說直到幾小時以前,我都不知道他這個人。
再說剛讀完也是真的,而且還讀得津津有味。
真是汗顔之至,岩谷小波說。
看上去……頂多才二十出頭吧。
是一種少年與青年交融的不可思議的風貌,盡管如此,卻氣勢非凡。
應該是良家子弟。
“我聽說是兒童書籍,卻也看得十分開心。
” 岩谷青年略略低頭,露出一種難以形容的表情。
“呃,倒是老師您……” “啊,其實是尾崎紅葉老師的門人,泉先生……” 我知道他,我回答。
如果他要再說明一次那複雜的過程,我可受不了。
說明的人也很累吧。
“坦白說,我剛才在丸善聽說了來龍去脈。
所以後來我到博文館去,買了您的作品。
不過雖然聽說了,卻不清楚老師找我有何貴幹?這一點我完全摸不着頭緒。
” “哦……” 青年文士搔了搔頭。
“嗯……老師都光臨了,在玄關聊也太失禮。
雖然寒舍簡陋,連杯茶也沒法招待,不過請您至少進來坐一下吧。
” 我邀請說,青年文士便說“不勝惶恐”,順從地進來了。
我說連茶都無法招待是真的。
讓貴族院議員的兒子在這處破屋獨自等待,然後跑去茂作家要茶也很怪。
唯一慶幸的是,屋裡打掃得很幹淨。
“那麼……老師有何貴事?” 岩谷小波端正坐姿,再次搔頭。
“呃……嗯,這事原本就是二手消息,所以非常不真确。
所以如果我說了離譜的事,還請多多擔待。
這是聽人家說的……據說泉好像去了一家難以想象存在于此世、品項齊全到令人咋舌、沒有找不到的書的書鋪……” “啊啊。
” 原來他的目的是吊堂。
既然如此,那麼天經地義,說到我這個廢人僅有的利用價值,就在于我是随意出入那家奇妙書肆的少數熟客之一吧。
“嗯,說沒有找不到的書也許是誇張了些……不。
” 或許真是如此。
嗯,也許是吧,我說。
“真的有嗎?世上真有那種地方?泉去了那裡……” “是的,他去了那裡。
是我硬把他拖去的。
因為我們有點緣分。
” 原來真的有啊,文士喃喃說。
但如果目的是吊堂,直接問為三應該更快吧。
追本溯源,到吊堂去訂書的是為三。
如果沒有為三,我根本不可能知道有那家店。
不,連為三這樣的小學徒都知道了,也許吊堂的名号在書商圈子裡赫赫有名,那麼不管是同業的東京堂還是博文館,應該還有更多人知道才對,或許丸善的山田也知道。
大概是因為事情自己任意傳播開來了。
如果泉鏡太郎直接說出吊堂的名字,根本就不需要繞遠路,求助于我這個不知道哪來的匹夫。
但我不能責備泉。
因為我根本沒有好好告訴他。
“泉這個人耿直認真,絕對不會撒謊,所以我相信他,但因為是聽說的,有時通過中間傳話,會愈來愈誇張,所以我沒有盡信。
” 我不知道這名青年把它想象成一家怎樣的店,但如果他以為是一般的店,那應該遠超他的想象。
那種店,除了吊堂以外,找不到第二家了吧。
“怎麼說,泉先生究竟是怎麼形容那個地方的?” “他好像說他在那裡得到了覺悟。
” “覺悟?” “不,坦白說,關于這件事,我沒有和泉直接談過。
當時他正全心投入報紙連載小說。
那部作品将會是他的處女作,他得全神貫注才行,所以雖然微不足道,但我也為他設想了一下。
努力不讓聽到的評論傳入他的耳中。
因為見了面就會提到……” “好評也是嗎?” “是的。
哎,作家這一行實在不幸,聽到稱贊,就得意忘形;若聽到惡評,就變得像撒了鹽的青菜,有時那樣的心情也有可能扭曲了作品。
如果是堅強的人,也許能不在乎,但泉十分敏感,而且畢竟是第一部小說……” 原來如此,是這麼回事啊。
“我在博文館稍微耳聞那家書店的事,感覺它強烈地吸引了我。
既然得知,我實在是心癢難耐,強烈地想要知道真假,心想尾崎老師也許知道,因此前去探詢。
據說那家店隻有高遠先生知道。
” 這就錯了。
“不是那麼特别的地方。
隻是它的地點有點難找,而且完全沒有做生意的意思,所以知道的人沒有多少,如此罷了。
不過,多少是有點古怪啦。
” “原來是真的。
” 眼睛閃閃發亮。
“我知道這是個不情之請,但高遠先生,能不能請您……帶我到那家書鋪去?不,不是現在立刻,高遠先生方便的時候就行了。
” “您太客氣了。
” 小事一樁。
“我是個不事生産,隻知道隐居的糟糕家夥,從朝陽升起到夕陽落下,日複一日,隻是白閑着,是個對社會毫無貢獻的呆子。
如果岩谷老師希望,能盡快成全您的心願,也算是多少貢獻一下這個社會吧。
所以現在立刻動身也行……” “現在立刻嗎?真的嗎?” 他已作勢起身。
一定是非常想去吧。
但是剛請人家進來,就要人家出去,也頗為尴尬。
這種時候若是有茶水,還可以撐撐場面,但不巧的是,家裡頭什麼都沒有。
而面對作者,對作品大發議論也說不太過去,但又沒别的話題,我正覺得發窘,沒想到青年文士環顧了我的閑居,說了意外的話。
“啊,真是風雅。
高遠先生一個人住在這裡嗎?” “算是住嗎……嗯,我的家在别處。
” “呃,怎麼說,如果我這話讓您覺得受冒犯,還請包涵,但雖然不說向往,卻總覺得很羨慕呢。
嗯,或許也是有些不便之處,但應該可以算是惬意的生活吧……” “沒有任何不便,也非常惬意。
” 不過— 也許我沒辦法過這樣的生活,岩谷小波說。
“沒辦法……?” “嗯,怎麼說,我對這樣的生活非常憧憬,但同時也感到害怕。
一想到好像少了什麼,也許就會無法忍受。
” “啊。
” 那是我剛才的感受。
“人與人的距離,如果太近,就會覺得沉重,若是太遠,又會感到不安,對吧?對于遺世獨立的孤單生活……我雖然憧憬,卻很困難。
” 您還這麼年輕,我說。
青年回答: “就是因為年輕,最近我總是忍不住想,覺得自己是不是仍是個孩子……” “孩子?” “嗯。
當然,塊頭都長到這麼大了,卻說自己是孩子,也許您會覺得可笑,但我的内在沒有成長,或是拒絕成長,又或許是想要回到孩提時代。
我這麼感覺。
” “小孩啊……” 我回想起女兒童稚的臉蛋。
忽然湧起一陣愛憐,同時卻也感到恐懼。
想見她,想抱起她,想疼愛她。
然而我不願想象女兒身在這處破屋的情景,總教人坐立難安。
我不能讓家人進入這裡,這裡是沒有家人的世界。
缺少的就是這部分嗎? “我……這種話從自己口中說出來,也許怎麼聽都像在吹噓,但我成長在得天獨厚的家庭裡。
家祖父和家父在社會上都頗有地位,他們都希望我成為醫生。
小時候我似乎也這麼打算——不,我什麼想法都沒有。
我想我隻是毫無自覺地接受了那種優渥的環境。
” 小孩子都是這樣的吧,我說。
“應該吧。
但結果我拒絕成為醫生。
我沒有回報父母的期待。
不是無法回報,而是不去回報。
” “因為您選擇了文學之路呢。
” “文學……嗎?” 我不太明白,青年文士回答。
然後他望向書桌上的書。
不是别人,就是這名青年自己寫的書。
“呃……” 青年文士正要開口,裡頭傳來“咔嗒”一聲。
我訝異地回頭一看,是貓。
瞬間岩谷小波吞回了話,清秀的臉有些緊繃起來。
“怎麼了嗎?” “呃,貓……” 貓停了一下,像在觀察人類,然後悠哉地進了籠裡。
“貓怎麼了嗎?” “原來您養貓嗎?” “不,隻是别人寄放在這裡的。
我對動物實在……” 青年微微歪頭,就要站起來。
他讨厭貓哪,我瞬間這麼想。
不知為何,我很了解那種心情。
“對方請我寄養時,我也猶豫了很久。
雖然不到讨厭,可是怎麼說……” “我也不太會應付貓。
” 果然如此。
“那麼我們走吧。
” 我覺得在這裡結束正好,起身前往吊堂。
那裡很近嗎?青年問,我說很近。
“别擔心,走過去也隻有六町距離,不遠的。
” 關好門窗,向茂作家招呼說晚飯前會回來,然後走下坡道。
路上青年告訴我,請森鷗外撰寫序文花了極大的辛苦。
因為他每天上門懇求,最後比起本人,更赢得了鷗外母親的欣賞。
就在閑談之中,來到了岔路。
我們望着胡枝子,走進小徑。
岩谷小波依然擡頭挺胸,英姿飒爽地走着。
有教養的人讓人看了舒服。
很快地…… 奇妙的建築物現身了。
當然,沒有人會認為那是一家書鋪。
比起疑惑那是什麼店,奇妙的是,更不會注意到那裡有棟屋子。
是融入了森林、叢林這些自然景物當中嗎?還是沒有可以比較的東西,所以甚至不認為它是建築物?雖然巨大而且外形奇異,卻不知何故會錯過它。
就是這裡,我說,青年問哪裡? “就是這座像燈塔的……” “咦!就是這裡嗎?” 青年文士的表情一下子亮了起來,孩童般的眼睛散發出歡喜的神色。
岩谷小波仰望了一眼,接着輕快地跑到門口,然後看見門簾上的貼紙,停下腳步。
“吊……上面寫着這個字。
” “對。
那是店名。
” “小店就叫吊堂。
” 門咔啦啦打開,瓜子臉的撓探出頭來。
“歡迎光臨。
請問找書嗎?” 小夥計熱絡地說,然後從文士旁邊探出臉來,說:“咦?高遠大爺,您在這兒做什麼?” “還做什麼,我帶這位先生過來啊。
你這小子也真沒禮貌。
這位是小說家岩谷小波老師。
” “咦,真是貴客,歡迎光臨。
那麼您是《黃金号》的漣山人老師喽?” 我最喜歡那本書了!撓用普通小孩子般的口吻說。
真的嗎?謝謝,青年絲毫不感到奇怪地道謝,但不管怎麼放寬标準來看,撓都不像是能輕易閱讀那本書的年紀。
青年在美童邀請下,踏入書本的魔窟之中,踏入的瞬間,表情乍然亮起,幾乎要小跳步地貼到圍繞着牆面的書架上。
剛才本人說自己是個外形碩大的小孩子,看起來确實如此。
不知為何,原本籠罩在他身上的不安印象完全消失,孱弱的感覺也一掃而空,但同時原本的健勇也銷聲匿迹了。
看來是發自心底興奮歡喜。
“好厲害,這太厲害了。
沒想到世上居然有這麼棒的地方!” 青年文士好像甩開了什麼,從一個書架到另一個書架,不停地看着書。
“簡直就像祭典的廟會!” 多迷人啊,青年喃喃說。
聽起來比先前他所說的任何一句話更發自肺腑。
關上門後,樓内就隻剩下自天窗射下來的微弱陽光,以及等間隔并排的燭光了。
青年文士被閃爍的燈火照亮臉頰,真的就像個逛夜市的小孩子。
岩谷老師——一道嚴肅的聲音響起。
不知何時現身的,或者從一開始就在那裡了,吊堂主人站在櫃台前。
“啊,抱歉,忍不住興奮起來了。
呃……” “我是這家店的店主人。
倒是……原來高遠先生與硯友社的老師認識,我第一次知道。
” “不,呃……” 多棒的景象啊!岩谷小波興奮的聲音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