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書三 權宜
關燈
小
中
大
來是這樣啊?”
“是啊。
不是欣賞才藝,而是為姑娘癡迷。
會把女藝人叫去包廂,做不規不矩的事。
男人的色欲從古至今,是毫無長進。
” 那夥“怎麼樣怎麼樣”的家夥,也實在不像是在聽義太夫。
甚至有人激動到敲碗。
“哎,這年頭要從事哪一行,是個人的自由,婦人的演說仔細聆聽,也不輸男人,相當打動人心,所以是女人就差人一等的想法是錯的吧。
” 有段時期,社會上流行演說。
即使是婦人也能登上講台,大聲主張。
“所以那個時候我認為,上頭也沒辦法硬是禁止有人想要靠賣藝維生吧。
實際上也沒那麼容易,‘垂義太’這個詞是個蔑稱啊。
一開始是瞧不起女人,認為女人才不可能演唱得來義太夫,才這麼輕蔑稱呼的。
實際上在竹本京枝一團從京都地方還是名古屋來演出之前,連個客人也沒有,也沒辦法登上高級演藝館。
然而看看現在。
” 矢作轉向大衆演藝場的方向。
“五年前,号稱改良義太夫的京枝一團展開公演,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客人漸漸失常了。
” 矢作撚撚胡子。
“現在女義太夫的人氣甚至不輸給大歌舞伎。
新的歌舞伎團大受好評,正在蓋的明治座[98]似乎也相當豪華,但論到觀衆數目,大衆演藝場也不遑多讓。
西洋奇術之類的,是有流行和退燒的時候,但女義太夫已經完全紮根了。
甚至連落語家都在埋怨沒他們出場的份。
”山倉也提過講談師的類似狀況。
“聽說因為那夥人像那樣追着跑,女義太夫表演一結束,客人就跑了一大半。
等到落語家登場的時候,已經不剩半個客人了。
因為那種瘋樣,想聽落語的客人也不願意上門了,搞得客人愈來愈少。
” 應該就是如此吧。
我也是什麼也沒多想就跟着離開演藝場了,但仔細想想,也許接下來還有别的表演。
有人氣是很好,矢作接着說: “如果是提供大衆追求的娛樂,那無可厚非。
但人氣一來,心懷不軌的客人也會增加。
不出所料,就變成這樣了。
一想到那群蠢貨不知何時會鬧出事來,我就……” 矢作的杯子空了,我抓緊機會,立刻為他斟酒。
“那麼……您是來微服探訪?” “不是。
” 話說,他一開始是不是說他辭掉警職了? “事到如今,也輪不到在下擔心吧。
在下是一介平民,不是可以取締犯罪的身份。
隻是還在職的時候,經常四處巡邏。
” 您很擔心嗎?我問。
也不是擔心,矢作回答: “山倉老弟說什麼我立了大功,世人也給了我不思議巡查這個丢人的綽号,但在署内,隻是惹人看不順眼,說穿了就是被當成怪胎。
在下也受到薩長[99]派閥排擠,再加上頂着那樣下賤的名聲,根本無法奢望出人頭地。
實際上在下淨是被交派一些閑差,簡直跟風紀委員沒兩樣。
” 所以才辭職了嗎?也許是疑問寫在臉上了,矢作搶先辯解似的說: “也不是因為這樣才辭職的。
在下會辭職,是起因于東京府會否決了廢娼的建議。
哎,說來話長。
” 看來矢作是個廢娼論者。
“所以這是不相幹的兩碼子事。
隻是習慣這東西實在可怕,一看到那樣的家夥,就忍不住會留意。
” “那麼您會到大衆演藝場,是碰巧的嗎?” “不,我也……不是特地來大衆演藝場的。
哦,其實是因為某人告訴我的一句話一直盤踞在腦海,讓我每回路過戲館子或演藝場前,就忍不住要注意一下情況。
今天也隻是路過而已。
” “然後剛好碰上堂折連,是嗎?” 山倉說,矢作誇張地點頭說: “對,就是這麼回事。
” “您說某人告訴您的一句話,是……?” “嗯。
” 是敝師的話,矢作正襟說: “我所尊敬的老師,說日本國民的缺點,在于不會利用時間。
我請教老師,比方說是怎麼樣?老師便舉了戲館子為例。
” “看戲不好?” 不是不好,矢作又誇張地說: “市井小民需要娛樂。
但老師也去海外視察過,他說外國的戲劇,都在路燈亮起後開場,在亥時左右結束。
如此一來,便可以在一天工作結束後享受看戲,也可以好好休息,對吧?” 嗯,是這樣沒錯。
“但我國的戲館子,卻是從早到晚,開上一整天,不是嗎?像是歌舞伎,碰上較長的戲碼,甚至得花上好幾天連演。
這種做法,想看戲也沒法随心所欲。
要是去看戲,一整天都不必做事了。
看完以後也累到沒法工作……總之就是這麼回事。
” “确實,看戲向來是一種奢侈嘛。
” 若是發布禁奢令,首當其沖的就是戲劇吧。
就是這點不行吧,矢作又撚撚胡子說: “在海外,戲劇是娛樂,但也是文化。
看戲很好,值得大力嘉獎……雖然想這麼說,但如果為了看戲,工作得請假的話,那就另當别論了。
會給人遊手好閑的印象。
不,實際上就是。
老師說,就是這樣的形式不對,這話一點都沒錯。
如果能更有效率地安排時間,就不必偷懶,自然也不會有不好的印象了。
” “原來如此。
” 我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事。
“老師說那是浪費時間。
原本我對此不甚了解,但今天看到那夥人,我終于明白了。
那是在浪費人生啊。
那夥人就像那樣,鎮日追在小姑娘的屁股後頭跑,而且還是連續好幾天吧。
” 真是太奢侈了,前警官說着,歎了口氣。
“支持藝人是無妨啦。
” 他不是生氣,而是擔憂吧。
矢作在大衆演藝場前露出那哭笑不得的表情,是因為擔憂他們的未來,對這有些脫離常軌的風潮感到可歎嗎? “書生的首要之務就是學習,盡了本分以後再玩就是了。
真希望他們見賢思齊,效法一下老師。
” “您說的那位老師是……” 山倉問。
原本低着頭的矢作擡起頭來,說了聲: “對了,我完全沒有說明呢。
其實不瞞兩位,在下現在是個學生。
” “學生……?” 看起來實在不像。
若說是教師,倒是有那麼點樣子。
“兩位知道哲學館嗎?” 矢作這回露出正經八百的表情。
“哲學?” “哲學館。
離這兒不遠,校舍在那邊的蓬萊町,是文系的私校。
” “是類似私塾的地方嗎?” “也不算私塾,是學校,講師也不止一人。
” “是教授哲學嗎?” 我這麼問,但其實并不知道什麼是哲學。
“是……西洋的學問嗎?” 矢作說他的老師出國視察,所以應該是精通洋學的學者吧。
不不不,矢作揮手說: “跟時下流行的西洋崇拜不一樣。
在下的朋輩當中也有些炫耀出國留洋、開口必談西洋的蠢人,但跟那種膚淺的家夥不同。
老師是東京大學哲學系出身的賢才。
” “請等一下,您說東京大學,不是原本的昌平黉嗎?大學成立,應該是不久前的事吧?” “變成大學,是明治十年[100]的事。
正好是那場百物語怪談會舉行的時候。
我聽老師說他進入預備門[101]就讀,是來年的事。
” “那不是才過了十四年嗎?” 老師是七年前畢業的,矢作說: “在下被稱為不思議巡查,樂不可支的時候,老師正熱心向學,聆聽那位費諾羅薩[102]講授黑格爾、康德的思想。
” “哦,那麼令師……” 很年輕嗎?我問。
矢作回答應該三十五六歲。
聽他的描述,我一直以為是個老人。
我原本想象是一個七十多歲的白發老翁,因此大為驚訝。
那年紀不是跟你差不多嗎?山倉對我說。
他也很驚訝吧。
的确,隻差了一兩歲。
但如果山倉的意思是要我為此羞慚,那麼他比我年紀更大,更應該感到慚愧才對吧。
“好年輕的老師啊。
” “依長幼之禮,是應該尊敬年長者才對,但在鑽研學問方面,是不講這套的。
對于傑出的學者,不論男女長幼,都應該予以贊揚,也應該向值得學習的對象學習。
我十分尊敬老師。
” 矢作滿足地說: “老師非常認真,在時間方面也非常嚴格。
他嚴于律己。
” 也是位足以作為楷模的有德之人,矢作說。
看來他對老師十分傾慕。
“有句話叫‘啟蒙世人’,我正是完全受到啟蒙了。
” 那真是令人羨慕,山倉說: “我因為沒有學費,所以放棄了學業。
” “沒必要放棄的。
在下到了這把年紀,仍然在學習。
向學與年齡是沒有關系的,山倉老弟。
哲學館從學徒小夥計那樣的黃毛小子,到在下這樣的壯年人,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人都在學習。
雖然學費要一日元多,但年齡沒有限制。
在校舍落成以前,是借用寺院上課,所以完全是寺子屋[103]。
” “哦。
可是哲學是……?” 哲學是理、文、政,諸學的根本,矢作說: “而且哲學并非西洋的專利,也有東洋哲學。
在哲學館,雖然也讨論黑格爾和康德,但并非隻偏重西洋哲學。
老師反倒更為重視我國的哲學。
” “我國有哲學嗎?” 有啊,矢作說: “你不是學過儒學嗎?” “儒學嗎……可是孔子不是我國的人啊。
” “來曆無所謂。
你學習、闡明、思考了孔子的教誨,對吧?思考這些,就是哲學。
如果是日本人在思考這些,那就是日本的哲學。
老師說這一點最為重要。
如果隻是拾人牙慧,就隻是借來的東西,無法成為真正的知識。
要自己思考、發現,才是真正的知見。
在下也這麼認為。
這個國家,應該要有屬于自己的知見。
” “哦。
那麼也不是那個,呃……尊王攘夷的國粹派思考?” 不是不是,矢作又揮手。
也許他有點醉了。
“這一點經常被誤解。
若是稱贊西洋,就會被說成是崇洋媚外;若是崇尚日本,又會被說是國粹主義,不是這樣的。
無論什麼事物,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
沒道理說西洋的就是對的,東洋的就是錯的吧?” 嗯,是沒這個道理,但人們動辄這麼想,也是事實。
人總是偏向于認為自己所相信的就是對的。
“相信的就是對的,這樣不行啊,高遠老弟。
得去相信對的東西才行。
所以随時懷疑什麼是對的,思考、辯證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自由與民權都是對的,但也不是說自由民權運動就全是正義吧?這種懷疑、思考、辯證,就是哲學。
老師雖然大力批評基督教,但并非否定基督教。
與打壓耶稣教的幕府不一樣,老師隻是說,該保留的地方就保留,該割舍的部分就割舍。
” 就算他這麼說,我也完全不懂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因為我對基督教毫無認識。
頂多隻知道有個救世主,祂背負着罪惡被處刑。
就是這個,矢作說: “基督是神子。
他沒有父親,單獨由母親生下,然後代替罪孽滿身的萬民被處刑,三天後複活,對吧?嗯,這樣的傳說故事,每個國家、每個宗教都有。
有是有,但那是……傳說故事罷了吧?” 嗯,是傳說故事沒錯。
“弘法大師[104]也有數不清的類似傳說,但沒有人真的相信。
空海的教誨也許尊貴,但沒有人會因為芋頭變成了石頭[105]而覺得感激吧?這是同樣一回事。
基督教的教誨中,也有許多對的地方,但不分青紅皂白,全部當成正确的心态不行,這就是老師的主張。
然而如果說死人不會複活,基督教徒就會生氣,他們說基督是不一樣的。
老師說不一樣是沒關系,但也要說出個道理來。
” “說出個道理嗎?” 如果會複活,就有複活的道理啊,矢作說: “凡事都一定有道理。
老師原本是越後真宗寺院的僧侶之子,所以對于廢佛毀釋的風潮感到心痛無比。
近來佛教被視為厭世教,受到輕蔑,令老師十分憤慨,說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 原來他是個和尚?山倉問。
是佛教哲學家,矢作說。
“噢,這麼說來,你也是儒者呢。
儒佛一向是誓不兩立,但我的老師雖然是佛教徒,卻也肯定儒學,所以你可以放心。
” 被這麼說也會很莫名吧,山倉有些困惑地瞥了我一眼。
“孔子的教誨中也有真理。
如果那是真理,即使宗門、派閥不同,依然是正确的吧。
既然是真理,就應該尊重。
儒家因為是儒家所以一定不對,佛家因為是佛家所以絕對正确——這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 他說的沒錯。
“另一方面,老師雖然是佛教徒,卻也并非全面擁護現今的佛教界。
他其實更是對現今佛教界的堕落感到憂慮。
他說若是佛教隻會談論地獄與極樂世界,就變成隻會賣弄淺薄的權宜之詞,僧侶再也不肯修習僧侶的學問了。
哲學館原本是為了在失去風骨的佛教中注入骨幹,使其重生而建的僧侶學校。
在頒布的憲法中,寺院僧侶的權利全被剝奪,隻被賦予了沉重的義務。
神佛分離以後,佛教界走上衰退一途,必須設法為其注入活力才行。
如今佛教徒正受到考驗。
為了重振,哲學式的思考是不可或缺的。
” 這完全是演說了。
如果隻是閑聊,還可以打诨個幾句,但演說的話,就隻能洗耳恭聽。
但山倉還是找機會點了小菜和酒,了不起。
井上老師真的是個公平公正的人物,矢作滿足地說。
他的老師叫井上吧。
“公平公正、嚴謹耿直。
他才是學者的楷模。
哲學館将來一定會成為我國學識的基礎,不久前也設了漢學專科和佛教專科。
拯救這個國家的不是武力,而是智識。
不是和魂洋才,而是要打造一個以日本為主、他國為輔的智識的大系……” 說到這裡,矢作嗆住了。
山倉向老太婆要水。
矢作喝光了水,歎了一口氣。
“抱歉。
第一次見面,我卻過度激動了。
在學校以外,實在很少談起這樣的話題。
我認識的朋友熟人都是警官、政府職員,若是随便開口,會被認為是在批判體制。
真是一群沒肚量的家夥。
啊,都是我在說,真抱歉。
” 不不不,再來一杯,山倉斟酒。
“說來丢臉,我生意失敗,正準備要離開都城呢。
而這位高遠老弟,雖然有家室,卻因為一些緣故,正隐遁獨居,是個棄世之人。
我們時間多的是。
話說回來,令矢作先生您這樣的人如此傾倒的那位井上先生,一定是位很了不起的人吧。
” “該說了不起嗎?嗯,老師非常認真。
” “是個嚴肅的人嗎?” “不,也不是嚴肅。
老師一絲不苟,凡事都要講理,不合道理就不接受,雖然是有這樣的地方,卻也不是冥頑不靈的石頭人,而是相反。
隻要合乎道理,他就會改變想法,以這個意義來說,思想十分柔軟。
跟那些沒肚量卻又不肯聽人說話的愚者是天差地遠。
對了,你們……呃,知道狐狗狸[106]嗎?” “狐狗狸?” 那是一種占蔔吧。
雖然不知道做法,但是聽說過。
忘記是什麼時候了,好像也看别人玩過。
也許是妻子還是母親在玩,那才是婦孺會熱衷的迷信吧。
我這麼說,矢作說完全沒錯。
“就像你說的,是迷信,迷信!但是啊,高遠老弟,要是每個人都能這麼想就好了,但也是有人信的。
那玩意兒開始流行,是五六年前的事了,家家戶戶都在玩哪。
用三根竹子組合成腳,放上個盆子,做成張桌子。
然後把手放在上面降靈。
” “降靈……?” 聽說是靈,矢作說: “哎,世上有沒有靈,那才是沒人知道。
沒有證據。
沒有證據說有,也沒有證據說沒有。
但相信狐狗狸的人,深信那就是靈。
問題就在這裡。
不懷疑,也就是不思考。
如果是徹底思考之後這麼斷定,那麼即使是錯的,至少也有一番道理。
那樣的話,接下來隻需要辯證那番道理是否正确就行了。
” “是這樣沒錯。
” 但無關緊要。
“是迷信吧。
” “如果不是的話呢?” “呃……” 我完全不懂他在說什麼。
“如果……我是說如果,如果真的有靈來了,怎麼辦?如果真的證明有靈,那就得從頭全部重新思考吧。
世上有靈,可以用竹子跟盆子把它給叫來,如果這是真理,那麼就得以此為基礎,全部重新檢驗,否則其他的道理就站不住腳了吧?” “嗯,的确是。
” 所以老師做了實驗,矢作說。
我問什麼實驗,他說那個叫狐狸狗的東西的實驗。
“呃……” “老師做了降靈的實驗。
他參加了一個叫不思議研究會的團體。
” “這還真是……瘋狂……” “就是啊,會這麼想吧。
哎,會被說是瘋狂吧。
但老師是認真的。
他這個人會認真地做瘋狂的事。
即使别人覺得無關緊要,他就是沒辦法置之不理。
老師是那種一點破綻也會耿耿于懷的人。
雖然不太想說,但其實在下會認識老師,也是因為那個不思議研究會。
”“跟不思議有關嗎?” 山倉說,矢作闆起臉孔,說就是因為别人會這麼想,他才不想說的。
“不過,就是這樣沒錯。
最早的契機是我為了某起案件,去請教老師的意見。
這是不打緊,老師在去年,還成立了一個叫作妖怪研究會的組織。
” “妖怪?” 什麼妖怪?我問,矢作回答說是迷妄。
“迷妄?” “噢,說白點就是迷信、鬼怪這類東西。
是要針對十五年前,山倉老弟你們感到疑惑、由良老師漠然置之的事,仔細思考的組織。
” “思考鬼怪嗎?” “妖怪寫作‘妖’與‘怪’,是妖怪學。
” “妖怪……學?” “沒錯,就是它的研究會。
不過哲學館也有妖怪學的課,如果你們有興趣,可以來聽聽。
如果付不出學費,也可以成為館外員。
” “什麼叫館外員?”
不是欣賞才藝,而是為姑娘癡迷。
會把女藝人叫去包廂,做不規不矩的事。
男人的色欲從古至今,是毫無長進。
” 那夥“怎麼樣怎麼樣”的家夥,也實在不像是在聽義太夫。
甚至有人激動到敲碗。
“哎,這年頭要從事哪一行,是個人的自由,婦人的演說仔細聆聽,也不輸男人,相當打動人心,所以是女人就差人一等的想法是錯的吧。
” 有段時期,社會上流行演說。
即使是婦人也能登上講台,大聲主張。
“所以那個時候我認為,上頭也沒辦法硬是禁止有人想要靠賣藝維生吧。
實際上也沒那麼容易,‘垂義太’這個詞是個蔑稱啊。
一開始是瞧不起女人,認為女人才不可能演唱得來義太夫,才這麼輕蔑稱呼的。
實際上在竹本京枝一團從京都地方還是名古屋來演出之前,連個客人也沒有,也沒辦法登上高級演藝館。
然而看看現在。
” 矢作轉向大衆演藝場的方向。
“五年前,号稱改良義太夫的京枝一團展開公演,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客人漸漸失常了。
” 矢作撚撚胡子。
“現在女義太夫的人氣甚至不輸給大歌舞伎。
新的歌舞伎團大受好評,正在蓋的明治座[98]似乎也相當豪華,但論到觀衆數目,大衆演藝場也不遑多讓。
西洋奇術之類的,是有流行和退燒的時候,但女義太夫已經完全紮根了。
甚至連落語家都在埋怨沒他們出場的份。
”山倉也提過講談師的類似狀況。
“聽說因為那夥人像那樣追着跑,女義太夫表演一結束,客人就跑了一大半。
等到落語家登場的時候,已經不剩半個客人了。
因為那種瘋樣,想聽落語的客人也不願意上門了,搞得客人愈來愈少。
” 應該就是如此吧。
我也是什麼也沒多想就跟着離開演藝場了,但仔細想想,也許接下來還有别的表演。
有人氣是很好,矢作接着說: “如果是提供大衆追求的娛樂,那無可厚非。
但人氣一來,心懷不軌的客人也會增加。
不出所料,就變成這樣了。
一想到那群蠢貨不知何時會鬧出事來,我就……” 矢作的杯子空了,我抓緊機會,立刻為他斟酒。
“那麼……您是來微服探訪?” “不是。
” 話說,他一開始是不是說他辭掉警職了? “事到如今,也輪不到在下擔心吧。
在下是一介平民,不是可以取締犯罪的身份。
隻是還在職的時候,經常四處巡邏。
” 您很擔心嗎?我問。
也不是擔心,矢作回答: “山倉老弟說什麼我立了大功,世人也給了我不思議巡查這個丢人的綽号,但在署内,隻是惹人看不順眼,說穿了就是被當成怪胎。
在下也受到薩長[99]派閥排擠,再加上頂着那樣下賤的名聲,根本無法奢望出人頭地。
實際上在下淨是被交派一些閑差,簡直跟風紀委員沒兩樣。
” 所以才辭職了嗎?也許是疑問寫在臉上了,矢作搶先辯解似的說: “也不是因為這樣才辭職的。
在下會辭職,是起因于東京府會否決了廢娼的建議。
哎,說來話長。
” 看來矢作是個廢娼論者。
“所以這是不相幹的兩碼子事。
隻是習慣這東西實在可怕,一看到那樣的家夥,就忍不住會留意。
” “那麼您會到大衆演藝場,是碰巧的嗎?” “不,我也……不是特地來大衆演藝場的。
哦,其實是因為某人告訴我的一句話一直盤踞在腦海,讓我每回路過戲館子或演藝場前,就忍不住要注意一下情況。
今天也隻是路過而已。
” “然後剛好碰上堂折連,是嗎?” 山倉說,矢作誇張地點頭說: “對,就是這麼回事。
” “您說某人告訴您的一句話,是……?” “嗯。
” 是敝師的話,矢作正襟說: “我所尊敬的老師,說日本國民的缺點,在于不會利用時間。
我請教老師,比方說是怎麼樣?老師便舉了戲館子為例。
” “看戲不好?” 不是不好,矢作又誇張地說: “市井小民需要娛樂。
但老師也去海外視察過,他說外國的戲劇,都在路燈亮起後開場,在亥時左右結束。
如此一來,便可以在一天工作結束後享受看戲,也可以好好休息,對吧?” 嗯,是這樣沒錯。
“但我國的戲館子,卻是從早到晚,開上一整天,不是嗎?像是歌舞伎,碰上較長的戲碼,甚至得花上好幾天連演。
這種做法,想看戲也沒法随心所欲。
要是去看戲,一整天都不必做事了。
看完以後也累到沒法工作……總之就是這麼回事。
” “确實,看戲向來是一種奢侈嘛。
” 若是發布禁奢令,首當其沖的就是戲劇吧。
就是這點不行吧,矢作又撚撚胡子說: “在海外,戲劇是娛樂,但也是文化。
看戲很好,值得大力嘉獎……雖然想這麼說,但如果為了看戲,工作得請假的話,那就另當别論了。
會給人遊手好閑的印象。
不,實際上就是。
老師說,就是這樣的形式不對,這話一點都沒錯。
如果能更有效率地安排時間,就不必偷懶,自然也不會有不好的印象了。
” “原來如此。
” 我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事。
“老師說那是浪費時間。
原本我對此不甚了解,但今天看到那夥人,我終于明白了。
那是在浪費人生啊。
那夥人就像那樣,鎮日追在小姑娘的屁股後頭跑,而且還是連續好幾天吧。
” 真是太奢侈了,前警官說着,歎了口氣。
“支持藝人是無妨啦。
” 他不是生氣,而是擔憂吧。
矢作在大衆演藝場前露出那哭笑不得的表情,是因為擔憂他們的未來,對這有些脫離常軌的風潮感到可歎嗎? “書生的首要之務就是學習,盡了本分以後再玩就是了。
真希望他們見賢思齊,效法一下老師。
” “您說的那位老師是……” 山倉問。
原本低着頭的矢作擡起頭來,說了聲: “對了,我完全沒有說明呢。
其實不瞞兩位,在下現在是個學生。
” “學生……?” 看起來實在不像。
若說是教師,倒是有那麼點樣子。
“兩位知道哲學館嗎?” 矢作這回露出正經八百的表情。
“哲學?” “哲學館。
離這兒不遠,校舍在那邊的蓬萊町,是文系的私校。
” “是類似私塾的地方嗎?” “也不算私塾,是學校,講師也不止一人。
” “是教授哲學嗎?” 我這麼問,但其實并不知道什麼是哲學。
“是……西洋的學問嗎?” 矢作說他的老師出國視察,所以應該是精通洋學的學者吧。
不不不,矢作揮手說: “跟時下流行的西洋崇拜不一樣。
在下的朋輩當中也有些炫耀出國留洋、開口必談西洋的蠢人,但跟那種膚淺的家夥不同。
老師是東京大學哲學系出身的賢才。
” “請等一下,您說東京大學,不是原本的昌平黉嗎?大學成立,應該是不久前的事吧?” “變成大學,是明治十年[100]的事。
正好是那場百物語怪談會舉行的時候。
我聽老師說他進入預備門[101]就讀,是來年的事。
” “那不是才過了十四年嗎?” 老師是七年前畢業的,矢作說: “在下被稱為不思議巡查,樂不可支的時候,老師正熱心向學,聆聽那位費諾羅薩[102]講授黑格爾、康德的思想。
” “哦,那麼令師……” 很年輕嗎?我問。
矢作回答應該三十五六歲。
聽他的描述,我一直以為是個老人。
我原本想象是一個七十多歲的白發老翁,因此大為驚訝。
那年紀不是跟你差不多嗎?山倉對我說。
他也很驚訝吧。
的确,隻差了一兩歲。
但如果山倉的意思是要我為此羞慚,那麼他比我年紀更大,更應該感到慚愧才對吧。
“好年輕的老師啊。
” “依長幼之禮,是應該尊敬年長者才對,但在鑽研學問方面,是不講這套的。
對于傑出的學者,不論男女長幼,都應該予以贊揚,也應該向值得學習的對象學習。
我十分尊敬老師。
” 矢作滿足地說: “老師非常認真,在時間方面也非常嚴格。
他嚴于律己。
” 也是位足以作為楷模的有德之人,矢作說。
看來他對老師十分傾慕。
“有句話叫‘啟蒙世人’,我正是完全受到啟蒙了。
” 那真是令人羨慕,山倉說: “我因為沒有學費,所以放棄了學業。
” “沒必要放棄的。
在下到了這把年紀,仍然在學習。
向學與年齡是沒有關系的,山倉老弟。
哲學館從學徒小夥計那樣的黃毛小子,到在下這樣的壯年人,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人都在學習。
雖然學費要一日元多,但年齡沒有限制。
在校舍落成以前,是借用寺院上課,所以完全是寺子屋[103]。
” “哦。
可是哲學是……?” 哲學是理、文、政,諸學的根本,矢作說: “而且哲學并非西洋的專利,也有東洋哲學。
在哲學館,雖然也讨論黑格爾和康德,但并非隻偏重西洋哲學。
老師反倒更為重視我國的哲學。
” “我國有哲學嗎?” 有啊,矢作說: “你不是學過儒學嗎?” “儒學嗎……可是孔子不是我國的人啊。
” “來曆無所謂。
你學習、闡明、思考了孔子的教誨,對吧?思考這些,就是哲學。
如果是日本人在思考這些,那就是日本的哲學。
老師說這一點最為重要。
如果隻是拾人牙慧,就隻是借來的東西,無法成為真正的知識。
要自己思考、發現,才是真正的知見。
在下也這麼認為。
這個國家,應該要有屬于自己的知見。
” “哦。
那麼也不是那個,呃……尊王攘夷的國粹派思考?” 不是不是,矢作又揮手。
也許他有點醉了。
“這一點經常被誤解。
若是稱贊西洋,就會被說成是崇洋媚外;若是崇尚日本,又會被說是國粹主義,不是這樣的。
無論什麼事物,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
沒道理說西洋的就是對的,東洋的就是錯的吧?” 嗯,是沒這個道理,但人們動辄這麼想,也是事實。
人總是偏向于認為自己所相信的就是對的。
“相信的就是對的,這樣不行啊,高遠老弟。
得去相信對的東西才行。
所以随時懷疑什麼是對的,思考、辯證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自由與民權都是對的,但也不是說自由民權運動就全是正義吧?這種懷疑、思考、辯證,就是哲學。
老師雖然大力批評基督教,但并非否定基督教。
與打壓耶稣教的幕府不一樣,老師隻是說,該保留的地方就保留,該割舍的部分就割舍。
” 就算他這麼說,我也完全不懂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因為我對基督教毫無認識。
頂多隻知道有個救世主,祂背負着罪惡被處刑。
就是這個,矢作說: “基督是神子。
他沒有父親,單獨由母親生下,然後代替罪孽滿身的萬民被處刑,三天後複活,對吧?嗯,這樣的傳說故事,每個國家、每個宗教都有。
有是有,但那是……傳說故事罷了吧?” 嗯,是傳說故事沒錯。
“弘法大師[104]也有數不清的類似傳說,但沒有人真的相信。
空海的教誨也許尊貴,但沒有人會因為芋頭變成了石頭[105]而覺得感激吧?這是同樣一回事。
基督教的教誨中,也有許多對的地方,但不分青紅皂白,全部當成正确的心态不行,這就是老師的主張。
然而如果說死人不會複活,基督教徒就會生氣,他們說基督是不一樣的。
老師說不一樣是沒關系,但也要說出個道理來。
” “說出個道理嗎?” 如果會複活,就有複活的道理啊,矢作說: “凡事都一定有道理。
老師原本是越後真宗寺院的僧侶之子,所以對于廢佛毀釋的風潮感到心痛無比。
近來佛教被視為厭世教,受到輕蔑,令老師十分憤慨,說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 原來他是個和尚?山倉問。
是佛教哲學家,矢作說。
“噢,這麼說來,你也是儒者呢。
儒佛一向是誓不兩立,但我的老師雖然是佛教徒,卻也肯定儒學,所以你可以放心。
” 被這麼說也會很莫名吧,山倉有些困惑地瞥了我一眼。
“孔子的教誨中也有真理。
如果那是真理,即使宗門、派閥不同,依然是正确的吧。
既然是真理,就應該尊重。
儒家因為是儒家所以一定不對,佛家因為是佛家所以絕對正确——這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 他說的沒錯。
“另一方面,老師雖然是佛教徒,卻也并非全面擁護現今的佛教界。
他其實更是對現今佛教界的堕落感到憂慮。
他說若是佛教隻會談論地獄與極樂世界,就變成隻會賣弄淺薄的權宜之詞,僧侶再也不肯修習僧侶的學問了。
哲學館原本是為了在失去風骨的佛教中注入骨幹,使其重生而建的僧侶學校。
在頒布的憲法中,寺院僧侶的權利全被剝奪,隻被賦予了沉重的義務。
神佛分離以後,佛教界走上衰退一途,必須設法為其注入活力才行。
如今佛教徒正受到考驗。
為了重振,哲學式的思考是不可或缺的。
” 這完全是演說了。
如果隻是閑聊,還可以打诨個幾句,但演說的話,就隻能洗耳恭聽。
但山倉還是找機會點了小菜和酒,了不起。
井上老師真的是個公平公正的人物,矢作滿足地說。
他的老師叫井上吧。
“公平公正、嚴謹耿直。
他才是學者的楷模。
哲學館将來一定會成為我國學識的基礎,不久前也設了漢學專科和佛教專科。
拯救這個國家的不是武力,而是智識。
不是和魂洋才,而是要打造一個以日本為主、他國為輔的智識的大系……” 說到這裡,矢作嗆住了。
山倉向老太婆要水。
矢作喝光了水,歎了一口氣。
“抱歉。
第一次見面,我卻過度激動了。
在學校以外,實在很少談起這樣的話題。
我認識的朋友熟人都是警官、政府職員,若是随便開口,會被認為是在批判體制。
真是一群沒肚量的家夥。
啊,都是我在說,真抱歉。
” 不不不,再來一杯,山倉斟酒。
“說來丢臉,我生意失敗,正準備要離開都城呢。
而這位高遠老弟,雖然有家室,卻因為一些緣故,正隐遁獨居,是個棄世之人。
我們時間多的是。
話說回來,令矢作先生您這樣的人如此傾倒的那位井上先生,一定是位很了不起的人吧。
” “該說了不起嗎?嗯,老師非常認真。
” “是個嚴肅的人嗎?” “不,也不是嚴肅。
老師一絲不苟,凡事都要講理,不合道理就不接受,雖然是有這樣的地方,卻也不是冥頑不靈的石頭人,而是相反。
隻要合乎道理,他就會改變想法,以這個意義來說,思想十分柔軟。
跟那些沒肚量卻又不肯聽人說話的愚者是天差地遠。
對了,你們……呃,知道狐狗狸[106]嗎?” “狐狗狸?” 那是一種占蔔吧。
雖然不知道做法,但是聽說過。
忘記是什麼時候了,好像也看别人玩過。
也許是妻子還是母親在玩,那才是婦孺會熱衷的迷信吧。
我這麼說,矢作說完全沒錯。
“就像你說的,是迷信,迷信!但是啊,高遠老弟,要是每個人都能這麼想就好了,但也是有人信的。
那玩意兒開始流行,是五六年前的事了,家家戶戶都在玩哪。
用三根竹子組合成腳,放上個盆子,做成張桌子。
然後把手放在上面降靈。
” “降靈……?” 聽說是靈,矢作說: “哎,世上有沒有靈,那才是沒人知道。
沒有證據。
沒有證據說有,也沒有證據說沒有。
但相信狐狗狸的人,深信那就是靈。
問題就在這裡。
不懷疑,也就是不思考。
如果是徹底思考之後這麼斷定,那麼即使是錯的,至少也有一番道理。
那樣的話,接下來隻需要辯證那番道理是否正确就行了。
” “是這樣沒錯。
” 但無關緊要。
“是迷信吧。
” “如果不是的話呢?” “呃……” 我完全不懂他在說什麼。
“如果……我是說如果,如果真的有靈來了,怎麼辦?如果真的證明有靈,那就得從頭全部重新思考吧。
世上有靈,可以用竹子跟盆子把它給叫來,如果這是真理,那麼就得以此為基礎,全部重新檢驗,否則其他的道理就站不住腳了吧?” “嗯,的确是。
” 所以老師做了實驗,矢作說。
我問什麼實驗,他說那個叫狐狸狗的東西的實驗。
“呃……” “老師做了降靈的實驗。
他參加了一個叫不思議研究會的團體。
” “這還真是……瘋狂……” “就是啊,會這麼想吧。
哎,會被說是瘋狂吧。
但老師是認真的。
他這個人會認真地做瘋狂的事。
即使别人覺得無關緊要,他就是沒辦法置之不理。
老師是那種一點破綻也會耿耿于懷的人。
雖然不太想說,但其實在下會認識老師,也是因為那個不思議研究會。
”“跟不思議有關嗎?” 山倉說,矢作闆起臉孔,說就是因為别人會這麼想,他才不想說的。
“不過,就是這樣沒錯。
最早的契機是我為了某起案件,去請教老師的意見。
這是不打緊,老師在去年,還成立了一個叫作妖怪研究會的組織。
” “妖怪?” 什麼妖怪?我問,矢作回答說是迷妄。
“迷妄?” “噢,說白點就是迷信、鬼怪這類東西。
是要針對十五年前,山倉老弟你們感到疑惑、由良老師漠然置之的事,仔細思考的組織。
” “思考鬼怪嗎?” “妖怪寫作‘妖’與‘怪’,是妖怪學。
” “妖怪……學?” “沒錯,就是它的研究會。
不過哲學館也有妖怪學的課,如果你們有興趣,可以來聽聽。
如果付不出學費,也可以成為館外員。
” “什麼叫館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