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書三 權宜
關燈
小
中
大
究竟有幾年沒聽到三味線的音色了?
我這人不到鐵石心腸那麼冷硬,以明治人而言,該說是脆弱到令人同情,既無信念,也無骨氣。
然而卻敢肆無忌憚地自稱木頭人,是因為我與聲色犬馬絕緣。
我也不上戲館子、演藝場之類的地方。
原本我就是厭惡浮世、自诩為隐遁之士的那種人,因此對于縱情聲色的花街柳巷也不熟悉。
歌舞樂曲也完全生疏,連端呗與長呗[87]都分不清楚。
我隻知道,舞台上傳來的不屬于這些。
清朗的三味線聲,配上嘹亮的歌聲。
世人都說三弦是女聲,不過現在随之唱和的歌聲亦是女聲。
但那也并非深情的新内流[88],粗杆三弦彈奏的音色直傳丹田,太夫[89]也熱情演唱,頭上的花簪幾乎甩落下來,忘情投入。
是義太夫節[90],而且并非一般的義太夫,而是娘義太夫。
是年輕姑娘在彈唱。
據說現在極受歡迎。
舞台上,樸素的純白紡綢衣上穿着華麗無花紋肩衣的年輕姑娘,正在彈唱《妹背山婦女庭訓》。
我覺得應該是,但原本就不熟悉,再加上客人的歡呼聲驚人,分散了我的注意力,連戲碼都聽不清楚。
雖然不知道情節,但也不至于無法專注,隻要把歡呼聲也當成表演的一部分就行了。
說唱到高潮處,底下就會湧出陣陣粗野的吆喝聲。
因為一應一和,仿佛配合好的一樣,聽起來也像是一種伴奏。
甚至有人敲打鞋牌[91]。
仔細辨聽,客人在說“怎麼樣怎麼樣”。
我完全不懂是要把什麼東西怎麼樣。
雖然不懂,但覺得很來勁。
不是噓聲,也不是喝彩,與歌舞伎表演時底下觀衆的吆喝聲也不一樣。
聽到後來,我都差點要跟着一起喊“怎麼樣怎麼樣”了。
不,我已經在内心一起呼喊了。
雖然有點害羞,但非常有趣。
窩在自家裡,是享受不到這樣的亢奮的。
邀我來看表演的是山倉,他是以前我任職的香煙制造公司的創社老闆。
不,公司已經沒了,所以也沒有創社可言了吧。
創立公司的是山倉,關掉公司的也是山倉。
在我因為不值一提的理由休假的期間,不出所料,公司倒閉了。
休假以前,生意就已經欲振乏力,我看出應該撐不下去了,才做出休假的決定。
但雖說早已預期,實際上真的倒了,仍教人有些寂寞。
家父在舊幕府時代是旗本[92],而山倉是家父的近侍之子。
據本人說,他在家臣的武士當中是最年輕的一個,曾受到主公格外關照。
記得山倉約莫大我十歲,因此幕府瓦解時,他還不到二十吧。
他那原為近侍的父親在幕府解體後,似乎整個人變得槁木死灰,就這樣衰弱病倒了。
山倉在工作的同時,也照顧着父親,但沒有多久,就在旁人建議下,開始上私塾。
他好像是學習儒學之類的,但那時候的事情我不太清楚。
那是西鄉下野,西南之役爆發之前的事。
當時社會自由民權呼聲高漲,動蕩不安,流行讀書會、演講等活動,所以我記得聽到這消息的時候,心想難道山倉也成了憤世嫉俗的士族,打算造反嗎? 家父告訴我,山倉是個認真向學的塾生。
但山倉的父親過世後,他便辭掉工作,也很快就離開了私塾,在親友幫忙下,搬到三河。
那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當時他還到家裡來打招呼。
據說山倉家原籍駿河,而且我以為他會就這樣埋骨靜岡,沒想到幾年後他上京來,不知為何竟做起三州[93]的香煙販賣事業。
那是四年前的事。
四年來,山倉的公司落後于以标新立異的宣傳聞名的岩谷松平天狗香煙,在純國産香煙的制造販賣業中,應該算是排名二三吧。
當時山倉也禮數周到地到家裡來打招呼。
而我則在家父說情下,請他雇用我。
因為孩子出生,我想認真謀份差事。
我很清楚,自己沒有闖出一番事業的本事。
對于才剛元服就剃掉發髻的人來說,沒有武家無謂的自尊。
我并不排斥聽人使喚,因此有樣學樣地拼命工作。
因為是武家做生意,笨手笨腳,經常碰壁,但很有趣。
與靠着嘩衆取寵的宣傳手法席卷市場的岩谷天狗相比,雖然樸素得多,但山倉将軍香煙商會的業績也逐步成長。
不過這幾年經營卻迅速惡化了,因為出現了愈來愈多的競争敵手。
碰上商業競争,武士還是赢不了正牌商人。
去年,靠着模仿亞美利加香煙大賺一筆的村井吉兵衛進軍東京,等于是給了山倉将軍香煙緻命的一擊。
他們附上設計新潮的圖卡,或雇用樂隊進行熱鬧華麗的宣傳,令質樸的山倉将軍香煙陷入絕境。
山倉的口頭禅是,将軍畢竟打不過官軍。
這句埋怨,要從岩谷是薩摩出身,而村井是京都出身說起。
而山倉是駿府出身,公司名稱又叫将軍香煙商會。
這将軍,指的也不是軍人的将軍,而是德川家的“征夷大将軍”封号。
但話又說回來,岩谷、村井兩人也并非連手共鬥,而是彼此殺得腥風血雨,因此其實是将軍香煙自己敗下陣來的。
我不知道“将軍”這樣的公司名稱,是不是出于山倉雖然年輕,但曾經領受幕府俸祿的志氣;又或是單純以駿河及三河這樣的地緣關系來命名,但不管怎麼樣,總之是被時代潮流給抛下了。
我問過山倉本人,他說那名字隻是随便取的,我想應該就如他說的吧。
上個月中旬,我接到山倉聯絡,說繼續撐下去,也隻會讓債台日益高築,所以要把公司收了。
他說他也要回靜岡去,所以我提議辦個送别會。
我說大夥一起到淺草的淩雲閣[94]參觀,順道吃個牛肉火鍋,熱鬧一番吧。
也是一個人久了,我有點寂寞了。
然而山倉說其他員工都已經離開,沒有半個人了。
兩個男人一起攀登十二樓看景色也沒意思,隻會教人發笑,一點都不好玩。
所以才會變成來聽娘義太夫。
看戲太貴了。
大衆演藝場的話,淺草和本鄉到處都有,省下來的錢還可以拿來吃頓牛肉鍋。
而且上大衆演藝場不必像看戲那樣鄭重其事,可以随意進去。
我這麼說,結果被山倉反駁說哪能随意進去,還說要進大衆演藝場,必須鉚足了勁。
雖然以前女性義太夫被稱為“垂義太”,說她們賣藝又賣淫,受人譏笑,但據說最近大受歡迎。
我半信半疑地前來一看,确實高朋滿座,甚至滿到外頭來,讓我内心咋舌不已。
現在已是秋寒季節,我穿了披肩式無袖外套出門,但裡頭人多到甚至悶熱。
表演結束,在人潮推擠下,總算踉跄地走到外頭,結果發現外頭也是黑壓壓的人山人海。
我問這是怎麼回事,山倉說是在等出場。
“等什麼出場?” “等心儀的太夫出來。
看,正中央停着包車,對吧?” 人潮太多,看不清楚,隻看到車夫的鬥笠。
那裡停着一輛人力車。
“當紅太夫沒空休息,得繼續趕往下一個舞台。
一收拾好,就得立刻直奔那輛車出發。
這些人就是在等那個。
” “等太夫做什麼?難道是說即使是從後台門口到人力車的那一瞬間,隻看到一眼也好,也想多看看那張倩影,是嗎?” “不是啦。
” 山倉望着人山人海笑了。
“他們要跟着那輛車,大軍移動繼續前往下一個舞台。
然後繼續高喊‘怎麼樣怎麼樣’。
” “還要繼續去看?” “是啊,多少次都要看。
他們是為義太夫癡狂哪。
日複一日,不停地看,直到錢财和空閑都用光為止。
我想他們應該是書生之類的身份,但時代變啦。
我在那個年紀,可是在私塾裡跪着背《論語》呢。
” “而我在遊手好閑。
” “少主跟我身份不同啊。
” “别叫我少主啦。
” 山倉好久沒這麼叫我了。
自從幼少時期,旁人便一直這麼稱呼我,我也不覺得有何不妥。
但受雇于山倉時,我請他停止如此稱呼。
我已經不是少年人了。
而且随着明治維新,主從關系也消失了,我不再是能被稱為少主的身份。
不,受他雇用的時候,我們的主從關系就颠倒了。
“如果我還是你老闆,就叫你高遠老弟,但公司都已經倒了,又恢複原狀了吧?如果依原來的關系,你就是恩重如山的主公的嫡長子,是繼嗣大人。
” “家父已經過世了。
” 那就是少主公,山倉又笑。
這時我在山倉肩膀後頭看到一張不悅的臉。
那人頭戴高禮帽,身穿大衣,蓄着優雅的胡須,是個上了年紀的紳士。
年紀比山倉更大吧。
我估計有五十左右。
男子的表情扭曲到近乎古怪,似乎正注視着等待太夫登場、準備歡呼“怎麼樣怎麼樣”的那夥人。
不,該說是瞪視嗎? 哇!一陣歡聲雷動。
那夥人嗓音低啞,因此那與其說是歡呼,不如說聽起來更像震動。
大概是太夫出來了。
震動化為騷動,一團人亂糟糟地開始移動。
“話說回來,這也真不得了呢。
那女太夫也不過是個才十七八歲的小姑娘吧?” “不不不,就算是小姑娘,也不容小觑啊。
身為娘義太夫,成長到能穿上無袖肩衣這一步,其中的辛苦非同小可。
大凡藝人皆是如此,從不支薪的打雜小厮開始,直到爬上暖場的地位,中間的過程飽嘗辛酸。
而能夠暖場後,直到升為壓軸表演者,又是段嘔心瀝血的日子。
中間有好幾個階段身份,就像相撲那樣。
再說,義太夫節需要營業執照,晉升真打[95]的‘手見’[96]非常嚴格。
” 手見,簡而言之就是考試。
考試極為嚴格。
“即使通過,若是人氣衰退,也會被流放郊區。
畢竟有太多可以替代的人。
所以像那樣有‘堂折連’[97]追捧,是最風光的時候了。
” 那群教徒好像被稱為“堂折連”,雖然我依然不懂為什麼要喊“怎麼樣”。
你好清楚呢,我說。
沒想到山倉說了令人意外的話,“其實我挺着迷的。
” “你常來看?” “倒也還好。
她們紅到讓講談師都減少出場次數了,所以我也會來看看。
我不像你這麼達觀,是個俗物。
那個绫之助也不錯,但我比較支持京子。
” 我是個俗物啊,山倉又說: “哎,這年頭,到處都講競争,做生意也是一樣。
我絕對不是說當世風不好,也不認為隻有武士大搖大擺的時代是對的,但隻是一次輸赢,就讓境遇驟然丕變,這樣的日子教人消受不起。
一想到那樣的小姑娘,也處在那樣競争激烈的環境,當然會教人忍不住想支持。
” 山倉眯起眼睛,像在遠望那夥人離去的方向,小聲地唱和“怎麼樣怎麼樣”。
可能是彎進巷子了,吵吵鬧鬧的一夥人已不見身影,隻剩下喧騷的殘渣凝結在路上。
氣氛不由得感傷起來,又有種結束得不幹不脆的感覺,所以我們決定不吃牛肉鍋,隻喝個一杯就回去。
汗水涼了,挺冷的。
我們想要避開現代風格的店,拖拖拉拉地走着,發現一家外觀像茶店的居酒屋,掀開門簾進去。
也不是想要懷念江戶,隻是忽然想要避開當世風。
好像沒有啤酒。
不過這種時節,應該也不會有人點啤酒,但這裡連菜單也沒有。
我向老婆子要了兩瓶燙酒,請她随便來幾樣下酒菜,然後環顧店内。
這裡與其說是酒鋪,更像是簡單的食堂。
我的視線停留在店角落。
剛才凝視着堂折連的那位紳士,正帶着半哭不笑的表情坐在那裡。
他擡頭挺胸,表情與那姿勢卻格格不入。
穿着是正式的洋服,然而所處的景觀卻是時代錯亂的和風,因此顯得格外醒目。
趁着對方似乎沒注意到我,我細細觀察起他來,山倉也注意到我的視線,回頭望過去。
“啊。
” 山倉出聲。
“怎麼了?你認識的人?” “呃,我想是,應該錯不了。
真是太巧了。
” 山倉起身離座,直接走到男人面前。
“冒昧請教,您是東京警視廳的矢作劍之進先生嗎?” 原來是警官? 沒有穿制服,也許是高層人物。
在下已辭去警職了,男人應道: “沒錯,在下的确是矢作。
不過很遺憾,我并不認得閣下。
不好意思,我們在哪裡見過嗎?” “這也難怪。
沒錯,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
我隻在赤坂的日式餐館與您有過一面之緣。
您不記得嗎?那次……” “怎……” 怎麼可能忘記!矢作睜圓了眼睛說: “說到十五年前的赤坂,不就是那位由良閣下舉辦的百物語怪談會嗎?” “正是如此。
” “原來你也在場?” 矢作的眼睛瞪得更大了。
“是的,眼前冷不防上演一出警匪劇,真把我給吓傻了。
當時矢作先生吩咐切勿将見聞之事外傳,免得徒然迷惑人心。
我謹守交代,直至今日,都未曾向外人提起隻言片語。
那是我畢生難忘的一樁奇事。
” “可是當時在那裡的……” “當時我是孝悌塾的塾生——由良公笃大人的門人。
” “哦,是其中一人啊。
” 矢作站起來,說了聲“這樣啊”。
然後他略為傾身,問山倉:“真的嗎?” “是的。
我記得參加那場怪談會的塾生,包括我在内,共有六人,但除了我以外的五人,都是暴發戶的闊少,雖然不想這麼說,但全是些無心課業的纨绔子弟。
哦,我自己成績也沒好到哪裡就是了。
” “确實,我記得就是那夥人為了世上有無怪異而吵鬧,惹得由良閣下困擾,才會舉辦那場怪談會。
” “正是如此。
” “你也是元兇之一?” “不,我原本是窮士族出身,與他們也不是很熟。
反倒是他們認為我配不上他們,瞧不起我。
我完全是因為擔憂塾長的安全,才表明要參加。
不過我身為一個儒者也不夠徹底,多少還是相信的。
” “相信什麼?” 怪異啊,山倉說: “自古以來,儒者就是采取廢佛的立場,但那個時候,吾師強烈抨擊廢佛毀釋的風潮。
老師說,那隻是一群無仁無智、無義也無禮的暴徒。
” “的确,有段時期實在太過火了。
破壞寺院,毀棄佛像,連院中小寺都被拿去抛售。
盡管政府并未獎勵這樣的行為哪。
我不知道被派出去取締過多少次。
” “是的。
那時一名塾生問,身為儒者,該如何理解神佛?老師回答,神即是理,佛即是慈悲,因此即使不提神佛,亦可以談論。
” 我聽說過,矢作說: “令師說,若是提到神佛,必定會偏離理,對吧?他說鬼神應敬而遠之,論其有無,是愚昧之舉。
” “沒錯。
但是就有人問了:那鬼怪怎麼樣呢?” “鬼怪啊?” “敝師當下斷定,那種迷妄之物不存在,卻有人就是不聽。
既然說敬而遠之,表示鬼神是存在的。
老師的立場是争論鬼神的有無毫無意義,但有人就是不接受。
于是……” “一開始是為了要讓鬼怪現身,對吧?談鬼事,則怪至……是嗎?” “是的,我學而不成,修養也不夠,一想到萬一真的出現鬼怪,就為老師的安危憂心不已。
” “所以你才參加了那場活動嗎?雖然實際上出現的不是鬼怪,而是罪犯。
” “是的,但是……” 鬼怪也出現了,山倉說。
“在下的同僚也這麼說,但在下并沒有看到那樣的東西,也沒有仔細想過那件事,所以那究竟是什麼,真僞不明。
哎,不過那場活動是最後一次,後來我們失去了重要的人,所以坦白說,有沒有鬼怪,已經是其次。
可是……” 這時老婆子送酒來了。
因為沒有其他客人,也沒必要在店裡站着談天,我們便并桌而坐。
矢作的桌子較大,而且他說坐角落比較自在,所以我們移到那邊去。
“高遠老弟知道這位嗎?這位是過去立下許多大功,經常出現在錦繪報紙上的知名巡查大人。
” 别這樣、别這樣,矢作揮手說: “以前的事了。
” “請别謙遜了。
兩國的怪火騷動、池袋村的怪蛇騷動,您迅速偵破許多怪異事件,是名震帝都的不思議巡查啊。
” “别提那個名号了。
” 矢作露出困窘的表情。
“想起那時候的事,哎,真教我臉紅,汗顔至極。
” 矢作掏出手帕,擦了擦沒汗的額頭。
“但是塾長和他父親伯爵大人都十分感謝矢作先生。
” “說來話長,但無功不受祿。
哎,往事就别提了。
倒是這位先生……” 這位是相當于我的主家的高遠先生,山倉如此介紹我。
這才是教人汗顔至極。
别說主子了,我根本是個厭世隐遁的廢人。
矢作重新報上名字,向我行了個禮。
長者這樣對我行禮,我更是感到如坐針氈了。
“哎,這也算是某種緣分,往後還請多多關照。
來,幹杯。
” 他為我斟酒。
這樣立場根本颠倒了,我更感到局促了。
“先不談這個,矢作先生……也是去看那娘義太夫?” 他看起來不像會去看那種表演的人。
我這麼問,矢作便蹙起眉頭。
“嗯,我是去看了。
雖然那也不是什麼壞東西,不過那群客人啊……” 您說堂折連?山倉問。
矢作回道: “我不知道那叫什麼。
女義太夫從江戶古時,就被禁過好幾次。
允許女藝人登上舞台,正好就是那場怪談會舉辦的時候,在那之前是被禁止的。
你們知道為何被禁止嗎?” 因為傷風敗俗吧?山倉說: “違反公共秩序和良好風俗。
” “不是的。
以某些角度來說,也是這樣沒錯,但并不是女藝人不好,而是壞在客人。
失去理性的客人,會做出失控的行為。
無論怎麼取締,他們依然故我。
會有一堆男人被女藝人的美色所迷惑。
其實是壞在這裡。
從江戶古時就是如此。
” “原
然而卻敢肆無忌憚地自稱木頭人,是因為我與聲色犬馬絕緣。
我也不上戲館子、演藝場之類的地方。
原本我就是厭惡浮世、自诩為隐遁之士的那種人,因此對于縱情聲色的花街柳巷也不熟悉。
歌舞樂曲也完全生疏,連端呗與長呗[87]都分不清楚。
我隻知道,舞台上傳來的不屬于這些。
清朗的三味線聲,配上嘹亮的歌聲。
世人都說三弦是女聲,不過現在随之唱和的歌聲亦是女聲。
但那也并非深情的新内流[88],粗杆三弦彈奏的音色直傳丹田,太夫[89]也熱情演唱,頭上的花簪幾乎甩落下來,忘情投入。
是義太夫節[90],而且并非一般的義太夫,而是娘義太夫。
是年輕姑娘在彈唱。
據說現在極受歡迎。
舞台上,樸素的純白紡綢衣上穿着華麗無花紋肩衣的年輕姑娘,正在彈唱《妹背山婦女庭訓》。
我覺得應該是,但原本就不熟悉,再加上客人的歡呼聲驚人,分散了我的注意力,連戲碼都聽不清楚。
雖然不知道情節,但也不至于無法專注,隻要把歡呼聲也當成表演的一部分就行了。
說唱到高潮處,底下就會湧出陣陣粗野的吆喝聲。
因為一應一和,仿佛配合好的一樣,聽起來也像是一種伴奏。
甚至有人敲打鞋牌[91]。
仔細辨聽,客人在說“怎麼樣怎麼樣”。
我完全不懂是要把什麼東西怎麼樣。
雖然不懂,但覺得很來勁。
不是噓聲,也不是喝彩,與歌舞伎表演時底下觀衆的吆喝聲也不一樣。
聽到後來,我都差點要跟着一起喊“怎麼樣怎麼樣”了。
不,我已經在内心一起呼喊了。
雖然有點害羞,但非常有趣。
窩在自家裡,是享受不到這樣的亢奮的。
邀我來看表演的是山倉,他是以前我任職的香煙制造公司的創社老闆。
不,公司已經沒了,所以也沒有創社可言了吧。
創立公司的是山倉,關掉公司的也是山倉。
在我因為不值一提的理由休假的期間,不出所料,公司倒閉了。
休假以前,生意就已經欲振乏力,我看出應該撐不下去了,才做出休假的決定。
但雖說早已預期,實際上真的倒了,仍教人有些寂寞。
家父在舊幕府時代是旗本[92],而山倉是家父的近侍之子。
據本人說,他在家臣的武士當中是最年輕的一個,曾受到主公格外關照。
記得山倉約莫大我十歲,因此幕府瓦解時,他還不到二十吧。
他那原為近侍的父親在幕府解體後,似乎整個人變得槁木死灰,就這樣衰弱病倒了。
山倉在工作的同時,也照顧着父親,但沒有多久,就在旁人建議下,開始上私塾。
他好像是學習儒學之類的,但那時候的事情我不太清楚。
那是西鄉下野,西南之役爆發之前的事。
當時社會自由民權呼聲高漲,動蕩不安,流行讀書會、演講等活動,所以我記得聽到這消息的時候,心想難道山倉也成了憤世嫉俗的士族,打算造反嗎? 家父告訴我,山倉是個認真向學的塾生。
但山倉的父親過世後,他便辭掉工作,也很快就離開了私塾,在親友幫忙下,搬到三河。
那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當時他還到家裡來打招呼。
據說山倉家原籍駿河,而且我以為他會就這樣埋骨靜岡,沒想到幾年後他上京來,不知為何竟做起三州[93]的香煙販賣事業。
那是四年前的事。
四年來,山倉的公司落後于以标新立異的宣傳聞名的岩谷松平天狗香煙,在純國産香煙的制造販賣業中,應該算是排名二三吧。
當時山倉也禮數周到地到家裡來打招呼。
而我則在家父說情下,請他雇用我。
因為孩子出生,我想認真謀份差事。
我很清楚,自己沒有闖出一番事業的本事。
對于才剛元服就剃掉發髻的人來說,沒有武家無謂的自尊。
我并不排斥聽人使喚,因此有樣學樣地拼命工作。
因為是武家做生意,笨手笨腳,經常碰壁,但很有趣。
與靠着嘩衆取寵的宣傳手法席卷市場的岩谷天狗相比,雖然樸素得多,但山倉将軍香煙商會的業績也逐步成長。
不過這幾年經營卻迅速惡化了,因為出現了愈來愈多的競争敵手。
碰上商業競争,武士還是赢不了正牌商人。
去年,靠着模仿亞美利加香煙大賺一筆的村井吉兵衛進軍東京,等于是給了山倉将軍香煙緻命的一擊。
他們附上設計新潮的圖卡,或雇用樂隊進行熱鬧華麗的宣傳,令質樸的山倉将軍香煙陷入絕境。
山倉的口頭禅是,将軍畢竟打不過官軍。
這句埋怨,要從岩谷是薩摩出身,而村井是京都出身說起。
而山倉是駿府出身,公司名稱又叫将軍香煙商會。
這将軍,指的也不是軍人的将軍,而是德川家的“征夷大将軍”封号。
但話又說回來,岩谷、村井兩人也并非連手共鬥,而是彼此殺得腥風血雨,因此其實是将軍香煙自己敗下陣來的。
我不知道“将軍”這樣的公司名稱,是不是出于山倉雖然年輕,但曾經領受幕府俸祿的志氣;又或是單純以駿河及三河這樣的地緣關系來命名,但不管怎麼樣,總之是被時代潮流給抛下了。
我問過山倉本人,他說那名字隻是随便取的,我想應該就如他說的吧。
上個月中旬,我接到山倉聯絡,說繼續撐下去,也隻會讓債台日益高築,所以要把公司收了。
他說他也要回靜岡去,所以我提議辦個送别會。
我說大夥一起到淺草的淩雲閣[94]參觀,順道吃個牛肉火鍋,熱鬧一番吧。
也是一個人久了,我有點寂寞了。
然而山倉說其他員工都已經離開,沒有半個人了。
兩個男人一起攀登十二樓看景色也沒意思,隻會教人發笑,一點都不好玩。
所以才會變成來聽娘義太夫。
看戲太貴了。
大衆演藝場的話,淺草和本鄉到處都有,省下來的錢還可以拿來吃頓牛肉鍋。
而且上大衆演藝場不必像看戲那樣鄭重其事,可以随意進去。
我這麼說,結果被山倉反駁說哪能随意進去,還說要進大衆演藝場,必須鉚足了勁。
雖然以前女性義太夫被稱為“垂義太”,說她們賣藝又賣淫,受人譏笑,但據說最近大受歡迎。
我半信半疑地前來一看,确實高朋滿座,甚至滿到外頭來,讓我内心咋舌不已。
現在已是秋寒季節,我穿了披肩式無袖外套出門,但裡頭人多到甚至悶熱。
表演結束,在人潮推擠下,總算踉跄地走到外頭,結果發現外頭也是黑壓壓的人山人海。
我問這是怎麼回事,山倉說是在等出場。
“等什麼出場?” “等心儀的太夫出來。
看,正中央停着包車,對吧?” 人潮太多,看不清楚,隻看到車夫的鬥笠。
那裡停着一輛人力車。
“當紅太夫沒空休息,得繼續趕往下一個舞台。
一收拾好,就得立刻直奔那輛車出發。
這些人就是在等那個。
” “等太夫做什麼?難道是說即使是從後台門口到人力車的那一瞬間,隻看到一眼也好,也想多看看那張倩影,是嗎?” “不是啦。
” 山倉望着人山人海笑了。
“他們要跟着那輛車,大軍移動繼續前往下一個舞台。
然後繼續高喊‘怎麼樣怎麼樣’。
” “還要繼續去看?” “是啊,多少次都要看。
他們是為義太夫癡狂哪。
日複一日,不停地看,直到錢财和空閑都用光為止。
我想他們應該是書生之類的身份,但時代變啦。
我在那個年紀,可是在私塾裡跪着背《論語》呢。
” “而我在遊手好閑。
” “少主跟我身份不同啊。
” “别叫我少主啦。
” 山倉好久沒這麼叫我了。
自從幼少時期,旁人便一直這麼稱呼我,我也不覺得有何不妥。
但受雇于山倉時,我請他停止如此稱呼。
我已經不是少年人了。
而且随着明治維新,主從關系也消失了,我不再是能被稱為少主的身份。
不,受他雇用的時候,我們的主從關系就颠倒了。
“如果我還是你老闆,就叫你高遠老弟,但公司都已經倒了,又恢複原狀了吧?如果依原來的關系,你就是恩重如山的主公的嫡長子,是繼嗣大人。
” “家父已經過世了。
” 那就是少主公,山倉又笑。
這時我在山倉肩膀後頭看到一張不悅的臉。
那人頭戴高禮帽,身穿大衣,蓄着優雅的胡須,是個上了年紀的紳士。
年紀比山倉更大吧。
我估計有五十左右。
男子的表情扭曲到近乎古怪,似乎正注視着等待太夫登場、準備歡呼“怎麼樣怎麼樣”的那夥人。
不,該說是瞪視嗎? 哇!一陣歡聲雷動。
那夥人嗓音低啞,因此那與其說是歡呼,不如說聽起來更像震動。
大概是太夫出來了。
震動化為騷動,一團人亂糟糟地開始移動。
“話說回來,這也真不得了呢。
那女太夫也不過是個才十七八歲的小姑娘吧?” “不不不,就算是小姑娘,也不容小觑啊。
身為娘義太夫,成長到能穿上無袖肩衣這一步,其中的辛苦非同小可。
大凡藝人皆是如此,從不支薪的打雜小厮開始,直到爬上暖場的地位,中間的過程飽嘗辛酸。
而能夠暖場後,直到升為壓軸表演者,又是段嘔心瀝血的日子。
中間有好幾個階段身份,就像相撲那樣。
再說,義太夫節需要營業執照,晉升真打[95]的‘手見’[96]非常嚴格。
” 手見,簡而言之就是考試。
考試極為嚴格。
“即使通過,若是人氣衰退,也會被流放郊區。
畢竟有太多可以替代的人。
所以像那樣有‘堂折連’[97]追捧,是最風光的時候了。
” 那群教徒好像被稱為“堂折連”,雖然我依然不懂為什麼要喊“怎麼樣”。
你好清楚呢,我說。
沒想到山倉說了令人意外的話,“其實我挺着迷的。
” “你常來看?” “倒也還好。
她們紅到讓講談師都減少出場次數了,所以我也會來看看。
我不像你這麼達觀,是個俗物。
那個绫之助也不錯,但我比較支持京子。
” 我是個俗物啊,山倉又說: “哎,這年頭,到處都講競争,做生意也是一樣。
我絕對不是說當世風不好,也不認為隻有武士大搖大擺的時代是對的,但隻是一次輸赢,就讓境遇驟然丕變,這樣的日子教人消受不起。
一想到那樣的小姑娘,也處在那樣競争激烈的環境,當然會教人忍不住想支持。
” 山倉眯起眼睛,像在遠望那夥人離去的方向,小聲地唱和“怎麼樣怎麼樣”。
可能是彎進巷子了,吵吵鬧鬧的一夥人已不見身影,隻剩下喧騷的殘渣凝結在路上。
氣氛不由得感傷起來,又有種結束得不幹不脆的感覺,所以我們決定不吃牛肉鍋,隻喝個一杯就回去。
汗水涼了,挺冷的。
我們想要避開現代風格的店,拖拖拉拉地走着,發現一家外觀像茶店的居酒屋,掀開門簾進去。
也不是想要懷念江戶,隻是忽然想要避開當世風。
好像沒有啤酒。
不過這種時節,應該也不會有人點啤酒,但這裡連菜單也沒有。
我向老婆子要了兩瓶燙酒,請她随便來幾樣下酒菜,然後環顧店内。
這裡與其說是酒鋪,更像是簡單的食堂。
我的視線停留在店角落。
剛才凝視着堂折連的那位紳士,正帶着半哭不笑的表情坐在那裡。
他擡頭挺胸,表情與那姿勢卻格格不入。
穿着是正式的洋服,然而所處的景觀卻是時代錯亂的和風,因此顯得格外醒目。
趁着對方似乎沒注意到我,我細細觀察起他來,山倉也注意到我的視線,回頭望過去。
“啊。
” 山倉出聲。
“怎麼了?你認識的人?” “呃,我想是,應該錯不了。
真是太巧了。
” 山倉起身離座,直接走到男人面前。
“冒昧請教,您是東京警視廳的矢作劍之進先生嗎?” 原來是警官? 沒有穿制服,也許是高層人物。
在下已辭去警職了,男人應道: “沒錯,在下的确是矢作。
不過很遺憾,我并不認得閣下。
不好意思,我們在哪裡見過嗎?” “這也難怪。
沒錯,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
我隻在赤坂的日式餐館與您有過一面之緣。
您不記得嗎?那次……” “怎……” 怎麼可能忘記!矢作睜圓了眼睛說: “說到十五年前的赤坂,不就是那位由良閣下舉辦的百物語怪談會嗎?” “正是如此。
” “原來你也在場?” 矢作的眼睛瞪得更大了。
“是的,眼前冷不防上演一出警匪劇,真把我給吓傻了。
當時矢作先生吩咐切勿将見聞之事外傳,免得徒然迷惑人心。
我謹守交代,直至今日,都未曾向外人提起隻言片語。
那是我畢生難忘的一樁奇事。
” “可是當時在那裡的……” “當時我是孝悌塾的塾生——由良公笃大人的門人。
” “哦,是其中一人啊。
” 矢作站起來,說了聲“這樣啊”。
然後他略為傾身,問山倉:“真的嗎?” “是的。
我記得參加那場怪談會的塾生,包括我在内,共有六人,但除了我以外的五人,都是暴發戶的闊少,雖然不想這麼說,但全是些無心課業的纨绔子弟。
哦,我自己成績也沒好到哪裡就是了。
” “确實,我記得就是那夥人為了世上有無怪異而吵鬧,惹得由良閣下困擾,才會舉辦那場怪談會。
” “正是如此。
” “你也是元兇之一?” “不,我原本是窮士族出身,與他們也不是很熟。
反倒是他們認為我配不上他們,瞧不起我。
我完全是因為擔憂塾長的安全,才表明要參加。
不過我身為一個儒者也不夠徹底,多少還是相信的。
” “相信什麼?” 怪異啊,山倉說: “自古以來,儒者就是采取廢佛的立場,但那個時候,吾師強烈抨擊廢佛毀釋的風潮。
老師說,那隻是一群無仁無智、無義也無禮的暴徒。
” “的确,有段時期實在太過火了。
破壞寺院,毀棄佛像,連院中小寺都被拿去抛售。
盡管政府并未獎勵這樣的行為哪。
我不知道被派出去取締過多少次。
” “是的。
那時一名塾生問,身為儒者,該如何理解神佛?老師回答,神即是理,佛即是慈悲,因此即使不提神佛,亦可以談論。
” 我聽說過,矢作說: “令師說,若是提到神佛,必定會偏離理,對吧?他說鬼神應敬而遠之,論其有無,是愚昧之舉。
” “沒錯。
但是就有人問了:那鬼怪怎麼樣呢?” “鬼怪啊?” “敝師當下斷定,那種迷妄之物不存在,卻有人就是不聽。
既然說敬而遠之,表示鬼神是存在的。
老師的立場是争論鬼神的有無毫無意義,但有人就是不接受。
于是……” “一開始是為了要讓鬼怪現身,對吧?談鬼事,則怪至……是嗎?” “是的,我學而不成,修養也不夠,一想到萬一真的出現鬼怪,就為老師的安危憂心不已。
” “所以你才參加了那場活動嗎?雖然實際上出現的不是鬼怪,而是罪犯。
” “是的,但是……” 鬼怪也出現了,山倉說。
“在下的同僚也這麼說,但在下并沒有看到那樣的東西,也沒有仔細想過那件事,所以那究竟是什麼,真僞不明。
哎,不過那場活動是最後一次,後來我們失去了重要的人,所以坦白說,有沒有鬼怪,已經是其次。
可是……” 這時老婆子送酒來了。
因為沒有其他客人,也沒必要在店裡站着談天,我們便并桌而坐。
矢作的桌子較大,而且他說坐角落比較自在,所以我們移到那邊去。
“高遠老弟知道這位嗎?這位是過去立下許多大功,經常出現在錦繪報紙上的知名巡查大人。
” 别這樣、别這樣,矢作揮手說: “以前的事了。
” “請别謙遜了。
兩國的怪火騷動、池袋村的怪蛇騷動,您迅速偵破許多怪異事件,是名震帝都的不思議巡查啊。
” “别提那個名号了。
” 矢作露出困窘的表情。
“想起那時候的事,哎,真教我臉紅,汗顔至極。
” 矢作掏出手帕,擦了擦沒汗的額頭。
“但是塾長和他父親伯爵大人都十分感謝矢作先生。
” “說來話長,但無功不受祿。
哎,往事就别提了。
倒是這位先生……” 這位是相當于我的主家的高遠先生,山倉如此介紹我。
這才是教人汗顔至極。
别說主子了,我根本是個厭世隐遁的廢人。
矢作重新報上名字,向我行了個禮。
長者這樣對我行禮,我更是感到如坐針氈了。
“哎,這也算是某種緣分,往後還請多多關照。
來,幹杯。
” 他為我斟酒。
這樣立場根本颠倒了,我更感到局促了。
“先不談這個,矢作先生……也是去看那娘義太夫?” 他看起來不像會去看那種表演的人。
我這麼問,矢作便蹙起眉頭。
“嗯,我是去看了。
雖然那也不是什麼壞東西,不過那群客人啊……” 您說堂折連?山倉問。
矢作回道: “我不知道那叫什麼。
女義太夫從江戶古時,就被禁過好幾次。
允許女藝人登上舞台,正好就是那場怪談會舉辦的時候,在那之前是被禁止的。
你們知道為何被禁止嗎?” 因為傷風敗俗吧?山倉說: “違反公共秩序和良好風俗。
” “不是的。
以某些角度來說,也是這樣沒錯,但并不是女藝人不好,而是壞在客人。
失去理性的客人,會做出失控的行為。
無論怎麼取締,他們依然故我。
會有一堆男人被女藝人的美色所迷惑。
其實是壞在這裡。
從江戶古時就是如此。
”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