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A 不采用有關徽宗及徽宗朝一些常見故事的原因
關燈
小
中
大
決定哪些故事可信,這是曆史學家面臨的一項最基本的任務,因為他們很清楚并非所有的史料都同樣可信。
就宋朝而言,有些官方文書也未必可信,尤其是言官呈遞的奏疏,他們因為職責所在,要将聽到的人們對事情的議論向皇帝彙報,即使這些事情并沒有其他證據支持。
此外,宋朝的文人還撰寫了數百部筆記,其中收錄了大量的逸聞和随筆,但有的故事并非基于作者的個人知識,而是道聽途說,也許是第二手或者第三手知識,甚至有可能是在别人的筆記中所見。
宋朝人與其他時代或其他地方的人一樣,都喜歡有趣的事情,而一些機智的故事就可能十分風趣。
因此,有些曆史名人的故事也可能經過了修飾,甚至是杜撰出來的。
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這些書的存在,我們現在才有可能對很多内容進行讨論,因此,曆史學家并不十分情願将這些書籍一筆抹殺。
我在本書中引用了蔡絛的《鐵圍山叢談》,是考慮到他的父親蔡京經常在皇宮内,作為蔡京的兒子,他很可能會知道書中記錄的有關徽宗及其朝廷發生的事情。
另外一位我多次引用的作者是王明清(1127—1214),他似乎能看到很多徽宗朝的史料,不過,他記錄的轶事當然也不是全部可信。
同時,我們還應意識到,筆記中的内容也經常會被一些正史引用。
因此,對于任何看起來更像是基于謠傳而非第一手知識的史料,今天的曆史學家必須時刻保留一點懷疑态度。
哪些故事能夠接受,哪些不能,沒有什麼萬無一失的辦法來判定。
有時候靠常識就夠了,有時候故事與來源更可靠的史料相互矛盾,可以推斷它可能是杜撰出來的。
例如,某個人物也許不可能出現在他在故事中所處的地點。
還有的時候,故事一看就是虛構的,不用有反證就可以直接否定。
當然,即使是那些經過加工或憑空編造出來的故事,也有助于我們對當時的理解,因為它們可以讓我們看到當時流傳的是哪一類故事和謠言。
不過,當讨論的對象是真實發生之事時,相關的謠傳就不是一個好的信息來源了。
在下文中,我列出了不采用這六個故事的理由,其中有的故事還被正史收錄,有的則隻見于筆記。
我還舉了一些例子,有的是因為涉及比較重要的問題,有的則為了說明此類虛構故事也很可能會被載入正史。
我列的例子都是被一些現代學者當作真實史料來用的。
徽宗的生日 元朝史料上記載了一個傳言,據說徽宗實際上出生于五月初五,但由于這一天被視為不吉利的日子,徽宗的生日就被改為吉利的十月初十。
[1]周密(1232—1308)在他的兩本書——《齊東野語》和《癸辛雜識》[2]中記載了這個故事。
沒有更早的現存史料記載這件事。
然而,此傳言非常不可信,因為這意味着改變了神宗諸子的長幼次序,而這肯定會遭到他們母親的強烈反對。
因此,如果徽宗出生于1082年的五月,就會比出生在七月的趙佖還要年長。
[3]如果他的出生日期不吉利,那肯定會将他的生日前移或後移一兩天,而不是一下子往後挪了五個月、直到他的弟弟出生之後的日子。
劉混康和艮嶽 南宋時期,坊間流傳,道士劉混康建議徽宗在京城東北方向修建一座假山,這樣一來他就會子孫繁茂。
[4]關于這個故事,現存史料可能最早出現在王明清在1194年所著的《揮麈錄·後錄》中。
[5]這段文字不是很長,引用如下: 元符末,掖庭訛言祟出。
有茅山道士劉混康者,以法箓符水為人祈禳,且善捕逐鬼物。
上聞,得出入禁中,頗有驗…… 祐陵登極之初,皇嗣未廣,混康言京城東北隅地葉堪輿,倘形勢加以少高,當有多男之祥。
始命為數仞崗阜,已而後宮占熊不絕。
上甚以為喜,繇是崇信道教,土木之工興矣。
一時佞幸,因而逢迎,遂竭國力而經營之,是為艮嶽。
[6] 我沒有采用這個故事,是因為它看起來就不太真實。
徽宗似乎不太可能擔憂生兒子的問題。
徽宗十六歲結婚之後,不到一年,第一個兒子就出生了。
在這個故事發生時,他應該已經登基三個月了。
甚至在登基的當天,他很可能就已經知道妻子懷孕了。
從那時起,他的兒子們開始以一種穩定的頻率降生。
而且,在徽宗給劉混康寫過的大量信件中,也從未暗示過他對孩子出生的擔心,或是感激劉混康告訴他如何确保自己後繼有人。
另外,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艮嶽及其裡面的假山在徽宗登基的第一年就開始修建。
因此,我懷疑這是一個在流傳過程中經過人們不斷想象和渲染而形成的故事。
童貫和蔡京在杭州 現代曆史學家經常作為一個史實提到,蔡京和童貫一起停留在杭州那段時間,是二人關系中一段重要的時期。
[7]正史的記載也支持這個故事。
《宋史·童貫傳》中說:“徽宗立,置明金局于杭,貫以供奉官主之,始與蔡京遊。
京進,貫力也。
”[8]對此,《宋史·蔡京傳》的叙述更為詳盡,并對誰幫助了誰有不同的說法:“童貫以供奉官詣三吳訪書畫奇巧,留杭累月,京與遊,不舍晝夜。
凡所畫屏幛、扇帶之屬,貫日以達禁中,且附語言論奏至帝所,由是帝屬意京。
”[9]1196年的《三朝北盟會編》對此有更進一步的描述,書中稱他們在杭州時,童貫向蔡京講了很多關于前線軍事形勢以及之前一些将領指揮的戰役,讓蔡京對他的軍事才能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在向徽宗推薦将領時,蔡京立即舉薦了童貫。
[10] 這些故事存在的問題,是童貫和蔡京沒在同一時間
就宋朝而言,有些官方文書也未必可信,尤其是言官呈遞的奏疏,他們因為職責所在,要将聽到的人們對事情的議論向皇帝彙報,即使這些事情并沒有其他證據支持。
此外,宋朝的文人還撰寫了數百部筆記,其中收錄了大量的逸聞和随筆,但有的故事并非基于作者的個人知識,而是道聽途說,也許是第二手或者第三手知識,甚至有可能是在别人的筆記中所見。
宋朝人與其他時代或其他地方的人一樣,都喜歡有趣的事情,而一些機智的故事就可能十分風趣。
因此,有些曆史名人的故事也可能經過了修飾,甚至是杜撰出來的。
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這些書的存在,我們現在才有可能對很多内容進行讨論,因此,曆史學家并不十分情願将這些書籍一筆抹殺。
我在本書中引用了蔡絛的《鐵圍山叢談》,是考慮到他的父親蔡京經常在皇宮内,作為蔡京的兒子,他很可能會知道書中記錄的有關徽宗及其朝廷發生的事情。
另外一位我多次引用的作者是王明清(1127—1214),他似乎能看到很多徽宗朝的史料,不過,他記錄的轶事當然也不是全部可信。
同時,我們還應意識到,筆記中的内容也經常會被一些正史引用。
因此,對于任何看起來更像是基于謠傳而非第一手知識的史料,今天的曆史學家必須時刻保留一點懷疑态度。
哪些故事能夠接受,哪些不能,沒有什麼萬無一失的辦法來判定。
有時候靠常識就夠了,有時候故事與來源更可靠的史料相互矛盾,可以推斷它可能是杜撰出來的。
例如,某個人物也許不可能出現在他在故事中所處的地點。
還有的時候,故事一看就是虛構的,不用有反證就可以直接否定。
當然,即使是那些經過加工或憑空編造出來的故事,也有助于我們對當時的理解,因為它們可以讓我們看到當時流傳的是哪一類故事和謠言。
不過,當讨論的對象是真實發生之事時,相關的謠傳就不是一個好的信息來源了。
在下文中,我列出了不采用這六個故事的理由,其中有的故事還被正史收錄,有的則隻見于筆記。
我還舉了一些例子,有的是因為涉及比較重要的問題,有的則為了說明此類虛構故事也很可能會被載入正史。
我列的例子都是被一些現代學者當作真實史料來用的。
徽宗的生日 元朝史料上記載了一個傳言,據說徽宗實際上出生于五月初五,但由于這一天被視為不吉利的日子,徽宗的生日就被改為吉利的十月初十。
[1]周密(1232—1308)在他的兩本書——《齊東野語》和《癸辛雜識》[2]中記載了這個故事。
沒有更早的現存史料記載這件事。
然而,此傳言非常不可信,因為這意味着改變了神宗諸子的長幼次序,而這肯定會遭到他們母親的強烈反對。
因此,如果徽宗出生于1082年的五月,就會比出生在七月的趙佖還要年長。
[3]如果他的出生日期不吉利,那肯定會将他的生日前移或後移一兩天,而不是一下子往後挪了五個月、直到他的弟弟出生之後的日子。
劉混康和艮嶽 南宋時期,坊間流傳,道士劉混康建議徽宗在京城東北方向修建一座假山,這樣一來他就會子孫繁茂。
[4]關于這個故事,現存史料可能最早出現在王明清在1194年所著的《揮麈錄·後錄》中。
[5]這段文字不是很長,引用如下: 元符末,掖庭訛言祟出。
有茅山道士劉混康者,以法箓符水為人祈禳,且善捕逐鬼物。
上聞,得出入禁中,頗有驗…… 祐陵登極之初,皇嗣未廣,混康言京城東北隅地葉堪輿,倘形勢加以少高,當有多男之祥。
始命為數仞崗阜,已而後宮占熊不絕。
上甚以為喜,繇是崇信道教,土木之工興矣。
一時佞幸,因而逢迎,遂竭國力而經營之,是為艮嶽。
[6] 我沒有采用這個故事,是因為它看起來就不太真實。
徽宗似乎不太可能擔憂生兒子的問題。
徽宗十六歲結婚之後,不到一年,第一個兒子就出生了。
在這個故事發生時,他應該已經登基三個月了。
甚至在登基的當天,他很可能就已經知道妻子懷孕了。
從那時起,他的兒子們開始以一種穩定的頻率降生。
而且,在徽宗給劉混康寫過的大量信件中,也從未暗示過他對孩子出生的擔心,或是感激劉混康告訴他如何确保自己後繼有人。
另外,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艮嶽及其裡面的假山在徽宗登基的第一年就開始修建。
因此,我懷疑這是一個在流傳過程中經過人們不斷想象和渲染而形成的故事。
童貫和蔡京在杭州 現代曆史學家經常作為一個史實提到,蔡京和童貫一起停留在杭州那段時間,是二人關系中一段重要的時期。
[7]正史的記載也支持這個故事。
《宋史·童貫傳》中說:“徽宗立,置明金局于杭,貫以供奉官主之,始與蔡京遊。
京進,貫力也。
”[8]對此,《宋史·蔡京傳》的叙述更為詳盡,并對誰幫助了誰有不同的說法:“童貫以供奉官詣三吳訪書畫奇巧,留杭累月,京與遊,不舍晝夜。
凡所畫屏幛、扇帶之屬,貫日以達禁中,且附語言論奏至帝所,由是帝屬意京。
”[9]1196年的《三朝北盟會編》對此有更進一步的描述,書中稱他們在杭州時,童貫向蔡京講了很多關于前線軍事形勢以及之前一些将領指揮的戰役,讓蔡京對他的軍事才能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在向徽宗推薦将領時,蔡京立即舉薦了童貫。
[10] 這些故事存在的問題,是童貫和蔡京沒在同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