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他瞧,心頭感到一陣悲戚。
他們心裡認為這一定是他們的錯,這就是讓他們想要放聲痛哭的原因。
事實上,他們将會放聲大哭,但不是現在。
時候未到。
莎拉看着兒子拆開禮物,看到他整個人嬌小到竟然可以被老爸的大衣包裹起來,不由得悲從中來。
這就是她的親生兒子,她的小寶貝,她生命的全部…… 拉斯穆斯拆開另一個包裝,看到貝蒂·米勒的唱片,整個氣氛就變了。
他幾乎立刻喊道:“真棒!不過本傑明已經買給我了。
” 本傑明? 他們過去可從沒聽過本傑明這名字,更不知道他是何方神聖。
他提到這名字時,神情又是如此自然,像是提到自己最親近的人。
“本傑明?”哈拉德清了清喉嚨。
他現在可不想說錯話,盡可能保持最柔和的聲音。
“他就是那個……怎麼說啊,那個……你那位好朋友?” “他是我男人,他是我男朋友。
” 哈拉德看見眼前有一片深不見底的深淵,感到一陣天旋地轉,但他還是努力穩住陣腳,強迫自己的聲音保持輕柔、平和。
他非常清楚,一旦失去理性,一旦控制不住音量,就等于笨手笨腳地掉下深淵,摔個粉身碎骨。
“男朋友啊?所以……我想……在這段關系中,你就是那個女人啰?” 他又清了清喉嚨,滿臉通紅。
這就是他所能理解的極限,每段親密關系裡,都有一個男人,一個女人。
而他的兒子,他這個惹人憐愛、纖瘦的兒子…… “很好,謝謝!我已經聽完了。
夠清楚了。
夠了!”莎拉猛然插嘴,然後起身,“現在聊點别的吧!” “爸!”拉斯穆斯嚷着,覺得自己受了冒犯,“這段關系裡,沒有誰是男人,誰是女人的問題!” “什麼?”哈拉德大吃一驚,“要不然,你們是什麼東西……” 莎拉高聲壓過其他人的聲音。
“我不知道你們現在想怎麼樣,我想再喝一點咖啡。
有人想要再來一點嗎?” 這個上午如永恒般無盡綿長。
每個人都蹑手蹑腳,生怕發出一點聲音。
午餐拖過中午才開動,而且用餐時依舊沒有人說話。
下午,拉斯穆斯跟哈拉德去滑雪場滑雪。
他跟在老爸身後,靜靜地滑着雪,就像以前一樣,跟随着老爸的軌道,相信老爸的領導能力。
爸爸厚實寬闊的背膀擋在他前面,他的呼吸均勻又規律,動作老練而穩健。
雪、樹木,還有靜默。
拉斯穆斯所有童年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和老爸一起在森林裡探險。
一向如此,始終如此。
現在就跟以前一模一樣。
爸爸和森林,兩道恒常不變的布景。
沒過多久,天空染上一片血紅。
在天色完全暗下來以前,他們必須回到鎮上。
在返回的路上,四周的密林築成一道漆黑的天際線,要是老爸不在,拉斯穆斯恐怕早已吓得魂飛魄散。
但是,不用擔心,有爸爸在。
寬闊厚實的背膀,均勻又規律的呼吸,穩健而老練的動作。
隻要跟在爸爸身後,這個世界就沒有危險。
拉斯穆斯凝視着遠端科彭路上的街燈,回想起自己小時候多麼害怕這裡的黑夜。
整個小鎮上,有燈火的人家寥寥可數,路燈又是如此分散,每處燈火之間總得隔上好長一段黑暗。
他這才驚異不已地發現,這裡真是個小地方,人真是少得可以。
他想到父母以及他們在這裡的生活,心中頓時感到一股暖流。
他希望他們知道,其實他多想抱抱他們,謝謝他們,順便告訴他們,他非常快樂。
但是當他們滑完雪,在回家的路上,他和父親不知怎的,竟又羞怯起來,沒人敢打破沉默。
兩人别扭地努力避免眼神接觸。
兩人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抵達家門口時,他們跺着腳,蹬掉沾在雪靴鞋底的雪塊。
莎拉從屋内探出頭來,表示她沒有事先打開蒸汽浴的電源開關。
她想,他們一回家可能會想直接休息,不在意有沒有做蒸汽浴。
父子兩人心中頓時放下一塊大石,但表面上都默不作聲。
拉斯穆斯的生日晚會上,他們多年的老友兼鄰居霍格也出席了。
他非常了解自己的角色,總是那麼謙遜,那麼卑微:大家是看他孤家寡人才好心邀他來的。
某方面來說,這是哈拉德和莎拉所共同決定的一項“善舉”,盡量讓霍格融入他們的家庭。
霍格對此心知肚明。
就是因為他孤苦伶仃才會獲邀。
通常,大家也盡量不點破這件事。
現實就是這麼艱難。
“如果我當初沒有遇見莎拉,現在不知道會怎樣?”有一次,哈拉德就這樣說,仿佛在告訴霍格,當初他倆很可能落入相同的處境。
除此之外,大家都很謹慎地盡可能不說破。
霍格一無所有,在家陪伴他的,唯有年老力衰、行将就木的母親。
年複一年,日複一日,他的生活極為規律單調,平日到小鎮的藥房上班,假日則在花園裡修剪草木。
過去,霍格曾花費相當大的心血,詳細調查科彭小鎮的曆史,用文件夾收集各類剪報,并做了非常翔實的文字記錄。
他家的一個櫃子裡,收藏了一卷又一卷的膠卷。
霍格的爸爸是教區主治醫生,生前喜歡用相機記錄科彭鎮的點點滴滴,死後便将這些彌足珍貴的史料全捐給鄉裡。
那是關于20、30與40年代的影片,主題不外乎獵鹿、在廠房揮汗工作的工人、在冰上溜冰的小孩,還有西裝筆挺、身份不明的男士正惬意地在涼亭下喝着咖啡。
一位身穿黑洋裝的女士站在桌子後面,端着一小盤精緻的蛋糕。
全部是清一色的黑白照片。
可以這麼說,調查小鎮的曆史是哈拉德與霍格共同的興趣。
而說到打獵,他們更是志同道合——雖然霍格的射擊技巧有待加強。
晚餐時,哈拉德就跟霍格聊着小鎮的種種變化,還有打獵的話題。
霍格還會跟莎拉聊聊關于護理的話題,這畢竟是他們共同熟悉的領域。
他跟拉斯穆斯就沒那麼多話題可聊,但可能是個性相投,他們還是相處得十分融洽。
從某種角度來看,他們就像兄弟一樣。
不過,霍格今晚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他被邀請出席,是要确保場面不至于太僵,順便帶動大家的交談氣氛。
場面已經夠僵的了。
他秘而不宣的任務,就是讓大家都有話講。
莎拉使出渾身解數,叽叽喳喳了好一陣子;哈拉德也強顔歡笑,隻有拉斯穆斯還是一聲不吭,悶悶不樂。
突然,他打破沉默,問霍格為什麼大半輩子都沒結婚。
這下子,所有人都陷入沉默。
霍格的臉紅得跟西紅柿一樣。
他說自己從小就内向害羞,成年以後還是沒能徹底改掉這毛病,而且他必須照料長年卧病在床的老母,很多很多原因,不一而足。
拉斯穆斯目不轉睛地瞧着霍格,仔細地打量着他,仿佛在判斷他有沒有說實話。
霍格被瞧得不太自在,眨眨眼,眼神逡巡不定。
哈拉德突然起身,冷不防地擡高音量:“好啦,各位!現在,我們來喝點烈酒吧。
今天拉斯穆斯滿20歲了,我們要好好喝一杯,好好慶祝一下。
” 他們當中,總得有人先開口。
最後,是哈拉德先開口。
“這又沒有像殺人那樣嚴重。
”他對枕邊人耳語。
“的确,你說得對。
”莎拉附和道。
哈拉德甚至想裝得灑脫點,邊說邊笑,卻笑不出聲,隻哼了一聲。
兩人躺在床上,眼神呆滞地望着天花闆。
生日派對結束了,拉斯穆斯明天就會離開他們,回斯德哥爾摩去。
“我最傷心的是,他一輩子都不會有孩子了。
”莎拉耳語道。
“那當然了。
” 兩人沉默了一會兒,思考着這個既定的事實。
“隻要他快樂就好。
”莎拉耳語着。
“隻要他快樂就好……”哈拉德應道。
兩人再度陷入沉默。
仿佛兩人不約而同都真的希望拉斯穆斯快樂就好。
上帝啊,行行好,請将不可能的化為可能,讓他們的兒子快快樂樂…… 屋内一片寂靜,唯一能聽到的隻有地下室鍋爐間傳來的攪動聲。
窗戶透進一抹冰冷刺骨的夜風。
不管天氣如何,哈拉德總希望睡覺時能保持室内通風,還是給窗戶留了一點縫隙。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将肺徹底浸在冷涼沁骨的空氣裡。
“你睡着啦?”過了一會兒,他輕聲問枕邊的老伴。
莎拉沒睡着。
她在哭泣。
他再次坐上前往斯德哥爾摩的火車;其實,他甚至不确定這樣做對不對。
搭上火車的此刻,他本來以為自己會感到徹底解脫,甚至某種勝利感,可是這些感覺全被悲戚、哀恸,甚至無止境的堕落所取代。
這幾天,每當父母出門
他們心裡認為這一定是他們的錯,這就是讓他們想要放聲痛哭的原因。
事實上,他們将會放聲大哭,但不是現在。
時候未到。
莎拉看着兒子拆開禮物,看到他整個人嬌小到竟然可以被老爸的大衣包裹起來,不由得悲從中來。
這就是她的親生兒子,她的小寶貝,她生命的全部…… 拉斯穆斯拆開另一個包裝,看到貝蒂·米勒的唱片,整個氣氛就變了。
他幾乎立刻喊道:“真棒!不過本傑明已經買給我了。
” 本傑明? 他們過去可從沒聽過本傑明這名字,更不知道他是何方神聖。
他提到這名字時,神情又是如此自然,像是提到自己最親近的人。
“本傑明?”哈拉德清了清喉嚨。
他現在可不想說錯話,盡可能保持最柔和的聲音。
“他就是那個……怎麼說啊,那個……你那位好朋友?” “他是我男人,他是我男朋友。
” 哈拉德看見眼前有一片深不見底的深淵,感到一陣天旋地轉,但他還是努力穩住陣腳,強迫自己的聲音保持輕柔、平和。
他非常清楚,一旦失去理性,一旦控制不住音量,就等于笨手笨腳地掉下深淵,摔個粉身碎骨。
“男朋友啊?所以……我想……在這段關系中,你就是那個女人啰?” 他又清了清喉嚨,滿臉通紅。
這就是他所能理解的極限,每段親密關系裡,都有一個男人,一個女人。
而他的兒子,他這個惹人憐愛、纖瘦的兒子…… “很好,謝謝!我已經聽完了。
夠清楚了。
夠了!”莎拉猛然插嘴,然後起身,“現在聊點别的吧!” “爸!”拉斯穆斯嚷着,覺得自己受了冒犯,“這段關系裡,沒有誰是男人,誰是女人的問題!” “什麼?”哈拉德大吃一驚,“要不然,你們是什麼東西……” 莎拉高聲壓過其他人的聲音。
“我不知道你們現在想怎麼樣,我想再喝一點咖啡。
有人想要再來一點嗎?” 這個上午如永恒般無盡綿長。
每個人都蹑手蹑腳,生怕發出一點聲音。
午餐拖過中午才開動,而且用餐時依舊沒有人說話。
下午,拉斯穆斯跟哈拉德去滑雪場滑雪。
他跟在老爸身後,靜靜地滑着雪,就像以前一樣,跟随着老爸的軌道,相信老爸的領導能力。
爸爸厚實寬闊的背膀擋在他前面,他的呼吸均勻又規律,動作老練而穩健。
雪、樹木,還有靜默。
拉斯穆斯所有童年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和老爸一起在森林裡探險。
一向如此,始終如此。
現在就跟以前一模一樣。
爸爸和森林,兩道恒常不變的布景。
沒過多久,天空染上一片血紅。
在天色完全暗下來以前,他們必須回到鎮上。
在返回的路上,四周的密林築成一道漆黑的天際線,要是老爸不在,拉斯穆斯恐怕早已吓得魂飛魄散。
但是,不用擔心,有爸爸在。
寬闊厚實的背膀,均勻又規律的呼吸,穩健而老練的動作。
隻要跟在爸爸身後,這個世界就沒有危險。
拉斯穆斯凝視着遠端科彭路上的街燈,回想起自己小時候多麼害怕這裡的黑夜。
整個小鎮上,有燈火的人家寥寥可數,路燈又是如此分散,每處燈火之間總得隔上好長一段黑暗。
他這才驚異不已地發現,這裡真是個小地方,人真是少得可以。
他想到父母以及他們在這裡的生活,心中頓時感到一股暖流。
他希望他們知道,其實他多想抱抱他們,謝謝他們,順便告訴他們,他非常快樂。
但是當他們滑完雪,在回家的路上,他和父親不知怎的,竟又羞怯起來,沒人敢打破沉默。
兩人别扭地努力避免眼神接觸。
兩人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抵達家門口時,他們跺着腳,蹬掉沾在雪靴鞋底的雪塊。
莎拉從屋内探出頭來,表示她沒有事先打開蒸汽浴的電源開關。
她想,他們一回家可能會想直接休息,不在意有沒有做蒸汽浴。
父子兩人心中頓時放下一塊大石,但表面上都默不作聲。
拉斯穆斯的生日晚會上,他們多年的老友兼鄰居霍格也出席了。
他非常了解自己的角色,總是那麼謙遜,那麼卑微:大家是看他孤家寡人才好心邀他來的。
某方面來說,這是哈拉德和莎拉所共同決定的一項“善舉”,盡量讓霍格融入他們的家庭。
霍格對此心知肚明。
就是因為他孤苦伶仃才會獲邀。
通常,大家也盡量不點破這件事。
現實就是這麼艱難。
“如果我當初沒有遇見莎拉,現在不知道會怎樣?”有一次,哈拉德就這樣說,仿佛在告訴霍格,當初他倆很可能落入相同的處境。
除此之外,大家都很謹慎地盡可能不說破。
霍格一無所有,在家陪伴他的,唯有年老力衰、行将就木的母親。
年複一年,日複一日,他的生活極為規律單調,平日到小鎮的藥房上班,假日則在花園裡修剪草木。
過去,霍格曾花費相當大的心血,詳細調查科彭小鎮的曆史,用文件夾收集各類剪報,并做了非常翔實的文字記錄。
他家的一個櫃子裡,收藏了一卷又一卷的膠卷。
霍格的爸爸是教區主治醫生,生前喜歡用相機記錄科彭鎮的點點滴滴,死後便将這些彌足珍貴的史料全捐給鄉裡。
那是關于20、30與40年代的影片,主題不外乎獵鹿、在廠房揮汗工作的工人、在冰上溜冰的小孩,還有西裝筆挺、身份不明的男士正惬意地在涼亭下喝着咖啡。
一位身穿黑洋裝的女士站在桌子後面,端着一小盤精緻的蛋糕。
全部是清一色的黑白照片。
可以這麼說,調查小鎮的曆史是哈拉德與霍格共同的興趣。
而說到打獵,他們更是志同道合——雖然霍格的射擊技巧有待加強。
晚餐時,哈拉德就跟霍格聊着小鎮的種種變化,還有打獵的話題。
霍格還會跟莎拉聊聊關于護理的話題,這畢竟是他們共同熟悉的領域。
他跟拉斯穆斯就沒那麼多話題可聊,但可能是個性相投,他們還是相處得十分融洽。
從某種角度來看,他們就像兄弟一樣。
不過,霍格今晚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他被邀請出席,是要确保場面不至于太僵,順便帶動大家的交談氣氛。
場面已經夠僵的了。
他秘而不宣的任務,就是讓大家都有話講。
莎拉使出渾身解數,叽叽喳喳了好一陣子;哈拉德也強顔歡笑,隻有拉斯穆斯還是一聲不吭,悶悶不樂。
突然,他打破沉默,問霍格為什麼大半輩子都沒結婚。
這下子,所有人都陷入沉默。
霍格的臉紅得跟西紅柿一樣。
他說自己從小就内向害羞,成年以後還是沒能徹底改掉這毛病,而且他必須照料長年卧病在床的老母,很多很多原因,不一而足。
拉斯穆斯目不轉睛地瞧着霍格,仔細地打量着他,仿佛在判斷他有沒有說實話。
霍格被瞧得不太自在,眨眨眼,眼神逡巡不定。
哈拉德突然起身,冷不防地擡高音量:“好啦,各位!現在,我們來喝點烈酒吧。
今天拉斯穆斯滿20歲了,我們要好好喝一杯,好好慶祝一下。
” 他們當中,總得有人先開口。
最後,是哈拉德先開口。
“這又沒有像殺人那樣嚴重。
”他對枕邊人耳語。
“的确,你說得對。
”莎拉附和道。
哈拉德甚至想裝得灑脫點,邊說邊笑,卻笑不出聲,隻哼了一聲。
兩人躺在床上,眼神呆滞地望着天花闆。
生日派對結束了,拉斯穆斯明天就會離開他們,回斯德哥爾摩去。
“我最傷心的是,他一輩子都不會有孩子了。
”莎拉耳語道。
“那當然了。
” 兩人沉默了一會兒,思考着這個既定的事實。
“隻要他快樂就好。
”莎拉耳語着。
“隻要他快樂就好……”哈拉德應道。
兩人再度陷入沉默。
仿佛兩人不約而同都真的希望拉斯穆斯快樂就好。
上帝啊,行行好,請将不可能的化為可能,讓他們的兒子快快樂樂…… 屋内一片寂靜,唯一能聽到的隻有地下室鍋爐間傳來的攪動聲。
窗戶透進一抹冰冷刺骨的夜風。
不管天氣如何,哈拉德總希望睡覺時能保持室内通風,還是給窗戶留了一點縫隙。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将肺徹底浸在冷涼沁骨的空氣裡。
“你睡着啦?”過了一會兒,他輕聲問枕邊的老伴。
莎拉沒睡着。
她在哭泣。
他再次坐上前往斯德哥爾摩的火車;其實,他甚至不确定這樣做對不對。
搭上火車的此刻,他本來以為自己會感到徹底解脫,甚至某種勝利感,可是這些感覺全被悲戚、哀恸,甚至無止境的堕落所取代。
這幾天,每當父母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