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的一天。
他真搞不懂這個該死的社會。
幸災樂禍。
秘而不宣卻又顯而易見的仇恨。
尤其是在這美好的夏日,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屬于盛夏的芬芳花香撲鼻而來。
晚報頭條那鬥大、黝黑的粗體字卻向他們大聲“吼”出這個事實。
這實在太明顯、太蓄意,無法視而不見。
仇恨。
“我們的牧師表示:他們活該得艾滋病。
這是報應!” 幾分鐘後,拉斯穆斯和本傑明沖進門,坐到保羅、拉許歐克與賽爾波旁邊。
“很好,大家都到齊啦!”保羅鄭重宣布,“隻差萊恩了!” 劇場門窗緊閉。
戲還沒開演,但室内早已悶熱得令人窒息。
大家吸入彼此呼出的空氣,好像有人在咳嗽、清喉嚨,還有人打噴嚏。
皮膚上,滿是細細的汗珠。
整個表演廳座無虛席,每個人緊緊挨着旁人,依次而坐,連擺放手肘的空間都沒有。
幾乎是手牽手、肩并肩,身體緊貼着其他人的身體。
堅硬的木質座椅使人難以久坐,已經有好幾個人伸展腰背,想換個舒服一點的坐姿,可惜徒勞無功。
觀衆間不耐、嗡嗡作響的呢喃聲漸漸停息下來,大家聚精會神地瞧着舞台。
舞台的黑色木質地闆看起來陳舊不堪,上面安放着另一個體積較小、純手工打造的木質舞台。
小舞台的簾幕尚未拉開。
無論是受邀的觀衆,還是不請自來的觀衆,都是劇場常客,都知道契诃夫(2)的喜劇作品《海鷗》第一幕的重點,就在年輕的康士坦丁為愛人妮娜所寫的舞台劇中。
拉許歐克喃喃抱怨着拉斯穆斯和本傑明遲到。
本傑明低聲道歉,表示他們隻是在水裡“泡了一下”。
“喲,你們把冬衣脫啦。
”賽爾波耳語道,“今年第一次下水遊泳?我們在芬蘭都是這麼說,‘把冬衣脫掉’。
” “是的,我們的确這樣做了。
”本傑明同樣耳語回答道。
“你們講什麼悄悄話,大聲講嘛。
”拉許歐克咯咯笑着。
“對了,剛說到萊恩,你們看過今天的《晚報新聞》沒有?” 拉斯穆斯突然刻意擡高音量,把旁邊其他人吓了一大跳。
“我們的牧師表示:他們活該得艾滋病。
這是報應!”他揮舞着手中的晚報。
四下一片死寂。
牧師的話,在使人窒息的空氣中回蕩着。
他們活該得艾滋病。
這是報應! 有人轉過身來,瞪着他。
說不出那是什麼眼神:是被吓到而想撇清,還是隻是好奇? 拉斯穆斯對那人怒目回視,然後猛然用力攤開報紙,吼道:“通通給我聽着!‘如果艾滋病是針對同性戀者,使他們生病,讓他們覺醒、回頭,那艾滋病不失為一項福音。
’這個牧師叫本特·畢格森,來自哥特堡,41歲。
這篇是他針對艾滋病寫的辯論文章。
聽好了,他說:‘罹患艾滋病的同性戀者,如果能夠徹底覺悟,了解到身為同性戀者是最大的罪過,那麼我們可以這麼說,艾滋病完成了一項使命,它傳達了上帝的信息。
雖然是疾病,但最終導緻了善果。
’” 拉斯穆斯憤怒的聲音在死寂的大廳中回蕩,就像一道揮之不去的陰影,籠罩着每一個人。
拉許歐克臉色慘白,難以呼吸。
“這算哪門子牧師?這算什麼……狗屁福音啊?”他憤懑不平,絕望地耳語。
拉斯穆斯繼續朗誦牧師的“福音”。
“他說:‘甯願病死,也比當同性戀者好得多。
’” 觀衆中一個老先生探出頭來,憤怒地對着拉斯穆斯喊叫:“夠了,現在閉嘴行不行!大家擠在一起已經很不舒服了。
” 拉斯穆斯全然不予理會,繼續挑釁般地朗誦着,音調更高且更加尖厲。
“記者問他:‘如果你的兒子不巧是同性戀者,你還會這麼說嗎?’牧師回答:‘如果艾滋病是使他獲得永生的唯一途徑,我由衷希望他得艾滋病。
這樣總比他繼續活着,繼續當同性戀好得多。
他要是繼續活着當同性戀,就得不到永生了。
’” 這時大廳燈光轉暗,瞬間熄滅。
拉斯穆斯來不及繼續念下去。
有一兩秒的時間,大廳一片漆黑。
數道閃着黃光的探照燈悄然打開,用溫暖柔和的光線照亮前方陳舊黑色地闆的木質小舞台。
舞台上,一對年輕男女正在對話。
女孩身穿黑色洋裝,觀衆都看得出來,他們微微顫抖着,顯得有些緊張。
飾演麥德維丹科的男演員率先發問:“你怎麼老是穿黑衣服?” 飾演瑪莎的女孩回答:“我在服喪,我在哀悼自己失落的生命。
” 全劇正式開始。
(1)JeffStryker(1962—),美國著名的色情演員,以扮演雙性人和同性戀者著稱,現居美國加州。
(2)AntonChekhov(1860—1904),俄國知名小說家,其創作的短篇小說影響後世文學界至深。
他的四部代表劇作之一《海鷗》,以描述兩個年輕男女演員在排演劇中劇《海鷗》為開端。
他真搞不懂這個該死的社會。
幸災樂禍。
秘而不宣卻又顯而易見的仇恨。
尤其是在這美好的夏日,蔚藍的天空一望無際,屬于盛夏的芬芳花香撲鼻而來。
晚報頭條那鬥大、黝黑的粗體字卻向他們大聲“吼”出這個事實。
這實在太明顯、太蓄意,無法視而不見。
仇恨。
“我們的牧師表示:他們活該得艾滋病。
這是報應!” 幾分鐘後,拉斯穆斯和本傑明沖進門,坐到保羅、拉許歐克與賽爾波旁邊。
“很好,大家都到齊啦!”保羅鄭重宣布,“隻差萊恩了!” 劇場門窗緊閉。
戲還沒開演,但室内早已悶熱得令人窒息。
大家吸入彼此呼出的空氣,好像有人在咳嗽、清喉嚨,還有人打噴嚏。
皮膚上,滿是細細的汗珠。
整個表演廳座無虛席,每個人緊緊挨着旁人,依次而坐,連擺放手肘的空間都沒有。
幾乎是手牽手、肩并肩,身體緊貼着其他人的身體。
堅硬的木質座椅使人難以久坐,已經有好幾個人伸展腰背,想換個舒服一點的坐姿,可惜徒勞無功。
觀衆間不耐、嗡嗡作響的呢喃聲漸漸停息下來,大家聚精會神地瞧着舞台。
舞台的黑色木質地闆看起來陳舊不堪,上面安放着另一個體積較小、純手工打造的木質舞台。
小舞台的簾幕尚未拉開。
無論是受邀的觀衆,還是不請自來的觀衆,都是劇場常客,都知道契诃夫(2)的喜劇作品《海鷗》第一幕的重點,就在年輕的康士坦丁為愛人妮娜所寫的舞台劇中。
拉許歐克喃喃抱怨着拉斯穆斯和本傑明遲到。
本傑明低聲道歉,表示他們隻是在水裡“泡了一下”。
“喲,你們把冬衣脫啦。
”賽爾波耳語道,“今年第一次下水遊泳?我們在芬蘭都是這麼說,‘把冬衣脫掉’。
” “是的,我們的确這樣做了。
”本傑明同樣耳語回答道。
“你們講什麼悄悄話,大聲講嘛。
”拉許歐克咯咯笑着。
“對了,剛說到萊恩,你們看過今天的《晚報新聞》沒有?” 拉斯穆斯突然刻意擡高音量,把旁邊其他人吓了一大跳。
“我們的牧師表示:他們活該得艾滋病。
這是報應!”他揮舞着手中的晚報。
四下一片死寂。
牧師的話,在使人窒息的空氣中回蕩着。
他們活該得艾滋病。
這是報應! 有人轉過身來,瞪着他。
說不出那是什麼眼神:是被吓到而想撇清,還是隻是好奇? 拉斯穆斯對那人怒目回視,然後猛然用力攤開報紙,吼道:“通通給我聽着!‘如果艾滋病是針對同性戀者,使他們生病,讓他們覺醒、回頭,那艾滋病不失為一項福音。
’這個牧師叫本特·畢格森,來自哥特堡,41歲。
這篇是他針對艾滋病寫的辯論文章。
聽好了,他說:‘罹患艾滋病的同性戀者,如果能夠徹底覺悟,了解到身為同性戀者是最大的罪過,那麼我們可以這麼說,艾滋病完成了一項使命,它傳達了上帝的信息。
雖然是疾病,但最終導緻了善果。
’” 拉斯穆斯憤怒的聲音在死寂的大廳中回蕩,就像一道揮之不去的陰影,籠罩着每一個人。
拉許歐克臉色慘白,難以呼吸。
“這算哪門子牧師?這算什麼……狗屁福音啊?”他憤懑不平,絕望地耳語。
拉斯穆斯繼續朗誦牧師的“福音”。
“他說:‘甯願病死,也比當同性戀者好得多。
’” 觀衆中一個老先生探出頭來,憤怒地對着拉斯穆斯喊叫:“夠了,現在閉嘴行不行!大家擠在一起已經很不舒服了。
” 拉斯穆斯全然不予理會,繼續挑釁般地朗誦着,音調更高且更加尖厲。
“記者問他:‘如果你的兒子不巧是同性戀者,你還會這麼說嗎?’牧師回答:‘如果艾滋病是使他獲得永生的唯一途徑,我由衷希望他得艾滋病。
這樣總比他繼續活着,繼續當同性戀好得多。
他要是繼續活着當同性戀,就得不到永生了。
’” 這時大廳燈光轉暗,瞬間熄滅。
拉斯穆斯來不及繼續念下去。
有一兩秒的時間,大廳一片漆黑。
數道閃着黃光的探照燈悄然打開,用溫暖柔和的光線照亮前方陳舊黑色地闆的木質小舞台。
舞台上,一對年輕男女正在對話。
女孩身穿黑色洋裝,觀衆都看得出來,他們微微顫抖着,顯得有些緊張。
飾演麥德維丹科的男演員率先發問:“你怎麼老是穿黑衣服?” 飾演瑪莎的女孩回答:“我在服喪,我在哀悼自己失落的生命。
” 全劇正式開始。
(1)JeffStryker(1962—),美國著名的色情演員,以扮演雙性人和同性戀者著稱,現居美國加州。
(2)AntonChekhov(1860—1904),俄國知名小說家,其創作的短篇小說影響後世文學界至深。
他的四部代表劇作之一《海鷗》,以描述兩個年輕男女演員在排演劇中劇《海鷗》為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