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戰計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關燈
不敵其力①,而消其勢②,兌下乾上之象③。

     ①敵:對抗,攻擊。

    力:強力、鋒芒。

     ②消:削弱、消減。

    勢:氣勢。

     ③兌下乾上之象:兌下乾上為《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履卦。

    兌為澤,為陰柔之象;乾為天,為陽剛之象。

    整個卦象為陰勝陽、柔克剛。

    其卦辭為:“履虎尾,不跮人,亨。

    ”履:小心蹑足前進。

    跮:咬。

    亨:通達順利。

    其寓意是:虎為兇猛陽剛之獸,但隻要以陰柔克之,小心謹慎行事,即使踩着了虎的尾巴,它也不會咬人。

    若占得此卦,預示事情将經曆險阻而後通達,終于順利。

    此處借用此卦,意在說明,遇到強敵,不要去與之硬碰,而要用陰柔的方法去消滅剛猛之氣,然後設法制伏他。

     【譯文】 不要迎着敵人的猛勁去與之硬拼,而要設法削弱敵方的氣勢,采取以柔克剛的策略制伏他。

     【戰例】

韓世忠計奪白面山

南宋時,韓世忠奉命去讨伐占據蕲陽白面山的劉忠。

    韓世忠趕到白面山下,并不急于發起進攻,而是先下棋飲酒,堅壁不動。

    暗裡卻派出偵察員偵察,掌握了敵人的大量情報。

     一天夜裡,韓世忠令部将率精兵200人埋伏在白面山下,約定待劉軍與官兵大部隊交戰時,攻進敵中軍,奪下敵觀察台。

    伏兵開拔出去後,韓世忠即率全軍向劉軍發起了進攻。

    由于戰前官軍沒有透露出一點兒将進攻的迹象,劉忠遭到官軍的突然襲擊,如喪家之犬,将他的全部人馬都調出去對付韓世忠。

    這時,真是千載難逢的時機,伏兵見劉忠後方空虛,立即攻入中軍,迅速地控制觀察台,插上了官軍的旗幟,并齊聲呐喊。

    與官軍正戰得激烈的劉軍士兵,聽到觀察台官軍的喊叫,知道大勢已去,無心戀戰,一齊逃散,各奔生路去了。

    劉軍大敗,劉忠本人投奔了劉豫。

    

赫魯曉夫故意慢待尼克松

訪美即将結束時,赫魯曉夫在蘇聯駐華盛頓的大使館舉行告别宴會,尼克松代表美國政府和艾森豪威爾總統出席。

    宴會上,尼克松特意走到赫魯曉夫的面前,在很多記者注視下,熱情地對赫魯曉夫說:“我相信您對美國的這次訪問一定非常成功、順利。

    您在美國受到了非常有禮貌和非常熱情的接待和歡迎。

    ”尼克松覺得這句恭維的話已經夠到家的了,赫魯曉夫再沒有理由不滿和惱恨自己了,自己同他的關系總算可以緩和一點了吧。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赫魯曉夫聽完這話後,忽然勃然大怒。

    他氣狠狠地對尼克松說:“如果我的訪問真的順利,那決不是因為你想要讓它順利。

    據我得到的報告,你非常希望這次訪問失敗。

    ” 尼克松挨了當頭一棒,一時顯得手足無措,臉漲得通紅。

    在場的記者們也目瞪口呆,繼而把這件事作為頭條新聞發了出去。

     尼克松慢慢懷疑,赫魯曉夫對自己的這種好戰态度,背後定有極深的用意。

    自己并沒太得罪赫魯曉夫,赫魯曉夫就是再恨自己、再沒有修養,作為一個大國首腦,一個政治家也會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

    但赫魯曉夫好像根本不想掩飾自己,而且在很多場合,他幾乎是故意、誇張地表現自己的憤怒和對尼克松的怨氣,越是人多的時候,越是有記者在場的時候越是這樣。

    這毫無疑問是有目的的。

     尼克松猜測得不錯,赫魯曉夫正是在實行着他的一個政治、外交戰略。

    1960年是美國大選年,艾森豪威爾兩次任期已滿,作為副總統的尼克松肯定要參加競選。

    尼克松與赫魯曉夫在蘇聯的“廚房辯論”在美國傳開後,他的威望日益升高,當選總統很有希望。

    而這,正是赫魯曉夫不願看到的。

     于是,赫魯曉夫制定了戰略。

    在他訪美期間,他故意時時流露出對尼克松的強烈憤慨。

    赫魯曉夫知道,新聞界會迅速地把這些情況傳播出去,美國人不久就會全知道“赫魯曉夫不喜歡尼克松”。

    赫魯曉夫心裡也清楚,如果美國人看到尼克松無法在與蘇聯的關系上取得進展,那麼他們就會覺得尼克松無能,從而抛棄他。

     赫魯曉夫的策略果然起了效果,許多美國人都在談論投票給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肯尼迪,因為肯尼迪“與赫魯曉夫合得來”。

    尼克松雖然清楚地看到這種形勢,也想在與蘇聯、與赫魯曉夫的關系上做點補救工作,但為時已晚,且赫魯曉夫也根本不買他的賬。

    1960年11月,尼克松在大選中輸給了肯尼迪,為此他遺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