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戰計 第三計 借刀殺人
關燈
小
中
大
我國武将林仁肇的畫像,怎麼會挂在這裡?”侍臣支支吾吾,欲言又止,半天才說:“你已經是宋朝的人了,告訴你也沒什麼。
皇上愛惜林仁肇的才幹,下诏書讓他來京城,他已經答應投降,先送來畫像以表誠心歸順。
”侍臣又指着附近一座華美富麗的房子說:“聽說皇上準備把這所房子賜給林仁肇,等他到了京城,還要封他為節度使呢!” 李從善立即回江南向李煜報告了此事。
李煜真的懷疑林仁肇心懷二心,在一次設宴招待林仁肇時,讓人事先在酒裡下了毒藥。
林仁肇回到家中,毒性發作,七竅流血而死。
宋太祖聽到林仁肇的死訊後,立即發兵攻打南唐,很快就滅了南唐。
漢景帝聽說晁錯很有才能,就提升他當禦史大夫。
忠心耿耿的晁錯看到分封的那些藩王勢力越來越大,有的不受朝廷的約束,擔心這樣下去漢朝的天下會弄成四分五裂的局面。
于是,晁錯向漢景帝建議削藩。
漢景帝也有心削弱那些藩王的勢力,但又怕他們借機造反,不敢妄動,就與大臣們商議此事。
各王眼見自己的封地要被削減,都怨恨晁錯,于是吳王、趙王、膠西王、楚王等聯合起來,打着“清君側,誅晁錯”的旗号起兵造反了。
漢景帝一邊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一邊拜窦嬰為大将,出兵應付叛軍。
窦嬰與晁錯原來就不和,在削藩的問題上又有不同的意見,他一直把晁錯視為眼中釘。
窦嬰把個人的私怨看得比國家大事還重要,決定借漢景帝之手除掉晁錯。
窦嬰派去的人對漢景帝說:“七王發兵是沖着晁錯來的。
高祖分封同姓為王,已成規矩,晁錯非得要削藩,這不是存心與劉氏作對嗎?隻要皇上斬了晁錯,赦免了七王起兵之罪,還給他們土地,他們一定會退兵。
”昏庸的漢景帝竟然聽從了這個建議,把晁錯真的給殺了。
漢景帝原以為化幹戈為玉帛了,可是七王并未罷兵,而且攻勢較以前更甚。
這時,大将軍周亞夫派使者告訴漢景帝說:“吳王成心要造反,已經幾十年了,這次是借晁錯削藩為名發兵,想不到皇上聽信讒言把晁錯殺了。
今後恐怕沒有誰再向朝廷出主意了。
”漢景帝這才恍然大悟,但後悔已晚。
後來,七王之亂被平定下去,漢朝的中央集權加強了,隻可惜晁錯已被滅門三族。
呂布此時有意投降曹操,他對曹操說:“明公您所擔憂的人沒有比我呂布更強的了。
我現在歸順您,則天下就是明公的。
由明公您率領步兵,由我來帶領騎兵,則平定諸侯不過易如吹灰而已。
”曹操被說動了心,欲想招降呂布,但又對呂布的誠意有些懷疑。
正在這時,旁邊的劉備說了一句話:“曹公啊,您難道沒有看到丁建陽和董太師的下場嗎?”曹操于是下令絞死了呂布。
丁建陽即丁原,呂布最初是他的部下。
後來呂布在董卓的唆使下殺死了丁建陽。
董卓入京後,挾持天子,自稱太師,因而被稱作董太師。
後來董卓因王允等人巧施連環計也死在呂布手裡。
經劉備這麼一說,曹操下決心殺了呂布。
那麼,劉備為何要置呂布于死地呢?原來,劉備雖然暫時依從曹操,卻懷有自立之心。
呂布之所言,正是劉備所擔憂的。
如果曹呂聯合,必然給劉備未來的事業帶來重重阻力。
試想,當年在虎牢關,呂布一人在天下諸侯面前獨戰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尚且進退自如,那麼他若投降了曹操,又有誰是其對手呢?這就是劉備要殺呂布的原因所在。
以一言相勸,借
皇上愛惜林仁肇的才幹,下诏書讓他來京城,他已經答應投降,先送來畫像以表誠心歸順。
”侍臣又指着附近一座華美富麗的房子說:“聽說皇上準備把這所房子賜給林仁肇,等他到了京城,還要封他為節度使呢!” 李從善立即回江南向李煜報告了此事。
李煜真的懷疑林仁肇心懷二心,在一次設宴招待林仁肇時,讓人事先在酒裡下了毒藥。
林仁肇回到家中,毒性發作,七竅流血而死。
宋太祖聽到林仁肇的死訊後,立即發兵攻打南唐,很快就滅了南唐。
晁錯成了替罪羊
漢景帝即位後,決心像其父文帝那樣,把天下治理好。漢景帝聽說晁錯很有才能,就提升他當禦史大夫。
忠心耿耿的晁錯看到分封的那些藩王勢力越來越大,有的不受朝廷的約束,擔心這樣下去漢朝的天下會弄成四分五裂的局面。
于是,晁錯向漢景帝建議削藩。
漢景帝也有心削弱那些藩王的勢力,但又怕他們借機造反,不敢妄動,就與大臣們商議此事。
各王眼見自己的封地要被削減,都怨恨晁錯,于是吳王、趙王、膠西王、楚王等聯合起來,打着“清君側,誅晁錯”的旗号起兵造反了。
漢景帝一邊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一邊拜窦嬰為大将,出兵應付叛軍。
窦嬰與晁錯原來就不和,在削藩的問題上又有不同的意見,他一直把晁錯視為眼中釘。
窦嬰把個人的私怨看得比國家大事還重要,決定借漢景帝之手除掉晁錯。
窦嬰派去的人對漢景帝說:“七王發兵是沖着晁錯來的。
高祖分封同姓為王,已成規矩,晁錯非得要削藩,這不是存心與劉氏作對嗎?隻要皇上斬了晁錯,赦免了七王起兵之罪,還給他們土地,他們一定會退兵。
”昏庸的漢景帝竟然聽從了這個建議,把晁錯真的給殺了。
漢景帝原以為化幹戈為玉帛了,可是七王并未罷兵,而且攻勢較以前更甚。
這時,大将軍周亞夫派使者告訴漢景帝說:“吳王成心要造反,已經幾十年了,這次是借晁錯削藩為名發兵,想不到皇上聽信讒言把晁錯殺了。
今後恐怕沒有誰再向朝廷出主意了。
”漢景帝這才恍然大悟,但後悔已晚。
後來,七王之亂被平定下去,漢朝的中央集權加強了,隻可惜晁錯已被滅門三族。
劉備一言殺呂布
呂布以勇武聞名于世,但最後還是被曹操生擒。呂布此時有意投降曹操,他對曹操說:“明公您所擔憂的人沒有比我呂布更強的了。
我現在歸順您,則天下就是明公的。
由明公您率領步兵,由我來帶領騎兵,則平定諸侯不過易如吹灰而已。
”曹操被說動了心,欲想招降呂布,但又對呂布的誠意有些懷疑。
正在這時,旁邊的劉備說了一句話:“曹公啊,您難道沒有看到丁建陽和董太師的下場嗎?”曹操于是下令絞死了呂布。
丁建陽即丁原,呂布最初是他的部下。
後來呂布在董卓的唆使下殺死了丁建陽。
董卓入京後,挾持天子,自稱太師,因而被稱作董太師。
後來董卓因王允等人巧施連環計也死在呂布手裡。
經劉備這麼一說,曹操下決心殺了呂布。
那麼,劉備為何要置呂布于死地呢?原來,劉備雖然暫時依從曹操,卻懷有自立之心。
呂布之所言,正是劉備所擔憂的。
如果曹呂聯合,必然給劉備未來的事業帶來重重阻力。
試想,當年在虎牢關,呂布一人在天下諸侯面前獨戰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尚且進退自如,那麼他若投降了曹操,又有誰是其對手呢?這就是劉備要殺呂布的原因所在。
以一言相勸,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