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形戰
關燈
小
中
大
凡與敵戰,若彼衆多,則設虛形以分其勢,彼不敢不分兵以備我。敵勢既分,其兵必寡;我專為一,其卒自衆。以衆擊寡,無有不勝。法曰:“形人而我無形。”①
漢末,建安五年,曹操與袁紹相拒于官渡②。紹遣郭圖③、淳十瓊、顔良攻曹将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④,紹率兵至黎陽⑤,将渡河。夏四月,曹操北救延。荀攸⑥說操曰:“今兵少不可敵,若分其勢乃可。公到延津⑦,若将渡河向其後,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顔良可擒也。”操從之。紹聞兵渡,即分兵西應之。操乃率軍兼行趨白馬,未至十餘裡,良大驚,來迎戰。操使張遼、關羽前登,擊破之,斬良,遂解白馬之圍。⑧
①形人而我無形:語出《孫子兵法·虛實篇》。
②官渡:古地名。位于今河南中牟東北,臨古官渡水。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以劣勢兵力殲滅袁紹主力于此,為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今尚存上壘遺迹,稱中牟台,又名曹公台。
③郭圖:東漢颍川(今河南禹縣)人,字公則。為袁紹謀士,曾勸紹乘漢獻帝東遷,将其挾持于邺,但不為紹從。
④白馬:古縣名。位于今河南滑縣東。
⑤黎陽:漢置縣。位于今河南浚縣東。《漢書·地理志》注引"晉灼曰:'黎山在其南,河水經其東。其山上碑雲縣取山之名,取水之陽以為名。
⑥荀攸:東漢颍陰(今河南許昌)人,字公達。東漢末,曾任黃門侍郎,後為曹操軍師,從征屢獻計謀,被任為尚書令。後随曹操攻孫權,病死于途中。
⑦延津:古津渡名。位于今河南汲縣東之古黃河渡口。
⑧本篇史例出自《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第一》。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如果敵人兵力衆多,就要用制造虛形假像的“示形”之法來改變敵人的兵勢,迫使它不敢不分兵來防備我。敵人的兵力既然分散了,那麼,它在每處的兵力必定減少;而我軍集中兵力于一處,兵力自然衆多。用我衆多的兵力攻擊寡少的敵人,是沒有不勝利的。誠如兵法所說:“用制造虛形假像之法誘使敵人暴露弱點,而把我軍真實情況隐蔽起來不為敵人所知。”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同袁紹對抗于官渡地區。袁紹派遣郭圖、淳于瓊、顔良率兵進攻駐紮在白馬的曹操部将、東郡太守劉延所部,袁紹親自率兵進至黎陽,準備南渡黃河。是年夏四月,曹操率軍北進援救劉延。荀攸向曹操獻策說:“現在我軍兵少難以抵擋袁軍,如果分散他們的兵力,然後才可以戰勝它。您帶部分人馬向延津方向,擺出将要北渡黃河攻打其後方的樣子,袁紹必定會西來應戰。然後我們率領輕裝部隊襲擊白馬,乘其不備而攻之,顔良就可以為我們所擒。”曹操聽後采納了他的建議。袁紹聽到曹軍要從延津北渡黃河的消息後,立即分兵西向應戰。曹操乘機率兵日夜兼程直趨白馬,當進抵距白馬尚有十餘裡時,顔良得悉大為吃驚,匆忙前來迎戰。曹操派大将張遼、關羽為前鋒,打敗了袁軍,擊斬了顔良,于是解除了白馬之危。
漢末,建安五年,曹操與袁紹相拒于官渡②。紹遣郭圖③、淳十瓊、顔良攻曹将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④,紹率兵至黎陽⑤,将渡河。夏四月,曹操北救延。荀攸⑥說操曰:“今兵少不可敵,若分其勢乃可。公到延津⑦,若将渡河向其後,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顔良可擒也。”操從之。紹聞兵渡,即分兵西應之。操乃率軍兼行趨白馬,未至十餘裡,良大驚,來迎戰。操使張遼、關羽前登,擊破之,斬良,遂解白馬之圍。⑧
①形人而我無形:語出《孫子兵法·虛實篇》。
②官渡:古地名。位于今河南中牟東北,臨古官渡水。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以劣勢兵力殲滅袁紹主力于此,為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今尚存上壘遺迹,稱中牟台,又名曹公台。
③郭圖:東漢颍川(今河南禹縣)人,字公則。為袁紹謀士,曾勸紹乘漢獻帝東遷,将其挾持于邺,但不為紹從。
④白馬:古縣名。位于今河南滑縣東。
⑤黎陽:漢置縣。位于今河南浚縣東。《漢書·地理志》注引"晉灼曰:'黎山在其南,河水經其東。其山上碑雲縣取山之名,取水之陽以為名。
⑥荀攸:東漢颍陰(今河南許昌)人,字公達。東漢末,曾任黃門侍郎,後為曹操軍師,從征屢獻計謀,被任為尚書令。後随曹操攻孫權,病死于途中。
⑦延津:古津渡名。位于今河南汲縣東之古黃河渡口。
⑧本篇史例出自《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第一》。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如果敵人兵力衆多,就要用制造虛形假像的“示形”之法來改變敵人的兵勢,迫使它不敢不分兵來防備我。敵人的兵力既然分散了,那麼,它在每處的兵力必定減少;而我軍集中兵力于一處,兵力自然衆多。用我衆多的兵力攻擊寡少的敵人,是沒有不勝利的。誠如兵法所說:“用制造虛形假像之法誘使敵人暴露弱點,而把我軍真實情況隐蔽起來不為敵人所知。”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同袁紹對抗于官渡地區。袁紹派遣郭圖、淳于瓊、顔良率兵進攻駐紮在白馬的曹操部将、東郡太守劉延所部,袁紹親自率兵進至黎陽,準備南渡黃河。是年夏四月,曹操率軍北進援救劉延。荀攸向曹操獻策說:“現在我軍兵少難以抵擋袁軍,如果分散他們的兵力,然後才可以戰勝它。您帶部分人馬向延津方向,擺出将要北渡黃河攻打其後方的樣子,袁紹必定會西來應戰。然後我們率領輕裝部隊襲擊白馬,乘其不備而攻之,顔良就可以為我們所擒。”曹操聽後采納了他的建議。袁紹聽到曹軍要從延津北渡黃河的消息後,立即分兵西向應戰。曹操乘機率兵日夜兼程直趨白馬,當進抵距白馬尚有十餘裡時,顔良得悉大為吃驚,匆忙前來迎戰。曹操派大将張遼、關羽為前鋒,打敗了袁軍,擊斬了顔良,于是解除了白馬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