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羅王衆贊歎

關燈
生死中,護諸衆生。

    若未來世中,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時,汝莫退是願,總令解脫,永得安樂。

     鬼王白佛言:願不有慮。

    我畢是形,念念擁護閻浮衆生,生時死時,俱得安樂。

    但願諸衆生于生死時,信受我語,無不解脫,獲大利益。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經百千生,作大鬼王,于生死中,擁護衆生。

    是大士慈悲願故,現大鬼身,實非鬼也。

    卻後過一百七十劫,當得成佛,号曰無相如來,劫名安樂,世界名淨住,其佛壽命不可計劫。

    地藏,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議,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

     譯文 這時,大鐵圍山裡的無量無數的鬼王跟随閻羅天子一起,也來到了忉利天宮佛說法的地方。

    這些鬼王是:惡毒鬼王、多惡鬼王、大诤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飛身鬼王、電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啖獸鬼王、負石鬼王、主耗鬼王、主禍鬼王、主食鬼王、主财鬼王、主畜鬼王、主禽鬼王、主獸鬼王、主魅鬼王、主産鬼王、主命鬼王、主疾鬼王、主險鬼王、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阿那吒王、大阿那吒王。

    這些大鬼王又各統領了成百上千的小鬼王,都居住在閻浮提世界,各有所司,各有所主。

    大大小小的鬼王們與閻羅天子一樣,均是承蒙佛與地藏菩薩的威神之力,來到忉利天宮的法會,恭敬地站在大會的一側。

     這時,閻羅天子右膝着地,頂禮佛陀,恭敬合掌,問訊世尊說:“世尊,我今天和諸多鬼王們,承蒙世尊與地藏菩薩的威神之力,才能夠來到忉利天宮的法會之中,這也是我等護持佛法而獲得善利的結果。

    我現在有個小疑問,冒昧地請問世尊,希望世尊能慈悲地為我們解釋宣講。

    ” 佛回答閻羅天子說:“你随便問吧,我來為你解說。

    ” 這時,閻羅天子恭敬瞻禮世尊,并恭敬地向地藏菩薩行了一個注目禮,然後對佛說:“世尊,我觀地藏菩薩,在六道中不辭疲倦地用百千萬種方法救度那些因造罪而受苦的衆生,這位大菩薩有如此不可思議的願力和神通力。

    然而這些衆生一旦脫離了苦報之後,沒過多久又會堕入惡道中去。

    世尊,地藏菩薩既然有如此不可思議的神力,為什麼衆生還不肯依止于善道,永遠獲得解脫呢?但願世尊能為我慈悲宣說。

    ” 佛告訴閻羅天子說:“南閻浮提世界裡的衆生,生性十分執拗倔強,難以誘導向善,使他們心性剛柔。

    這位大菩薩于百千劫以來,一次又一次地在六道中救拔這些衆生,使他們能夠盡早得到解脫。

    對那些作惡受報的罪人,乃至堕入大地獄之中的衆生,地藏菩薩都會用種種方便法門與神通之力,幫助這些衆生從根本上拔除造惡的種子,明了過去世所犯的種種惡行和罪業,而生起悔悟之心。

    隻是由于閻浮提衆生于無量生死以來,造惡習氣太深,所以一時生在善道,一時堕入惡道,輪回不息,連累這位大菩薩在百千劫中一次次地救度他們。

    ” “譬如說,有人迷失了他本來所在的地方,不小心走到了危險的道路上。

    在那個危險的道路中,有許多夜叉、惡鬼,以及虎狼、獅子、毒蛇、蠍子等。

    而迷路人對險道中的威脅卻沒有絲毫察覺,不知道須臾之間就可能遭到毒害,導緻死傷。

    正好在那時,有一位善知識,智能高超,知識豐富,懂得許多出險道、解百毒、避虎狼、驅惡鬼的方法,見到這位迷路人正要誤入險區,就提醒他:‘喂,你為什麼要走這條道?這條道禍害多端,危險叢生,難道你有什麼辦法能躲得開,避得過嗎?’迷路人猛然聽到善知識的提醒,才知道正在走上一條險路,趕緊退步,希望離開這危險的境地。

    善知識牽手指引,帶着他慢慢脫離險道。

     走上正路,得到平安與快樂。

    然後,善知識告訴迷路人說:‘唉,你這個迷路的人,從此以後,千萬不要再走這條道了。

    進了這條道的人,不但會遭遇到種種毒害,很難走出來,甚至會喪失性命。

    ’迷路人十分感激善知識的幫助,在臨分别的時候,善知識又再三地囑咐他:‘倘若見到你的親戚、朋友甚至是陌生的過路人,無論男女老少,你都要告訴他們這條路的危險性,毒蛇猛獸、惡鬼惡神太多了,進去就會喪命,千萬不要讓這些人自己去送死。

    ’” “地藏菩薩正是這樣的一位善知識,以大慈大悲的神通願力,救拔種種造罪受苦的衆生,使他們能進入人、天的善道,享受種種微妙的快樂。

    而這些造罪的衆生,由于知道了業道的苦,一旦脫離以後,永遠不想再進去了。

    正如迷路人誤入險道,遇到善知識幫助他走上正道,再也不會走進險道。

    碰到其他人要誤入時,還能現身說法,勸他人不要走進去。

    這是因為自己曾經迷失過的緣故,一旦走上正道,解脫災難,便永不再入險境了。

    如果再走進去,那說明依舊迷誤,并沒有意識到眼下所走的道路,是以往曾經誤入的險道,那就可能導緻喪失性命,好比有人一再地犯十惡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