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存亡
關燈
小
中
大
滅了。
倘若還能在身死之後的七七四十九天之内,努力多做各種善事,加以回向,不但能使已死之人永遠脫離惡道,得生人間、天上,享受種種美妙的安樂;對于在世的親屬來說,也能夠獲得無量的利益和安樂。
” “因此,我今天在這大會上面對世尊,以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勸告閻浮提衆生:在臨死之前,千萬不要去殺生以及造種種惡緣,為‘保佑’亡靈,而祈求魍魉魑魅,祭神拜鬼。
為什麼呢?因為這樣殺生以及祭拜鬼神之舉,非但絲毫幫助不了死去的人,反而還結下了新的罪緣,使罪業更加深重。
即使亡者在過去世或現在世曾經結過善緣、種過善根,應當可以生到人間或天界享受福報,卻由于被無知的親屬造下如此的惡業,緻使臨終之人受到牽連,與那些被殺死的生命對辯冥司,受到責問或責罰,從而拖延了投生善道的時間。
更何況命終之人在世之時,并沒有多少的善業,各人将根據自己的所作所為自受其報,怎麼還忍心讓他由于親屬的無知,再添種種惡業,甚至堕入惡道中去呢? 比如說,有人從遙遠的地方長途跋涉而來,準備的食糧早已用盡,已經三天沒吃上飯了,而他背負的行李又超過百斤。
正在這時,忽然又遇到鄰居朋友,請他再捎上一些東西,結果弄得那人更加困重不堪了。
世尊,我看閻浮提的衆生,隻要能信受佛法,樂于為善,所為的善事哪怕小到一絲一毫、一沙一塵,這些善行所帶來的利益絕不會白費,分分都可自得。
” 說這些話時,法會中有一位長者,名叫大辯。
這位長者在很久以前就已證得無生法忍,以種種智慧方便,化現為長者的形象教化度脫十方一切衆生。
這時,大辯長者合掌恭敬,請問地藏菩薩說:“大士,南閻浮提衆生在命終之後,家裡大大小小的親屬為他做種種功德,設齋供養十方僧衆,造種種善因,像這樣的話,命終之人,能否得到大利益及解脫呢?” 地藏菩薩回答說:“長者,承蒙佛力的加被,我現在就為未來和現在的一切衆生,簡略說一下這件事。
長者,未來和現在的一切衆生,在臨命終時,能有緣聽到一位佛的名字、一位菩薩的名字乃至一位辟支佛的名字的話,無論原來有罪或無罪,都能得到解脫。
倘若有男子、女人活着的時候,不修善因,造了許多惡業,命終之後,家裡大大小小的親屬,為他(她)修福行善,做種種功德。
其修福行善所帶來的利益,亡者所獲有七分之一,其餘的六分為活着的人所得。
正因為如此,未來的和現在的善男女等,要趁着耳聰目明、身體強健的時候,努力自己修行,不要等到臨死時,靠家屬來代為修福。
自己修行所帶來的功德,分分都是自己所獲的。
”“無常大鬼,總是不期而至。
人死之後,冥冥之中的魂神不知自己的罪報或福報有多少,便随着無常去了。
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如癡如聾,或者在各個陰司中對辯生前所作所為的善惡罪福。
審定之後,個人便依據自己的業報到一定的道中去投生。
在尚未審定的期間,就已經是千愁萬苦,更何況有的人還得堕落到各種惡道中去呢?命終之人,在尚未托生的七七四十九天之内,念念之間,都在盼着活着的骨肉至親為他們修福行善,做種種功德來超度他、救濟他。
過了四十九天之後,業報已經審定,就随着其生前所做的業因投生去了。
倘若此人在生之時曾經造惡深重,其結果往往是千百年中在惡道裡受苦。
倘若犯了五無間的極惡重罪時,就将千劫萬劫堕在無間地獄裡,幾乎是永無出頭之日,一直要承受極端的酷刑與痛苦。
” “另外,長者,那些造罪的衆生在命終之後,家裡的親人為他設齋修福,并以此功德來幫助亡者消除罪業,免除惡道之苦。
需要注意的是:在辦齋之時以及供齋以後,淘米的泔水或菜葉等東西不能丢棄于地,更不能随意糟蹋。
那些貢品食物,在供養佛、法、僧三寶之前,千萬不能自己先吃。
如果有人違反了上面所說的規矩,自己先吃了,或是在供養時不夠恭敬、不夠虔誠的話,那麼這個亡人将很難得到功德利益。
如果能遵守上述的規矩,以勤懇誠敬的态度,用清淨妙潔的供品來供養佛僧,那麼,所做功德,有七分之菩薩降魔一可以利益亡者,六分功德為辦齋的眷屬所得。
因此,長者,閻浮提的衆生若能為他們的父母或親人在命終之後虔誠設齋供養的話,無論是死去的還是活着的,都會獲得很大的利益與福報。
” 地藏菩薩在說完這些話時,忉利天宮有千萬億那由他、無法計數的閻浮提鬼神,都發了無量的菩提心。
大辯長者恭敬作禮,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
倘若還能在身死之後的七七四十九天之内,努力多做各種善事,加以回向,不但能使已死之人永遠脫離惡道,得生人間、天上,享受種種美妙的安樂;對于在世的親屬來說,也能夠獲得無量的利益和安樂。
” “因此,我今天在這大會上面對世尊,以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勸告閻浮提衆生:在臨死之前,千萬不要去殺生以及造種種惡緣,為‘保佑’亡靈,而祈求魍魉魑魅,祭神拜鬼。
為什麼呢?因為這樣殺生以及祭拜鬼神之舉,非但絲毫幫助不了死去的人,反而還結下了新的罪緣,使罪業更加深重。
即使亡者在過去世或現在世曾經結過善緣、種過善根,應當可以生到人間或天界享受福報,卻由于被無知的親屬造下如此的惡業,緻使臨終之人受到牽連,與那些被殺死的生命對辯冥司,受到責問或責罰,從而拖延了投生善道的時間。
更何況命終之人在世之時,并沒有多少的善業,各人将根據自己的所作所為自受其報,怎麼還忍心讓他由于親屬的無知,再添種種惡業,甚至堕入惡道中去呢? 比如說,有人從遙遠的地方長途跋涉而來,準備的食糧早已用盡,已經三天沒吃上飯了,而他背負的行李又超過百斤。
正在這時,忽然又遇到鄰居朋友,請他再捎上一些東西,結果弄得那人更加困重不堪了。
世尊,我看閻浮提的衆生,隻要能信受佛法,樂于為善,所為的善事哪怕小到一絲一毫、一沙一塵,這些善行所帶來的利益絕不會白費,分分都可自得。
” 說這些話時,法會中有一位長者,名叫大辯。
這位長者在很久以前就已證得無生法忍,以種種智慧方便,化現為長者的形象教化度脫十方一切衆生。
這時,大辯長者合掌恭敬,請問地藏菩薩說:“大士,南閻浮提衆生在命終之後,家裡大大小小的親屬為他做種種功德,設齋供養十方僧衆,造種種善因,像這樣的話,命終之人,能否得到大利益及解脫呢?” 地藏菩薩回答說:“長者,承蒙佛力的加被,我現在就為未來和現在的一切衆生,簡略說一下這件事。
長者,未來和現在的一切衆生,在臨命終時,能有緣聽到一位佛的名字、一位菩薩的名字乃至一位辟支佛的名字的話,無論原來有罪或無罪,都能得到解脫。
倘若有男子、女人活着的時候,不修善因,造了許多惡業,命終之後,家裡大大小小的親屬,為他(她)修福行善,做種種功德。
其修福行善所帶來的利益,亡者所獲有七分之一,其餘的六分為活着的人所得。
正因為如此,未來的和現在的善男女等,要趁着耳聰目明、身體強健的時候,努力自己修行,不要等到臨死時,靠家屬來代為修福。
自己修行所帶來的功德,分分都是自己所獲的。
”“無常大鬼,總是不期而至。
人死之後,冥冥之中的魂神不知自己的罪報或福報有多少,便随着無常去了。
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如癡如聾,或者在各個陰司中對辯生前所作所為的善惡罪福。
審定之後,個人便依據自己的業報到一定的道中去投生。
在尚未審定的期間,就已經是千愁萬苦,更何況有的人還得堕落到各種惡道中去呢?命終之人,在尚未托生的七七四十九天之内,念念之間,都在盼着活着的骨肉至親為他們修福行善,做種種功德來超度他、救濟他。
過了四十九天之後,業報已經審定,就随着其生前所做的業因投生去了。
倘若此人在生之時曾經造惡深重,其結果往往是千百年中在惡道裡受苦。
倘若犯了五無間的極惡重罪時,就将千劫萬劫堕在無間地獄裡,幾乎是永無出頭之日,一直要承受極端的酷刑與痛苦。
” “另外,長者,那些造罪的衆生在命終之後,家裡的親人為他設齋修福,并以此功德來幫助亡者消除罪業,免除惡道之苦。
需要注意的是:在辦齋之時以及供齋以後,淘米的泔水或菜葉等東西不能丢棄于地,更不能随意糟蹋。
那些貢品食物,在供養佛、法、僧三寶之前,千萬不能自己先吃。
如果有人違反了上面所說的規矩,自己先吃了,或是在供養時不夠恭敬、不夠虔誠的話,那麼這個亡人将很難得到功德利益。
如果能遵守上述的規矩,以勤懇誠敬的态度,用清淨妙潔的供品來供養佛僧,那麼,所做功德,有七分之菩薩降魔一可以利益亡者,六分功德為辦齋的眷屬所得。
因此,長者,閻浮提的衆生若能為他們的父母或親人在命終之後虔誠設齋供養的話,無論是死去的還是活着的,都會獲得很大的利益與福報。
” 地藏菩薩在說完這些話時,忉利天宮有千萬億那由他、無法計數的閻浮提鬼神,都發了無量的菩提心。
大辯長者恭敬作禮,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