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篇 應帝王
關燈
小
中
大
“走開,你這個見識淺薄的人,怎麼一張口就讓人不愉快!我正打算跟造物者結成伴侶,厭煩時便又乘坐那狀如飛鳥的清虛之氣,超脫于‘六極’之外,而生活在什麼也不存在的地方,居處于曠達無垠的環境。
你又怎麼能用夢呓般的所謂治理天下的話語來撼動我的心思呢?”天根又再次提問。
無名人說:“你應處于保持本性、無所修飾的心境,交合形氣于清靜無為的方域,順應事物的自然而沒有半點兒個人的偏私,天下也就得到治理。
” 陽子居見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強梁,物徹疏明,學道不勌。
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于聖人也,胥易技系,勞形怵心者也。
且也虎豹之文來田,猨狙之便執斄之狗來藉。
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陽子居蹴然曰:“敢問明王之治。
”老聃曰:“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貸萬物而民弗恃;有莫舉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測,而遊于無有者也。
” 【譯文】 陽子居拜見老聃,說:“倘若現在有這樣一個人,他辦事迅疾敏捷、強幹果決,對待事物洞察準确、了解透徹,學‘道’專心勤奮從不厭怠。
象這樣的人,可以跟聖哲之王相比而并列嗎?”老聃說:“這樣的人在聖人看來,隻不過就像聰明的小吏供職辦事時為技能所拘系、勞苦身軀擔驚受怕的情況。
況且虎豹因為毛色美麗而招來衆多獵人的圍捕,猕猴因為跳躍敏捷、狗因為捕物迅猛而招緻繩索的拘縛。
象這樣的動物,也可以拿來跟聖哲之王相比而并列嗎?”陽子居聽了這番話臉色頓改,不安地說:“冒昧地請教聖哲之王怎麼治理天下。
”老聃說:“聖哲之王治理天下,功績普蓋天下卻又像什麼也不曾出自自己的努力,教化施及萬物而百姓卻不覺得有所依賴;功德無量沒有什麼辦法稱述贊美,使萬事萬物各居其所而欣然自得;立足于高深莫測的神妙之境,而生活在什麼也不存在的世界裡。
” 鄭有神巫曰季鹹,知人之死生存亡、禍福壽夭,期以歲月旬日,若神。
鄭人見之,皆棄而走。
列子見之而心醉,歸,以告壺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為至矣,則又有至焉者矣。
”壺子曰:“吾與汝既其文,未既其實,而固得道與?衆雌而無雄,而又奚卵焉!而以道與世亢,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汝。
嘗試與來,以予示之。
” 明日,列子與之見壺子。
出而謂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數矣!吾見怪焉,見濕灰焉。
”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壺子。
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
是殆見吾杜德機也。
嘗又與來。
” 明日,又與之見壺子。
出而謂列子曰:“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全然有生矣!吾見其杜權矣。
”列子入,以告壺子。
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天壤,名實不入,而機發于踵。
是殆見吾善者機也。
嘗又與來。
” 明日,又與之見壺子。
出而謂列子曰:“子之先生不齊,吾無得而相焉。
試齊,且複相之。
”列子入,以告壺子。
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太沖莫勝。
是殆見吾衡氣機也。
鲵桓之審為淵,止水之審為淵,流水之審為淵。
淵有九名,此處三焉。
嘗又與來。
” 明日,又與之見壺子。
立未定,自失而走。
壺子曰:“追之!”列子追之不及,反,以報壺子曰:“已滅矣,已失矣,吾弗及已。
”壺子曰:“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
吾與之虛而委蛇,不知其誰何,因以為弟靡,因以為波流,故逃也。
” 然後列子自以為未始學而歸,三年不出。
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
于事無與親,雕琢複樸,塊然獨以其形立。
紛而封哉,一以是終。
【譯文】 鄭國有個占蔔識相十分靈驗的巫師,名叫季鹹,他知道人的生死存亡和禍福壽夭,所預蔔的年、月、旬、日都準确應驗,仿佛是神人。
鄭國人見到他,都擔心預蔔死亡和兇禍而急忙跑開。
列子見到他卻内心折服如醉如癡,回來後把見到的情況告訴老師壺子,并且說:“起先我總以為先生的道行最為高深,如今又有更為高深的巫術了。
你又怎麼能用夢呓般的所謂治理天下的話語來撼動我的心思呢?”天根又再次提問。
無名人說:“你應處于保持本性、無所修飾的心境,交合形氣于清靜無為的方域,順應事物的自然而沒有半點兒個人的偏私,天下也就得到治理。
” 陽子居見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強梁,物徹疏明,學道不勌。
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于聖人也,胥易技系,勞形怵心者也。
且也虎豹之文來田,猨狙之便執斄之狗來藉。
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陽子居蹴然曰:“敢問明王之治。
”老聃曰:“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貸萬物而民弗恃;有莫舉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測,而遊于無有者也。
” 【譯文】 陽子居拜見老聃,說:“倘若現在有這樣一個人,他辦事迅疾敏捷、強幹果決,對待事物洞察準确、了解透徹,學‘道’專心勤奮從不厭怠。
象這樣的人,可以跟聖哲之王相比而并列嗎?”老聃說:“這樣的人在聖人看來,隻不過就像聰明的小吏供職辦事時為技能所拘系、勞苦身軀擔驚受怕的情況。
況且虎豹因為毛色美麗而招來衆多獵人的圍捕,猕猴因為跳躍敏捷、狗因為捕物迅猛而招緻繩索的拘縛。
象這樣的動物,也可以拿來跟聖哲之王相比而并列嗎?”陽子居聽了這番話臉色頓改,不安地說:“冒昧地請教聖哲之王怎麼治理天下。
”老聃說:“聖哲之王治理天下,功績普蓋天下卻又像什麼也不曾出自自己的努力,教化施及萬物而百姓卻不覺得有所依賴;功德無量沒有什麼辦法稱述贊美,使萬事萬物各居其所而欣然自得;立足于高深莫測的神妙之境,而生活在什麼也不存在的世界裡。
” 鄭有神巫曰季鹹,知人之死生存亡、禍福壽夭,期以歲月旬日,若神。
鄭人見之,皆棄而走。
列子見之而心醉,歸,以告壺子,曰:“始吾以夫子之道為至矣,則又有至焉者矣。
”壺子曰:“吾與汝既其文,未既其實,而固得道與?衆雌而無雄,而又奚卵焉!而以道與世亢,必信,夫故使人得而相汝。
嘗試與來,以予示之。
” 明日,列子與之見壺子。
出而謂列子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數矣!吾見怪焉,見濕灰焉。
”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壺子。
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
是殆見吾杜德機也。
嘗又與來。
” 明日,又與之見壺子。
出而謂列子曰:“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全然有生矣!吾見其杜權矣。
”列子入,以告壺子。
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天壤,名實不入,而機發于踵。
是殆見吾善者機也。
嘗又與來。
” 明日,又與之見壺子。
出而謂列子曰:“子之先生不齊,吾無得而相焉。
試齊,且複相之。
”列子入,以告壺子。
壺子曰:“鄉吾示之以太沖莫勝。
是殆見吾衡氣機也。
鲵桓之審為淵,止水之審為淵,流水之審為淵。
淵有九名,此處三焉。
嘗又與來。
” 明日,又與之見壺子。
立未定,自失而走。
壺子曰:“追之!”列子追之不及,反,以報壺子曰:“已滅矣,已失矣,吾弗及已。
”壺子曰:“鄉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
吾與之虛而委蛇,不知其誰何,因以為弟靡,因以為波流,故逃也。
” 然後列子自以為未始學而歸,三年不出。
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
于事無與親,雕琢複樸,塊然獨以其形立。
紛而封哉,一以是終。
【譯文】 鄭國有個占蔔識相十分靈驗的巫師,名叫季鹹,他知道人的生死存亡和禍福壽夭,所預蔔的年、月、旬、日都準确應驗,仿佛是神人。
鄭國人見到他,都擔心預蔔死亡和兇禍而急忙跑開。
列子見到他卻内心折服如醉如癡,回來後把見到的情況告訴老師壺子,并且說:“起先我總以為先生的道行最為高深,如今又有更為高深的巫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