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篇 應帝王

關燈
”壺子說:“我教給你的還全是道的外在的東西,還未能教給你道的實質,你難道就已經得道了嗎?隻有衆多的雌性可是卻無雄性,又怎麼能生出受精的卵呢!你用所學到的道的皮毛就跟世人相匹敵,而且一心求取别人的信任,因而讓人洞察底細而替你看相。

    你試着跟他一塊兒來,把我介紹給他看看相吧。

    ” 第二天,列子跟神巫季鹹一道拜見壺子。

    季鹹走出門來就對列子說:“呀!你的先生快要死了!活不了了,用不了十來天了!我觀察到他臨死前的怪異形色,神情像遇水的灰燼一樣。

    ”列子進到屋裡,淚水弄濕了衣襟,傷心地把季鹹的話告訴給壺子。

    壺子說:“剛才我将如同地表那樣寂然不動的心境顯露給他看,茫茫然既沒有震動也沒有止息。

    這樣恐怕隻能看到我閉塞的生機。

    試試再跟他來看看。

    ” 第二天,列子又跟神巫季鹹一道拜見壺子。

    季鹹走出門來就對列子說:“幸運啊,你的先生遇上了我!症兆減輕了,完全有救了,我已經觀察到閉塞的生機中神氣微動的情況。

    ”列子進到屋裡,把季鹹的話告訴給壺子。

    壺子說:“剛才我将天與地那樣相對而又相應的心态顯露給他看,名聲和實利等一切雜念都排除在外,而生機從腳跟發至全身。

    這樣恐怕已看到了我的一線生機。

    試着再跟他一塊兒來看看。

    ” 第二天,列子又跟神巫季鹹一道拜見壺子。

    季鹹走出門來就對列子說:“你的先生心迹不定,神情恍惚,我不可能給他看相。

    等到心迹穩定,再來給他看相。

    ”列子進到屋裡,把季鹹的話告訴給壺子。

    壺子說:“剛才我把陰陽二氣均衡而又和諧的心态顯露給他看。

    這樣恐怕看到了我内氣持平、相應相稱的生機。

    大魚盤桓逗留的地方叫做深淵,靜止的河水聚積的地方叫做深淵,流動的河水滞留的地方叫做深淵。

    淵有九種稱呼,這裡隻提到了上面三種。

    試着再跟他一塊兒來看看。

    ” 第二天,列子又跟神巫鹹季一道拜見壺子。

    季鹹還未站定,就不能自持地跑了。

    壺子說:“追上他!”列子沒能追上,回來告訴壺子,說:“已經沒有蹤影了,讓他跑掉了,我沒能趕上他。

    ”壺子說:“起先我顯露給他看的始終未脫離我的本源。

    我跟他随意應付,他弄不清我的究竟,于是我使自己變的那麼頹廢順從,變的像水波逐流一樣,所以他逃跑了。

    ” 這之後,列子深深感到像從不曾拜師學道似的回到了自己的家裡,三年不出門。

    他幫助妻子燒火做飯,喂豬就像侍侯人一樣。

    對于各種世事不分親疏沒有偏私,過去的雕琢和華飾已恢複到原本的質樸和純真,像大地一樣木然忘情地将形骸留在世上。

    雖然涉入世間的紛擾卻能固守本真,并像這樣終生不渝。

     無為名屍,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

    體盡無窮,而遊無朕;盡其所受乎天,而無見得,亦虛而已。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将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譯文】 不要成為名譽的寄托,不要成為謀略的場所;不要成為世事的負擔,不要成為智慧的主宰。

    潛心地體驗真源而且永不休止,自由自在地遊樂而不留下蹤迹;任其所能禀承自然,從不表露也從不自得,也就心境清虛淡泊而無所求罷了。

    修養高尚的“至人”心思就象一面鏡子,對于外物是來者即照去者不留,應合事物本身從不有所隐藏,所以能夠反映外物而又不因此損心勞神。

     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

    儵與忽時相與遇于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

    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

    ”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譯文】 南海的大帝名叫儵,北海的大帝名叫忽,中央的大帝叫渾沌。

    儵與忽常常相會于渾沌之處,渾沌款待他們十分豐盛,儵和忽在一起商量報答渾沌的深厚情誼,說:“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個竅孔用來視、聽、吃的呼吸,唯獨渾沌沒有,我們試着為他鑿開七竅。

    ”他們每天鑿出一個孔竅,鑿了七天渾沌也就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