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不到回答
關燈
小
中
大
,就這樣離開了村子。
他在城裡安了家,在卡恰河後面的拉薩爾大街上,在那年代裡,人們可以随便找個地方築房住下,當時還有人編過一首歌:“我去卡恰河,去時眼淚流不斷,歸來高興沒個完!……” 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急劇地前進着,隻有大柯裡恰舅舅故步自封、一仍其舊,既然他一向過的是自然經濟的生活,他也就這樣過下去:奶牛、馬、豬、母雞、狗、大車、地窖、圍栅;甚至大門都是撐上木棍過夜,房子裡還用木門闩。
柯裡恰舅舅穿的是斜領襯衫、肥大的裝扣子的燈籠褲,平時說話不用一句城裡人的話,隻是随着歲月流逝,他的外貌和聲音日見其憂郁而且脾氣也更難以捉摸了。
塔麗娅舅媽靠集市買賣過日子,拿家裡出産的東西換點現錢。
夫妻倆日子過得很怪:做買賣,一個戈比一個戈比地攢錢,大家藏私房錢,但縱起酒來那股子狂勁兒!他們出手闊綽、熱鬧非凡,把所有積起來的錢都狂飲濫喝掉了。
塔麗娅舅媽在卡恰河一帶被看做是檢察官一類的人物。
她認識這兒所有的人,大家也都認識她。
常常有這樣的事:誰的錢給掏了或者大車上什麼值錢的東西被人偷走了,集市上的人就會勸失主去找奧妮卡——這是塔麗娅舅媽的心愛的教女對她的稱呼,于是集市上人們不知為什麼也這樣叫她。
在緊靠着拉薩爾大街一側的“紅崖溝”上,一個被掏了錢的姑娘号哭着走着,引起了塔麗娅舅媽的注意:“得了,得了!别扯着嗓子喊啦,别喊啦!有多少錢?四百?你打哪兒弄了那麼多錢?把奶牛賣了!這可真有一手啊!就盯上了你這個糊塗人啦!錢放在什麼地方的?旁邊口袋裡?用什麼東西包着的?” “用頭巾。
”“有别針别住沒有?”“别住了。
”“這準是托裡卡·普裡歇米辛!準是他,是他,這狗東西!别針扣好的東西不論是楚紹夫斯基,齊加裡,還是胡道烏希都沒能耐拿的。
不,不,丫頭,都沒能耐拿的!這肯定是托裡卡。
托裡卡!真是一雙金子般的手啊!随便什麼鎖,什麼機關對他都不起作用,掏口袋是更不在話下了。
真是一把好手!嚯,真是好手!等一等,丫頭!‘瑪麗亞’号輪船從北方來到這兒是什麼時候?”“前天。
”“看來,是我漏神了,當時我看到一個小夥子在集市上走,挺像托裡卡。
‘你好,奧妮卡大嬸。
’‘你好。
’我應了一句。
心想,這是不是托裡卡?他該還有一年才滿刑期呐。
而他就踅到河面濕木樁那邊去了。
當時就這樣過去了。
原來果真是他來了,而且習性不改!唉,你啊,你這個害人蟲!……” 于是塔麗娅舅媽就按她知道的地址走去。
“托裡卡在家嗎?”那倒黴的娘用圍裙擤着鼻涕應聲道。
“他能上哪兒去呀?在闆棚裡睡着呐。
”“是喝醉回來了吧?”“醉得一塌糊塗。
身上是簇新的衣服,鉻鞣革皮靴。
我問他是不是老毛病又犯了?他卻沖着我一頓臭罵……” 塔麗娅舅媽登上搖搖晃晃的梯子來到幹草棚跟前,拉了拉門。
“托裡卡,嗳,托裡卡!快起來,快起來!該起來做做早操啦!”“什麼事兒,奧妮卡大嬸嗎?”“昨天你拿過人家四百盧布沒有?”“嗯,拿過呀,怎麼啦?”“你連自己親戚的錢也要拿,沒良心的東西!這個阿加菲踫·紮瓦魯辛娜是從巴紮伊哈河來的,是葉洛夫斯基家侄子的小姨子……”“周圍全都沾親帶故!簡直叫人沒處偷去了!……”“本來就不該偷了!你該正正當當地勞動!要不然,你就乘上車到茲洛賓集市去,或者找個更遠點的地方!”“還有哪兒可去的?心煩透了,就想爽爽辣辣來一下子!”“喝掉了多少錢?”“哪兒有工夫去數它。
”“你給我,我來數。
” 兩人并肩在小梯階上坐下——一個是卡恰河一帶的“檢察官”,一個是睡眼矇眬的、愁眉苦臉的小偷,搗蛋鬼,打架的好手。
他赤着雙腳,精神萎靡,用手撓着頭——因為滿頭都是幹草——他眯縫着眼睛望着帕克洛夫斯克山,望着孤零零聳立在高處的鐘樓。
在他那髒不溜秋的臉上并沒有知罪認錯的意思。
“唉,你們這些狗東西,狗東西啊!”塔麗娅舅媽拍着自己的裙子說道。
“原來就這樣荒唐胡來!花了七十個盧布還一聲不吭!不是自己的錢就這樣個花法!一把一把往風裡抛,水裡撒!”“現在咋辦?”“咋辦,咋辦?喏,拿去,這裡三十個盧布湊個整數,再喝點兒,不過得用這勞什子想一想,這是拿的誰的錢!”塔麗娅舅媽用拳頭捶着這小偷的腦瓜說着。
“我先用自己的錢給你墊上……” 于是塔麗娅舅媽來到阿加菲娅這個遠八輩子的親戚那裡,打發她順順當當離開卡恰河。
阿加菲娅給她磕頭,“檢察官”訓誡她說:“下一次看你再這樣睜着眼讓人偷!……” 還在戰前,集市就從市中心被擠到了山腳下,直到卡恰河邊,因此塔麗娅舅媽的生活就輕松多了。
她從早到晚泡在集市上,為了每一個戈比費盡了力氣;柯裡恰舅舅搞到了飼料,養起了牲畜,他為啤酒廠運送克瓦斯和啤酒到街上的各個商販點,為此,工廠批給他酒糟和下腳作牲口飼料,而那些女小販深知他的脾性,在自己的攤點上把他灌得迷迷糊糊,以至到傍晚時分他這個人已經隻能聽憑馬的意願行事,這時,馬兒就拉着他往山下走去,送他回家。
柯裡恰舅舅在帕克洛夫斯克墓地已經安息了有近十個年頭了,而塔麗娅舅媽仍然忘不了他。
她拖着浮腫的雙腿,一步步登上山,把面包、雞蛋撚碎在墳頭上,用克瓦斯酹祭過土地,自己也嚼一點兒什麼,然後說道:“你瞧,柯裡恰,我們這又一起吃過了。
” 古老的集市和它的風尚都已成了陳迹,但古老的卡恰河和卡恰河後面的“納哈洛夫卡”地方卻風貌猶存。
前年,我曾在卡恰河後面迷了路,我遇見一個婦女,她大哭大叫
他在城裡安了家,在卡恰河後面的拉薩爾大街上,在那年代裡,人們可以随便找個地方築房住下,當時還有人編過一首歌:“我去卡恰河,去時眼淚流不斷,歸來高興沒個完!……” 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急劇地前進着,隻有大柯裡恰舅舅故步自封、一仍其舊,既然他一向過的是自然經濟的生活,他也就這樣過下去:奶牛、馬、豬、母雞、狗、大車、地窖、圍栅;甚至大門都是撐上木棍過夜,房子裡還用木門闩。
柯裡恰舅舅穿的是斜領襯衫、肥大的裝扣子的燈籠褲,平時說話不用一句城裡人的話,隻是随着歲月流逝,他的外貌和聲音日見其憂郁而且脾氣也更難以捉摸了。
塔麗娅舅媽靠集市買賣過日子,拿家裡出産的東西換點現錢。
夫妻倆日子過得很怪:做買賣,一個戈比一個戈比地攢錢,大家藏私房錢,但縱起酒來那股子狂勁兒!他們出手闊綽、熱鬧非凡,把所有積起來的錢都狂飲濫喝掉了。
塔麗娅舅媽在卡恰河一帶被看做是檢察官一類的人物。
她認識這兒所有的人,大家也都認識她。
常常有這樣的事:誰的錢給掏了或者大車上什麼值錢的東西被人偷走了,集市上的人就會勸失主去找奧妮卡——這是塔麗娅舅媽的心愛的教女對她的稱呼,于是集市上人們不知為什麼也這樣叫她。
在緊靠着拉薩爾大街一側的“紅崖溝”上,一個被掏了錢的姑娘号哭着走着,引起了塔麗娅舅媽的注意:“得了,得了!别扯着嗓子喊啦,别喊啦!有多少錢?四百?你打哪兒弄了那麼多錢?把奶牛賣了!這可真有一手啊!就盯上了你這個糊塗人啦!錢放在什麼地方的?旁邊口袋裡?用什麼東西包着的?” “用頭巾。
”“有别針别住沒有?”“别住了。
”“這準是托裡卡·普裡歇米辛!準是他,是他,這狗東西!别針扣好的東西不論是楚紹夫斯基,齊加裡,還是胡道烏希都沒能耐拿的。
不,不,丫頭,都沒能耐拿的!這肯定是托裡卡。
托裡卡!真是一雙金子般的手啊!随便什麼鎖,什麼機關對他都不起作用,掏口袋是更不在話下了。
真是一把好手!嚯,真是好手!等一等,丫頭!‘瑪麗亞’号輪船從北方來到這兒是什麼時候?”“前天。
”“看來,是我漏神了,當時我看到一個小夥子在集市上走,挺像托裡卡。
‘你好,奧妮卡大嬸。
’‘你好。
’我應了一句。
心想,這是不是托裡卡?他該還有一年才滿刑期呐。
而他就踅到河面濕木樁那邊去了。
當時就這樣過去了。
原來果真是他來了,而且習性不改!唉,你啊,你這個害人蟲!……” 于是塔麗娅舅媽就按她知道的地址走去。
“托裡卡在家嗎?”那倒黴的娘用圍裙擤着鼻涕應聲道。
“他能上哪兒去呀?在闆棚裡睡着呐。
”“是喝醉回來了吧?”“醉得一塌糊塗。
身上是簇新的衣服,鉻鞣革皮靴。
我問他是不是老毛病又犯了?他卻沖着我一頓臭罵……” 塔麗娅舅媽登上搖搖晃晃的梯子來到幹草棚跟前,拉了拉門。
“托裡卡,嗳,托裡卡!快起來,快起來!該起來做做早操啦!”“什麼事兒,奧妮卡大嬸嗎?”“昨天你拿過人家四百盧布沒有?”“嗯,拿過呀,怎麼啦?”“你連自己親戚的錢也要拿,沒良心的東西!這個阿加菲踫·紮瓦魯辛娜是從巴紮伊哈河來的,是葉洛夫斯基家侄子的小姨子……”“周圍全都沾親帶故!簡直叫人沒處偷去了!……”“本來就不該偷了!你該正正當當地勞動!要不然,你就乘上車到茲洛賓集市去,或者找個更遠點的地方!”“還有哪兒可去的?心煩透了,就想爽爽辣辣來一下子!”“喝掉了多少錢?”“哪兒有工夫去數它。
”“你給我,我來數。
” 兩人并肩在小梯階上坐下——一個是卡恰河一帶的“檢察官”,一個是睡眼矇眬的、愁眉苦臉的小偷,搗蛋鬼,打架的好手。
他赤着雙腳,精神萎靡,用手撓着頭——因為滿頭都是幹草——他眯縫着眼睛望着帕克洛夫斯克山,望着孤零零聳立在高處的鐘樓。
在他那髒不溜秋的臉上并沒有知罪認錯的意思。
“唉,你們這些狗東西,狗東西啊!”塔麗娅舅媽拍着自己的裙子說道。
“原來就這樣荒唐胡來!花了七十個盧布還一聲不吭!不是自己的錢就這樣個花法!一把一把往風裡抛,水裡撒!”“現在咋辦?”“咋辦,咋辦?喏,拿去,這裡三十個盧布湊個整數,再喝點兒,不過得用這勞什子想一想,這是拿的誰的錢!”塔麗娅舅媽用拳頭捶着這小偷的腦瓜說着。
“我先用自己的錢給你墊上……” 于是塔麗娅舅媽來到阿加菲娅這個遠八輩子的親戚那裡,打發她順順當當離開卡恰河。
阿加菲娅給她磕頭,“檢察官”訓誡她說:“下一次看你再這樣睜着眼讓人偷!……” 還在戰前,集市就從市中心被擠到了山腳下,直到卡恰河邊,因此塔麗娅舅媽的生活就輕松多了。
她從早到晚泡在集市上,為了每一個戈比費盡了力氣;柯裡恰舅舅搞到了飼料,養起了牲畜,他為啤酒廠運送克瓦斯和啤酒到街上的各個商販點,為此,工廠批給他酒糟和下腳作牲口飼料,而那些女小販深知他的脾性,在自己的攤點上把他灌得迷迷糊糊,以至到傍晚時分他這個人已經隻能聽憑馬的意願行事,這時,馬兒就拉着他往山下走去,送他回家。
柯裡恰舅舅在帕克洛夫斯克墓地已經安息了有近十個年頭了,而塔麗娅舅媽仍然忘不了他。
她拖着浮腫的雙腿,一步步登上山,把面包、雞蛋撚碎在墳頭上,用克瓦斯酹祭過土地,自己也嚼一點兒什麼,然後說道:“你瞧,柯裡恰,我們這又一起吃過了。
” 古老的集市和它的風尚都已成了陳迹,但古老的卡恰河和卡恰河後面的“納哈洛夫卡”地方卻風貌猶存。
前年,我曾在卡恰河後面迷了路,我遇見一個婦女,她大哭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