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群山的夢
關燈
小
中
大
一部類似大雪橇的玩意兒。
“快要離開了,”艾麗雅猜想着。
她害怕起來了,雖然她一直在等着有一天好離開林子,就像在等基督複活一樣。
可阿基姆不知為什麼遲遲不作動身的表示,卻老往大森林去,并且鑿破了恩德河上的冰,下了釣竿。
原始森林裡一派甯靜的秋天景象。
阿基姆又在小木屋周圍一帶仔細搜索了一遍,采來了所有的越橘,用很多罐子把它們漬起來,存放在閣樓上的籃子裡,這些籃子是他坐在病人床邊用了很多夜晚編起來的。
他弄來了很多花楸果,并把它們凍起來,把稠李和歐洲越橘葉風幹。
艾麗雅看着他張羅,覺得很奇怪,幹嗎要弄這麼許多,他們難道要準備在這裡住一輩子?她這個城裡人哪裡知道,一個人如果要自己動手準備和儲藏一整個漫長的冬天的食物,那得要多少東西!這兒可不是在商店裡或者市場上,這個來一百克,那個來兩百克。
獵人自己也吃驚了,他哪來的那麼幹淨利索的管家本領?很久以前他在鮑加尼達村的時候,早已習慣于像風滾草一樣過日子:躺下——身子蜷一蜷,起來——身上抖一抖,到哪裡都有吃飯的地方,如果開夥有困難了,一塊面包、一撮鹽巴、一缸子水,也就對付着過了。
現在也就是這個浮浪的人卻在小木屋裡節省着每一小塊面包,幾乎是光吃禽肉而不吃面包,放了很多鹽,多少解掉點膻氣。
禽鳥并不單吃野果,也吃樹芽、赤楊果球,因此一股腐敗黴爛的木頭氣味甚至晚上也不離開阿基姆的身體;肚子不好受,胸口憋得慌,于是他就想法用漿果和胡桃來解救。
艾麗雅對他這種農民式的吝啬非常惱火。
阿基姆對她那種任性撒嬌毫不在意,為了讓她盡快恢複體力,他盡可能變着法兒讓她吃好:湯呀,肉呀,為了吃飯以前墊個底,就給上一片腌茴魚,或者一塊肉質緊密的鹹折樂魚魚幹,吃飽以後送上一點糖漬桑懸鈎子、越橘,有時加一匙煉乳。
那時節,恩德河的急流把冰淩一路往下送去,岸冰立時三刻就使河面封凍起來,把彎彎曲曲的帶狀的小河從地面上抹掉,這情景就像橡皮從小學生練習本上擦掉潦草的字迹一樣。
艾麗雅這時還生死未蔔,因此也沒有工夫去準備過冬食物,但當艾麗雅身體稍稍恢複,阿基姆能夠把她較長時間地留在小木屋裡并讓羅茲卡和她做伴的時候,他們講好,一旦遇上什麼情況,就把羅茲卡放出去,它将會在森林裡找到主人,于是阿基姆開始走到離小木屋較遠的地方去。
恩德河隻剩下深水河區和急灘,蒿草遍地,阿基姆也怕萬一失足摔死,所以用釣竿釣江鳕或者用漁叉去刺那汛期較晚的、性格輕佻而不合群的茴魚,這種魚并不和其他魚類一起遊到庫列依卡河去,它們在原始森林的小河和窪地裡藏身,天知道,就這樣過一冬天。
可以期待江鳕的汛期,但它未必會成群結隊地前來——這肥碩的大魚在恩德河裡感到太局促,這湍急的水流它也受不了,而且這一帶很少有幹淨的砂子可以供它下卵。
難得碰上江鳕,而且都很小。
阿基姆逼着艾麗雅吃鳕魚肝: “吃吧!補補身體!生了那麼久的病,陽光也不見,雪的反光又傷眼睛,視力會衰退的。
魚肝油對眼睛最有好處,江鳕的肝最滋補身體……” 根據阿基姆身上表現出來的緊張勁兒,根據他平時生活的情況和這樣長久地、面面俱到地準備出發,可以感覺到,要走出原始森林是很難的,而且是危險的。
但是由于這暖烘烘的小木屋,由于這雖然寒伧,但終究可求得溫飽的生活,這危險和困難就顯得不是非常可怕了。
何況也還是有來往行人的。
人們駕着鹿橇駛過。
那麼上帝保佑,他們倆也定能找到宿營點,找到人的,她身體已經差不多恢複了,不會凍壞的,為什麼還遲遲不走呢? 阿基姆帶來一束一束的兔子,把它們剖開,把肉儲藏起來給羅茲卡吃,因為他記得一句老話:獵狗能耐大和小,全看喂得飽不飽。
他把兔皮上的毛剪下來,用兩塊木闆做了一架紡車,用枞樹的樹芯刨了一根梭子,在炭火上烤幹,就教艾麗雅用兔毛紡線。
他在蓋爾采夫的旅行包的口袋裡找到兩個線圈,再加上自己的五個。
在天氣不好的時候,因為沒事可做他曾經想把也是在死者的旅行袋裡找到的一個線織的撈漁網解開來,但蓋爾采夫把它織得講究非凡,阿基姆想盡了辦法也沒有能解松那些系得緊緊的結子,這就是說,也隻能随它去了,且把這撈網帶在身邊再說,在長着亂蓬蓬蒿草的地方,在河流上被冰塊沖成的小淺灘處,在微溫的泉水彙流的河口和石礁近旁說不定能撈上一條粗心大意的大魚。
白天一天比一天縮短了,它縮得越短,對于獵人來說日子就越緊張。
阿基姆在動身到獵場來之前做了兩件傻事:一件是沒有把“友誼”牌電鋸捎帶上。
“要它幹嗎?我不是伐木頭的,我是打野獸的。
我用片鋸也會把木柴很早就準備好的。
我要那麼多木柴幹什麼?”無線電台也給他回掉了。
“用無線電台講話,我沒這個能耐,要學會它得花很長時間。
時間打哪兒來?誰去代替我打獵?” 阿基姆用片鋸咔嚓咔嚓地在鋸木柴,鋸到後來,艾麗雅說話了: “你幹嗎老是吱嘎吱嘎地鋸?真叫人受不了,心都給你鋸碎了。
” 像一切害了一場大病的人那樣,她的神經很脆弱。
她那頗有生氣的、新長出來的深色頭發像浪潮一樣湧進了原先染淺的頭發裡,沖走了那些人工的痕迹。
阿基姆看出了,這個人的内心也發生了變化,有的東西已經痛苦地萎死了。
面對姑娘那個難以為他所理解的、複雜的世界,他感到害怕、局促,這個世界顫抖了一下,沉寂了,現在卻重又獲得了色彩,聲音,運動,并對這一切有了新的理解——他盡量不去問什麼,以免打擾她,免得勾起她痛苦的回憶。
早就應該勸艾麗雅把這一頭雙色的頭發剪短些了,因為長發太費肥皂,但也許她就喜歡這模樣呢?“反正好歹能對付着過,就讓她随心所欲吧……” 阿基姆把鋸木柴的支架搬遠了一點——至于說一夜要耗費多少木柴,總共還需要多少木柴等等問題艾麗雅是一點概念也沒有的,而最厲害的嚴寒還沒有到來。
因此,還不能從這裡離開:恩德河上的冰是靠不住的,一不小心就會和女伴一起掉進蒿草叢裡或是陷進沼澤草地裡去。
阿基姆有意無意地讓她參與幹活:一會兒請她掃掃地,一會兒要她縫縫補補,一會兒又要她燒點兒什麼,而她也不無驕傲地拿起掃帚、針線幹了起來。
但就是這些事對她似乎也已經是很費勁的活兒了,因為說實在的,她從來還不知道,也沒幹過什麼真正的活兒。
能夠動針線,掃地,用抹布,燒點什麼稀湯而又不弄得太鹹——這實在已經很不錯了,隻是這些城裡人不知為什麼生就一張品味的嘴,可做起菜來卻總是鹽放太多,燒粥常常燒糊,甚至連自己也會被火灼傷。
早晨,秋天雪面的冰淩閃着亮光,發出窸窣的聲響。
阿基姆想快步查看一下設在附近的十個捕貂器,以及河背面的三個捕銀鼠裝置,還想再打上三五隻灰鼠,因此身邊帶上了羅茲卡。
借了的錢就是債,多少掙一點可以還掉一部分,誰也不會替他還債,不會注銷債款:到時候追究起責任來——就會說是騙子手,大壞蛋,欺騙公家…… 艾麗雅在小木屋裡愁緒萬端,惶惶不安,她身體越是健康起來,一種孤獨感就壓迫得她越厲害。
但是她又不敢請求阿基姆不要去森林裡逛蕩,不要抛下她單獨一人——這位“老哥”在原始森林裡奔波可不是為了好玩。
然而艾麗雅到底還是脫口說了出來,這是她自己也沒有料到的。
阿基姆在爐子旁剝灰鼠皮,剝下來的鼠肉就丢到門外,羅茲卡在那兒把它們吃個精光,叽叽嘎嘎地嚼着骨頭就像吃通心粉一樣。
艾麗雅感到心神不定,她請求把爐子上的水杯遞給她。
阿基姆很樂意地給她遞過去一杯七瓣草的浸液——他從帕拉蒙·帕拉蒙内奇的妻子那裡不僅學會了驚呼:“真是吓死人了!”而且也學會了利用各種各類草藥的本領。
每一個土醫生都有他自己最相信的草藥秘方,阿基姆的秘方就是七瓣草,一種在七月間開花的帶有七個葉瓣的小花,他認為這種花不僅能治病,簡直是一種神丹妙藥。
因此阿基姆不管在什麼地方,隻要見到這種七瓣草就非要摘到手不可。
這一次用的草藥還是夏天在楚什鎮時候準備下的,他儉省地把它煮成藥汁,讓女病人飲服,可以安神。
獵人的手上都是灰鼠的血水,手指上沾滿了熱乎乎的、灰色的毛。
“惡心死了!惡心——死——了!”艾麗雅一下敲掉了阿基姆手裡的杯子,兩手捂着臉大哭起來。
阿基姆倉猝間沒有弄清是怎麼回事,他把杯子撿起來,從地闆上把煮過的七瓣草收攏來,心疼着這些寶貝草藥,把它們甩幹後晾到爐子後面的鐵片上,然後,竭力耐着性子,但還是很不痛快地沖了她一句: “把灰鼠皮拉來擱在身上那才叫難看呐!眼睛成了兩隻空洞,肚裡掏得空空,孤零零一張皮——卻圍到了脖子上!真要命啊!”說到這裡,稍停了一下,當然,他也累了,心裡非常痛苦,但總要克制一點自己,終究自己是個男子漢,而這一個是個有病的人,見不得髒,加上愛幹淨成了怪脾氣,也難怪要心裡不自在,城裡人嘛,再說還是莫斯科地方的人。
他,這個凍土林帶的人,一個還沒娶老婆的單身漢,當然是一切都習以為常了。
于是阿基姆緩下臉色,繼續說道:“獵人打野獸剝毛皮是為了換面包,他自己不穿這毛皮。
”突然他記起了自己忠實的朋友柯利亞在杜迪普塔河畔打野獸的事,又加了一句:“哪兒還談上穿毛皮!說不定碰上倒黴的季節——連褲子也沒得穿……” “你們這兒一切都颠了個倒兒!”艾麗雅故作尖刻地說了一句。
“看來,是你們颠了倒兒……” “你說誰颠倒,是我們?” “我這是說你!” “你别說大道理!”艾麗雅哭泣了起來。
“你就知道在樹林子裡逛蕩,在那些鬼地方跟着這些小畜生轉來轉去。
我一個人待着,一個人……心裡真害怕,真害怕!你别去樹林吧!求求你,别去了吧,嗯?……” “她不懂事。
習慣了現成的生活。
對于她來說,一切都自然而然,來得容易。
”當艾麗雅漸漸睡去,阿基姆走出屋子去查看陷阱的時候,他傷心地想着。
有一次他很長時間追看黑貂的腳印,掉進了雪坑,找不到原先的滑雪軌迹了,迷了路,等找到小木屋的時候,人差不多快完蛋了。
結了冰的衣服咣啷作響,他整個身子倒過去,翻進門檻,鞋子蹬出很大的聲響,就這樣四肢匍匐着爬到火爐旁。
艾麗雅給他喝熱水,喝小瓶裡的白酒,幫他脫衣服,但她沒有力氣敲開這結了冰的衣服,沒法把衣服拉下來。
她大聲地哀哭着,在把氈靴從獵人腳上扯下來的時候,指甲都折斷了。
“你是怎麼啦,落水了?”她問着、喊着,而他卻望着她,一副難受的樣子,似乎不知是怎麼一回事,倒下身子就睡過去了,她捶他、推他、哀求着:“你别睡着!會凍僵的!别睡着!别睡,别——睡!……”她好歹還是替他把衣服脫了,用酒精擦了擦身子,把他拖到木床上,這時他在一大堆衣服底下一面發抖,一面用一種支離破碎的聲音說着:“趁現在還有力氣,快生旺爐子!”他漸漸昏睡過去,嘴裡還反複說着:“生爐子!生爐子!要不咱倆都會凍死……” 這回輪到她了:如果阿基姆有什麼不測,她也就完了。
她哭泣着在爐子和木床之間忙碌着,不時用手去摸摸,看這小屋的主人是否活着,她蒸熟了果汁糖漿,胡亂用鳥肉煮了鍋湯,實在到了筋疲力盡的時候就在一旁躺下,她把身體貼緊獵人,想用自己身上這一點點熱氣去使他暖和。
他發燒了,反複折騰着,什麼也感覺不到,一口氣睡了一個短暫的白天和一個漫長的黑夜,又像“好漢”似的起床了。
隻是牙齒痛得厲害,右臉頰腫了起來,于是他嚼服了足有十來片安乃近藥片。
艾麗雅忙得不亦樂乎,在收拾幹淨的小木屋裡張羅着,從火爐上端來了鍋子,放好鹽罐,在自己和主人面前都放上了幹糧。
“吃吧!”她招呼着他,并且先從鍋子裡喝了一口湯。
阿基姆對她的招呼沒有馬上反應,不知為什麼在鍋子上聞了聞,卻斜過糊着眼淚的眼睛看着她——盡管他充“好漢”,到底還是感冒了。
“喔唷,真不得了啊!困苦這玩意兒不是什麼大學問,但是挺管用,它能叫一切笨小子、懶姑娘丢掉熱炕上廚房!” “吃吧,吃吧!多吃飯,少說話,包你變個胖娃娃。
” 阿基姆睜大了眼睛:人的記性也真夠可以的!這幾句就是他對她講過的話,當時她連腦袋也支不起來,垂倒着頭,像一個害軟骨病的嬰兒。
可你瞧她——全都記住了。
這件事以後,他不再在夜裡出門了,都找有日光的時候去查看陷阱,捕捉黑貂。
黑貂的足迹密密麻麻,他看着,血都湧上了心頭:難道這是因為恩德河上已經長久沒有人來捕獸了?還是因為北邊一帶缺少吃的東西,緻使這些小野獸遷來這裡,垂涎這各式各類的堅果,以及小灰鼠、飛禽、老鼠和種種可以果腹的小動物?松雞在恩德河不常見了,灰鼠也變得行蹤詭秘了,黑貂的足迹在增多,出沒的地段變寬了,很少逃跑的痕迹,但可以越來越多地看到厮打的迹象,這是本地的土著黑貂要保住自己的活動地段,驅逐外來的黑貂。
也是兩軍相壘強者勝。
然而這時卻隐伏着新的、不可避免的災難:灰鼠、黑貂、白鼬等等這些小動物卻讓北極狐、灰狼和狼獾盯上了。
獵人往往晚一步來到陷阱地方,卻在已經關上的捕獸夾子上找到黑貂的一隻爪子或是一撮皮毛。
必須多抽時間到陷阱邊來看看,裝上逮狐狸的捕獸器,設法追捕灰狼和狼獾。
這種時候,獵人幾乎是不睡覺的,捕捉、狩獵、緊張地工作着。
一旦野獸散去,走運的時刻過去了,那時你愛睡多久就睡多久。
阿基姆氣得咬牙切齒,罵着,差一點大哭起來,因為他感覺到,也看到了運氣已經從他手裡溜走。
一直忙着做家務雜事,張羅吃的東西占去了他那麼多的時間!他花了一兩個小時趕到林子裡,在宿營地近旁滑雪而行,在十來個捕獸夾子周圍轉來轉去。
塗過油的、新的結實的夾子挂在高處,專門逮貂和銀鼠的捕獸器他已經不再去勞神觀察了,因為灰狼已把上面的小野獸和大雷鳥吃得精光,這壞家夥胡作非為,竟偷偷來到小木屋旁把羅茲卡也抓傷了。
阿基姆在一個陰森可怖的黑夜裡追捕這隻強暴兇殘的狼貛,開槍射擊,好像傷着它了,沒有來得及一鼓作氣抓住它、把它打死。
應該設置捕狼尖樁來對付這個下流的東西,他有一次曾經在塞姆河上,在原始森林裡看到過這種形狀簡單但十分巧妙的捕獸裝置,狼獾爬上尖樁,從樁尖上叼下了誘餌,而且狡猾之至,知道在這地方跳動不得,就順着樁子退着身子下來,這時,嘴臉卻正好被尖頭戳住。
冬天越往後,被逮住的北極狐也越多,看來,在凍土地帶又發生了旅鼠的瘟疫,饑餓把這些小野獸從那裡驅趕了出來,就好像柯利亞那年在泰梅爾的杜迪普塔河畔奔波時候一樣。
雪還不太深,冬天的威脅還不太大,等嚴寒一下子壓過來,把大地裹上了雪裝,那時候就夠你受的了。
而在現在這段時間裡主要還是難得的高爽的天氣。
這種季節簡直像給萬物披上了金色的盛裝,但是……可有你受的,你還得領受戈加·蓋爾采夫造的孽!當年他們講定要在林中用槍對射,現在戈加雖然死了,卻照樣作出巧安排,采取一種更為厲害的複仇辦法,他把自己的家什丢在過冬的小屋裡,然而卻附了一個圈套…… 啊,這是個什麼樣的圈套啊! 她根本不想,也不懂得應該幫他做點兒什麼,其實幫他也就是幫助她自己——為了生存必需工作、工作、再工作。
雖說這位女士身上多少也有了點變化,但結果仍然是要有某個人為她去做一切日常瑣屑的、肮髒的、令人厭煩的事情,而她似乎是另一類的血統高貴的人,她隻消對已經做成的事情評論評論,把一切事情分成兩類——她歡喜的和她不喜歡的。
不久以前她發作了一次,把整整一隻煮熟的松雞扔到門外:“我再也受不了了!膩味死了!一股青草味兒!味道發苦!真叫人沒法忍受……”羅茲卡把熟松雞接住了,用爪子按住,望着阿基姆。
阿基姆從狗那兒把雞拿過來,丢到火爐上的桦皮籃子裡,然後,一面感到胸口一陣陣惡心,厭惡這碗鳥湯,一面卻像發了狂似的把它喝了個精光。
艾麗雅把臉轉向牆壁哭泣着,她不會,也可能是根本不願意克制自己的脾氣。
“這一切和我有什麼相幹?把你丢在這兒,我這就走,你死在這兒吧!……”但阿基姆知道自己在任何時候也不會這樣做,因此強自克制着陣陣怒火,盡可能平淡地說道: “到了莫斯科去講講咱們在這兒是怎麼過的,講講你怎麼不願意吃松雞——大家一定每哈哈大笑!” “到莫斯科?它在哪兒,這莫斯科?”正是他這種對一切都覺得稀松平常的态度,這種令人乏味的耐性使她受不了,控制不住自己。
而他,雖然感到了他們之間産生了隔閡和敵意,卻仍然耐性地解釋着: “莫斯科嗎?莫斯科遠着呢,就是像你們那裡的商店,那種由你自己随便拿,那種樣樣都有的商店也不在近旁,而吃的東西是越來越難弄到了,往後還會更困難。
該想法子離開,而且越快越好。
為了到達目的地,需要力氣。
為了養足力氣,就要吃東西。
為了吃東西,得去打一頭角鹿,沒有角鹿,那就一般的鹿也行,沒有鹿,那就大雷鳥,沒有大雷鳥,沙雞也行,沒有沙雞,哪怕是松雞……” 稀稀落落的、卷曲的胡子叛亂地長在阿基姆瘦削的臉上,長長的發绺直披到肩頭——長着這樣的胡須和頭發要是走到首都的林蔭道上那可是一個身價十足的好漢子。
在原始森林裡這樣的長發美髯卻隻能是個累贅,一會兒結冰了,一會兒冒汗了,一會兒弄髒了——又沒有時間去洗頭,理發——時間和肥皂都花在女房客身上了,他帶來的用品隻夠自己一個人用,也沒有專門的化妝用品——一小瓶花露水,一小盒有香味的凡士林都用來塗擦因風吹雨打而皲裂的雙手、嘴唇、臉頰,有兩塊香皂、五塊洗衣皂,為了稍示“闊綽”,還有一瓶洗發香波。
這瓶還是日用雜貨鋪裡的售貨員硬要他買的,說是這個帶小蓋兒的漂亮瓶子如何如何好,等到用完了,還可以當行軍水壺用。
阿基姆用香波給生病的姑娘洗頭,盡是泡沫,小木屋裡香得像美容室。
頭很快就幹淨了,頭發也不再打結,一绺一绺,分外醒目——看來還真管用,而他卻覺得像在鬧着玩。
“阿基姆,讓我來給你理發吧,”艾麗雅有點歉意地說道,眼睛望着地,“我也應該多少幹點什麼。
” “是應該,”他生硬地答了一句,“到屋外去拖點兒柴禾,砍點兒枝條,把雪扒在一起,給自己織一頂帽子和圍脖,我們再一起來做鞋子和衣服——既然你整個夏天光知道玩,也不想想冬天,也不作點兒準備。
” “這都是該做的!”艾麗雅同意道。
“我也曾經給玩具娃娃縫過衣服,我記得還給媽媽縫過一條圍裙作為三八婦女節的禮物。
但是理發剪子我可從來沒有拿過,而且我也隻是在理發店裡見過怎樣給人理發的。
啊……哈哈!理發店!” 艾麗雅在阿基姆頭頸上緊緊地系了一條粗布的方巾,用剪刀敲着他的頭說道: “公民,您怎麼樣?理博克式還是瓦罐式?” “随你意,老哥,動手吧!”阿基姆氣悶地同意道,同時大聲地歎了一口氣:看來她并沒有理解他的話,沒有懂得他們處境的險惡。
就連她說的要幹點事兒的話也無非随口說來,未必認真,她自告奮勇要幫忙,也不過是對他表示好意,借此補償任性的過失,也是曲意奉承的意思。
“你應該習慣這原始森林,習慣這寒冷的天氣,要不然,我們都走不出去……”阿基姆重又一本正經地說道。
但艾麗雅的手一碰到這個臉色嚴峻的小野人的頭,她的心就揪了起來——這頭發輕飄飄的,細細的,像小孩子還沒長好的頭發。
她像是自言自語地把這個想法大聲說了出來。
阿基姆摸摸頭,撓了撓胡子,終于挺不住換了一種聲調,窘困不安地說道:“真要命啊!怎麼長了一圈細毛,簡直像個秃子;喔唷,嗨,嗨,長得可真不是地方。
” 他那種迷信,那種經常唠叨咒語、戒條和相信預兆會應驗的習慣開始的時候使艾麗雅很驚訝,後來甚至使她很惱火,但是當他們在大森林裡生活得越久,她對于這個日常的、單調的生活的含意就理解得越深,因此也就比較能尊重阿基姆所做的一切了,她順從着,竭力克制自己。
她的同伴,也就是她有時不無嘲諷和居高臨下地稱之為“老哥”的那位房主,對她好像是日見其疏遠了,他變得更成熟了:他會做很多事情,這兒的一切事情他都能對付,但他還在強迫自己會得更多些,而且常常為此花很大的力量。
可是她卻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直到現在也不能設想能置自己的願望于不顧,強迫自己去做不稱心的工作,去吃不喜歡的東西,去喝那些使她惡心的草藥。
但是也不盡然,她對自己的能力并不完全了解,她也學會了強制自己去喝野禽煮的湯,吃由于泛潮而顯得淡而無味的幹糧,在劈劈啪啪亂爆的、冒着藍色油煙的油裡炸油餅時她已經不再捂着嘴巴飛逃出門外了。
有一次她還自告奮勇用斧子去刮掉屋角裡和縫縫道道裡的爛木屑,她先是洗自己的衣服,後來也給阿基姆洗,也能将就着在小木屋裡洗澡,用點兒堿液洗頭。
當阿基姆從蜷縮着爪子的小野獸身上剝下毛皮的時候,她也能克制着把身子縮成一團,忍受着這股難聞的氣味。
有一天,阿基姆趁艾麗雅精神爽快,記憶力清楚的時候,動手整理蓋爾采夫的遺物,艾麗雅感到的倒不是害怕,而是一種内心的疲憊,她屏氣靜息地等着。
由于阿基姆許多日子以來從不去動這别人的旅行袋,而現在終于把東西抖落到地闆上,然後一件件分别放開,這神情就像是在做最後的清理。
艾麗雅心裡肯定:“蓋爾采夫不會從森林裡回來了。
” 阿基姆嚴肅地,并單獨地把蓋爾采夫的證件從玻璃紙口袋裡拿出來,攤放在桌子上:紅色的優等生文憑、同樣紅色的軍隊服役證書、波羅的海生産企業的皮面工作證、全蘇保護自然環境協會漂亮的白色會員證、勞動手冊、一疊寄往新西伯利亞的贍養費彙款收據、嶄新的大學校徽、“拯救溺水者”獎章和各種證件,其中不知為什麼還留着一張非常陳舊的有着“吉利”号碼的電車票。
艾麗雅一看到它就哭了起來。
阿基姆想的是另一回事,他想起了阿菲米娅·莫茲格莉娅科娃講到卡西揚家孩子們的生活時常常說的一句話:“羔羊記不得爹和娘,卻隻把幹草記心上。
” 阿基姆用紅色的橡皮筋把這疊紙捆好,等着艾麗雅安靜下來,他不是把這一束證件搬過去,而是用一隻手指把它們往艾麗雅面前一推。
“喏,”阿基姆轉過臉去說道,“等我們出去的時候,請您去報告這個人失蹤了,這件事我是不會去做的。
我已經嘗過一次偵查員拉我去的滋味,夠了!……” 阿基姆改口稱“您”和他那種認真的心有餘悸的态度,使艾麗雅很窘,因為在這種嚴肅姿态的後面可以感覺到他的壓抑和不自在。
佯裝的平靜并不能掩飾這一點。
“阿基姆,他在哪兒?”艾麗雅不知為什麼怕沾手碰這些東西,隻是用手指指它們,好像上面打着血迹斑斑的封條似的。
“我不知道。
”阿基姆頓了一頓答道,又停了一會兒,好像為了不讓她絕望,又說了一句:“但是我去打聽打聽。
再告訴你。
” 死者的遺物,特别是帳篷、斧子、刀子、魚叉、一包幹酒精、刮胡子刀、備用的裹腳布——這對阿基姆和艾麗雅都有用,而且也是來原始森林裡過冬的獵人們需要的東西,可能對那些闖到獵人宿營地來的人也不無用處。
隻有一小捆用鈎絲釘在一起的普通的練習本,好像不會有什麼用處。
“丢進爐子去?” “不,不!”艾麗雅哆嗦了一下,不知為什麼困窘地趕緊說道。
“說不定那兒有他最後的筆記,可能有對地質學有價值的東西?也可能會交代什麼事情?再說,反正現在也沒什麼可讀的東西……”這時她發現好借此轉移話題而高興了起來:“你為什麼不帶點書在身邊?” “靠打獵營生的人是不會有時間讀書的,”阿基姆由于繞着線雙手都不空着,他點頭示意要艾麗雅幫他一起幹活,“旁人看來,所有的工作,特别是原始森林裡的工作,似乎充滿着樂趣:獵人在森林裡奔跑、開槍射擊、狗汪汪吠叫……你看到了一點兒,但這不是全部。
如果我要認真從事打獵,我就必須準備好二十立方米的劈柴,因為到了冬天就沒有時間去為劈柴忙活了。
要準備吃的東西。
如果能打到一頭角鹿那是最好了。
還要安裝好二十來個捕獸夾子,如果運氣不好,打不到角鹿,還得安裝逮狐狸和銀鼠的捕獸器,要捕魚,腌野禽肉。
至于捕獸器,不管你願意不願意,你身體健康還是有病——哪怕你就剩一口氣,也得每晝夜都去查看。
如果給雪埋住了,還得把雪扒開,夠你忙的了。
一天還得設法吃上一頓熱的,還要剝獸皮,把它們晾幹,裝填子彈,拾掇小房子,修這個補那個,而且自己也不能搞得太髒,洗澡啦,洗衣服啦,頭發長了也得剪剪,要不然就長虱子,而狗也得喂食,河面上要鑿個冰洞,不能沒有水啊,單靠拉雪用是不行的。
此外,凡事不能心急火燎,勞累過度;不要生病……”他停頓了一下,“上帝保佑,可别病倒了,不然,孤單單一個人就是躺在粥鍋旁也得餓死……” “對的——對的,”艾麗雅搖了一下頭,“這你不用對我說了。
但是為什麼……為什麼要一個人出來打獵呢?兩個人不是更方便,更好些嗎?……” “我有個朋友叫柯利亞。
在皮亞西那河畔三個人一起打獵,就這樣幹起架來了。
現今的人們總是不能好好兒地一起相處,實在是沾上了凍土地帶的歇斯底裡和精神失常症。
” “那麼以前呢?” “看來,以前的人神經要堅強些。
也可能當時人們相信上帝,多少有點顧忌。
但傳聞也有不少吓人的事情,互相用刀砍,或是開槍打,有時就落到害‘偷襲病’的地步。
真是吓死人啊!……” “這是怎麼回事?” “是這樣的。
他們會發狂到非把對方置之死地而後快,但是不能這樣做:打死人,自己也得完蛋,或者上帝要來懲罰,于是他們就開始相互追蹤,所有打獵的事都丢棄不管,晚上也不睡覺,成天提心吊膽,草木皆兵。
有的人就此發瘋。
誰要是偷襲成功,就把對方弄傷,把他背回住處,開始給他治傷,禱告上帝保佑他不死,要不然監獄就……”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大森林裡的生活是非常奧妙的,小姐,這需要很多的精力、耐心和……你别笑,你别笑……和智慧。
” “哪裡笑過了?”艾麗雅突然發覺,阿基姆的講話是相當簡潔的,完全不像是一個捉鲱魚的人說的話,他的聲音柔和,充滿着激情,滿懷好意,他好像是在對一個聽話的、穎悟的學齡兒童娓娓而談,她覺得這個人代表着人世一切有生之物,于是,一種相應的感激之情就在她心裡油然而生、逐漸滋長并擴大了。
在這一刻以前,她雖然也對他說過“謝謝”之類的話,但是她把一切都看做是自然而然、理所應當的——她在大森林裡形單影隻、病魔纏身、孤立無援,如果你是一個人,那就搭救吧,幫助吧,獻身吧。
然而說實在的,在什麼地方,有誰寫下過或者規定過要人去搭救、去幫助、去忘掉自己和抛下自己的事情呢?況且無私地幫助别人是所有人都能做得到的嗎? 這就是它們,這些證明文件!但在它們的後面,在這些收藏得很好的證明文件的後面究竟隐藏着什麼呢?這些證明文件的主人生性剛愎而不知掩飾,貌似心胸寬大,其實卻難以捉摸,以嘲諷的微笑在自己和他人之間築起一道分界線,對待他人總是帶着敵意而且粗魯,他好像有意讓自己超凡拔俗,在臉上擺出一副舉足輕重的神情,這一點足以使别人不僅會在他面前感到自身之微不足道,而且會覺得他堅強有力,心靈博大。
她一見他就心裡欽佩,服膺得五體投地。
就在那第一天,當時他甚至等不及天黑,在楚什鎮那個車間裡,就強行摟住她,把她壓在身底下為所欲為,好像一切都非如此進行不可,之後又帶着她到處轉悠,将她像一隻羔羊那樣任意擺布,盡說一些杜撰的俏皮話,而她就像一棵随風偃仰的小草那樣傻乎乎地聽着他,瞧着他。
蓋爾采夫身上好像散發着一股令人手足酥軟的魔力,甚至還不是魔力,而且是對這種魔力的虔敬的信仰。
唉!太年輕了,她是太年輕無知了,唉,無知啊!她毫無記性而且輕信:邂逅以來總共才多少時候,而她已經記不起蓋爾采夫的臉了,已經不能清清楚楚地想象他的模樣了。
看來她疾病纏身的時候,連他的音容也燒掉了,心底裡留下的隻是灰燼,眼面前和記憶裡隻有支離破碎的形象。
也許,他本就是那樣支離破碎、毫無定形的東西。
隻有一樣東西她記得非常清楚,那就是他的雙手。
這一雙手上面,這一雙堅實的、無所不能的手的上面袖子高高地捋起;這一雙握成半拳狀,似乎随時準備攫取、摟扒、卡掐的手,黑黝黝,毛茸茸,滿布着又粗又長的青筋,這是一雙非常富于表現力的手,因此也理所當然地被記住了,而且看來是終生難忘的,還有什麼呢?說過的話,話,話!很多很多的話,好像是飽含深意的話語。
艾麗雅竭力打疊起精神想看看這些話語的背面究竟是什麼,結果發現也無非是一派虛空。
這是發生在,或者确切地說,是從艾麗雅傷腿後躺倒在帳篷裡開始的。
有一次,蓋爾采夫在準備吃的東西時,順便往帳篷裡塞了一束雪白的森林裡長的白頭翁花。
他解釋說,在正常氣候條件下的土地上這類花早就凋謝了,而這裡凍土地帶的某些角落裡,夏天還剛剛開始。
“這是我死去的母親最心愛的花。
”他像通常那樣斜着嘴角微笑着解釋道,然後在午飯以後就去什麼地方了。
回來時渾身濕淋淋的,一副幹活很累的樣子。
“你不會是想碰運氣尋找礦藏吧?” “什麼?”蓋爾采夫應聲道。
“要是能給國家找到個把小金礦,這就一次清賬了——國家給我讀書,給我吃的,還灌輸給我這麼多道德觀念——我可不願意欠這份債。
找着金子了,分布面很廣,但都是些小粒屑。
你看,”他把一個小包裹丢給女伴,“從來沒見過吧?” 艾麗雅滿心好奇地打開破布小包,這金屑頗有點像熬過的牛奶表面那一層已經不甚新鮮的、顔色發暗的、幹巴巴的脂皮上的油星,它們像魚鱗瓣似的粘在破布上,不耀眼,也沒有光彩。
“人就為這種金屬喪命!”就為了這個? “簡直是麸皮屑!”蓋爾采夫随随便便地說了一句,從她手裡接過包裹布,像一個魔術師那樣靈巧地轉動着手指把它結好。
“要是找到金礦,會用你的名字命名吧?” “什麼?啊……!我當然不反對!但主要的是能弄它一大筆錢,可以把年輕時候幹下的蠢事一筆勾銷。
在這筆錢裡可以寄五十盧布作為女兒到成年的贍養費,一次了結。
” “對于一個發現金礦的人來說這不算慷慨!” “沒有必要寵壞孩子!” “你真聰明!喔!真夠聰明的!” “無非是講究實際而已,你不認為是這樣嗎?” “我也這樣認為。
但多少有點欺騙的味道。
” “嗯,也許是這樣,但你說得不确切。
不如說是無知吧!但有一位聰明的導演開導過我,說:‘當今藝術界就是無知的人還不夠。
’按我看來科學界也一樣。
” “你就填補這個空缺?” “總要有人為社會受點兒罪。
” “現在嘴上說願意為社會受罪的可真是大有人在!”艾麗雅挖苦了他一句,于是她那保護人的目光沉重起來了。
他正用磨刀石在修整的那把斧子停在正在試鋒的手指中間不動了,動作遲緩了下來,就像從沉澱池的底上泛起了糾結成團的沉滓,使人不顧一切,心情緊張。
他如果不強自克制的話,定會一斧子砍過去,完全可能砍一斧子,因為往事在蓋爾采夫的内心深處早已積聚了一層又一層的憤恨,而他的父母卻據說是性格軟弱而善良的人。
這些遺傳因子的事情真叫人沒法搞得清楚。
不,最好是不要去撥動地雷的導火線,不要任性胡來,萬一這是貨真價實的地雷呢…… 打這以後,他們之間的事情真是層出不窮:她一會兒撒嬌任性,一會兒大哭大鬧,手頭拿到什麼就向蓋爾采夫扔什麼,大聲地罵他,但他一切都容忍着,然而已經不放她近身,談話也盡量避免觸及自己的事情,再說在這以前,除了他們想找到考察隊這個唯一的目标以外,早已沒有什麼東西能使他們再留在一處了。
艾麗雅覺得,保護人隻要一旦能把她撂開手,立刻就不會再想到她,到那時她也會覺得:眼不見、心不煩…… 有好幾個漫長的夜晚,艾麗雅在這所收拾得幹幹淨淨的、四面八方都被原始森林和夜幕包圍的小屋子裡,坐在爐門跟前望着用胡桃殼燒旺的、特别灼熱而撩人的爐火,一面守着油燈火光消磨黃昏,一面聽讀蓋爾采夫的日記,盡管為時已經稍晚,但竭力想要理解點什麼,想弄清楚她這一切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其中的來龍去脈和前因後果…… 蓋爾采夫把那些練習本放在縫在旅行包後背的口袋裡帶來帶去,外面用賽璐珞硬皮裹着,從這樣仔細用心的收藏方法上不難看出他是非常珍視這些日記的。
在本子裡可以看到地質方面的筆記,其中充斥着專門名詞,而且縮略得很厲害,都難以猜到原字了。
蓋爾采夫沒有讀完地質學院,他用的是獨此一家的觀察方法,有點像海外的偵探小說。
冬天的時候他把那些記号的含義譯成文字,進行加工,把觀察到的一切标在地圖上。
但是他身邊并沒有詳細的筆記,地圖上也隻是零零碎碎地标着一些小十字——這大多是一些溪河、急流和險灘河口的所在地。
為什麼蓋爾采夫的日記會吸引她?由于什麼原因?為了窺探旁人的秘密?但是蓋爾采夫對财物是唯恐人知道而決不露白的,對自己信奉的道德準則卻從來不加掩飾,盡管他的道德比他的驕傲更不像話。
他把自己的筆記和思想看得十分高超,從來不怕會有人把它們偷走,因為旁人的腦袋根本容納不下它們。
要說難為情?那麼有什麼理由呢?他不是小學生,用不着把自己的秘密藏在枕頭底下保護起來。
稍稍令人感到驚奇的是,這樣一個做事講究精确的人,在各種書和科學著作中摘來的引文下面都不标明原作者姓名,簡直像是有意要把别人的名字和自己的搞混,隻有聖奧古斯丁[11],和當時在大學生中比較時髦的聖埃克絮佩利[12]除外。
看來,這些筆記還是在少年時代寫下的,一般來說,這裡還談不上有什麼附庸風雅的意思:“大自然,與其說是母親還不如說是後娘,它把人抛進生活,隻賜予他一絲不挂的、軟弱無力的、微不足道的軀體和一顆充滿着煩惱、恍惚和情欲的靈魂,然而在這個大半被窒息了的靈魂裡,理智和才華的神聖的火星将永遠存留。
——聖奧古斯丁。
”但聖奧古斯丁對這位年輕的思想家的思想影響并不持久——大學生時代筆記的最初幾行就十分觸目了:“人就像蛆蟲一樣在大地的屍體上蠕動。
”“演員是萬能的——他可以同時是皇帝、情人、英雄,甚至自由的人,雖然這是演戲,雖然這僅僅是一時的滿足。
”“難道人從四肢爬行到兩腿直立就是為了以後用解放出來的雙手來扼殺自己嗎?”“法律創造弱者就是為了要抵禦強者。
”“男人的幸福是:‘我需要!’女人的幸福是:‘他需要!’”不消說,這是抄尼采的話。
“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地隐隐地感到需要重生。
”——又是聖埃克絮佩利。
“人們為什麼要寫日記呢?”阿基姆放下本子,燃上煙,凝望着火爐後面擱闆上油燈的微弱火光問道。
他和艾麗雅兩個人盡量少用爐子,節省煤油、蠟燭、油脂,油燈也隻是在幹什麼活兒時候才點。
艾麗雅沒有回答,沒有聽見問話,看來她正陷入沉思,可能正在思考阿基姆讀給她聽的這些話和思想,他常常讀錯重音,吃力地辨認着蓋爾采夫那些生硬的、尖削的字體,這些字母好像在跳動,一個疊在一個上,又好像要匆忙趕到什麼地方去似的。
“有一次戰争中一艘潛艇被擊沉了,”艾麗雅把兩手放在膝蓋上,閉着眼睛,用一種毫無表情的輕輕的聲音講了起來,“潛艇沉到了海底,全體船員由于缺乏空氣正在緩慢而痛苦地死去,艇長直到最後一息還在記日記。
後來,當人們把潛艇打撈起來的時候,艇長的妻子讀了她丈夫的日記,後來她一生就緻力于發明一種能制造氧氣的元素……”這時,艾麗雅稍稍改變了音調,補充道:“有些妻子就是這樣的!而一般來說,人們記日記往往是因為沒有人可說話,他們性格内向,當然也有這樣的人他們知道或者認為他們的生活和思想是有價值的……” “啊!清楚了。
下面都是詩。
要不要跳掉?” “不,念吧!全部都念一念,咱們有‘大量的’時間。
”艾麗雅對着阿基姆手上的手套俯下身去,手套上打着一隻補丁,阿基姆的手套不是戴壞的,而是燒壞的:他戴着它用引火柴點爐子。
“這裡大部分的詩章,”阿基姆念道,“是在大學生的年代裡和野外寫成的。
它們是一些可能成為詩人的人的習作,但他們在還沒有成為詩人的時候就以詩人自居,縱酒放蕩,出沒于酒肆飯館,陶醉在善釀美酒之中,耗盡了自己的才能……”阿基姆清了清喉嚨,開始朗讀詩歌: 孤獨究竟是什麼? 難道它是頭野獸? 獨自個兒等待着, 沖破牢籠去尋自由。
可能事情遠要簡單, 孤獨無非是你那一聲 絕望凄厲的叫喊, 從荒島傳向大海的彼岸。
孤獨究竟是什麼? 難道不就因為你不被人理解? 詩歌、預言,一旦寫成, 就像煙入九重,石沉大海。
所有最美好的設想, 生活中最珍貴的一切, 都成了堵塞道路的荊棘, 像原始森林般的陰郁。
孤獨究竟是什麼? 我永遠也沒有理解, 莫非就是一個人 在絞索上痙攣的一瞬間。
*** 沙漠在炎熱裡困苦沉淪, 沙丘上籠罩着一片寂靜, 一頭母獅和幼獅在打盹, 眼前是沙市蜃樓的幻景。
一老一小沉睡在棕榈樹下, 沙地裡陰險地傳出喀嚓一聲, 一顆滾燙的子彈呼嘯飛來, 打進了母獅褐色的腦門。
受驚的小獅子慌忙竄起, 血染的身子,激怒了的心, 但劇烈的疼痛使它摔倒, 它終究還沒有把氣力養成。
它受過死亡火焰的洗禮, 直到長大仍然對幸福滿懷戒心, 它也知道牝獅對它的思念, 強烈的情感卻轉化為少見的兇狠。
它眯縫起沉重的眼皮, 記起身子一側的傷口, 它看到了沙漠裡的風暴, 是聚散無常的沙丘在抒發憂愁。
它精疲力竭,但驕傲如舊, 在人世的奴役裡它聰明起來, 當它奮身躍起,響應大漠的召喚, 這叛逆的獅子已經像白發蒼蒼的老頭。
*** 剛剛逝去的黑夜,渾身招搖, 活像一個縱欲放蕩、舉止暧昧的賣淫婦; 這新來的黑夜,像一把利刃,冷漠陰森, 在我歡樂的住宅裡沉悶地來回踱步。
啊!這黑夜啊! 那在寒風裡嘶叫、戰栗的, 是被推倒在塵埃裡的自由; 敲響那窗戶、骷髅骨和門戶的 是無人相邀、不速光臨的 人生大限, 但是,長眠地下的父輩們對我們的世界 現在還在保衛, 自己卻不曾見黎明的曙光; 在這種夜晚裡 互相殺害的——是詩人, 拍手稱快的——是壞蛋。
“哎喲!真要命啊!”阿基姆精疲力竭。
“一點兒也不懂。
你看,夠了吧?” “怎麼?啊,夠了,夠了!下面還有詩吧?” “‘大量的’。
”阿基姆沒有發現自己竟用起艾麗雅喜歡的字眼來了。
“明天我們再念,行嗎?” “當然行!我們有什麼好忙的?明天再念!明天我不給你念這個叫人頭痛的玩意兒,”阿基姆用手指甲在本子上一彈,“你要詩,明天我就找首詩來念給你聽聽!……” “是你自己寫的吧?” “不是!我還沒有發瘋到這個地步!我一個朋友上礦去幹活,那兒既沒有電影,也沒法打獵,閑得發慌就胡亂寫詩,在信裡寄給我。
有一首我特别喜歡看。
我待會兒把信找出來……” “你自己呢?你這裡邊什麼也沒有?”艾麗雅張開手指在腦袋旁邊轉了轉。
阿基姆不置可否地哼了一聲,用劈柴撥旺了爐火。
爐火的光點在小木屋裡歡快地跳動着,照亮了屋子的各個角落。
阿基姆跪坐着,看着火光。
艾麗雅也不動彈,沉默着。
過冬的小屋和居住在裡面的人都沉浸在一種原始的靜谧和安逸之中,此中的情趣和甜蜜境界隻有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和在嚴寒冰封中工作了很久的人才會領略得到。
艾麗雅肩上的短皮大衣褪落下來了,她一把抓住它,用一種毫無遺憾的,甚至是無動于衷的口吻,好像是對阿基姆,但更像是對自己說道: “是啊,是這樣。
我把生活中的有些事情搞颠倒了,随随便便,不假思索……”她沉默了一會兒,接着已經是微帶笑意地歎了一口氣:“要是在古老的時代,我大概把上帝激怒了。
上帝,或者不是上帝,但的确激怒了什麼人……” 阿基姆擔心艾麗雅心情不好會影響精神,怕她身體會壞下去,因此重新把話題又轉到詩歌方面,說是如果獨自一人在原始森林裡漫步,特别是春秋季節,那時就會出現一種情形,好像他在和自己或者竟然是和另一個人交談,結果說出來的話很有點像那麼回事兒。
“全是古怪念頭!”阿基姆下了個結論。
“也許是古怪念頭,”艾麗雅同意道,“但是人的一切美好的東西也正是從這種古怪念頭開始的。
從這裡,也就是這種古怪念頭裡産生了歌曲、詩歌、長詩,産生了我們能夠并且應該為之驕傲的一切……”她沒有去攏那披散到臉上的、已經長得很長的秀發,隻是目不轉睛地對爐火凝望着;她攏頭發的姿态特别靈巧:勾勾的手指把輕柔的垂發攏到一邊,舒坦地把頭一扭,蓬松的發束就甩到了背後。
染成過淺色的頭發像是粘上去的一樣已經完全稀疏了,往下垂着,隻留着發梢上一點金色;新長出的烏雲蓬松的深色的頭發已經密密層層将它們蓋住,使它們越發顯得寥寥可數。
屋裡安靜極了,安靜得不僅能聽見屋頂煙囪旁融化的小冰塊滑落的聲音,也能聽見疏疏落落的滴水聲,一滴一滴,催人入睡,直到爐火漸漸變暗,滴水聲停止的時候,他們相互沒有說一句話,各人在自己睡的地方躺下了。
阿基姆翻了翻身子底下的雲杉枝條,聞到一股發酸味的潮氣。
“該換了。
”阿基姆想道,同時聽了聽:艾麗雅沒有睡着。
看來,她心裡不好受,他不禁又在心裡嘀咕了一聲:“倒黴的姑娘!大學裡的小姐!”他想對艾麗雅說,沒關系,不要垂頭喪氣,我很快就把你裝上小雪橇,送到有人的地方去,那兒有直升飛機,到那時就祝你一路順風!向首都問好!……“我們真像人們常說的那樣,相見匆匆,别離也匆匆……” “什麼?” 阿基姆顫抖了一下,立刻蜷起了身子——他沒有擺脫森林流浪漢的老習慣,把腦子裡想的東西大聲說出來了。
“你怎麼了?”艾麗雅驚覺地欠起身來。
“沒什麼,睡吧!”阿基姆重又一動不動地躺着,他始終不讓自己睡着,直到聽到艾麗雅均勻而充滿睡意的呼吸為止。
他已經習慣于捕捉她的每一個動作和目光,守伺她的睡夢和休憩。
他們是什麼時候相遇的,從那以後已經過了多少時間?好像是整整的一生了。
他在某個時候已終于把一個幼小羸弱、孤苦無援的孩子撫養培育成了一個正當妙齡的美麗姣好的姑娘,現在對他來說,世界上沒有比她更親近、更可愛的人了。
艾麗雅猜想,阿基姆并沒有把日記全部念給她聽,跳過了他認為意思不大的地方,懶得去分析其中的寓意。
當阿基姆一整天在原始森林裡轉悠的時候,她就爬上木床,蜷起兩腿,把身子裹在被褥裡,借着窗口白雪的淡淡的光線,不僅重新把日記讀過,而且還仔細研究了這些本子邊頁上密密麻麻寫着的眉批注解,阿基姆完全不曾注意過它們。
有一種眉批字迹纖小,和蚊子腳相仿,是用一支流水不暢的鋼筆好不容易寫在紙頁上的,頁間夾着一根矶踯躅草的根莖,眉批寫在一首詩的下面: 小牛閱世還不太深, 不知人間有壞心人, 一徑走着自己的路, 腳蹄子漸漸變得硬。
不關痛癢的陌生人, 見了小牛也不心疼, 沉重的靴腳像雨點, 踢在小牛的正當心。
小牛犢的媽媽春天時候從河面的懸崖上摔下來溺死了,于是隻要誰高興就可以對這頭傻牛犢踢上幾腳。
但終于有一天: 門開處像驚雷乍起, 一條公牛健步走來, 雙眼圓睜叫人害怕, 烏油油皮色有光彩。
接下去就是蓋爾采夫孜孜矻矻抄了這麼一大段令人厭煩的詩行的用心之所在: 壞心人紛紛躲到一旁, 見強者不免心裡驚慌, 小牛犢軟弱盡可欺侮, 長成了公牛可不一樣! 艾麗雅不無譏諷地撲哧一笑,就開始看眉批的字樣:“先生,對您可是誰也欺侮不了,倒是您在欺侮大家。
反正您已長成了一頭公牛,會吼叫,是名種,長着角……” 艾麗雅根據圓圓的小字,猜出了這個敢于對蓋爾采夫頂嘴;甚至數落他幾句的人是誰。
另一頁夾着一片大戟葉子。
練習本的紙頁裡幾乎都夾着草和花作标記。
是紀念他野外的考察?還是約會的留念?或許這,隻不過是一種傷感和标新立異的标記,難道這不正是一切驕傲的靈魂不可救藥的通病嗎? “沉默——在強者,表明他掌握着命運的缰繩,在弱者,常借以逃避不應得的欺淩;對高傲者,是本性率真的流露,對卑下者,也不失為無言的驕矜;它表明着智者的明慎,愚人的理性!”下面是密密麻麻的,但已經是墨水流暢的清晰筆迹寫下的概括性的結論:“一般來說,這都是極其明智的,非一般凡人所能理解。
不知怎麼想起了一件好像與此無關的事:有一次一架飛機墜落,有人死亡,很多乘客受了重傷,急需救援。
這時有兩名幸存的、紋絲未傷的年輕人,跨過一個一個死去的和重傷的人,尋找自己的箱子!我覺得你就是其中的一個,密斯脫!” 下面緊接着的是蓋爾采夫大筆手書的話,已經完全近乎淫穢和惡意中傷了。
“哦,哲學家的神經受不了啦!”艾麗雅在木床上打了個寒噤,把毯子裹得更緊了。
“在這樣一段關于沉默的價值的思考下面竟突然罵起街來了!” 争吵告一段落,和解重又來臨。
“我感到最有誘惑的一種願望就是要讓我的孩子成為學者,他們究竟會成為怎樣的人——這個問題得由他們自己選擇,他們有這個權力。
德萊克·博拉伊斯教授。
”在博拉伊斯的話下面是一段感傷的眉批:“密司脫,在你們這些大洋彼岸世界的寵兒那裡,所有這一切是怎麼回事呢?在任何地方,你們對我們的人民從來沒有一句褒辭?……”下面是蓋爾采夫的筆迹:“既不贊揚——也不出賣,是這樣嗎?” 這位可愛的少年英雄的警句是寫在一本較陳舊的比其他幾冊破損得多的本子裡,當做書簽夾在裡面的也是學院花圃裡或者城市林蔭道上那些毫不起眼的早已隳敗的草莖。
蓋爾采夫把這個本子當做少年第一次作孽(然而心地還是純真的)記錄,保藏得比其他本子更細心。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像我那樣被發生的那件事所震懾,真是魂牽夢萦,難以排遣。
一切對過去的悲傷和歡樂的回憶都刺痛着我的靈魂,從靈魂深處引出同一個聲音:我是個愚蠢的造物;一切我都難以忘卻,一切!” “唉,蓋爾采夫,蓋爾采夫!這總算是幫我看清了你,”艾麗雅往下看去,“畢巧林[13]和我的可愛的英雄!而我還老在思索:是什麼東西把我們結合在一起的?看來,咱們倆都是愚蠢的造物!” 熱心于閱讀的女讀者居然找到了這本神聖的筆記!因為她的職業要求她對一切寫在紙上的東西過目。
蓋爾采夫把柳陀契卡作踐得太厲害了,她可不是簡單地争辯幾句,簡直是在揍他的嘴巴:“真是個當代的畢巧林,外加慕尼黑沖鋒隊員的氣派!……”柳陀契卡隻是從外表看來文文靜靜,而“骨子裡”這個女人的潑辣勁兒真不得了!蓋爾采夫滿口胡吣說這個“小娘兒”想用懷孕來讓他上鈎,要他娶她,之後就可以用道德的嚴肅性、病痛、孩子來降服他…… 不要說你已經不會得救, 不要說你在憂傷裡疲憊不堪, 夜愈深沉,星兒就愈明亮, 悲哀愈深,和上帝就愈加靠近。
《Г·Г存念》這首小詩是蓋爾采夫的女友當年寫在本子的,綿綿的柔情和純真的心
“快要離開了,”艾麗雅猜想着。
她害怕起來了,雖然她一直在等着有一天好離開林子,就像在等基督複活一樣。
可阿基姆不知為什麼遲遲不作動身的表示,卻老往大森林去,并且鑿破了恩德河上的冰,下了釣竿。
原始森林裡一派甯靜的秋天景象。
阿基姆又在小木屋周圍一帶仔細搜索了一遍,采來了所有的越橘,用很多罐子把它們漬起來,存放在閣樓上的籃子裡,這些籃子是他坐在病人床邊用了很多夜晚編起來的。
他弄來了很多花楸果,并把它們凍起來,把稠李和歐洲越橘葉風幹。
艾麗雅看着他張羅,覺得很奇怪,幹嗎要弄這麼許多,他們難道要準備在這裡住一輩子?她這個城裡人哪裡知道,一個人如果要自己動手準備和儲藏一整個漫長的冬天的食物,那得要多少東西!這兒可不是在商店裡或者市場上,這個來一百克,那個來兩百克。
獵人自己也吃驚了,他哪來的那麼幹淨利索的管家本領?很久以前他在鮑加尼達村的時候,早已習慣于像風滾草一樣過日子:躺下——身子蜷一蜷,起來——身上抖一抖,到哪裡都有吃飯的地方,如果開夥有困難了,一塊面包、一撮鹽巴、一缸子水,也就對付着過了。
現在也就是這個浮浪的人卻在小木屋裡節省着每一小塊面包,幾乎是光吃禽肉而不吃面包,放了很多鹽,多少解掉點膻氣。
禽鳥并不單吃野果,也吃樹芽、赤楊果球,因此一股腐敗黴爛的木頭氣味甚至晚上也不離開阿基姆的身體;肚子不好受,胸口憋得慌,于是他就想法用漿果和胡桃來解救。
艾麗雅對他這種農民式的吝啬非常惱火。
阿基姆對她那種任性撒嬌毫不在意,為了讓她盡快恢複體力,他盡可能變着法兒讓她吃好:湯呀,肉呀,為了吃飯以前墊個底,就給上一片腌茴魚,或者一塊肉質緊密的鹹折樂魚魚幹,吃飽以後送上一點糖漬桑懸鈎子、越橘,有時加一匙煉乳。
那時節,恩德河的急流把冰淩一路往下送去,岸冰立時三刻就使河面封凍起來,把彎彎曲曲的帶狀的小河從地面上抹掉,這情景就像橡皮從小學生練習本上擦掉潦草的字迹一樣。
艾麗雅這時還生死未蔔,因此也沒有工夫去準備過冬食物,但當艾麗雅身體稍稍恢複,阿基姆能夠把她較長時間地留在小木屋裡并讓羅茲卡和她做伴的時候,他們講好,一旦遇上什麼情況,就把羅茲卡放出去,它将會在森林裡找到主人,于是阿基姆開始走到離小木屋較遠的地方去。
恩德河隻剩下深水河區和急灘,蒿草遍地,阿基姆也怕萬一失足摔死,所以用釣竿釣江鳕或者用漁叉去刺那汛期較晚的、性格輕佻而不合群的茴魚,這種魚并不和其他魚類一起遊到庫列依卡河去,它們在原始森林的小河和窪地裡藏身,天知道,就這樣過一冬天。
可以期待江鳕的汛期,但它未必會成群結隊地前來——這肥碩的大魚在恩德河裡感到太局促,這湍急的水流它也受不了,而且這一帶很少有幹淨的砂子可以供它下卵。
難得碰上江鳕,而且都很小。
阿基姆逼着艾麗雅吃鳕魚肝: “吃吧!補補身體!生了那麼久的病,陽光也不見,雪的反光又傷眼睛,視力會衰退的。
魚肝油對眼睛最有好處,江鳕的肝最滋補身體……” 根據阿基姆身上表現出來的緊張勁兒,根據他平時生活的情況和這樣長久地、面面俱到地準備出發,可以感覺到,要走出原始森林是很難的,而且是危險的。
但是由于這暖烘烘的小木屋,由于這雖然寒伧,但終究可求得溫飽的生活,這危險和困難就顯得不是非常可怕了。
何況也還是有來往行人的。
人們駕着鹿橇駛過。
那麼上帝保佑,他們倆也定能找到宿營點,找到人的,她身體已經差不多恢複了,不會凍壞的,為什麼還遲遲不走呢? 阿基姆帶來一束一束的兔子,把它們剖開,把肉儲藏起來給羅茲卡吃,因為他記得一句老話:獵狗能耐大和小,全看喂得飽不飽。
他把兔皮上的毛剪下來,用兩塊木闆做了一架紡車,用枞樹的樹芯刨了一根梭子,在炭火上烤幹,就教艾麗雅用兔毛紡線。
他在蓋爾采夫的旅行包的口袋裡找到兩個線圈,再加上自己的五個。
在天氣不好的時候,因為沒事可做他曾經想把也是在死者的旅行袋裡找到的一個線織的撈漁網解開來,但蓋爾采夫把它織得講究非凡,阿基姆想盡了辦法也沒有能解松那些系得緊緊的結子,這就是說,也隻能随它去了,且把這撈網帶在身邊再說,在長着亂蓬蓬蒿草的地方,在河流上被冰塊沖成的小淺灘處,在微溫的泉水彙流的河口和石礁近旁說不定能撈上一條粗心大意的大魚。
白天一天比一天縮短了,它縮得越短,對于獵人來說日子就越緊張。
阿基姆在動身到獵場來之前做了兩件傻事:一件是沒有把“友誼”牌電鋸捎帶上。
“要它幹嗎?我不是伐木頭的,我是打野獸的。
我用片鋸也會把木柴很早就準備好的。
我要那麼多木柴幹什麼?”無線電台也給他回掉了。
“用無線電台講話,我沒這個能耐,要學會它得花很長時間。
時間打哪兒來?誰去代替我打獵?” 阿基姆用片鋸咔嚓咔嚓地在鋸木柴,鋸到後來,艾麗雅說話了: “你幹嗎老是吱嘎吱嘎地鋸?真叫人受不了,心都給你鋸碎了。
” 像一切害了一場大病的人那樣,她的神經很脆弱。
她那頗有生氣的、新長出來的深色頭發像浪潮一樣湧進了原先染淺的頭發裡,沖走了那些人工的痕迹。
阿基姆看出了,這個人的内心也發生了變化,有的東西已經痛苦地萎死了。
面對姑娘那個難以為他所理解的、複雜的世界,他感到害怕、局促,這個世界顫抖了一下,沉寂了,現在卻重又獲得了色彩,聲音,運動,并對這一切有了新的理解——他盡量不去問什麼,以免打擾她,免得勾起她痛苦的回憶。
早就應該勸艾麗雅把這一頭雙色的頭發剪短些了,因為長發太費肥皂,但也許她就喜歡這模樣呢?“反正好歹能對付着過,就讓她随心所欲吧……” 阿基姆把鋸木柴的支架搬遠了一點——至于說一夜要耗費多少木柴,總共還需要多少木柴等等問題艾麗雅是一點概念也沒有的,而最厲害的嚴寒還沒有到來。
因此,還不能從這裡離開:恩德河上的冰是靠不住的,一不小心就會和女伴一起掉進蒿草叢裡或是陷進沼澤草地裡去。
阿基姆有意無意地讓她參與幹活:一會兒請她掃掃地,一會兒要她縫縫補補,一會兒又要她燒點兒什麼,而她也不無驕傲地拿起掃帚、針線幹了起來。
但就是這些事對她似乎也已經是很費勁的活兒了,因為說實在的,她從來還不知道,也沒幹過什麼真正的活兒。
能夠動針線,掃地,用抹布,燒點什麼稀湯而又不弄得太鹹——這實在已經很不錯了,隻是這些城裡人不知為什麼生就一張品味的嘴,可做起菜來卻總是鹽放太多,燒粥常常燒糊,甚至連自己也會被火灼傷。
早晨,秋天雪面的冰淩閃着亮光,發出窸窣的聲響。
阿基姆想快步查看一下設在附近的十個捕貂器,以及河背面的三個捕銀鼠裝置,還想再打上三五隻灰鼠,因此身邊帶上了羅茲卡。
借了的錢就是債,多少掙一點可以還掉一部分,誰也不會替他還債,不會注銷債款:到時候追究起責任來——就會說是騙子手,大壞蛋,欺騙公家…… 艾麗雅在小木屋裡愁緒萬端,惶惶不安,她身體越是健康起來,一種孤獨感就壓迫得她越厲害。
但是她又不敢請求阿基姆不要去森林裡逛蕩,不要抛下她單獨一人——這位“老哥”在原始森林裡奔波可不是為了好玩。
然而艾麗雅到底還是脫口說了出來,這是她自己也沒有料到的。
阿基姆在爐子旁剝灰鼠皮,剝下來的鼠肉就丢到門外,羅茲卡在那兒把它們吃個精光,叽叽嘎嘎地嚼着骨頭就像吃通心粉一樣。
艾麗雅感到心神不定,她請求把爐子上的水杯遞給她。
阿基姆很樂意地給她遞過去一杯七瓣草的浸液——他從帕拉蒙·帕拉蒙内奇的妻子那裡不僅學會了驚呼:“真是吓死人了!”而且也學會了利用各種各類草藥的本領。
每一個土醫生都有他自己最相信的草藥秘方,阿基姆的秘方就是七瓣草,一種在七月間開花的帶有七個葉瓣的小花,他認為這種花不僅能治病,簡直是一種神丹妙藥。
因此阿基姆不管在什麼地方,隻要見到這種七瓣草就非要摘到手不可。
這一次用的草藥還是夏天在楚什鎮時候準備下的,他儉省地把它煮成藥汁,讓女病人飲服,可以安神。
獵人的手上都是灰鼠的血水,手指上沾滿了熱乎乎的、灰色的毛。
“惡心死了!惡心——死——了!”艾麗雅一下敲掉了阿基姆手裡的杯子,兩手捂着臉大哭起來。
阿基姆倉猝間沒有弄清是怎麼回事,他把杯子撿起來,從地闆上把煮過的七瓣草收攏來,心疼着這些寶貝草藥,把它們甩幹後晾到爐子後面的鐵片上,然後,竭力耐着性子,但還是很不痛快地沖了她一句: “把灰鼠皮拉來擱在身上那才叫難看呐!眼睛成了兩隻空洞,肚裡掏得空空,孤零零一張皮——卻圍到了脖子上!真要命啊!”說到這裡,稍停了一下,當然,他也累了,心裡非常痛苦,但總要克制一點自己,終究自己是個男子漢,而這一個是個有病的人,見不得髒,加上愛幹淨成了怪脾氣,也難怪要心裡不自在,城裡人嘛,再說還是莫斯科地方的人。
他,這個凍土林帶的人,一個還沒娶老婆的單身漢,當然是一切都習以為常了。
于是阿基姆緩下臉色,繼續說道:“獵人打野獸剝毛皮是為了換面包,他自己不穿這毛皮。
”突然他記起了自己忠實的朋友柯利亞在杜迪普塔河畔打野獸的事,又加了一句:“哪兒還談上穿毛皮!說不定碰上倒黴的季節——連褲子也沒得穿……” “你們這兒一切都颠了個倒兒!”艾麗雅故作尖刻地說了一句。
“看來,是你們颠了倒兒……” “你說誰颠倒,是我們?” “我這是說你!” “你别說大道理!”艾麗雅哭泣了起來。
“你就知道在樹林子裡逛蕩,在那些鬼地方跟着這些小畜生轉來轉去。
我一個人待着,一個人……心裡真害怕,真害怕!你别去樹林吧!求求你,别去了吧,嗯?……” “她不懂事。
習慣了現成的生活。
對于她來說,一切都自然而然,來得容易。
”當艾麗雅漸漸睡去,阿基姆走出屋子去查看陷阱的時候,他傷心地想着。
有一次他很長時間追看黑貂的腳印,掉進了雪坑,找不到原先的滑雪軌迹了,迷了路,等找到小木屋的時候,人差不多快完蛋了。
結了冰的衣服咣啷作響,他整個身子倒過去,翻進門檻,鞋子蹬出很大的聲響,就這樣四肢匍匐着爬到火爐旁。
艾麗雅給他喝熱水,喝小瓶裡的白酒,幫他脫衣服,但她沒有力氣敲開這結了冰的衣服,沒法把衣服拉下來。
她大聲地哀哭着,在把氈靴從獵人腳上扯下來的時候,指甲都折斷了。
“你是怎麼啦,落水了?”她問着、喊着,而他卻望着她,一副難受的樣子,似乎不知是怎麼一回事,倒下身子就睡過去了,她捶他、推他、哀求着:“你别睡着!會凍僵的!别睡着!别睡,别——睡!……”她好歹還是替他把衣服脫了,用酒精擦了擦身子,把他拖到木床上,這時他在一大堆衣服底下一面發抖,一面用一種支離破碎的聲音說着:“趁現在還有力氣,快生旺爐子!”他漸漸昏睡過去,嘴裡還反複說着:“生爐子!生爐子!要不咱倆都會凍死……” 這回輪到她了:如果阿基姆有什麼不測,她也就完了。
她哭泣着在爐子和木床之間忙碌着,不時用手去摸摸,看這小屋的主人是否活着,她蒸熟了果汁糖漿,胡亂用鳥肉煮了鍋湯,實在到了筋疲力盡的時候就在一旁躺下,她把身體貼緊獵人,想用自己身上這一點點熱氣去使他暖和。
他發燒了,反複折騰着,什麼也感覺不到,一口氣睡了一個短暫的白天和一個漫長的黑夜,又像“好漢”似的起床了。
隻是牙齒痛得厲害,右臉頰腫了起來,于是他嚼服了足有十來片安乃近藥片。
艾麗雅忙得不亦樂乎,在收拾幹淨的小木屋裡張羅着,從火爐上端來了鍋子,放好鹽罐,在自己和主人面前都放上了幹糧。
“吃吧!”她招呼着他,并且先從鍋子裡喝了一口湯。
阿基姆對她的招呼沒有馬上反應,不知為什麼在鍋子上聞了聞,卻斜過糊着眼淚的眼睛看着她——盡管他充“好漢”,到底還是感冒了。
“喔唷,真不得了啊!困苦這玩意兒不是什麼大學問,但是挺管用,它能叫一切笨小子、懶姑娘丢掉熱炕上廚房!” “吃吧,吃吧!多吃飯,少說話,包你變個胖娃娃。
” 阿基姆睜大了眼睛:人的記性也真夠可以的!這幾句就是他對她講過的話,當時她連腦袋也支不起來,垂倒着頭,像一個害軟骨病的嬰兒。
可你瞧她——全都記住了。
這件事以後,他不再在夜裡出門了,都找有日光的時候去查看陷阱,捕捉黑貂。
黑貂的足迹密密麻麻,他看着,血都湧上了心頭:難道這是因為恩德河上已經長久沒有人來捕獸了?還是因為北邊一帶缺少吃的東西,緻使這些小野獸遷來這裡,垂涎這各式各類的堅果,以及小灰鼠、飛禽、老鼠和種種可以果腹的小動物?松雞在恩德河不常見了,灰鼠也變得行蹤詭秘了,黑貂的足迹在增多,出沒的地段變寬了,很少逃跑的痕迹,但可以越來越多地看到厮打的迹象,這是本地的土著黑貂要保住自己的活動地段,驅逐外來的黑貂。
也是兩軍相壘強者勝。
然而這時卻隐伏着新的、不可避免的災難:灰鼠、黑貂、白鼬等等這些小動物卻讓北極狐、灰狼和狼獾盯上了。
獵人往往晚一步來到陷阱地方,卻在已經關上的捕獸夾子上找到黑貂的一隻爪子或是一撮皮毛。
必須多抽時間到陷阱邊來看看,裝上逮狐狸的捕獸器,設法追捕灰狼和狼獾。
這種時候,獵人幾乎是不睡覺的,捕捉、狩獵、緊張地工作着。
一旦野獸散去,走運的時刻過去了,那時你愛睡多久就睡多久。
阿基姆氣得咬牙切齒,罵着,差一點大哭起來,因為他感覺到,也看到了運氣已經從他手裡溜走。
一直忙着做家務雜事,張羅吃的東西占去了他那麼多的時間!他花了一兩個小時趕到林子裡,在宿營地近旁滑雪而行,在十來個捕獸夾子周圍轉來轉去。
塗過油的、新的結實的夾子挂在高處,專門逮貂和銀鼠的捕獸器他已經不再去勞神觀察了,因為灰狼已把上面的小野獸和大雷鳥吃得精光,這壞家夥胡作非為,竟偷偷來到小木屋旁把羅茲卡也抓傷了。
阿基姆在一個陰森可怖的黑夜裡追捕這隻強暴兇殘的狼貛,開槍射擊,好像傷着它了,沒有來得及一鼓作氣抓住它、把它打死。
應該設置捕狼尖樁來對付這個下流的東西,他有一次曾經在塞姆河上,在原始森林裡看到過這種形狀簡單但十分巧妙的捕獸裝置,狼獾爬上尖樁,從樁尖上叼下了誘餌,而且狡猾之至,知道在這地方跳動不得,就順着樁子退着身子下來,這時,嘴臉卻正好被尖頭戳住。
冬天越往後,被逮住的北極狐也越多,看來,在凍土地帶又發生了旅鼠的瘟疫,饑餓把這些小野獸從那裡驅趕了出來,就好像柯利亞那年在泰梅爾的杜迪普塔河畔奔波時候一樣。
雪還不太深,冬天的威脅還不太大,等嚴寒一下子壓過來,把大地裹上了雪裝,那時候就夠你受的了。
而在現在這段時間裡主要還是難得的高爽的天氣。
這種季節簡直像給萬物披上了金色的盛裝,但是……可有你受的,你還得領受戈加·蓋爾采夫造的孽!當年他們講定要在林中用槍對射,現在戈加雖然死了,卻照樣作出巧安排,采取一種更為厲害的複仇辦法,他把自己的家什丢在過冬的小屋裡,然而卻附了一個圈套…… 啊,這是個什麼樣的圈套啊! 她根本不想,也不懂得應該幫他做點兒什麼,其實幫他也就是幫助她自己——為了生存必需工作、工作、再工作。
雖說這位女士身上多少也有了點變化,但結果仍然是要有某個人為她去做一切日常瑣屑的、肮髒的、令人厭煩的事情,而她似乎是另一類的血統高貴的人,她隻消對已經做成的事情評論評論,把一切事情分成兩類——她歡喜的和她不喜歡的。
不久以前她發作了一次,把整整一隻煮熟的松雞扔到門外:“我再也受不了了!膩味死了!一股青草味兒!味道發苦!真叫人沒法忍受……”羅茲卡把熟松雞接住了,用爪子按住,望着阿基姆。
阿基姆從狗那兒把雞拿過來,丢到火爐上的桦皮籃子裡,然後,一面感到胸口一陣陣惡心,厭惡這碗鳥湯,一面卻像發了狂似的把它喝了個精光。
艾麗雅把臉轉向牆壁哭泣着,她不會,也可能是根本不願意克制自己的脾氣。
“這一切和我有什麼相幹?把你丢在這兒,我這就走,你死在這兒吧!……”但阿基姆知道自己在任何時候也不會這樣做,因此強自克制着陣陣怒火,盡可能平淡地說道: “到了莫斯科去講講咱們在這兒是怎麼過的,講講你怎麼不願意吃松雞——大家一定每哈哈大笑!” “到莫斯科?它在哪兒,這莫斯科?”正是他這種對一切都覺得稀松平常的态度,這種令人乏味的耐性使她受不了,控制不住自己。
而他,雖然感到了他們之間産生了隔閡和敵意,卻仍然耐性地解釋着: “莫斯科嗎?莫斯科遠着呢,就是像你們那裡的商店,那種由你自己随便拿,那種樣樣都有的商店也不在近旁,而吃的東西是越來越難弄到了,往後還會更困難。
該想法子離開,而且越快越好。
為了到達目的地,需要力氣。
為了養足力氣,就要吃東西。
為了吃東西,得去打一頭角鹿,沒有角鹿,那就一般的鹿也行,沒有鹿,那就大雷鳥,沒有大雷鳥,沙雞也行,沒有沙雞,哪怕是松雞……” 稀稀落落的、卷曲的胡子叛亂地長在阿基姆瘦削的臉上,長長的發绺直披到肩頭——長着這樣的胡須和頭發要是走到首都的林蔭道上那可是一個身價十足的好漢子。
在原始森林裡這樣的長發美髯卻隻能是個累贅,一會兒結冰了,一會兒冒汗了,一會兒弄髒了——又沒有時間去洗頭,理發——時間和肥皂都花在女房客身上了,他帶來的用品隻夠自己一個人用,也沒有專門的化妝用品——一小瓶花露水,一小盒有香味的凡士林都用來塗擦因風吹雨打而皲裂的雙手、嘴唇、臉頰,有兩塊香皂、五塊洗衣皂,為了稍示“闊綽”,還有一瓶洗發香波。
這瓶還是日用雜貨鋪裡的售貨員硬要他買的,說是這個帶小蓋兒的漂亮瓶子如何如何好,等到用完了,還可以當行軍水壺用。
阿基姆用香波給生病的姑娘洗頭,盡是泡沫,小木屋裡香得像美容室。
頭很快就幹淨了,頭發也不再打結,一绺一绺,分外醒目——看來還真管用,而他卻覺得像在鬧着玩。
“阿基姆,讓我來給你理發吧,”艾麗雅有點歉意地說道,眼睛望着地,“我也應該多少幹點什麼。
” “是應該,”他生硬地答了一句,“到屋外去拖點兒柴禾,砍點兒枝條,把雪扒在一起,給自己織一頂帽子和圍脖,我們再一起來做鞋子和衣服——既然你整個夏天光知道玩,也不想想冬天,也不作點兒準備。
” “這都是該做的!”艾麗雅同意道。
“我也曾經給玩具娃娃縫過衣服,我記得還給媽媽縫過一條圍裙作為三八婦女節的禮物。
但是理發剪子我可從來沒有拿過,而且我也隻是在理發店裡見過怎樣給人理發的。
啊……哈哈!理發店!” 艾麗雅在阿基姆頭頸上緊緊地系了一條粗布的方巾,用剪刀敲着他的頭說道: “公民,您怎麼樣?理博克式還是瓦罐式?” “随你意,老哥,動手吧!”阿基姆氣悶地同意道,同時大聲地歎了一口氣:看來她并沒有理解他的話,沒有懂得他們處境的險惡。
就連她說的要幹點事兒的話也無非随口說來,未必認真,她自告奮勇要幫忙,也不過是對他表示好意,借此補償任性的過失,也是曲意奉承的意思。
“你應該習慣這原始森林,習慣這寒冷的天氣,要不然,我們都走不出去……”阿基姆重又一本正經地說道。
但艾麗雅的手一碰到這個臉色嚴峻的小野人的頭,她的心就揪了起來——這頭發輕飄飄的,細細的,像小孩子還沒長好的頭發。
她像是自言自語地把這個想法大聲說了出來。
阿基姆摸摸頭,撓了撓胡子,終于挺不住換了一種聲調,窘困不安地說道:“真要命啊!怎麼長了一圈細毛,簡直像個秃子;喔唷,嗨,嗨,長得可真不是地方。
” 他那種迷信,那種經常唠叨咒語、戒條和相信預兆會應驗的習慣開始的時候使艾麗雅很驚訝,後來甚至使她很惱火,但是當他們在大森林裡生活得越久,她對于這個日常的、單調的生活的含意就理解得越深,因此也就比較能尊重阿基姆所做的一切了,她順從着,竭力克制自己。
她的同伴,也就是她有時不無嘲諷和居高臨下地稱之為“老哥”的那位房主,對她好像是日見其疏遠了,他變得更成熟了:他會做很多事情,這兒的一切事情他都能對付,但他還在強迫自己會得更多些,而且常常為此花很大的力量。
可是她卻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直到現在也不能設想能置自己的願望于不顧,強迫自己去做不稱心的工作,去吃不喜歡的東西,去喝那些使她惡心的草藥。
但是也不盡然,她對自己的能力并不完全了解,她也學會了強制自己去喝野禽煮的湯,吃由于泛潮而顯得淡而無味的幹糧,在劈劈啪啪亂爆的、冒着藍色油煙的油裡炸油餅時她已經不再捂着嘴巴飛逃出門外了。
有一次她還自告奮勇用斧子去刮掉屋角裡和縫縫道道裡的爛木屑,她先是洗自己的衣服,後來也給阿基姆洗,也能将就着在小木屋裡洗澡,用點兒堿液洗頭。
當阿基姆從蜷縮着爪子的小野獸身上剝下毛皮的時候,她也能克制着把身子縮成一團,忍受着這股難聞的氣味。
有一天,阿基姆趁艾麗雅精神爽快,記憶力清楚的時候,動手整理蓋爾采夫的遺物,艾麗雅感到的倒不是害怕,而是一種内心的疲憊,她屏氣靜息地等着。
由于阿基姆許多日子以來從不去動這别人的旅行袋,而現在終于把東西抖落到地闆上,然後一件件分别放開,這神情就像是在做最後的清理。
艾麗雅心裡肯定:“蓋爾采夫不會從森林裡回來了。
” 阿基姆嚴肅地,并單獨地把蓋爾采夫的證件從玻璃紙口袋裡拿出來,攤放在桌子上:紅色的優等生文憑、同樣紅色的軍隊服役證書、波羅的海生産企業的皮面工作證、全蘇保護自然環境協會漂亮的白色會員證、勞動手冊、一疊寄往新西伯利亞的贍養費彙款收據、嶄新的大學校徽、“拯救溺水者”獎章和各種證件,其中不知為什麼還留着一張非常陳舊的有着“吉利”号碼的電車票。
艾麗雅一看到它就哭了起來。
阿基姆想的是另一回事,他想起了阿菲米娅·莫茲格莉娅科娃講到卡西揚家孩子們的生活時常常說的一句話:“羔羊記不得爹和娘,卻隻把幹草記心上。
” 阿基姆用紅色的橡皮筋把這疊紙捆好,等着艾麗雅安靜下來,他不是把這一束證件搬過去,而是用一隻手指把它們往艾麗雅面前一推。
“喏,”阿基姆轉過臉去說道,“等我們出去的時候,請您去報告這個人失蹤了,這件事我是不會去做的。
我已經嘗過一次偵查員拉我去的滋味,夠了!……” 阿基姆改口稱“您”和他那種認真的心有餘悸的态度,使艾麗雅很窘,因為在這種嚴肅姿态的後面可以感覺到他的壓抑和不自在。
佯裝的平靜并不能掩飾這一點。
“阿基姆,他在哪兒?”艾麗雅不知為什麼怕沾手碰這些東西,隻是用手指指它們,好像上面打着血迹斑斑的封條似的。
“我不知道。
”阿基姆頓了一頓答道,又停了一會兒,好像為了不讓她絕望,又說了一句:“但是我去打聽打聽。
再告訴你。
” 死者的遺物,特别是帳篷、斧子、刀子、魚叉、一包幹酒精、刮胡子刀、備用的裹腳布——這對阿基姆和艾麗雅都有用,而且也是來原始森林裡過冬的獵人們需要的東西,可能對那些闖到獵人宿營地來的人也不無用處。
隻有一小捆用鈎絲釘在一起的普通的練習本,好像不會有什麼用處。
“丢進爐子去?” “不,不!”艾麗雅哆嗦了一下,不知為什麼困窘地趕緊說道。
“說不定那兒有他最後的筆記,可能有對地質學有價值的東西?也可能會交代什麼事情?再說,反正現在也沒什麼可讀的東西……”這時她發現好借此轉移話題而高興了起來:“你為什麼不帶點書在身邊?” “靠打獵營生的人是不會有時間讀書的,”阿基姆由于繞着線雙手都不空着,他點頭示意要艾麗雅幫他一起幹活,“旁人看來,所有的工作,特别是原始森林裡的工作,似乎充滿着樂趣:獵人在森林裡奔跑、開槍射擊、狗汪汪吠叫……你看到了一點兒,但這不是全部。
如果我要認真從事打獵,我就必須準備好二十立方米的劈柴,因為到了冬天就沒有時間去為劈柴忙活了。
要準備吃的東西。
如果能打到一頭角鹿那是最好了。
還要安裝好二十來個捕獸夾子,如果運氣不好,打不到角鹿,還得安裝逮狐狸和銀鼠的捕獸器,要捕魚,腌野禽肉。
至于捕獸器,不管你願意不願意,你身體健康還是有病——哪怕你就剩一口氣,也得每晝夜都去查看。
如果給雪埋住了,還得把雪扒開,夠你忙的了。
一天還得設法吃上一頓熱的,還要剝獸皮,把它們晾幹,裝填子彈,拾掇小房子,修這個補那個,而且自己也不能搞得太髒,洗澡啦,洗衣服啦,頭發長了也得剪剪,要不然就長虱子,而狗也得喂食,河面上要鑿個冰洞,不能沒有水啊,單靠拉雪用是不行的。
此外,凡事不能心急火燎,勞累過度;不要生病……”他停頓了一下,“上帝保佑,可别病倒了,不然,孤單單一個人就是躺在粥鍋旁也得餓死……” “對的——對的,”艾麗雅搖了一下頭,“這你不用對我說了。
但是為什麼……為什麼要一個人出來打獵呢?兩個人不是更方便,更好些嗎?……” “我有個朋友叫柯利亞。
在皮亞西那河畔三個人一起打獵,就這樣幹起架來了。
現今的人們總是不能好好兒地一起相處,實在是沾上了凍土地帶的歇斯底裡和精神失常症。
” “那麼以前呢?” “看來,以前的人神經要堅強些。
也可能當時人們相信上帝,多少有點顧忌。
但傳聞也有不少吓人的事情,互相用刀砍,或是開槍打,有時就落到害‘偷襲病’的地步。
真是吓死人啊!……” “這是怎麼回事?” “是這樣的。
他們會發狂到非把對方置之死地而後快,但是不能這樣做:打死人,自己也得完蛋,或者上帝要來懲罰,于是他們就開始相互追蹤,所有打獵的事都丢棄不管,晚上也不睡覺,成天提心吊膽,草木皆兵。
有的人就此發瘋。
誰要是偷襲成功,就把對方弄傷,把他背回住處,開始給他治傷,禱告上帝保佑他不死,要不然監獄就……”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大森林裡的生活是非常奧妙的,小姐,這需要很多的精力、耐心和……你别笑,你别笑……和智慧。
” “哪裡笑過了?”艾麗雅突然發覺,阿基姆的講話是相當簡潔的,完全不像是一個捉鲱魚的人說的話,他的聲音柔和,充滿着激情,滿懷好意,他好像是在對一個聽話的、穎悟的學齡兒童娓娓而談,她覺得這個人代表着人世一切有生之物,于是,一種相應的感激之情就在她心裡油然而生、逐漸滋長并擴大了。
在這一刻以前,她雖然也對他說過“謝謝”之類的話,但是她把一切都看做是自然而然、理所應當的——她在大森林裡形單影隻、病魔纏身、孤立無援,如果你是一個人,那就搭救吧,幫助吧,獻身吧。
然而說實在的,在什麼地方,有誰寫下過或者規定過要人去搭救、去幫助、去忘掉自己和抛下自己的事情呢?況且無私地幫助别人是所有人都能做得到的嗎? 這就是它們,這些證明文件!但在它們的後面,在這些收藏得很好的證明文件的後面究竟隐藏着什麼呢?這些證明文件的主人生性剛愎而不知掩飾,貌似心胸寬大,其實卻難以捉摸,以嘲諷的微笑在自己和他人之間築起一道分界線,對待他人總是帶着敵意而且粗魯,他好像有意讓自己超凡拔俗,在臉上擺出一副舉足輕重的神情,這一點足以使别人不僅會在他面前感到自身之微不足道,而且會覺得他堅強有力,心靈博大。
她一見他就心裡欽佩,服膺得五體投地。
就在那第一天,當時他甚至等不及天黑,在楚什鎮那個車間裡,就強行摟住她,把她壓在身底下為所欲為,好像一切都非如此進行不可,之後又帶着她到處轉悠,将她像一隻羔羊那樣任意擺布,盡說一些杜撰的俏皮話,而她就像一棵随風偃仰的小草那樣傻乎乎地聽着他,瞧着他。
蓋爾采夫身上好像散發着一股令人手足酥軟的魔力,甚至還不是魔力,而且是對這種魔力的虔敬的信仰。
唉!太年輕了,她是太年輕無知了,唉,無知啊!她毫無記性而且輕信:邂逅以來總共才多少時候,而她已經記不起蓋爾采夫的臉了,已經不能清清楚楚地想象他的模樣了。
看來她疾病纏身的時候,連他的音容也燒掉了,心底裡留下的隻是灰燼,眼面前和記憶裡隻有支離破碎的形象。
也許,他本就是那樣支離破碎、毫無定形的東西。
隻有一樣東西她記得非常清楚,那就是他的雙手。
這一雙手上面,這一雙堅實的、無所不能的手的上面袖子高高地捋起;這一雙握成半拳狀,似乎随時準備攫取、摟扒、卡掐的手,黑黝黝,毛茸茸,滿布着又粗又長的青筋,這是一雙非常富于表現力的手,因此也理所當然地被記住了,而且看來是終生難忘的,還有什麼呢?說過的話,話,話!很多很多的話,好像是飽含深意的話語。
艾麗雅竭力打疊起精神想看看這些話語的背面究竟是什麼,結果發現也無非是一派虛空。
這是發生在,或者确切地說,是從艾麗雅傷腿後躺倒在帳篷裡開始的。
有一次,蓋爾采夫在準備吃的東西時,順便往帳篷裡塞了一束雪白的森林裡長的白頭翁花。
他解釋說,在正常氣候條件下的土地上這類花早就凋謝了,而這裡凍土地帶的某些角落裡,夏天還剛剛開始。
“這是我死去的母親最心愛的花。
”他像通常那樣斜着嘴角微笑着解釋道,然後在午飯以後就去什麼地方了。
回來時渾身濕淋淋的,一副幹活很累的樣子。
“你不會是想碰運氣尋找礦藏吧?” “什麼?”蓋爾采夫應聲道。
“要是能給國家找到個把小金礦,這就一次清賬了——國家給我讀書,給我吃的,還灌輸給我這麼多道德觀念——我可不願意欠這份債。
找着金子了,分布面很廣,但都是些小粒屑。
你看,”他把一個小包裹丢給女伴,“從來沒見過吧?” 艾麗雅滿心好奇地打開破布小包,這金屑頗有點像熬過的牛奶表面那一層已經不甚新鮮的、顔色發暗的、幹巴巴的脂皮上的油星,它們像魚鱗瓣似的粘在破布上,不耀眼,也沒有光彩。
“人就為這種金屬喪命!”就為了這個? “簡直是麸皮屑!”蓋爾采夫随随便便地說了一句,從她手裡接過包裹布,像一個魔術師那樣靈巧地轉動着手指把它結好。
“要是找到金礦,會用你的名字命名吧?” “什麼?啊……!我當然不反對!但主要的是能弄它一大筆錢,可以把年輕時候幹下的蠢事一筆勾銷。
在這筆錢裡可以寄五十盧布作為女兒到成年的贍養費,一次了結。
” “對于一個發現金礦的人來說這不算慷慨!” “沒有必要寵壞孩子!” “你真聰明!喔!真夠聰明的!” “無非是講究實際而已,你不認為是這樣嗎?” “我也這樣認為。
但多少有點欺騙的味道。
” “嗯,也許是這樣,但你說得不确切。
不如說是無知吧!但有一位聰明的導演開導過我,說:‘當今藝術界就是無知的人還不夠。
’按我看來科學界也一樣。
” “你就填補這個空缺?” “總要有人為社會受點兒罪。
” “現在嘴上說願意為社會受罪的可真是大有人在!”艾麗雅挖苦了他一句,于是她那保護人的目光沉重起來了。
他正用磨刀石在修整的那把斧子停在正在試鋒的手指中間不動了,動作遲緩了下來,就像從沉澱池的底上泛起了糾結成團的沉滓,使人不顧一切,心情緊張。
他如果不強自克制的話,定會一斧子砍過去,完全可能砍一斧子,因為往事在蓋爾采夫的内心深處早已積聚了一層又一層的憤恨,而他的父母卻據說是性格軟弱而善良的人。
這些遺傳因子的事情真叫人沒法搞得清楚。
不,最好是不要去撥動地雷的導火線,不要任性胡來,萬一這是貨真價實的地雷呢…… 打這以後,他們之間的事情真是層出不窮:她一會兒撒嬌任性,一會兒大哭大鬧,手頭拿到什麼就向蓋爾采夫扔什麼,大聲地罵他,但他一切都容忍着,然而已經不放她近身,談話也盡量避免觸及自己的事情,再說在這以前,除了他們想找到考察隊這個唯一的目标以外,早已沒有什麼東西能使他們再留在一處了。
艾麗雅覺得,保護人隻要一旦能把她撂開手,立刻就不會再想到她,到那時她也會覺得:眼不見、心不煩…… 有好幾個漫長的夜晚,艾麗雅在這所收拾得幹幹淨淨的、四面八方都被原始森林和夜幕包圍的小屋子裡,坐在爐門跟前望着用胡桃殼燒旺的、特别灼熱而撩人的爐火,一面守着油燈火光消磨黃昏,一面聽讀蓋爾采夫的日記,盡管為時已經稍晚,但竭力想要理解點什麼,想弄清楚她這一切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其中的來龍去脈和前因後果…… 蓋爾采夫把那些練習本放在縫在旅行包後背的口袋裡帶來帶去,外面用賽璐珞硬皮裹着,從這樣仔細用心的收藏方法上不難看出他是非常珍視這些日記的。
在本子裡可以看到地質方面的筆記,其中充斥着專門名詞,而且縮略得很厲害,都難以猜到原字了。
蓋爾采夫沒有讀完地質學院,他用的是獨此一家的觀察方法,有點像海外的偵探小說。
冬天的時候他把那些記号的含義譯成文字,進行加工,把觀察到的一切标在地圖上。
但是他身邊并沒有詳細的筆記,地圖上也隻是零零碎碎地标着一些小十字——這大多是一些溪河、急流和險灘河口的所在地。
為什麼蓋爾采夫的日記會吸引她?由于什麼原因?為了窺探旁人的秘密?但是蓋爾采夫對财物是唯恐人知道而決不露白的,對自己信奉的道德準則卻從來不加掩飾,盡管他的道德比他的驕傲更不像話。
他把自己的筆記和思想看得十分高超,從來不怕會有人把它們偷走,因為旁人的腦袋根本容納不下它們。
要說難為情?那麼有什麼理由呢?他不是小學生,用不着把自己的秘密藏在枕頭底下保護起來。
稍稍令人感到驚奇的是,這樣一個做事講究精确的人,在各種書和科學著作中摘來的引文下面都不标明原作者姓名,簡直像是有意要把别人的名字和自己的搞混,隻有聖奧古斯丁[11],和當時在大學生中比較時髦的聖埃克絮佩利[12]除外。
看來,這些筆記還是在少年時代寫下的,一般來說,這裡還談不上有什麼附庸風雅的意思:“大自然,與其說是母親還不如說是後娘,它把人抛進生活,隻賜予他一絲不挂的、軟弱無力的、微不足道的軀體和一顆充滿着煩惱、恍惚和情欲的靈魂,然而在這個大半被窒息了的靈魂裡,理智和才華的神聖的火星将永遠存留。
——聖奧古斯丁。
”但聖奧古斯丁對這位年輕的思想家的思想影響并不持久——大學生時代筆記的最初幾行就十分觸目了:“人就像蛆蟲一樣在大地的屍體上蠕動。
”“演員是萬能的——他可以同時是皇帝、情人、英雄,甚至自由的人,雖然這是演戲,雖然這僅僅是一時的滿足。
”“難道人從四肢爬行到兩腿直立就是為了以後用解放出來的雙手來扼殺自己嗎?”“法律創造弱者就是為了要抵禦強者。
”“男人的幸福是:‘我需要!’女人的幸福是:‘他需要!’”不消說,這是抄尼采的話。
“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地隐隐地感到需要重生。
”——又是聖埃克絮佩利。
“人們為什麼要寫日記呢?”阿基姆放下本子,燃上煙,凝望着火爐後面擱闆上油燈的微弱火光問道。
他和艾麗雅兩個人盡量少用爐子,節省煤油、蠟燭、油脂,油燈也隻是在幹什麼活兒時候才點。
艾麗雅沒有回答,沒有聽見問話,看來她正陷入沉思,可能正在思考阿基姆讀給她聽的這些話和思想,他常常讀錯重音,吃力地辨認着蓋爾采夫那些生硬的、尖削的字體,這些字母好像在跳動,一個疊在一個上,又好像要匆忙趕到什麼地方去似的。
“有一次戰争中一艘潛艇被擊沉了,”艾麗雅把兩手放在膝蓋上,閉着眼睛,用一種毫無表情的輕輕的聲音講了起來,“潛艇沉到了海底,全體船員由于缺乏空氣正在緩慢而痛苦地死去,艇長直到最後一息還在記日記。
後來,當人們把潛艇打撈起來的時候,艇長的妻子讀了她丈夫的日記,後來她一生就緻力于發明一種能制造氧氣的元素……”這時,艾麗雅稍稍改變了音調,補充道:“有些妻子就是這樣的!而一般來說,人們記日記往往是因為沒有人可說話,他們性格内向,當然也有這樣的人他們知道或者認為他們的生活和思想是有價值的……” “啊!清楚了。
下面都是詩。
要不要跳掉?” “不,念吧!全部都念一念,咱們有‘大量的’時間。
”艾麗雅對着阿基姆手上的手套俯下身去,手套上打着一隻補丁,阿基姆的手套不是戴壞的,而是燒壞的:他戴着它用引火柴點爐子。
“這裡大部分的詩章,”阿基姆念道,“是在大學生的年代裡和野外寫成的。
它們是一些可能成為詩人的人的習作,但他們在還沒有成為詩人的時候就以詩人自居,縱酒放蕩,出沒于酒肆飯館,陶醉在善釀美酒之中,耗盡了自己的才能……”阿基姆清了清喉嚨,開始朗讀詩歌: 孤獨究竟是什麼? 難道它是頭野獸? 獨自個兒等待着, 沖破牢籠去尋自由。
可能事情遠要簡單, 孤獨無非是你那一聲 絕望凄厲的叫喊, 從荒島傳向大海的彼岸。
孤獨究竟是什麼? 難道不就因為你不被人理解? 詩歌、預言,一旦寫成, 就像煙入九重,石沉大海。
所有最美好的設想, 生活中最珍貴的一切, 都成了堵塞道路的荊棘, 像原始森林般的陰郁。
孤獨究竟是什麼? 我永遠也沒有理解, 莫非就是一個人 在絞索上痙攣的一瞬間。
*** 沙漠在炎熱裡困苦沉淪, 沙丘上籠罩着一片寂靜, 一頭母獅和幼獅在打盹, 眼前是沙市蜃樓的幻景。
一老一小沉睡在棕榈樹下, 沙地裡陰險地傳出喀嚓一聲, 一顆滾燙的子彈呼嘯飛來, 打進了母獅褐色的腦門。
受驚的小獅子慌忙竄起, 血染的身子,激怒了的心, 但劇烈的疼痛使它摔倒, 它終究還沒有把氣力養成。
它受過死亡火焰的洗禮, 直到長大仍然對幸福滿懷戒心, 它也知道牝獅對它的思念, 強烈的情感卻轉化為少見的兇狠。
它眯縫起沉重的眼皮, 記起身子一側的傷口, 它看到了沙漠裡的風暴, 是聚散無常的沙丘在抒發憂愁。
它精疲力竭,但驕傲如舊, 在人世的奴役裡它聰明起來, 當它奮身躍起,響應大漠的召喚, 這叛逆的獅子已經像白發蒼蒼的老頭。
*** 剛剛逝去的黑夜,渾身招搖, 活像一個縱欲放蕩、舉止暧昧的賣淫婦; 這新來的黑夜,像一把利刃,冷漠陰森, 在我歡樂的住宅裡沉悶地來回踱步。
啊!這黑夜啊! 那在寒風裡嘶叫、戰栗的, 是被推倒在塵埃裡的自由; 敲響那窗戶、骷髅骨和門戶的 是無人相邀、不速光臨的 人生大限, 但是,長眠地下的父輩們對我們的世界 現在還在保衛, 自己卻不曾見黎明的曙光; 在這種夜晚裡 互相殺害的——是詩人, 拍手稱快的——是壞蛋。
“哎喲!真要命啊!”阿基姆精疲力竭。
“一點兒也不懂。
你看,夠了吧?” “怎麼?啊,夠了,夠了!下面還有詩吧?” “‘大量的’。
”阿基姆沒有發現自己竟用起艾麗雅喜歡的字眼來了。
“明天我們再念,行嗎?” “當然行!我們有什麼好忙的?明天再念!明天我不給你念這個叫人頭痛的玩意兒,”阿基姆用手指甲在本子上一彈,“你要詩,明天我就找首詩來念給你聽聽!……” “是你自己寫的吧?” “不是!我還沒有發瘋到這個地步!我一個朋友上礦去幹活,那兒既沒有電影,也沒法打獵,閑得發慌就胡亂寫詩,在信裡寄給我。
有一首我特别喜歡看。
我待會兒把信找出來……” “你自己呢?你這裡邊什麼也沒有?”艾麗雅張開手指在腦袋旁邊轉了轉。
阿基姆不置可否地哼了一聲,用劈柴撥旺了爐火。
爐火的光點在小木屋裡歡快地跳動着,照亮了屋子的各個角落。
阿基姆跪坐着,看着火光。
艾麗雅也不動彈,沉默着。
過冬的小屋和居住在裡面的人都沉浸在一種原始的靜谧和安逸之中,此中的情趣和甜蜜境界隻有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和在嚴寒冰封中工作了很久的人才會領略得到。
艾麗雅肩上的短皮大衣褪落下來了,她一把抓住它,用一種毫無遺憾的,甚至是無動于衷的口吻,好像是對阿基姆,但更像是對自己說道: “是啊,是這樣。
我把生活中的有些事情搞颠倒了,随随便便,不假思索……”她沉默了一會兒,接着已經是微帶笑意地歎了一口氣:“要是在古老的時代,我大概把上帝激怒了。
上帝,或者不是上帝,但的确激怒了什麼人……” 阿基姆擔心艾麗雅心情不好會影響精神,怕她身體會壞下去,因此重新把話題又轉到詩歌方面,說是如果獨自一人在原始森林裡漫步,特别是春秋季節,那時就會出現一種情形,好像他在和自己或者竟然是和另一個人交談,結果說出來的話很有點像那麼回事兒。
“全是古怪念頭!”阿基姆下了個結論。
“也許是古怪念頭,”艾麗雅同意道,“但是人的一切美好的東西也正是從這種古怪念頭開始的。
從這裡,也就是這種古怪念頭裡産生了歌曲、詩歌、長詩,産生了我們能夠并且應該為之驕傲的一切……”她沒有去攏那披散到臉上的、已經長得很長的秀發,隻是目不轉睛地對爐火凝望着;她攏頭發的姿态特别靈巧:勾勾的手指把輕柔的垂發攏到一邊,舒坦地把頭一扭,蓬松的發束就甩到了背後。
染成過淺色的頭發像是粘上去的一樣已經完全稀疏了,往下垂着,隻留着發梢上一點金色;新長出的烏雲蓬松的深色的頭發已經密密層層将它們蓋住,使它們越發顯得寥寥可數。
屋裡安靜極了,安靜得不僅能聽見屋頂煙囪旁融化的小冰塊滑落的聲音,也能聽見疏疏落落的滴水聲,一滴一滴,催人入睡,直到爐火漸漸變暗,滴水聲停止的時候,他們相互沒有說一句話,各人在自己睡的地方躺下了。
阿基姆翻了翻身子底下的雲杉枝條,聞到一股發酸味的潮氣。
“該換了。
”阿基姆想道,同時聽了聽:艾麗雅沒有睡着。
看來,她心裡不好受,他不禁又在心裡嘀咕了一聲:“倒黴的姑娘!大學裡的小姐!”他想對艾麗雅說,沒關系,不要垂頭喪氣,我很快就把你裝上小雪橇,送到有人的地方去,那兒有直升飛機,到那時就祝你一路順風!向首都問好!……“我們真像人們常說的那樣,相見匆匆,别離也匆匆……” “什麼?” 阿基姆顫抖了一下,立刻蜷起了身子——他沒有擺脫森林流浪漢的老習慣,把腦子裡想的東西大聲說出來了。
“你怎麼了?”艾麗雅驚覺地欠起身來。
“沒什麼,睡吧!”阿基姆重又一動不動地躺着,他始終不讓自己睡着,直到聽到艾麗雅均勻而充滿睡意的呼吸為止。
他已經習慣于捕捉她的每一個動作和目光,守伺她的睡夢和休憩。
他們是什麼時候相遇的,從那以後已經過了多少時間?好像是整整的一生了。
他在某個時候已終于把一個幼小羸弱、孤苦無援的孩子撫養培育成了一個正當妙齡的美麗姣好的姑娘,現在對他來說,世界上沒有比她更親近、更可愛的人了。
艾麗雅猜想,阿基姆并沒有把日記全部念給她聽,跳過了他認為意思不大的地方,懶得去分析其中的寓意。
當阿基姆一整天在原始森林裡轉悠的時候,她就爬上木床,蜷起兩腿,把身子裹在被褥裡,借着窗口白雪的淡淡的光線,不僅重新把日記讀過,而且還仔細研究了這些本子邊頁上密密麻麻寫着的眉批注解,阿基姆完全不曾注意過它們。
有一種眉批字迹纖小,和蚊子腳相仿,是用一支流水不暢的鋼筆好不容易寫在紙頁上的,頁間夾着一根矶踯躅草的根莖,眉批寫在一首詩的下面: 小牛閱世還不太深, 不知人間有壞心人, 一徑走着自己的路, 腳蹄子漸漸變得硬。
不關痛癢的陌生人, 見了小牛也不心疼, 沉重的靴腳像雨點, 踢在小牛的正當心。
小牛犢的媽媽春天時候從河面的懸崖上摔下來溺死了,于是隻要誰高興就可以對這頭傻牛犢踢上幾腳。
但終于有一天: 門開處像驚雷乍起, 一條公牛健步走來, 雙眼圓睜叫人害怕, 烏油油皮色有光彩。
接下去就是蓋爾采夫孜孜矻矻抄了這麼一大段令人厭煩的詩行的用心之所在: 壞心人紛紛躲到一旁, 見強者不免心裡驚慌, 小牛犢軟弱盡可欺侮, 長成了公牛可不一樣! 艾麗雅不無譏諷地撲哧一笑,就開始看眉批的字樣:“先生,對您可是誰也欺侮不了,倒是您在欺侮大家。
反正您已長成了一頭公牛,會吼叫,是名種,長着角……” 艾麗雅根據圓圓的小字,猜出了這個敢于對蓋爾采夫頂嘴;甚至數落他幾句的人是誰。
另一頁夾着一片大戟葉子。
練習本的紙頁裡幾乎都夾着草和花作标記。
是紀念他野外的考察?還是約會的留念?或許這,隻不過是一種傷感和标新立異的标記,難道這不正是一切驕傲的靈魂不可救藥的通病嗎? “沉默——在強者,表明他掌握着命運的缰繩,在弱者,常借以逃避不應得的欺淩;對高傲者,是本性率真的流露,對卑下者,也不失為無言的驕矜;它表明着智者的明慎,愚人的理性!”下面是密密麻麻的,但已經是墨水流暢的清晰筆迹寫下的概括性的結論:“一般來說,這都是極其明智的,非一般凡人所能理解。
不知怎麼想起了一件好像與此無關的事:有一次一架飛機墜落,有人死亡,很多乘客受了重傷,急需救援。
這時有兩名幸存的、紋絲未傷的年輕人,跨過一個一個死去的和重傷的人,尋找自己的箱子!我覺得你就是其中的一個,密斯脫!” 下面緊接着的是蓋爾采夫大筆手書的話,已經完全近乎淫穢和惡意中傷了。
“哦,哲學家的神經受不了啦!”艾麗雅在木床上打了個寒噤,把毯子裹得更緊了。
“在這樣一段關于沉默的價值的思考下面竟突然罵起街來了!” 争吵告一段落,和解重又來臨。
“我感到最有誘惑的一種願望就是要讓我的孩子成為學者,他們究竟會成為怎樣的人——這個問題得由他們自己選擇,他們有這個權力。
德萊克·博拉伊斯教授。
”在博拉伊斯的話下面是一段感傷的眉批:“密司脫,在你們這些大洋彼岸世界的寵兒那裡,所有這一切是怎麼回事呢?在任何地方,你們對我們的人民從來沒有一句褒辭?……”下面是蓋爾采夫的筆迹:“既不贊揚——也不出賣,是這樣嗎?” 這位可愛的少年英雄的警句是寫在一本較陳舊的比其他幾冊破損得多的本子裡,當做書簽夾在裡面的也是學院花圃裡或者城市林蔭道上那些毫不起眼的早已隳敗的草莖。
蓋爾采夫把這個本子當做少年第一次作孽(然而心地還是純真的)記錄,保藏得比其他本子更細心。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像我那樣被發生的那件事所震懾,真是魂牽夢萦,難以排遣。
一切對過去的悲傷和歡樂的回憶都刺痛着我的靈魂,從靈魂深處引出同一個聲音:我是個愚蠢的造物;一切我都難以忘卻,一切!” “唉,蓋爾采夫,蓋爾采夫!這總算是幫我看清了你,”艾麗雅往下看去,“畢巧林[13]和我的可愛的英雄!而我還老在思索:是什麼東西把我們結合在一起的?看來,咱們倆都是愚蠢的造物!” 熱心于閱讀的女讀者居然找到了這本神聖的筆記!因為她的職業要求她對一切寫在紙上的東西過目。
蓋爾采夫把柳陀契卡作踐得太厲害了,她可不是簡單地争辯幾句,簡直是在揍他的嘴巴:“真是個當代的畢巧林,外加慕尼黑沖鋒隊員的氣派!……”柳陀契卡隻是從外表看來文文靜靜,而“骨子裡”這個女人的潑辣勁兒真不得了!蓋爾采夫滿口胡吣說這個“小娘兒”想用懷孕來讓他上鈎,要他娶她,之後就可以用道德的嚴肅性、病痛、孩子來降服他…… 不要說你已經不會得救, 不要說你在憂傷裡疲憊不堪, 夜愈深沉,星兒就愈明亮, 悲哀愈深,和上帝就愈加靠近。
《Г·Г存念》這首小詩是蓋爾采夫的女友當年寫在本子的,綿綿的柔情和純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