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姆卡
關燈
小
中
大
,相接了,就像海戰中接舷搏鬥似的:一隻是窄長破舊的小船,一隻是有黑色船艙、甲闆上布置得秩序井然的白色小艇,上面的無線電廣播也并不神氣活現,人們也并不用它來急不可耐地喊叫。
隻有某一個非俄羅斯的婦女悄聲細語地在耳畔訴說着,懇求着:“售票員,售票員,賣我一張——票!”“要不要買塊辣姜?票子可沒有!”達姆卡有本事把一切歌曲、俗語立刻按自己的意思亂改一氣。
“是啊,看來船上是正經的、能幹的人。
地質學家,不像是别的人,再不就是什麼部裡來的人,來檢查财政和勞動紀律來了。
”達姆卡心裡肅然起敬,有點凜凜然了。
小船被拴在小艇的艉鈎上了,漁夫被很尊敬地請進了客艙。
那兒牆上釘着的幾幅圖畫使他心裡一動。
有一幅畫的是生活裡的災禍場面:河岸邊一座工廠的管道裡重油往河裡奔瀉而出,鳇魚、淡水鲈、鳊魚等等都翻轉了肚皮漂在水面上,奄奄一息。
“唉,這些狗娘養的幹了些什麼呀!”達姆卡臉上露出了悲傷的神情,接着卻在旁邊的一張畫上看到了和他一樣的偷漁的夥伴。
一條滿腹魚子的鳇魚,挺着個大肚子,戳在魚鈎上死了,臨死前用滿含譴責的目光盯着那蜷縮在圖畫一角裡的人。
在鳇魚那鋒利如箭的目光逼視下,非法偷漁人的臉扭歪了,這臉的模樣,但願上帝保佑,簡直沒法形容。
這猥瑣的、蓬頭垢面的樣子,發青發灰的鼻子,渾濁不堪的眼光,如果在夢裡看到,不管你信不信上帝,你非畫十字為自己壯膽不可。
圖畫的另一邊有一個人高聳着雙眉,洞察一切的目光很像當地的漁場稽查員切列米辛,他身體筆挺地站着,就像不久前的軍事宣傳畫裡的模樣,一隻手指直指着達姆卡:“違禁漁獵者是大自然的敵人!向違禁漁獵者作鬥争!” 漁夫打了下寒戰,想找點有趣的東西看看,結果在這些畫和另外一些畫中間出乎意外地發現了一張怯生生地縮在後面的傳單,約莫像一張練習本紙那樣大小,上面用紅藍兩色寫着: “漁民同志們!請勿摧殘漁業社的幼魚。
如在捕撈工具中發現幼魚,請勿加傷害并放回水庫。
請記住,幼魚是今後捕魚‘量的基礎!”達姆卡的心都墜到一邊去了,他偷眼向四周看去,眼光碰上一個人,那人正随随便便地微笑着看着他。
“這些畫你覺得怎麼樣?” “我們可不動那些幼魚,為了不影響将來的捕魚量,我們保護幼魚!啊——唷——嚯!”他仰起那張窄瘦的臉朝蒙着白色塑料牆布的天花闆笑着說。
那人從抽屜裡取出一些紙,微笑着,仍舊和藹地搖着頭,但已經略帶一點傷心的樣子。
“說不定他的女人死了,也可能有什麼傷心事,而我卻還粗聲粗氣地笑!” “這鳇魚是怎麼回事?”陌生人繼續在抽屜裡翻看着,一邊問道。
達姆卡心裡希望按通常的規矩先來上半公升酒,再送上點新鮮的、此時此地十分難得的黃瓜,然後再開始談買賣。
但是什麼也沒有送上來。
“唉,你們竟這樣!……” “一個半盧布!” “好啊,親愛的!别處才一個盧布。
” “别處一個盧布,我們是一個半!沒有讨價還價!”達姆卡甚至對自己也非常滿意了,他是那麼有膽量,那麼堅強。
這就是河流和大自然鍛煉出來的性格!瞧這樣長此以往,恐怕得由他動手來揍老婆了,而不再會是老婆打他。
至于那些把他當做密探而狠狠揍過他的奇裝異服的小子們,他一定也能各個擊破。
“為什麼您的魚要那麼高的價?” “馬達太破舊,常常要修理,這是一!”達姆卡扳下一隻指頭。
“搞汽油不容易,這是二!監督機構稽查得緊,這是三!要喝酒壯膽助興,這是四!”一提到酒,所有的傲氣都一下子煙消雲散了,達姆卡胡說八道起來,他像集市上的女商販那樣喋喋不休,再也顧不得說話要穩重,要有停頓:“安加拉河魚滴得出油老婆命名日商店這做買賣沒工夫嘴裡冒火……”[2] “說得慢點!”輪船上那個人要求着,他終于找到了鋼筆,于是打開了一個小本本。
“像開機關槍!一梭子!耳朵也震聾了!” “普拉斯柯菲娅長疖子,梅蘭尼娅長水疱,如果要嫌鳇魚貴,要買就買,不買拉倒!”達姆卡恰到好處地說了一句順口溜。
“啊——唷——嚯!” “真是夜莺!低音管!”那個人重新打量了一下達姆卡。
“簡直是葉爾紹夫[3]!” 達姆卡感到有趣了,會不會是主管邊區招工局的那個葉爾紹夫?這是個踏實可靠的人,也不抽煙。
他還有個妻子在碼頭上當女出納員,那不是他第一個妻子,那是第二個了。
還有一個叫葉爾紹夫的人,那是童話《小駝馬》的作者。
談話中說到了招工局和達姆卡知道的其他機構,在談話過程裡,達姆卡終究還是講到了自己的生活情況,把名字也說了出來。
客艙裡擠滿了人,聽着,哈哈大笑着。
達姆卡也樂意效勞,他難道還舍不得花力氣去逗人笑嗎?再說,他總還念念不忘于那一頓款待。
但是,船駛近楚什鎮的時候,那位神秘地微笑着的公民竟威嚴地拍了一下桌子: “夠了!快活過了!”他轉身問一位身穿河工制服的年輕人:“多少?” “三十條。
四十七公斤。
” “好呀!”公民注視着達姆卡,就像一個戴着紅鑲邊肩章的将軍。
“本來每條魚要罰你五十盧布,還要沒收小船。
但為了你那一番免費的表演,給你打個折扣。
拿去簽上字。
也算是給老婆命名日的禮物……” 達姆卡對那張紙看了一眼,不禁張口結舌。
這一生中他第一次不知說什麼好了。
他試圖大笑,想讓人知道,他自己就是個無憂無慮的快活人,也喜歡而且懂得開玩笑,但笑出來的聲音卻已經不是通常的“啊——唷——嚯!”,而是“嗚——唷——嗚!”了。
“同志們!同志們!”當他被送回小船去的時候,他已經處在半昏迷狀态,說話就像呓語一般。
“我祖父是紅軍遊擊隊,我父親也是……有過功勞的!同志們!” 小艇向北方馳去,煙囪快活地放着氣,吐出一圈一圈的煙霧。
小船随波逐流,經過楚什鎮,飄向卡拉辛卡,然後向遠處馳去。
到了塞姆河口就打起轉來,當時達姆卡的老婆——其實她自己也記不清哪一天是她的命名日了——央求一個漁民趕上小船看看,如果她男人沒有中風,如果他是喝得酩酊大醉無法把舵,已經躺倒在船底了,那麼就把他送回家來,其餘的事她會親自料理的! 達姆卡神志是清醒的,但吓壞了,因此被送到楚什鎮來時由于深受刺激隻是重複說着:“同志們!同志們!我的祖父……” 達姆卡的妻子害怕了。
“啊唷!落下殘疾了!把人搞成癡呆了!”她叫喊起來。
“這準是異教徒幹的,準是異教徒——這些沼澤地裡的強盜啊!……” 妻子整整一夜不顧一切地為達姆卡忙碌着,喂他喝從七片草地上采集來的十種草藥配制成的浸液。
然而任何家傳單方和林中秘藥,甚至聖水都起不到理想的效果。
病人倒也确實不再翻來覆去說祖父和立過功勞的父親了,但是眼珠翻白,舌頭難以轉動,腦袋也撐不起來,事情大為不妙了。
到了這種時候,原來被她羞辱過的那些森林居民,即舊教徒們,勸她試試最後一種辦法:從澡堂裡十字架下方的地闆底下取一抔土,用酒化開,灌進病人嘴裡,甚至不妨用點強制手段,在原始森林裡據說曆來就是用這種辦法使活着的肌體裡産生一種對死了的土地的厭惡。
達姆卡被澡堂的泥土搞得五髒翻轉。
病急亂投醫,他現在唯命是從,他聽話地服用煮牛奶和蒿草汁,睡得像嬰孩那般甯靜,再也不像平時那樣會一連兩夜輾轉反側、不能入眠。
到這時才弄清楚:邊區漁業稽查站一艘用最新技術裝備起來的船,正在葉尼塞河上試航,因此,即使達姆卡不自投羅網撞到這些“搶魚的”人嘴裡,他們也反正能抓住他,把他搞個精光。
他們對達姆卡那艘老掉了牙的“母雞”号,單憑輪廓和冒的煙就能認出來,在夜間甚至光憑發動機的聲音就可以分辨無誤。
現在你倒去和“他們”鬥争鬥争試試。
對于這位深受漁業稽查機構嚴懲手段之苦的受難者,人們同情、安慰、徒然地嘗試着用藥汁喂他,但是妻子守在達姆卡旁邊不讓别人染指。
然而,過了不久達姆卡神志恢複過來了,他又重操舊業,幹起這黑暗的行當,他喝酒、尋歡作樂,不想支付罰金。
于是他被送上法庭,我們也就在葉尼塞伊斯克偶然相逢,達姆卡終于有了新的理由來講他那些快活的往事。
達姆卡在黎明的朦胧時分裡挨着時光,因為無所事事而慵倦不堪,他竭力克制着自己免得又受不住誘惑而踏上那刺探旁人隐私的邪道。
他很想喝酒,就試着探探阿基姆的口氣是不是到“貝圖什卡”号上去弄它半公升來,但是阿基姆叱開了他,接着,我們離開河邊穿過空曠荒蕪的菜園,那裡馬鈴薯剛剛開花,溫室木架上的黃瓜已經長出第三片葉子,胡蘿蔔的田畦上鑽出毛茸茸的細葉,萎靡不振的荨麻倚偎在籬笆的兩旁。
我們慢步地朝着屋子走去,兄弟正在那裡痛苦地彌留。
當地醫療站給他的麻醉針已經隻夠兩三小時之用。
必須考慮并設法上哪兒、用什麼辦法去搞藥?達姆卡一下子就從腦際消失了,被忘了個幹幹淨淨,是啊,他們這樣的人也隻有當他們在你眼面前閃來閃去的時候,才會被人看見。
記憶不會去留住他們,他們會像潮濕的篝火上冒出的煙那樣,一絲絲飛散,盡管一時間很濃,很嗆人,但隻是過眼雲煙而已。
菜園的籬笆外面,兩扇破舊的門外,灰蒙蒙的河面慵懶地泛着亮光,河底散布着成百上千隻排鈎、漁網、冰下鈎繩和魚鈎,被鈎子戳住的鳇魚、鲟魚、折樂魚、鴉巴沙魚、江鳕和聶利瑪魚糾纏在這些漁具中間,遍體鱗傷,拼命地向深處竄去,結果是稽查越嚴格,魚在水底深處就死得越多,然後,這些腐爛發臭的、沒有眼珠的、像繃緊在雨衣扣子下面那樣凸脹着肚子的死魚随着水浪浮散,張開的鳍翅和嘴巴沾滿了污穢,于是不管是保衛河流的人們,還是在河裡鼠竊狗偷的違禁偷漁的人們都會痛心疾首地歎息說:“這是在搞什麼呢?在搞什麼呢?糟蹋了老百姓的财富!” *** [1]“達姆卡”按發音在口頭俗語中有“揍”、“打”的意思。
[2]原文如此,表示達姆卡在胡說八道。
[3]伊凡·葉爾紹夫(1867—1943),蘇聯男高音歌唱家。
隻有某一個非俄羅斯的婦女悄聲細語地在耳畔訴說着,懇求着:“售票員,售票員,賣我一張——票!”“要不要買塊辣姜?票子可沒有!”達姆卡有本事把一切歌曲、俗語立刻按自己的意思亂改一氣。
“是啊,看來船上是正經的、能幹的人。
地質學家,不像是别的人,再不就是什麼部裡來的人,來檢查财政和勞動紀律來了。
”達姆卡心裡肅然起敬,有點凜凜然了。
小船被拴在小艇的艉鈎上了,漁夫被很尊敬地請進了客艙。
那兒牆上釘着的幾幅圖畫使他心裡一動。
有一幅畫的是生活裡的災禍場面:河岸邊一座工廠的管道裡重油往河裡奔瀉而出,鳇魚、淡水鲈、鳊魚等等都翻轉了肚皮漂在水面上,奄奄一息。
“唉,這些狗娘養的幹了些什麼呀!”達姆卡臉上露出了悲傷的神情,接着卻在旁邊的一張畫上看到了和他一樣的偷漁的夥伴。
一條滿腹魚子的鳇魚,挺着個大肚子,戳在魚鈎上死了,臨死前用滿含譴責的目光盯着那蜷縮在圖畫一角裡的人。
在鳇魚那鋒利如箭的目光逼視下,非法偷漁人的臉扭歪了,這臉的模樣,但願上帝保佑,簡直沒法形容。
這猥瑣的、蓬頭垢面的樣子,發青發灰的鼻子,渾濁不堪的眼光,如果在夢裡看到,不管你信不信上帝,你非畫十字為自己壯膽不可。
圖畫的另一邊有一個人高聳着雙眉,洞察一切的目光很像當地的漁場稽查員切列米辛,他身體筆挺地站着,就像不久前的軍事宣傳畫裡的模樣,一隻手指直指着達姆卡:“違禁漁獵者是大自然的敵人!向違禁漁獵者作鬥争!” 漁夫打了下寒戰,想找點有趣的東西看看,結果在這些畫和另外一些畫中間出乎意外地發現了一張怯生生地縮在後面的傳單,約莫像一張練習本紙那樣大小,上面用紅藍兩色寫着: “漁民同志們!請勿摧殘漁業社的幼魚。
如在捕撈工具中發現幼魚,請勿加傷害并放回水庫。
請記住,幼魚是今後捕魚‘量的基礎!”達姆卡的心都墜到一邊去了,他偷眼向四周看去,眼光碰上一個人,那人正随随便便地微笑着看着他。
“這些畫你覺得怎麼樣?” “我們可不動那些幼魚,為了不影響将來的捕魚量,我們保護幼魚!啊——唷——嚯!”他仰起那張窄瘦的臉朝蒙着白色塑料牆布的天花闆笑着說。
那人從抽屜裡取出一些紙,微笑着,仍舊和藹地搖着頭,但已經略帶一點傷心的樣子。
“說不定他的女人死了,也可能有什麼傷心事,而我卻還粗聲粗氣地笑!” “這鳇魚是怎麼回事?”陌生人繼續在抽屜裡翻看着,一邊問道。
達姆卡心裡希望按通常的規矩先來上半公升酒,再送上點新鮮的、此時此地十分難得的黃瓜,然後再開始談買賣。
但是什麼也沒有送上來。
“唉,你們竟這樣!……” “一個半盧布!” “好啊,親愛的!别處才一個盧布。
” “别處一個盧布,我們是一個半!沒有讨價還價!”達姆卡甚至對自己也非常滿意了,他是那麼有膽量,那麼堅強。
這就是河流和大自然鍛煉出來的性格!瞧這樣長此以往,恐怕得由他動手來揍老婆了,而不再會是老婆打他。
至于那些把他當做密探而狠狠揍過他的奇裝異服的小子們,他一定也能各個擊破。
“為什麼您的魚要那麼高的價?” “馬達太破舊,常常要修理,這是一!”達姆卡扳下一隻指頭。
“搞汽油不容易,這是二!監督機構稽查得緊,這是三!要喝酒壯膽助興,這是四!”一提到酒,所有的傲氣都一下子煙消雲散了,達姆卡胡說八道起來,他像集市上的女商販那樣喋喋不休,再也顧不得說話要穩重,要有停頓:“安加拉河魚滴得出油老婆命名日商店這做買賣沒工夫嘴裡冒火……”[2] “說得慢點!”輪船上那個人要求着,他終于找到了鋼筆,于是打開了一個小本本。
“像開機關槍!一梭子!耳朵也震聾了!” “普拉斯柯菲娅長疖子,梅蘭尼娅長水疱,如果要嫌鳇魚貴,要買就買,不買拉倒!”達姆卡恰到好處地說了一句順口溜。
“啊——唷——嚯!” “真是夜莺!低音管!”那個人重新打量了一下達姆卡。
“簡直是葉爾紹夫[3]!” 達姆卡感到有趣了,會不會是主管邊區招工局的那個葉爾紹夫?這是個踏實可靠的人,也不抽煙。
他還有個妻子在碼頭上當女出納員,那不是他第一個妻子,那是第二個了。
還有一個叫葉爾紹夫的人,那是童話《小駝馬》的作者。
談話中說到了招工局和達姆卡知道的其他機構,在談話過程裡,達姆卡終究還是講到了自己的生活情況,把名字也說了出來。
客艙裡擠滿了人,聽着,哈哈大笑着。
達姆卡也樂意效勞,他難道還舍不得花力氣去逗人笑嗎?再說,他總還念念不忘于那一頓款待。
但是,船駛近楚什鎮的時候,那位神秘地微笑着的公民竟威嚴地拍了一下桌子: “夠了!快活過了!”他轉身問一位身穿河工制服的年輕人:“多少?” “三十條。
四十七公斤。
” “好呀!”公民注視着達姆卡,就像一個戴着紅鑲邊肩章的将軍。
“本來每條魚要罰你五十盧布,還要沒收小船。
但為了你那一番免費的表演,給你打個折扣。
拿去簽上字。
也算是給老婆命名日的禮物……” 達姆卡對那張紙看了一眼,不禁張口結舌。
這一生中他第一次不知說什麼好了。
他試圖大笑,想讓人知道,他自己就是個無憂無慮的快活人,也喜歡而且懂得開玩笑,但笑出來的聲音卻已經不是通常的“啊——唷——嚯!”,而是“嗚——唷——嗚!”了。
“同志們!同志們!”當他被送回小船去的時候,他已經處在半昏迷狀态,說話就像呓語一般。
“我祖父是紅軍遊擊隊,我父親也是……有過功勞的!同志們!” 小艇向北方馳去,煙囪快活地放着氣,吐出一圈一圈的煙霧。
小船随波逐流,經過楚什鎮,飄向卡拉辛卡,然後向遠處馳去。
到了塞姆河口就打起轉來,當時達姆卡的老婆——其實她自己也記不清哪一天是她的命名日了——央求一個漁民趕上小船看看,如果她男人沒有中風,如果他是喝得酩酊大醉無法把舵,已經躺倒在船底了,那麼就把他送回家來,其餘的事她會親自料理的! 達姆卡神志是清醒的,但吓壞了,因此被送到楚什鎮來時由于深受刺激隻是重複說着:“同志們!同志們!我的祖父……” 達姆卡的妻子害怕了。
“啊唷!落下殘疾了!把人搞成癡呆了!”她叫喊起來。
“這準是異教徒幹的,準是異教徒——這些沼澤地裡的強盜啊!……” 妻子整整一夜不顧一切地為達姆卡忙碌着,喂他喝從七片草地上采集來的十種草藥配制成的浸液。
然而任何家傳單方和林中秘藥,甚至聖水都起不到理想的效果。
病人倒也确實不再翻來覆去說祖父和立過功勞的父親了,但是眼珠翻白,舌頭難以轉動,腦袋也撐不起來,事情大為不妙了。
到了這種時候,原來被她羞辱過的那些森林居民,即舊教徒們,勸她試試最後一種辦法:從澡堂裡十字架下方的地闆底下取一抔土,用酒化開,灌進病人嘴裡,甚至不妨用點強制手段,在原始森林裡據說曆來就是用這種辦法使活着的肌體裡産生一種對死了的土地的厭惡。
達姆卡被澡堂的泥土搞得五髒翻轉。
病急亂投醫,他現在唯命是從,他聽話地服用煮牛奶和蒿草汁,睡得像嬰孩那般甯靜,再也不像平時那樣會一連兩夜輾轉反側、不能入眠。
到這時才弄清楚:邊區漁業稽查站一艘用最新技術裝備起來的船,正在葉尼塞河上試航,因此,即使達姆卡不自投羅網撞到這些“搶魚的”人嘴裡,他們也反正能抓住他,把他搞個精光。
他們對達姆卡那艘老掉了牙的“母雞”号,單憑輪廓和冒的煙就能認出來,在夜間甚至光憑發動機的聲音就可以分辨無誤。
現在你倒去和“他們”鬥争鬥争試試。
對于這位深受漁業稽查機構嚴懲手段之苦的受難者,人們同情、安慰、徒然地嘗試着用藥汁喂他,但是妻子守在達姆卡旁邊不讓别人染指。
然而,過了不久達姆卡神志恢複過來了,他又重操舊業,幹起這黑暗的行當,他喝酒、尋歡作樂,不想支付罰金。
于是他被送上法庭,我們也就在葉尼塞伊斯克偶然相逢,達姆卡終于有了新的理由來講他那些快活的往事。
達姆卡在黎明的朦胧時分裡挨着時光,因為無所事事而慵倦不堪,他竭力克制着自己免得又受不住誘惑而踏上那刺探旁人隐私的邪道。
他很想喝酒,就試着探探阿基姆的口氣是不是到“貝圖什卡”号上去弄它半公升來,但是阿基姆叱開了他,接着,我們離開河邊穿過空曠荒蕪的菜園,那裡馬鈴薯剛剛開花,溫室木架上的黃瓜已經長出第三片葉子,胡蘿蔔的田畦上鑽出毛茸茸的細葉,萎靡不振的荨麻倚偎在籬笆的兩旁。
我們慢步地朝着屋子走去,兄弟正在那裡痛苦地彌留。
當地醫療站給他的麻醉針已經隻夠兩三小時之用。
必須考慮并設法上哪兒、用什麼辦法去搞藥?達姆卡一下子就從腦際消失了,被忘了個幹幹淨淨,是啊,他們這樣的人也隻有當他們在你眼面前閃來閃去的時候,才會被人看見。
記憶不會去留住他們,他們會像潮濕的篝火上冒出的煙那樣,一絲絲飛散,盡管一時間很濃,很嗆人,但隻是過眼雲煙而已。
菜園的籬笆外面,兩扇破舊的門外,灰蒙蒙的河面慵懶地泛着亮光,河底散布着成百上千隻排鈎、漁網、冰下鈎繩和魚鈎,被鈎子戳住的鳇魚、鲟魚、折樂魚、鴉巴沙魚、江鳕和聶利瑪魚糾纏在這些漁具中間,遍體鱗傷,拼命地向深處竄去,結果是稽查越嚴格,魚在水底深處就死得越多,然後,這些腐爛發臭的、沒有眼珠的、像繃緊在雨衣扣子下面那樣凸脹着肚子的死魚随着水浪浮散,張開的鳍翅和嘴巴沾滿了污穢,于是不管是保衛河流的人們,還是在河裡鼠竊狗偷的違禁偷漁的人們都會痛心疾首地歎息說:“這是在搞什麼呢?在搞什麼呢?糟蹋了老百姓的财富!” *** [1]“達姆卡”按發音在口頭俗語中有“揍”、“打”的意思。
[2]原文如此,表示達姆卡在胡說八道。
[3]伊凡·葉爾紹夫(1867—1943),蘇聯男高音歌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