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壩橋楊柳
關燈
小
中
大
一點幻想,徹底破滅了。
他從報紙上看到,他們為了排除異己,不顧老百姓死活,又打了内戰。
當官的搶着“劫收”,貪贓枉法,敲詐勒索,包庇漢奸。
聽說像海騾子這樣的漢奸,居然搖身一變,在開封又當上國民黨的交通警察大隊的團長。
對于黃泛區的難民卻棄置街頭,不理不問。
看到這些情況,徐秋齋心灰意冷了。
他心裡想着:“看起來老蔣的氣數是該盡了,抗戰八年他支撐過來了,一個‘劫收’卻把人心‘劫’完了。
”徐秋齋變得沉默了,有時甚至變得憤怒起來。
他每天經過中正門時,總要對着城門上挂着的那幅蔣介石的大幅畫像,鄙夷地罵一聲:“民賊!” 七月問,從家鄉又傳來了消息:黃河花園口的口子打住了,黃河水又向東順着故道流向大海。
黃泛區的十六個縣全沒有水了,八十裡寬、一千多裡長被淹沒的土地,現在都可以開荒種莊稼了。
緊接着又傳來了激動人心的消息:在黃泛區的共産黨分區政府出告示了:為了鼓勵開荒,重建家園,黃泛區的荒地,誰開誰種,誰種誰收,三年以内不完糧納稅。
…… 對于黃泛區逃荒在外的難民來說,這些消息比之抗日戰争勝利,更加使他們激動和興奮。
西安市的東半個城住了幾萬難民,他們奔走相告着這個消息,變賣家具,收拾行李,都準備着東下還鄉。
就在這時候,陳柱子從鹹陽來西安打聽消息了。
他來到徐秋齋的窩棚院子裡,見到了徐秋齋、李麥和梁晴。
大家多年不見,互相攀叙着,親熱了一番。
徐秋齋問: “你們開的飯鋪生意怎麼樣?” 陳柱子說:“大叔,現在生意沒法幹了。
物價天天飛漲,上午賣幾個錢,下午就得趕快去買成糧食,要是當天買不到糧食,過一天,一百塊錢就變成八十了。
日本鬼子投降時,我那個小飯店還存了八石麥子的本錢,就這一年多,八石麥子全賠進去了。
另外苛捐雜稅也太厲害,一個月兒十種花樣。
” 李麥又關心地問:“鳳英如今怎麼樣?她還在鹹陽吧?” 陳柱子說:“還在鹹陽。
自從春義生氣走後,她也病了一場,她也沒心思開飯鋪了,以後就把飯鋪出脫給别人了。
當時也賣了些錢。
她又買了部機器學裁縫,在鹹陽十字街東邊賃了一間門面,開了個小成衣店。
日子也能過得去。
風英那人心裡有主意。
人家都說她手裡存有金子。
我也說不清。
我來的時候,她還托我給春義帶了兩個金戒指,大約有半兩重。
據她說這是飯鋪出脫時買的。
飯鋪有春義一份,這半兩金子就算分給春義了。
” 梁晴搶着問:“她現在又找人了沒有?” 陳柱子說:“還沒有。
街上傳說不少,可是我看都不像。
大概和春義鬧那一場也傷心了,不是真正合适的人,她大約不會結婚。
” 徐秋齋說:“柱子,要是給他倆說合說合,還叫他們一塊過,你看行不行?” 陳柱子說:“恐怕不行。
我那個老婆和她說了多少次了,叫她來西安找春義。
可能是春義傷透她的心了,她始終不叫提這件事。
我看也困難。
她大約不想再回老家種地了。
春義呢,也不是在城裡做買賣的那種人,你們和春義說說看,或許他能回心轉意,也是一件好事。
” 夜裡,春義從黃金廟街來了。
他已經和那家鐵工廠算了帳,收拾好行李準備回老家。
李麥把他叫到一邊說:“春義,聽陳柱子說,鳳英在鹹陽還沒有另外找家。
現在開着一個小裁縫店,生意也不怎麼樣。
我想帶你去鹹陽一趟,給你們說合說合,鳳英要是願意回老家,咱一塊回老家,她要不願意回去,你就和她留在鹹陽一塊過日子吧!都是一塊逃荒出來的患難夫妻,如今弄得你東我西,這不好。
” 春義沉默了一會,搖了搖頭說:“嬸子,你們這一番好意我知道。
可是這件事,你們不必再費心了。
我如今也想通了。
不怨她,怨我!可是我實在管不住自己的性子。
鳳英肯定不會和我回老家種地,人家也不必跟我回老家耪地鋤苗。
我呢,鹹陽城我是一輩子也不會再去了。
就是每天讓我吃八個大菜我也不去。
我也不是做生意那個料。
嬸子,我們兩個不是夫妻,是一場黃水把我們沖到一塊了。
我已經給她寫了個手續,從郵局寄去了,任她改嫁别人!”說到這裡,春義眼中掉下兩滴眼淚。
李麥聽他這麼說,知道再讓他們一塊過确有困難,歎了口氣說:“常言說,‘捆綁不能成夫妻’,‘強扭的瓜不甜’,那就算了。
回咱老家再說吧……” 春義說:“再說吧,我也不敢說一輩子不找了,可是現在談這件事太早了。
陳柱子也要回鹹陽了,他把兩個金戒指交給春義,春義死活不要。
他說: “這錢都是她賺的,我當時也不過是個跑堂,我不要她的錢。
” 陳柱子說:“店是你們兩個開的,二一添作五。
當然有你一半,你拿着。
” 春義說:“我不要她的錢!” 徐秋齋說:“你不要我要。
這又不是偷人的錢,是你們兩個賺來的錢,有什麼要不得的。
” 春義看徐秋齋已經替他收下,也不好再說什麼。
他又對陳柱子說: “柱子哥,你替我給鳳英捎句話:我謝謝她,我……對不起她,我傷了她的心……”說罷自己到屋子外邊去了。
陳柱子去車站看了兩天,看到到洛陽的車票,黑市賣到五千元一張,而且車上還不準帶家具東西,另外回到家裡,自己種地又不真内行,因此就決計留在鹹陽。
臨行前,陳柱子對李麥說: “就這樣吧,我回鹹陽了。
也可能我就流落在陝西,永遠回不了老家了。
将
他從報紙上看到,他們為了排除異己,不顧老百姓死活,又打了内戰。
當官的搶着“劫收”,貪贓枉法,敲詐勒索,包庇漢奸。
聽說像海騾子這樣的漢奸,居然搖身一變,在開封又當上國民黨的交通警察大隊的團長。
對于黃泛區的難民卻棄置街頭,不理不問。
看到這些情況,徐秋齋心灰意冷了。
他心裡想着:“看起來老蔣的氣數是該盡了,抗戰八年他支撐過來了,一個‘劫收’卻把人心‘劫’完了。
”徐秋齋變得沉默了,有時甚至變得憤怒起來。
他每天經過中正門時,總要對着城門上挂着的那幅蔣介石的大幅畫像,鄙夷地罵一聲:“民賊!” 七月問,從家鄉又傳來了消息:黃河花園口的口子打住了,黃河水又向東順着故道流向大海。
黃泛區的十六個縣全沒有水了,八十裡寬、一千多裡長被淹沒的土地,現在都可以開荒種莊稼了。
緊接着又傳來了激動人心的消息:在黃泛區的共産黨分區政府出告示了:為了鼓勵開荒,重建家園,黃泛區的荒地,誰開誰種,誰種誰收,三年以内不完糧納稅。
…… 對于黃泛區逃荒在外的難民來說,這些消息比之抗日戰争勝利,更加使他們激動和興奮。
西安市的東半個城住了幾萬難民,他們奔走相告着這個消息,變賣家具,收拾行李,都準備着東下還鄉。
就在這時候,陳柱子從鹹陽來西安打聽消息了。
他來到徐秋齋的窩棚院子裡,見到了徐秋齋、李麥和梁晴。
大家多年不見,互相攀叙着,親熱了一番。
徐秋齋問: “你們開的飯鋪生意怎麼樣?” 陳柱子說:“大叔,現在生意沒法幹了。
物價天天飛漲,上午賣幾個錢,下午就得趕快去買成糧食,要是當天買不到糧食,過一天,一百塊錢就變成八十了。
日本鬼子投降時,我那個小飯店還存了八石麥子的本錢,就這一年多,八石麥子全賠進去了。
另外苛捐雜稅也太厲害,一個月兒十種花樣。
” 李麥又關心地問:“鳳英如今怎麼樣?她還在鹹陽吧?” 陳柱子說:“還在鹹陽。
自從春義生氣走後,她也病了一場,她也沒心思開飯鋪了,以後就把飯鋪出脫給别人了。
當時也賣了些錢。
她又買了部機器學裁縫,在鹹陽十字街東邊賃了一間門面,開了個小成衣店。
日子也能過得去。
風英那人心裡有主意。
人家都說她手裡存有金子。
我也說不清。
我來的時候,她還托我給春義帶了兩個金戒指,大約有半兩重。
據她說這是飯鋪出脫時買的。
飯鋪有春義一份,這半兩金子就算分給春義了。
” 梁晴搶着問:“她現在又找人了沒有?” 陳柱子說:“還沒有。
街上傳說不少,可是我看都不像。
大概和春義鬧那一場也傷心了,不是真正合适的人,她大約不會結婚。
” 徐秋齋說:“柱子,要是給他倆說合說合,還叫他們一塊過,你看行不行?” 陳柱子說:“恐怕不行。
我那個老婆和她說了多少次了,叫她來西安找春義。
可能是春義傷透她的心了,她始終不叫提這件事。
我看也困難。
她大約不想再回老家種地了。
春義呢,也不是在城裡做買賣的那種人,你們和春義說說看,或許他能回心轉意,也是一件好事。
” 夜裡,春義從黃金廟街來了。
他已經和那家鐵工廠算了帳,收拾好行李準備回老家。
李麥把他叫到一邊說:“春義,聽陳柱子說,鳳英在鹹陽還沒有另外找家。
現在開着一個小裁縫店,生意也不怎麼樣。
我想帶你去鹹陽一趟,給你們說合說合,鳳英要是願意回老家,咱一塊回老家,她要不願意回去,你就和她留在鹹陽一塊過日子吧!都是一塊逃荒出來的患難夫妻,如今弄得你東我西,這不好。
” 春義沉默了一會,搖了搖頭說:“嬸子,你們這一番好意我知道。
可是這件事,你們不必再費心了。
我如今也想通了。
不怨她,怨我!可是我實在管不住自己的性子。
鳳英肯定不會和我回老家種地,人家也不必跟我回老家耪地鋤苗。
我呢,鹹陽城我是一輩子也不會再去了。
就是每天讓我吃八個大菜我也不去。
我也不是做生意那個料。
嬸子,我們兩個不是夫妻,是一場黃水把我們沖到一塊了。
我已經給她寫了個手續,從郵局寄去了,任她改嫁别人!”說到這裡,春義眼中掉下兩滴眼淚。
李麥聽他這麼說,知道再讓他們一塊過确有困難,歎了口氣說:“常言說,‘捆綁不能成夫妻’,‘強扭的瓜不甜’,那就算了。
回咱老家再說吧……” 春義說:“再說吧,我也不敢說一輩子不找了,可是現在談這件事太早了。
陳柱子也要回鹹陽了,他把兩個金戒指交給春義,春義死活不要。
他說: “這錢都是她賺的,我當時也不過是個跑堂,我不要她的錢。
” 陳柱子說:“店是你們兩個開的,二一添作五。
當然有你一半,你拿着。
” 春義說:“我不要她的錢!” 徐秋齋說:“你不要我要。
這又不是偷人的錢,是你們兩個賺來的錢,有什麼要不得的。
” 春義看徐秋齋已經替他收下,也不好再說什麼。
他又對陳柱子說: “柱子哥,你替我給鳳英捎句話:我謝謝她,我……對不起她,我傷了她的心……”說罷自己到屋子外邊去了。
陳柱子去車站看了兩天,看到到洛陽的車票,黑市賣到五千元一張,而且車上還不準帶家具東西,另外回到家裡,自己種地又不真内行,因此就決計留在鹹陽。
臨行前,陳柱子對李麥說: “就這樣吧,我回鹹陽了。
也可能我就流落在陝西,永遠回不了老家了。
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