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窯洞裡的笑聲

關燈
城中桃李愁風雨, 春在溪頭荠菜花。

     ——辛棄疾詞 一 柳絮像喝醉了酒似的漫天飛舞着,春天又來到了黃泛區。

    水窪邊、蘆根上,冒出一根根像箭一樣的嫩尖芽子,水紅花也悄悄抽出了像珊瑚顔色的嫩芽。

    這裡沒有杏花,沒有桃花。

    隻有遍地荠菜開着白色的小花,在迎接着春天。

     三月間,李麥去開封給部隊買油光紙,在那裡聽說黃泛區逃到洛陽一帶的難民,餓死了十幾萬。

    她心中記挂着自己的女兒嫦蛾和粱晴,打算到洛陽去尋找她們。

     她找到王跑和老氣,向他們打聽嫦蛾和粱晴到洛陽時的情形。

    王跑說:“在洛陽車站就失散了,也不知道她們逃到了什麼地方。

    不過到洛陽興許會打問出來消息。

    洛陽東車站一帶住的黃泛區難民很多。

    ”老氣說:“長松就在洛陽拉車。

    ”她曾經在洛陽北大街遇見過他。

     過了“清明”,李麥收拾了個簡單行李,決定到洛陽去。

    臨行前,秦雲飛交代她說:“到洛陽看看,鄉親們能回來的,叫他們都回來。

    告訴他們家鄉已經建立起了水東解放區,日本鬼子和土匪隊伍不敢來搗亂了。

    黃河口子雖然還沒有打住,地面這麼寬,挑挑揀揀還能開荒種莊稼。

    ”李麥說:“我會對他們說清楚的,隻要找到他們,就一定讓他們回來。

    在外邊逃荒終究不是個辦法。

    ” 秦雲飛叫她帶了幾十元國民黨的鈔票作盤纏,又安排天亮換上老百姓衣服,把她送到呂潭渡口。

     路上,李麥對天亮說:“你如今參加新四軍,我是放心了。

    就是你妹妹和晴這個閨女,我總是放心不下。

    這些天,老是做夢夢見她們,夢見晴在一個崖頭上,哭得像個淚人似的在喊我。

    我答應了,她卻聽不見。

    ” 天亮說:“夢是心頭想,你别相信夢裡的事。

    ” 李麥說:“我也知道夢是胡想。

    說來也怪,嫦娥我就很少夢見,心裡老是惦記着晴,也不知道俺兩個上一輩子有什麼緣分,這是怎麼回事,總覺得和親閨女一樣。

    ” 天亮笑着說:“你還不是想不花錢讨個兒媳婦?其實現在我們部隊裡,同志們自己搞戀愛結婚,也不花錢。

    ” 李麥沒有吭聲。

    她不知道天亮的話是什麼意思。

    停了一會兒她說: “天亮,我可對你說明白,不管人家别的人怎麼搞戀愛,你可不能搞戀愛。

    人得有良心,人家既然叫過我一聲媽,我也答應過,她就是咱姓海的人了。

    我千行百裡到外邊找她,就是因為她已經是咱家一口人,隻要她還在人世上,咱就不能有二心。

    一個人有情有義才算人!” 天亮被他媽的話感動,。

    他笑着說:“我沒有那個想法。

    我是怕您希望太大,失望也大,已經幾年了,誰知道流落到什麼地方?……” 李麥說:“我領大的孩子我知道。

    她隻要不餓死凍死,這閨女是不會變心的。

    ” 天亮低着頭說:“這個……我知道。

    ” 李麥又說:“天亮,你要什麼樣的人哩!我在外邊跑了半輩子,我還能分不清人的好壞?這閨女要臉面有臉面,要條個兒有條個兒,白生生的臉,黑靛靛的頭發,兩隻眼睛又透靈,又清亮,她是沒有得住好茶飯!要是能吃上好飯,再有兩件好衣服穿上,我敢說,你們部隊裡那麼多女同志,叫我看,都還比不上人家晴!” 天亮笑了:“還能給你紡花織布。

    ” 李麥說:“就是要個會過日子的人嘛。

    咱第一是要找個實誠人,第二要她心地好。

    那一年在尋母口,她在菜市上拾了人家一根嫩黃瓜,那麼熱的天,她在外邊幹了一天活,沒有舍得吃,晚上用手巾包住悄悄拿回來叫我吃!我吃着掉着淚,就是咽不下去。

    給她掰了半截,她咬了一口,又塞給我了。

    ……”李麥說着,回憶着當時的情景,感歎地說:“人,還不是看個心嘛;她從小沒娘,老稀罕有個娘。

    ……不管天南地北,這一次我一定要把她找到。

    ……” 下午到了渡口,天亮送她上船,臨别時交代說:“媽!對岸就是國民黨地區,你不用怕。

    出去後要注意身體。

    俺妹妹……也操心找一找,不管在外邊為奴作婢,隻要人還在,一定把她領回來。

    ……我爹就我們兩個,要是把她失落了,……我對不起我爹。

    ”他說着兩行眼淚流在臉上,李麥也擦着眼淚說:“你回去吧,孩子!都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我能找到她!” 渡船慢慢地開動了,天亮一直等到他媽上了對岸,身影消失在黃塵滾滾的土路上,才轉身離開了呂潭渡口。

     二 一天中午,李麥來到了禹縣西關,她找了一家飯店坐下,準備買點東西吃一吃,下午再趕路。

     禹縣過去叫小禹州。

    傳說就是夏禹的家鄉。

    農民傳說大禹治水,疏通了天下九河,最後把一隻泛濫洪水的“神蛟”鎮在這裡的一眼井裡。

    大禹的兒子夏啟,也就是在這裡宣布登上帝王寶座的,并且中國從此開始了“父傳子,家天下”的世襲皇帝制度。

    不過這都是幾千年以前的事了。

    禹縣在近代,是全國四大藥材集散地之一。

    當時不但河南的四大懷藥,——生地、山藥、牛夕等通過這裡行銷全國,川、湘、雲、貴的各種名貴藥材,也運來這裡轉銷華北。

    禹縣雖然是個縣城,卻比一般的縣城大一些,單是飯店就有幾十家。

    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