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蝗 蟲

關燈
”海老清歎着氣說,“地都是我這個妞兒犁耙的。

    再說,荞麥種籽也弄不來,用一鬥麥才換了三升種籽。

    ” 周青臣說:“嗨,你不早說,縣裡有的是荞麥,糧秣站裡多得是。

    ” 海老清說:“咱沒那臉氣。

    ” 周青臣到老宅裡去遊轉了。

    幾個學生到地裡去捉鹌鹑。

    海老清趁他們不在,急忙把場揚了揚。

    當一大堆像石榴籽似的荞麥攏起來時,他不敢看周青臣放在地上的一堆口袋。

     這幾個“童子軍”在校長面前幹活是很賣力的,他們把場邊、垛角的荞麥全都收拾過來,還把碾過的荞麥稭稈又用杈抖擻了一遍。

    周青臣用手在地下撿着荞麥粒往堆上撂着,嘴裡不住說着:“這都是糧食籽啊,可不能糟蹋!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不容易啊。

    ” 海老清還是不吭聲,任他們掃着、撮着,自己蹲在場角抽着煙袋木木地看着,好像這場裡的糧食和他沒有關系。

     “童子軍”們七手八腳過着荞麥,一共灌了九口袋半,共一千一百四十斤。

     周青臣撥着算盤算了算,按四六分場,他分六成,共六百八十斤,海老清分四成,共四百五十六斤。

    周青臣又滿臉堆着笑說: “老海,這是頭場,你估估,要是再遛遛稭稈,還能遛出多少糧食?” 海老清沒好氣地說:“你估呗!你說多少就算多少!” 周青臣估着說:“能遛出二百斤?” 海老清說:“一百斤算給你吧!”他又大聲地說,“這是荞麥,不是小麥,已經碾了兩次了,你看看那些稭稈上還有糧食沒有了!剩下這三四百斤荞麥,我還有兩口人,兩頭牲口啊!我還得給你種地啊,人不能把嘴縛住!” 周青臣擺着手說:“算了,算了!清楚不了,糊塗拉倒。

    我拉走七口袋,剩下這些都是你的。

    再說就薄氣了!明年春天要是實在過不去,你到縣裡找我。

    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

    ” 海老清說:“你放心,我不會去麻煩你!” 周青臣說:“這有什麼關系,咱們老弟兄倆,分什麼東家夥計,我就喜歡你這個實在。

    常言說,‘吃虧是福’,‘吃虧人常在’。

     孔老夫子說過,‘過于利而行多愁’,吃得小虧則不至于吃大虧,這是我老爺常說的。

    ” 海老清心裡想:他也是讀書人,怎麼說話不知道個橫豎颠倒!這明明是我要說的話,卻叫他一股腦兒說了出來,也算稀罕。

     周青臣又和他商量說:“老海哥,我想和你商量個事兒,明年咱們不用分場了。

    明年你作為典種,我賄拿租子,我賄囫囵你賄破,省得每季過秤哩、算賬哩,太麻煩了,你看這樣行不行?” 海老清通過這次分荞麥,知道他這個“周善人”并不是真“善人”,他的心和海騾子一樣,也狠毒着哩!他心裡很煩,為着利索就說: “也行,您看我一年給您交多少租子?” 周青臣假惺惺地說:“沒有中人難說話,還真難說。

    不過,我們周家世代‘耕讀傳家’,以忍讓為寶,決不能叫你們下力人吃虧。

    不過現在在城裡住花銷太大,動動得要錢!俗話說,‘蛇大窟窿粗’,大有大的難處……” 海老清聽他又是背家訓,又是哭窮,哕哩哕唆,再沒個完,就打斷他的話說: “東家,你說個數目吧,我決不争!” 周青臣看了他一眼說: “這樣吧,去年咱們分場,我分了四石麥子。

    明年幹脆你繳給我四石麥子、兩石秋糧,瓜果紅薯,你随意,沒有我也不争。

    ” 海老清侃快地說:“行。

    ”他剛說過這一句話,好像覺得一扇石磨壓在身上,這四石糧食不知道要他付出多少汗水。

    可是海老清是個硬氣人,他對他的老胳膊老腿還充滿了信心,另外,還有雁雁,總算多一個幫手了。

     “童子軍”們把七袋糧食扛上大車,呼叫着牲口,打着鬧着坐在車上走了。

    周青臣答應放他們幾個兩天假,并且還發還他們一副麻将牌。

     海老清看着大車上七條圓滾滾的口袋,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

    雁雁咬着下嘴唇,一直盯着那輛大車,她嘴唇哆嗦着,眼睛裡噙着淚水。

    海老清重重地歎了口氣說: “雁雁,把咱這點兒糧食收拾起來吧!” 雁雁卻“哇”地一聲哭起來了。

     海老清說:“雁雁,别哭了。

    想開點兒。

    人家是東家,地是人家的。

    ” 雁雁罵着說:“叫老天爺報應這些孬孫!他吃咱的糧食,叫他光頭上長疔瘡,疔死他們!” 海老清有氣無力地拿起木鍁說: “沒有老天爺!即使有,他也是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