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十 章 陳柱子的哲學

關燈
,十斤菠菜和兩捆蕪荽香菜,好叫他搭配着賣。

     春義把菜挑到街上,卻不擺在陳柱子的店門口,他擺在西門裡一家煤行門前。

    他不想讓鳳英看到他賣菜的樣子。

    攤子擺開後,他不會叫賣,所以一直擺到小晌午,隻賣了兩堆蘿蔔。

    頭一堆給人家稱蘿蔔時,因為不會使秤,盤子裡放的蘿蔔太多,秤錘脫落,稈杆還把買菜的那人戴的蘇州白銅腿眼鏡打落在地上,幸好眼鏡掉在白菜上,沒有打碎,惹得那個買蘿蔔的人說:“我說你這個‘河南蛋’,不像個‘河南蛋’,你倒像個教書先生!” 春義臉紅得像塊紅布一樣,不敢回人家的話。

    隻好給人家掭了個蘿蔔。

     一直到晌午,太陽偏西了,鳳英沒有見春義回來。

    晌午是飯店生意忙的時候,她也不敢脫身出去到街上找他,一直到吃面的人漸漸稀少,她才向陳柱子說:“大哥,他不會迷路吧?” 陳柱子說:“王橋鎮離這裡二十裡,一條筆直官馬大道,閉着眼也能摸回來。

    不慌,等會兒我去街上找找他。

    ”話雖這麼說,陳柱子心裡也有點打鼓。

    他倒不是怕春義丢了,而是怕國民黨兵抓壯丁、拉小伕,春義又是老實人,如果真的被抓壯丁抓走了,還真無法向赤楊崗鄉親們交代。

     他看着集上的人漸漸散去,就把爐火上壓了兩鍁煤,去掉圍裙,口袋裡塞了半盒“大喜來”香煙,去找春義。

     找到煤行,看見兩筐菜在那裡擺着,卻不見春義,他正在稀罕,才看見春義從牆角下抄着手走過來。

    柱子看着那抄着手走路的慢條斯理樣子,又看他擺那個菜攤,不禁苦笑起來。

     “這一擔菜你還沒有賣完啊?” “沒有。

    問也沒幾個人問,大約是此地人不愛吃菜。

    ”春義答。

     柱子笑起來,他說:“不是這裡人不愛吃菜,是你菜攤子擺得太稀罕了。

    你弄兩筐放在這兒,蹲得八丈遠,人家還隻當是你買的菜,在這兒歇腳哩。

    ” 春義說:“我有秤擺在這兒。

    ” 柱子說:“秤又不會說話啊,你也真選了個好地方,擺在煤行門口。

    你看看,你這白菜快成黑菜了,賣東西也得有個眼色,你賣的吃食東西,這邊一大堆煤,人家誰還要買你這青菜?另外,你看看你這一捆菠菜,快蔫成千茄棵了。

    ‘賣菜不使水,買菜噘着嘴’,賣青菜全憑一個幹淨鮮嫩。

    你不放水,他占了便宜還不高興,你把菜透透灑上水,賺了錢他還舒坦。

    賣菜、開飯店都是‘水裡求财’,全憑一勺水。

    我的‘善人’兄弟呀,你這心眼怎麼這樣不透氣呢?” 春義聽他說得頭頭是道,自己也認輸了,隻好哭喪着臉說:“要不明天再來賣?” 陳柱子掂了掂他的菜筐說:“還有四十多斤菜。

    這樣吧,大街上趕集的人都走光了,串小巷子賣吧。

    明天還有明天事。

    ”說着,他見一個老漢在城牆邊的井台上用辘轳打水,就走了過去。

    他先喊了一聲:“大爺,打水啊!來,我替你打。

    ”說罷挽起袖子,把桶在井繩上扣好,一隻手噜噜放起辘轳,接着一隻手吱哇吱哇絞上來。

    他把一桶水打上來放在老漢面前,又打了一桶。

    然後對老漢說:“我這桶水去飲飲菜!”老漢笑着點點頭,他提起水桶到菜攤前,先把兩捆菠菜抱起,頭朝下在水裡飲了飲,又向幾捆芫荽香菜上灑了些水,剩下的半桶水,全都潑在了白菜上。

     最後,他又提起空水桶替老漢打滿了一桶水,并拿起扁擔,要替老漢把水送到家電。

    老漢執意不肯。

    他又親自扶着鈎擔放在老漢肩上,才轉了回來。

     真像陳柱子說的,賣菜是“水裡求财”的行業。

    就這一桶水使上後,轉眼工夫,一擔菜馬上鮮嫩活潑起來。

    幾捆菠菜紅根綠葉,就像才從畦裡割下來一樣,兩捆芫荽香菜鮮綠帶翠,支支楞楞香氣撲鼻,就連那洗了澡的大棵白萊,也變得水靈靈、白嫩可愛了。

     陳柱子拿起秤說:“你挑上,我陪你去轉巷子去。

    ” 春義把地上擺的菠菜、芫荽放進筐裡,挑起擔子說:“哎喲,還怪沉哩!”柱子說:“都是錢!這就叫半桶水也要當菜賣!” 三 走進一條巷子口,陳柱子看見幾個婦女在圍着一個香油挑子打香油,就對春義說:“吆喝!把他那幾個買主誘過來!” 春義為難說:“怎麼吆喝?” “賣菜呀!你賣什麼得吆喝什麼。

    ” 春義嘴張了幾張,還是喊不出來。

     陳柱子說:“兄弟!走此處說此處。

    你怎麼連喊一聲也不會?使勁喊!” 春義被他逼得無奈,隻得眼睛一閉: “賣菜啊!……” 大約是聲音太大,又喊得生硬,把柱子吓了一跳。

    他心裡說:“這一聲可真是超過常香玉!”他看了看春義,春義已經憋得滿頭大汗,又對他可憐起來。

    他鼓勵春義說:“行!就這麼吆喝!不過号頭還不清楚,你光喊賣菜,人家不知道你賣的什麼菜。

    你要喊清道明,讓人家在家裡都聽得清楚,誰家缺什麼菜,自然就來買了。

    另外,腔調要脆和一點,高興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