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成陽飯鋪

關燈
一萬多人口,做生意日子好混。

    陳柱子自幼學的飯店手藝,面案、菜案都能拿得下來,再加上“白菜心”長得幹淨鮮亮,嘴甜腿快,很快就在鹹陽站住了腳。

     初開始時,他們盤個露天煤火,賣水煎包子。

    陳柱子做的包子,不但餡大皮薄,火色還焦黃均勻,香脆透亮。

    他專門定做了一把細嘴白鐵油壺,凡是當地熟人來吃,總要用鍋鏟把包子搗開,在每個包子裡再加上一些麻油,雖然從油壺細嘴裡流出的麻油像線一樣細,可是惹得顧主們個個高興。

    其實陳柱子一天賣三十鍋包子,外加的香油不到一斤。

    用陳柱子的話說:“我每天就憑這一斤香油,要在這鹹陽闖開門面!” 兩口子省吃儉用賣了一年水煎包子,果然積蓄了些錢。

    恰巧南關有一家土靛染坊歇業,兩間臨街門面房出租,陳柱子咬咬牙,租下這兩間門面,因為是外鄉人,害怕露财遭禍,陳柱子還假裝租不起,托保貸款,花了二百塊錢。

     有了這兩間門面房,陳柱子就好像有了個舞台,他想自己是外鄉人,當地人不能雇,全靠兩口子四隻手幹插。

    因此在經營上還要靠“一招鮮”。

    他看當地人喜歡吃牛肉面,就決定專賣牛肉面。

    南關附近就有兩家宰牛的牛坊,陳柱子把這兩家的牛骨全都包購起來,每天煮一鍋牛肉鮮湯下面。

    陳柱子是開封大館子的學徒出身,會用佐料調味,每天一鍋湯裡,他總要加上四兩花椒、二兩茴香,另外,他還會加點山珍海味的零碎。

    燴面時,除了放些木耳、黃花菜,還要抓一把發好的嫩青豆。

    這一把嫩青豆和他賣包子時的細嘴油壺一樣,開張不到兩個月,就門庭若市,赢得了顧客們的好評。

     陳柱子把春義兩口子留在店裡,給他們燴了一大鍋面吃了吃,讓他們休息一下,自己還忙着做生意。

    到了晚上上好店門以後,他才端過來一盞牛油燈,同他們說話。

     當春義說了要到黃龍山開荒的緣由後,老白搶着勸他們說:“别去,千萬别去。

    扶溝縣去了好多難民,都又回來了。

    到那裡不光沒有房子住,連一眼吃水的井都沒有。

    說的是每人發五十元錢安家費,叫自己挖窯洞,咱們誰會挖窯洞?再說連個門也沒有,怎麼過冬?有的人挖了窯洞剛住進去,沒有多少天窯洞塌了,把人也砸死了。

    ” 春義說:“窯洞塌的還不多。

    我們在洛陽也見過人家住的窯洞。

    頭一年去也不過受點苦,公家總還給二百斤糧食哩。

    ” 鳳英插話說:“他就記着公家那二百斤糧食!” 春義說:“不是老說這二百斤糧食,别的實在沒有辦法!政府扒開黃河把咱們家鄉淹了,不靠政府靠誰?” 月蓮說:“我的傻兄弟,那二百斤糧食吃不到你嘴裡。

    這些救濟糧,在西安是小麥,到鹹陽就變成玉米,說不定到黃龍山就變成麸皮了。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叫我說就在這鹹陽混,憑力氣幹個什麼還顧不住個嘴?咱們出門來就是一家人。

    一碗粥,兩家喝,一個饅頭,掰開吃。

    有我們活的,就有你們活的。

    ” 她說着用眼睛看着柱子,希望柱子說話。

    柱子隻是微笑着不言語。

    他說:“春義和弟妹跑了一天,也累了,先休息,明天再說。

    ”他說着搬過來兩捆草,打了個地鋪,讓他們兩個睡下,自己卻打夜做和面去了。

     躺在地鋪上,鳳英大睜着兩眼睡不着覺。

    由于自己和陳柱子兩口子不熟,加上自己是個新媳婦,在他們說話時,自己不便多插話。

    可是,她這個年輕婦女的眼睛卻像天平,能夠察看事物的分量。

    她喜歡陳柱子這樣有生活本事的人,她也喜歡白月蓮這樣愛說愛笑的痛快人。

    她知道老白說黃龍山開荒的那些情況,并不完全是吓唬他們。

    她知道“市場”這個魔鬼的威力。

    陳柱子的經營使她羨慕,使她向往。

    她深知道要生活下去,就不能放掉眼前這個大好機會。

    春義可能還執拗地想去種地,可是不能跟着他再去瞎摸了。

    常言說,“過去這個村,沒有這個店”,這是她父親常說的。

    “我一定得拿定主意,就是生一場氣,也不能失掉這個機會。

    ”她決定這樣做,她把被子給春義裹了裹,自己悄悄地爬了起來。

     她打開煤火燒了大半鍋熱水,又用刷子和抹布刷起桌子來。

    她把六張飯桌刷得雪白,露出了木紋,連桌子腿也刷洗得一幹二淨。

    她把地下徹底掃了一遍,有些泥皮還用鍁鏟了鏟。

    她聽到雞子才叫頭遍,又抱過來一捆菠菜用手摘着。

    …… 雞子叫二遍時候,陳柱子起床了。

    他要打火添鍋煮肉。

    當他發現鳳英在摘菠菜,滿意地說:“你怎麼起得這麼早?天明摘,不耽誤。

    ”鳳英苦笑着說:“你們多睡會兒,我年輕力壯,幹點活累不着。

    ” 天亮時候,陳柱子才發現他的桌子闆凳全部刷了一遍,那些桌子閃耀出雪白的亮光。

    地上也露出一塊塊清潔的青磚。

    像新鋪的地面一樣。

    陳柱子看着低頭摘菜的鳳英,心裡一陣高興。

     大約是勤快的人最喜歡勤快的人。

    勤快人也能看出勤快人的勤快。

    陳柱子看着鳳英兩隻利索的手,好像從他自己身上又長出兩隻手來。

    他拿過塞在桌頭的一瓶二鍋頭酒,深深地呷了一口,打算把春義叫醒和他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