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成陽飯鋪
關燈
小
中
大
陣強烈的自疚。
他和鳳英結婚幾個月了,他們沒有吃過一頓飽飯,住過一間房子,甚至沒有在一張床睡過一夜。
自己是她的丈夫,丈夫是要對妻子的幸福和生活負責的。
他覺得自己太不中用了。
…… 天亮了,春義還準備去裝磚。
城牆上響起了警報。
警報“嗚——!嗚!——”地叫着。
日本鬼子的飛機要來西安轟炸了。
因為各個街口都已戒嚴,春義無法通過。
一直到中午十二點警報才解除。
據說日寇的飛機是飛到重慶投炸彈去了。
就在這時候,他在車站看到一張“告示”。
“告示”上号召難民到黃龍山去開荒,到那裡每人可以發二百斤小麥安家糧,還發镢頭等二具。
春義看到這個消息,心裡覺得一陣興奮。
他氣喘籲籲地跑回北關和鳳英商量說: “咱們幹脆去黃龍山開荒吧!還是種地可靠。
不在這城市混了,我真住不慣這城市。
到黃龍山,咱們今年冬天能開出幾畝地,明年一年就不發愁了。
” 鳳英有些猶豫。
她說:“誰知道是真的假的?到那裡這一冬天吃什麼?住什麼地方?城市的活路總要多一些,這麼多人,他們能生活下來,我們也能生活下來。
昨天我問一個大嫂,她在戲院門前賣瓜子,一天就賺兩元多錢。
” 春義勸她說:“人家是當地人。
咱們是初來乍到,人地兩生,連個遮風避雨的地方都沒有,還說做什麼生意?”他又哀求鳳英說:“鳳英,這城市就是遍地是錢,我也拾不了。
在這兒淨受欺侮,我這個人,不是這個材料。
”他說着低下了頭。
鳳英想起他昨天被偷的事,又想起他那十個露着紅肉的手指頭,心裡着實可憐。
她說:“你看吧,嫁雞随雞,嫁狗随狗。
反正你是男子漢,你到哪裡我就跟到哪裡。
我就怕到那裡荒天野地,他們要是不發糧食,才叫哭天天都不應哩!” 春義說:“這是政府出的“告示’’上說的。
他們不能随便說話。
” 鳳英說:“‘告示’是什麼?‘告示’是一張紙。
今天說了。
明天又不算數的事多得很。
凡是出‘告示’,都是想方設法騙人的。
” 話雖如此說,鳳英還是把行李捆了捆,跟着春義上路了。
上黃龍山開荒的難民确實也不少。
大都是些隻會種莊稼的老實人。
他們渴望着看到土地,他們隻有在土地上才有笑容,才有生氣,才能活潑起來。
他們在土地這個舞台上,才能施展出一切本領和智慧。
鹹陽離西安四十裡。
春義挑着擔子,鳳英背着行李在西安往鹹陽的大道上走着。
路旁高大楊樹上的葉子,在蕭蕭的秋風中飄落着,地裡莊稼已經收割完畢了。
土地像脫光了衣服一樣,露出它健美寬闊的胸膛,在黃色太陽光下面,閃發出誘人的紫紅顔色。
偶爾有幾塊剩着的棉柴還長在地裡,一片片殷紅色的棉葉上,留着嚴霜的痕迹。
春義看着路旁的土地,心裡舒坦了許多。
他從那些瑟瑟作響的肥厚棉花葉子上,看得出這裡土地是相當肥沃的。
他想着黃龍山的荒地,土質如果也有這麼好,他就可以建立起他的新家園。
一對喜鵲從他的頭上掠過,落在一棵光秃秃的柿樹上時,還喳、喳地叫了兩聲,這增加了春義的信心,他不知道他腳下走着的路,就是兩千年前阿房官的大甬道。
對農民來說,土地就是他的阿房宮。
日頭偏西時候,他們來到鹹陽南關。
這裡的難民少多了,街上都是說陝西話的聲音。
鳳英看着街上的行人,不但沒有個熟人,連個熟臉也沒有。
她開始感到真正到了異鄉。
春義在街上走着,他想找一家飯鋪先吃飯。
一個藍布白字的酒簾在風裡飄舞着,上邊寫着“牛肉面”三個字。
春義正在盤算着是不是進去吃兩碗牛肉面,卻聽到了一聲悅耳的熟悉聲音: “牛肉面!大碗牛肉面!裡邊請。
” 春義緊走了幾步。
隻見臨街的竈台前站着一個系着白圍裙的男人。
他正在熟練地炒着菜。
春義的眼睛一亮,還不是陳柱子嗎?他忍不住叫了聲:“柱子哥!” 那人正是陳柱子。
他看着面前站着這個挑着行李的人,半天才喊出來: “你是春義?” “是啊!我們從西安來。
” 陳柱子“嘩”地一聲,向炒鍋裡掭了一大瓢水,匆忙跑出來接住春義的挑子說:“先到鋪子裡!怎麼你們也來到這裡了。
”他又向裡邊喊着:“老白,春義來了!……” “白菜心”正在抹桌子收拾碗筷,她一看到春義,就抓住他的手說: “哎喲!你怎麼也一擔兩筐出來了!” 春義苦笑了笑,卻說不出話來。
柱子看到店鋪外還有一個年輕婦女,掂着包袱,低頭站着。
他不認得鳳英,因為他在赤楊崗時,鳳英還不曾和春義結婚。
不過他從年齡、打扮,特别是梳的髻上還有一段紅頭繩,心裡也估摸個八八九九。
忙問春義: “春義,這是?……” 春義紅着臉,“我……”了半天,沒說出個名堂。
鳳英卻滿臉笑容地走過來叫着:“大哥!……” 四 原來陳柱子離開家鄉早一些,黃水剛一進村,他就來到陝西鹹陽了。
那時鹹陽鐵路已經通車,外地修路工人和國民黨幾個機關搬來這裡,鹹陽突然增加了
他和鳳英結婚幾個月了,他們沒有吃過一頓飽飯,住過一間房子,甚至沒有在一張床睡過一夜。
自己是她的丈夫,丈夫是要對妻子的幸福和生活負責的。
他覺得自己太不中用了。
…… 天亮了,春義還準備去裝磚。
城牆上響起了警報。
警報“嗚——!嗚!——”地叫着。
日本鬼子的飛機要來西安轟炸了。
因為各個街口都已戒嚴,春義無法通過。
一直到中午十二點警報才解除。
據說日寇的飛機是飛到重慶投炸彈去了。
就在這時候,他在車站看到一張“告示”。
“告示”上号召難民到黃龍山去開荒,到那裡每人可以發二百斤小麥安家糧,還發镢頭等二具。
春義看到這個消息,心裡覺得一陣興奮。
他氣喘籲籲地跑回北關和鳳英商量說: “咱們幹脆去黃龍山開荒吧!還是種地可靠。
不在這城市混了,我真住不慣這城市。
到黃龍山,咱們今年冬天能開出幾畝地,明年一年就不發愁了。
” 鳳英有些猶豫。
她說:“誰知道是真的假的?到那裡這一冬天吃什麼?住什麼地方?城市的活路總要多一些,這麼多人,他們能生活下來,我們也能生活下來。
昨天我問一個大嫂,她在戲院門前賣瓜子,一天就賺兩元多錢。
” 春義勸她說:“人家是當地人。
咱們是初來乍到,人地兩生,連個遮風避雨的地方都沒有,還說做什麼生意?”他又哀求鳳英說:“鳳英,這城市就是遍地是錢,我也拾不了。
在這兒淨受欺侮,我這個人,不是這個材料。
”他說着低下了頭。
鳳英想起他昨天被偷的事,又想起他那十個露着紅肉的手指頭,心裡着實可憐。
她說:“你看吧,嫁雞随雞,嫁狗随狗。
反正你是男子漢,你到哪裡我就跟到哪裡。
我就怕到那裡荒天野地,他們要是不發糧食,才叫哭天天都不應哩!” 春義說:“這是政府出的“告示’’上說的。
他們不能随便說話。
” 鳳英說:“‘告示’是什麼?‘告示’是一張紙。
今天說了。
明天又不算數的事多得很。
凡是出‘告示’,都是想方設法騙人的。
” 話雖如此說,鳳英還是把行李捆了捆,跟着春義上路了。
上黃龍山開荒的難民确實也不少。
大都是些隻會種莊稼的老實人。
他們渴望着看到土地,他們隻有在土地上才有笑容,才有生氣,才能活潑起來。
他們在土地這個舞台上,才能施展出一切本領和智慧。
鹹陽離西安四十裡。
春義挑着擔子,鳳英背着行李在西安往鹹陽的大道上走着。
路旁高大楊樹上的葉子,在蕭蕭的秋風中飄落着,地裡莊稼已經收割完畢了。
土地像脫光了衣服一樣,露出它健美寬闊的胸膛,在黃色太陽光下面,閃發出誘人的紫紅顔色。
偶爾有幾塊剩着的棉柴還長在地裡,一片片殷紅色的棉葉上,留着嚴霜的痕迹。
春義看着路旁的土地,心裡舒坦了許多。
他從那些瑟瑟作響的肥厚棉花葉子上,看得出這裡土地是相當肥沃的。
他想着黃龍山的荒地,土質如果也有這麼好,他就可以建立起他的新家園。
一對喜鵲從他的頭上掠過,落在一棵光秃秃的柿樹上時,還喳、喳地叫了兩聲,這增加了春義的信心,他不知道他腳下走着的路,就是兩千年前阿房官的大甬道。
對農民來說,土地就是他的阿房宮。
日頭偏西時候,他們來到鹹陽南關。
這裡的難民少多了,街上都是說陝西話的聲音。
鳳英看着街上的行人,不但沒有個熟人,連個熟臉也沒有。
她開始感到真正到了異鄉。
春義在街上走着,他想找一家飯鋪先吃飯。
一個藍布白字的酒簾在風裡飄舞着,上邊寫着“牛肉面”三個字。
春義正在盤算着是不是進去吃兩碗牛肉面,卻聽到了一聲悅耳的熟悉聲音: “牛肉面!大碗牛肉面!裡邊請。
” 春義緊走了幾步。
隻見臨街的竈台前站着一個系着白圍裙的男人。
他正在熟練地炒着菜。
春義的眼睛一亮,還不是陳柱子嗎?他忍不住叫了聲:“柱子哥!” 那人正是陳柱子。
他看着面前站着這個挑着行李的人,半天才喊出來: “你是春義?” “是啊!我們從西安來。
” 陳柱子“嘩”地一聲,向炒鍋裡掭了一大瓢水,匆忙跑出來接住春義的挑子說:“先到鋪子裡!怎麼你們也來到這裡了。
”他又向裡邊喊着:“老白,春義來了!……” “白菜心”正在抹桌子收拾碗筷,她一看到春義,就抓住他的手說: “哎喲!你怎麼也一擔兩筐出來了!” 春義苦笑了笑,卻說不出話來。
柱子看到店鋪外還有一個年輕婦女,掂着包袱,低頭站着。
他不認得鳳英,因為他在赤楊崗時,鳳英還不曾和春義結婚。
不過他從年齡、打扮,特别是梳的髻上還有一段紅頭繩,心裡也估摸個八八九九。
忙問春義: “春義,這是?……” 春義紅着臉,“我……”了半天,沒說出個名堂。
鳳英卻滿臉笑容地走過來叫着:“大哥!……” 四 原來陳柱子離開家鄉早一些,黃水剛一進村,他就來到陝西鹹陽了。
那時鹹陽鐵路已經通車,外地修路工人和國民黨幾個機關搬來這裡,鹹陽突然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