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桃花庵

關燈
,他們是劇團的,等會兒你到劇團打問,現在快開演了。

    ” 徐秋齋心裡熱乎乎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一會兒蹲在路邊,一會兒跑到門口張望,就是不見藍五。

     看戲的都拿着票陸續進場了。

    裡邊鑼鼓家夥敲打了起來,戲已經開演了。

     徐秋齋去門口又問了問:“你們這戲票多少錢一張?”把門的說:“坐票四毛。

    ”徐秋齋口袋裡倒是有四毛錢,可是他想着四毛錢得寫八封信,能秤一斤多面,買張戲票看戲太不值得了,就又蹲在戲院門口等着,他想着他要是在,散戲他總得出來。

     又停了一會,裡邊唢呐聲響起來。

    徐秋齋聽着這唢呐聲音好熟悉。

    就又跑過去對那兩個把門的說:“有便宜一點的票沒有?我是找人的。

    ”把門的說:“你買個站票吧!一毛錢。

    ”徐秋齋說:“也罷!給你一毛。

    ” 徐秋齋擠到戲院裡後,隻見黑壓壓的全是人。

    一排排大長木靠椅前,放着榮壺、茶杯,幾個賣瓜子和賣糖的在人行裡轉着。

    還有幾個茶房用盤子端了一盤雪白的熱毛巾,在前邊幾排的人頭上來回撂着、傳遞着。

    那一塊塊毛巾像玩飛碟似地在人們頭上轉着飛着,徐秋齋開始不知道是幹什麼,後來才知道是叫人擦汗。

    徐秋齋感歎地想:“真是有錢能買鬼推磨”,看個戲也擺這麼大排場,人真是太繁華了。

     舞台上演的戲正是《桃花庵》。

    戲正演到張才妻杜氏去“桃花庵”進香尋夫,舞台上出現了擡轎子的舞蹈場面。

    擡轎和坐轎都是模拟動作,演杜氏的是個年輕演員,身材苗條,體态輕盈,坐轎子的舞蹈不時博得掌聲。

    四個轎伕更是賣力,渾身扭動着各種擡轎姿勢,特别是後一個,斜着身子,腿擡得老高,作各種勞累狀,引起台下一陣陣掌聲和笑聲。

     配合這個舞蹈的主要樂器,就是-一杆唢呐。

    那熱烈奔放的旋律,配合着轎子起伏的節奏,使整個舞台化在音樂的旋律中。

     徐秋齋是來找藍五的。

    他隻嫌轎伕走得太慢,特别是後邊那一個轎伕,一會兒進去了,一會兒又退出來扭兩下,下邊響起一片掌聲,徐秋齋卻不耐煩地罵着:“身上虼蚤都擻掉完了,還不進去!哎,真是吃飽了。

    ” 看了一會兒戲.舞台上又出現了坐轎的現場。

    這次是雙坐轎。

    杜氏帶着“桃花庵”的小尼姑回府,兩個人并排坐在一頂轎子裡,表演着一樣的舞蹈動作。

    四個擡轎的更是擦汗喘氣,作出各種逗笑姿勢。

    徐秋齋得得不耐煩,看台子邊有個小門,就擠着走了進去。

     摸了幾十步黑路,才看見亮光,原來摸到了後台。

    隻見裡邊鬧哄哄的,有的把胡子挂在玉帶上在抽煙,有的把帽子端在手裡在扇扇子。

    徐秋齋蹲下來小聲地問一個穿号褂跑龍套的小夥子:“你們這裡邊有姓藍的沒有?” 跑龍套的小夥子說:“我不是這裡的,我不知道。

    ” 徐秋齋說:“你不是這劇團的?”跑龍套的說:“我是賣鹹驢肉的,夜裡臨時雇到這兒的。

    ”徐秋齋點點頭。

     停了一會兒,前台轎子坐完了。

    徐秋齋正想找個門出去,這時忽然走過來一個人,一把抓住他說:“徐大叔!你怎麼在這裡!”徐秋齋一看,正是藍五。

    他說:“咳!我找你幾天了!……” 藍五說:“你先停一停。

    ”他說罷向掌鼓闆的交代了一聲,就一把拉着徐秋齋,走出邊門,來在街上。

     藍五問:“大叔,你幾時來到這裡的?” 徐秋齋說:“來了一年多了,就是找不到你。

    晴和嫦娥去年看到你一面,以後就是找不着地方。

    ” 藍五說:“晴和嫦娥也在這兒?”徐秋齋說:“嫦娥去寶雞做工了,晴和我在這兒。

    ” 監五又問:“天亮和他媽哩?” 徐秋齋說:“都在尋母口失散了,他們可能就沒有過來河。

    ”接着徐秋齋把來到這裡一年多的情形,簡單向藍五說了說。

    監五說: “早知道您們在這兒,憑什麼也得想想辦法。

    叫您們受這種罪,太虧了。

    ” 徐秋齋說:“就這樣今天還能見面,就算不錯了。

    ” 兩個人說說話話向北關走着。

    這時西安的“夜市”已上.一街兩行都是賣小吃的、賣粽糕的、賣涼粉的、賣合羅面的,還有賣燒雞和醬牛肉的,也有河南人賣水煎包子和油旋餅的,最顯眼的是賣醪糟的,那幾個醪糟挑子都在自己的風箱和竈上畫着“戲畫”:有的是畫着《三國演義》,有的是畫着《薛仁貴征東》,還有的畫着《水浒傳》和《西遊記》裡的人物。

     這賣醪糟的并不吆喝叫賣,憑的就是他那風箱招徕顧客。

    他挑的醪糟挑子竈上有個長嘴,燒的是義馬煤礦的硬炭。

    竈上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