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八 章 愛愛姑娘
關燈
小
中
大
馬蟻頭一群孩子們,又來車站下大坡前“推坡”
了。
有一次,他們推着一輛黃包車往坡上爬着,小建看着那個拉車的高個子,四方臉,很像赤楊崗的四圈,他就在車子後邊對小強說:“小強,這個拉車的像四圈叔!”小強說:“不像。
四圈叔怎麼會戴個禮帽?”小建說:“人家混闊了嘛,禮帽誰也興戴。
” 到了坡上,那個拉車的掏出來一毛錢說:“給……給……給你一毛錢!”他這一口吃,小建認準了。
他喊着:“四圈叔!”四圈一愣,忙問:“你是誰?”小建說:“我是小建。
你不認識了?” 四圈這時才認出來是小建、歎息着說:“哎呀,原來是……是你兄弟倆!你……你爹哩?”小建說:“在燒窯溝,俺家,老清奶奶家都在燒窯溝住。
”四圈說:“啊!對你……爹說,我……我明天去……去看他們!” 小建說:“你知道燒窯溝這地方嗎?”四圈說:“拉洋車的,什……什麼地方不知道!”說罷,拉起車子趕快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四圈果然來了。
乍一進窯洞門,長松和楊杏都不敢認他了。
他頭上戴着一頂灰禮帽,腳下穿着一雙牛皮底黑禮服呢圓口布鞋,下身穿着黑絲布褲子,用兩條海藍色新腿帶紮着褲角,上身穿一個深灰色的棉襖,不過扣子都沒有扣住,掀着懷,還是老習慣。
長松問他:“你啥時候來到洛陽了?”四圈說:“我來了一…… 一年多了。
”楊杏說:“四圈,看你這一身打扮,像是找到個好差事了?”四圈高興地看着自己的衣服說:“啥……啥好差事,還不是拉……拉車。
”他接着說:“我是跟……跟……跟着香亭來的,咱縣……縣政府遷……遷到洛陽,他就……把……把我帶來了。
如今香亭可……可混的闊了,才升難……難民救濟所主任!我……我就是給他拉包車的。
人家又……又娶了個姨太太,才二十一歲,是咱們縣劉……劉大莊的。
香亭如今經手的錢多…… 多着哩!發财了!發大财了!光……光買……買一身皮襖,……八百塊!吃……吃飯,頓頓八……八個盤子!吃的綠豆芽,掐……掐……掐頭去尾,就……就……就要中間那一段。
” 長松說:“他們都有面子.有連首。
當官的向着當官的,跑到洛陽還是官。
”四圈擺着手說:“還……還……還是錢買的。
有錢能……能買鬼推磨,他這個主……主任,就花廠三千塊!不過人家能幹,能……能賺回來。
” 接着四圈又問長松現在怎麼生活。
長松歎了口氣說:“才來時候,就是到粥場吃舍飯。
後來舍飯越來越稀了,養不住人,就給人家挖防空洞,一天賺幾斤麥子。
”他說着又歎了口氣說:“在家裡房子地叫黃水淹了!逃到這裡,還是沒人管.洛陽這地下幾千個防空洞,都是咱黃泛區的難民來挖的,可是這風雪冷凍天氣,大部分難民還在街上住着。
風打頭,雪打臉,凍死的凍死,餓死的餓死。
有啥理可說的。
” 四圈說:“你别挖……挖防空洞了!幹那個活是埋了沒死。
我給你想個辦法,你……你拉洋車!”長松說:“一輛車子幾百塊,我能買得起?再說,我這腦子笨,記不住街道。
也不識字,看見街牌也不知道是哪兒。
” 四圈說:“車子容易。
西……西關有車行。
可以租輛車,就是得……得……要個保人,我……我給你找。
街道嘛!也…… 也好記。
你……你……你隻要先記住四條大街,還有到西上去長官部那條路,這就管……管跑車了。
大部分都是大街上的商号,長官部當……當官的才坐車,去僻街小……小巷子的很少;另外,你……你……不識字,坐……坐車的識字,你用他的眼。
再說,你還長……長的有……有嘴嘛!咳,不上半月,你就全熟了。
比你耩地,揚……揚……揚場容易得多。
” 經四圈三說兩說,長松心有點活動了。
楊杏也說:“挖防空洞這個活太累了。
每天鑽在黑洞裡挖,累死累活也賺不了幾斤麥子!要不就賃輛車拉幾天試試。
”小建說:“爹!我給你領路! 我能記住街名。
”四圈說:“就是,還有小建。
他……他還識字! 一個瞎子帶個睜眼的,準……準行。
” 四圈和長松商量定以後,第二天就一同到西關車行。
賃了一輛雙蝶牌黃包車,車子拉出來後,四圈又教他怎樣過警察崗樓,怎樣靠右邊走,怎樣刹車,怎樣超車。
講了半天,長松記不住。
四圈走了以後,他就叫小建和小強坐到車子上,慢慢拉着在街上演習,整整演習了三天,才開始到車站去拉顧客,當第一個顧客問他:“到南關貼廓巷要多少錢?”他說:“拉到你随便給!” 長松不習慣讨價還價。
他總覺得幹這種活,不如回家種地。
土地對于他來說,是不要什麼語言的,但是給他的報酬和快樂,要比這城市豐厚得多。
有一次,他們推着一輛黃包車往坡上爬着,小建看着那個拉車的高個子,四方臉,很像赤楊崗的四圈,他就在車子後邊對小強說:“小強,這個拉車的像四圈叔!”小強說:“不像。
四圈叔怎麼會戴個禮帽?”小建說:“人家混闊了嘛,禮帽誰也興戴。
” 到了坡上,那個拉車的掏出來一毛錢說:“給……給……給你一毛錢!”他這一口吃,小建認準了。
他喊着:“四圈叔!”四圈一愣,忙問:“你是誰?”小建說:“我是小建。
你不認識了?” 四圈這時才認出來是小建、歎息着說:“哎呀,原來是……是你兄弟倆!你……你爹哩?”小建說:“在燒窯溝,俺家,老清奶奶家都在燒窯溝住。
”四圈說:“啊!對你……爹說,我……我明天去……去看他們!” 小建說:“你知道燒窯溝這地方嗎?”四圈說:“拉洋車的,什……什麼地方不知道!”說罷,拉起車子趕快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四圈果然來了。
乍一進窯洞門,長松和楊杏都不敢認他了。
他頭上戴着一頂灰禮帽,腳下穿着一雙牛皮底黑禮服呢圓口布鞋,下身穿着黑絲布褲子,用兩條海藍色新腿帶紮着褲角,上身穿一個深灰色的棉襖,不過扣子都沒有扣住,掀着懷,還是老習慣。
長松問他:“你啥時候來到洛陽了?”四圈說:“我來了一…… 一年多了。
”楊杏說:“四圈,看你這一身打扮,像是找到個好差事了?”四圈高興地看着自己的衣服說:“啥……啥好差事,還不是拉……拉車。
”他接着說:“我是跟……跟……跟着香亭來的,咱縣……縣政府遷……遷到洛陽,他就……把……把我帶來了。
如今香亭可……可混的闊了,才升難……難民救濟所主任!我……我就是給他拉包車的。
人家又……又娶了個姨太太,才二十一歲,是咱們縣劉……劉大莊的。
香亭如今經手的錢多…… 多着哩!發财了!發大财了!光……光買……買一身皮襖,……八百塊!吃……吃飯,頓頓八……八個盤子!吃的綠豆芽,掐……掐……掐頭去尾,就……就……就要中間那一段。
” 長松說:“他們都有面子.有連首。
當官的向着當官的,跑到洛陽還是官。
”四圈擺着手說:“還……還……還是錢買的。
有錢能……能買鬼推磨,他這個主……主任,就花廠三千塊!不過人家能幹,能……能賺回來。
” 接着四圈又問長松現在怎麼生活。
長松歎了口氣說:“才來時候,就是到粥場吃舍飯。
後來舍飯越來越稀了,養不住人,就給人家挖防空洞,一天賺幾斤麥子。
”他說着又歎了口氣說:“在家裡房子地叫黃水淹了!逃到這裡,還是沒人管.洛陽這地下幾千個防空洞,都是咱黃泛區的難民來挖的,可是這風雪冷凍天氣,大部分難民還在街上住着。
風打頭,雪打臉,凍死的凍死,餓死的餓死。
有啥理可說的。
” 四圈說:“你别挖……挖防空洞了!幹那個活是埋了沒死。
我給你想個辦法,你……你拉洋車!”長松說:“一輛車子幾百塊,我能買得起?再說,我這腦子笨,記不住街道。
也不識字,看見街牌也不知道是哪兒。
” 四圈說:“車子容易。
西……西關有車行。
可以租輛車,就是得……得……要個保人,我……我給你找。
街道嘛!也…… 也好記。
你……你……你隻要先記住四條大街,還有到西上去長官部那條路,這就管……管跑車了。
大部分都是大街上的商号,長官部當……當官的才坐車,去僻街小……小巷子的很少;另外,你……你……不識字,坐……坐車的識字,你用他的眼。
再說,你還長……長的有……有嘴嘛!咳,不上半月,你就全熟了。
比你耩地,揚……揚……揚場容易得多。
” 經四圈三說兩說,長松心有點活動了。
楊杏也說:“挖防空洞這個活太累了。
每天鑽在黑洞裡挖,累死累活也賺不了幾斤麥子!要不就賃輛車拉幾天試試。
”小建說:“爹!我給你領路! 我能記住街名。
”四圈說:“就是,還有小建。
他……他還識字! 一個瞎子帶個睜眼的,準……準行。
” 四圈和長松商量定以後,第二天就一同到西關車行。
賃了一輛雙蝶牌黃包車,車子拉出來後,四圈又教他怎樣過警察崗樓,怎樣靠右邊走,怎樣刹車,怎樣超車。
講了半天,長松記不住。
四圈走了以後,他就叫小建和小強坐到車子上,慢慢拉着在街上演習,整整演習了三天,才開始到車站去拉顧客,當第一個顧客問他:“到南關貼廓巷要多少錢?”他說:“拉到你随便給!” 長松不習慣讨價還價。
他總覺得幹這種活,不如回家種地。
土地對于他來說,是不要什麼語言的,但是給他的報酬和快樂,要比這城市豐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