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八 章 愛愛姑娘
關燈
小
中
大
楊書興一聽,忙喊着說:“哎呀,徐大媽!我真該死,我這眼睛吃到肚子裡了。
……”說着不住地讨情告饒,露出一身奴顔媚骨來。
原來這個老婆姓徐,叫徐韻秋。
早年是開封相國寺裡有名的唱河南墜子書的藝人。
這些年來年紀大了.嗓子也倒了,就教了一班女孩子自家領着串碼頭。
她有個女兒叫徐春風,是當時洛陽名噪一時的紅角,長官部一個副司令長官經常邀她去唱“堂書”,稅局的局長,車站的站長,都是她的着迷“捧家”。
徐韻秋把牌子撂出來以後,楊書興就趕快把話收回來,生怕自己的飯碗被這個老婆踢了。
徐韻秋說:“楊稽查,咱們還不熟,我不怪你。
這稅款怎麼辦,你還收不收?”楊書興說:“算了吧!大媽既然說了,我還能叫你拿這個錢!下一季度再說吧!”說罷點着頭哈着腰走了。
走了十幾步還回頭喊着說:“徐大媽,趙局長那裡多關照點啊!” 楊書興走後,老清嬸對徐韻秋說:“太太,你今天算是救了俺一家子了,俺一輩子也忘不了你的大恩。
”徐韻秋卻拉住她的手說:“走,咱老姐妹說說活。
”她又指着窯洞說:“這就是你的家吧!”說罷拉着老清嬸走進窯洞。
徐韻秋坐下說:“大姐,咱客氣話可不要說,我在外邊跑了一輩子了,還能不知道出門作難。
多聰明的兩個閨女,你怎麼叫她們在這兒擺個飯攤呢?” 老清嬸在鄉下,一輩子也沒見過穿得這樣好的女人和自己這麼親熱,就感動地說:“有啥法子哩!過去我們在家都是種地的,誰來過這城市地方?我命苦啊,就這兩個閨女,沒個男孩子。
”徐韻秋說:“大姐,我和你一樣,也沒個男孩子,現在閨女也一樣。
隻要教她們學點武藝,有個賺錢職業,一輩子吃喝穿戴就不發愁了。
我有個閨女,從小就教她學書說書,現在一場書說下來,最少能撇二三十塊錢。
叫我看哪,你這兩個閨女還不如送去學說書。
”老清嬸看了她一眼,低着頭說:“我們不學那說書。
”徐韻秋說:“大姐,别聽外人傳說,說書唱戲名聲不好,那也是看人哩。
像我那個閨女,她不管到哪裡,我都要跟着。
我是個直性子人,我們是賣藝不賣身!” 老清嬸說:“我們商量商量再說吧。
”徐韻秋說:“也好。
你娘兒們商量商量。
實話對你說吧,大姐!我是可惜這倆閨女。
要不是那個料,就是送到我門上我也不收。
教個徒弟不是容易哩,你這兩個閨女我看了兩三天了,身材、模樣都行,聽她們吆喝賣丸子的聲音,嗓子還不錯。
你要真把閨女交給我,你放心,我會像親閨女一樣待她們。
決不會讓她們流蕩了。
她們隻要下勁學,一二年就是你的‘搖錢樹’,幹我們這一行,風刮不着,雨打不着,心裡也快樂。
”徐韻秋說得天花亂墜,說得老清嬸也沒有主意了。
徐韻秋走後.老清嬸把這個事兒和愛愛、雁雁說了說。
愛愛臉都羞紅了。
雁雁卻不同意。
她說:“我不去。
站到台子上叫人家看哩!我看這個老婆不像好人,城裡邊沒好人!”老清嬸說: “你也不能這麼說。
人家也是好意。
咱願意就去,不願意拉倒。
” 愛愛沒有說話。
可是她心裡想了許多。
她聽這個老婆說她長得漂亮,嗓子好,心中有幾分得意。
自從逃荒出來以後,人比柴禾棍還不值錢,城市的人全沒有把她們當個人看待,真要是能找個職業,也出一口氣! 過廠兩天,徐韻秋又來了一次。
這次來帶了些包子、燒餅、醬牛肉和香腸一類吃食東西。
晚上又約她們去聽說書。
那天晚上聽的是《偷石榴》、《寶玉哭黛玉》、《楊家将》幾個段子,老清嬸在鄉下從沒有聽過這麼有趣的說書,一下子聽得入迷了。
愛愛看着那些唱書的姑娘,穿着旗袍,擦着胭脂,那麼神氣地站在台上,連拿着檀闆的手上都擦着粉,不由得悄悄低了頭,看了看自己一雙凍皲的手。
又過了一段,城裡不大拉警報了。
愛愛家的丸子攤從早上擺出來,一直到天黑也賣不了三兩碗。
生意做不成,一點積蓄很快吃光了。
到臘月間,又下了一場雪,全家整整斷了三天炊。
老清嬸看着實在無法子生活下去,第二天冒着大雪,領着愛愛來找徐韻秋,把愛愛留在‘春華書場’的說書班子裡。
徐韻秋給了老清嬸二十塊錢,讓她買點米背回家去。
臨走時愛愛把媽媽送到書場門口。
含着淚叮囑她多來看她。
老清嬸隻是點頭,卻不敢看閨女的臉。
雪越下越大了,老清嬸背着半袋米往家走着。
她像是犯了罪似地不敢看路上的行人。
到了長松家窯洞口,她本來想拐進去說說話,可是她站了一會兒,又拐回來了。
她想着:“任憑别人怎麼說吧!反正顧命要緊。
” 三 這些天來,因為日本鬼子的飛機不常來,洛陽城裡的商店又都改作白天營業了。
大街上又恢複了平常的熱鬧景象,運動場的舊貨攤子和雜耍又都擺了出來。
小建、小強和
……”說着不住地讨情告饒,露出一身奴顔媚骨來。
原來這個老婆姓徐,叫徐韻秋。
早年是開封相國寺裡有名的唱河南墜子書的藝人。
這些年來年紀大了.嗓子也倒了,就教了一班女孩子自家領着串碼頭。
她有個女兒叫徐春風,是當時洛陽名噪一時的紅角,長官部一個副司令長官經常邀她去唱“堂書”,稅局的局長,車站的站長,都是她的着迷“捧家”。
徐韻秋把牌子撂出來以後,楊書興就趕快把話收回來,生怕自己的飯碗被這個老婆踢了。
徐韻秋說:“楊稽查,咱們還不熟,我不怪你。
這稅款怎麼辦,你還收不收?”楊書興說:“算了吧!大媽既然說了,我還能叫你拿這個錢!下一季度再說吧!”說罷點着頭哈着腰走了。
走了十幾步還回頭喊着說:“徐大媽,趙局長那裡多關照點啊!” 楊書興走後,老清嬸對徐韻秋說:“太太,你今天算是救了俺一家子了,俺一輩子也忘不了你的大恩。
”徐韻秋卻拉住她的手說:“走,咱老姐妹說說活。
”她又指着窯洞說:“這就是你的家吧!”說罷拉着老清嬸走進窯洞。
徐韻秋坐下說:“大姐,咱客氣話可不要說,我在外邊跑了一輩子了,還能不知道出門作難。
多聰明的兩個閨女,你怎麼叫她們在這兒擺個飯攤呢?” 老清嬸在鄉下,一輩子也沒見過穿得這樣好的女人和自己這麼親熱,就感動地說:“有啥法子哩!過去我們在家都是種地的,誰來過這城市地方?我命苦啊,就這兩個閨女,沒個男孩子。
”徐韻秋說:“大姐,我和你一樣,也沒個男孩子,現在閨女也一樣。
隻要教她們學點武藝,有個賺錢職業,一輩子吃喝穿戴就不發愁了。
我有個閨女,從小就教她學書說書,現在一場書說下來,最少能撇二三十塊錢。
叫我看哪,你這兩個閨女還不如送去學說書。
”老清嬸看了她一眼,低着頭說:“我們不學那說書。
”徐韻秋說:“大姐,别聽外人傳說,說書唱戲名聲不好,那也是看人哩。
像我那個閨女,她不管到哪裡,我都要跟着。
我是個直性子人,我們是賣藝不賣身!” 老清嬸說:“我們商量商量再說吧。
”徐韻秋說:“也好。
你娘兒們商量商量。
實話對你說吧,大姐!我是可惜這倆閨女。
要不是那個料,就是送到我門上我也不收。
教個徒弟不是容易哩,你這兩個閨女我看了兩三天了,身材、模樣都行,聽她們吆喝賣丸子的聲音,嗓子還不錯。
你要真把閨女交給我,你放心,我會像親閨女一樣待她們。
決不會讓她們流蕩了。
她們隻要下勁學,一二年就是你的‘搖錢樹’,幹我們這一行,風刮不着,雨打不着,心裡也快樂。
”徐韻秋說得天花亂墜,說得老清嬸也沒有主意了。
徐韻秋走後.老清嬸把這個事兒和愛愛、雁雁說了說。
愛愛臉都羞紅了。
雁雁卻不同意。
她說:“我不去。
站到台子上叫人家看哩!我看這個老婆不像好人,城裡邊沒好人!”老清嬸說: “你也不能這麼說。
人家也是好意。
咱願意就去,不願意拉倒。
” 愛愛沒有說話。
可是她心裡想了許多。
她聽這個老婆說她長得漂亮,嗓子好,心中有幾分得意。
自從逃荒出來以後,人比柴禾棍還不值錢,城市的人全沒有把她們當個人看待,真要是能找個職業,也出一口氣! 過廠兩天,徐韻秋又來了一次。
這次來帶了些包子、燒餅、醬牛肉和香腸一類吃食東西。
晚上又約她們去聽說書。
那天晚上聽的是《偷石榴》、《寶玉哭黛玉》、《楊家将》幾個段子,老清嬸在鄉下從沒有聽過這麼有趣的說書,一下子聽得入迷了。
愛愛看着那些唱書的姑娘,穿着旗袍,擦着胭脂,那麼神氣地站在台上,連拿着檀闆的手上都擦着粉,不由得悄悄低了頭,看了看自己一雙凍皲的手。
又過了一段,城裡不大拉警報了。
愛愛家的丸子攤從早上擺出來,一直到天黑也賣不了三兩碗。
生意做不成,一點積蓄很快吃光了。
到臘月間,又下了一場雪,全家整整斷了三天炊。
老清嬸看着實在無法子生活下去,第二天冒着大雪,領着愛愛來找徐韻秋,把愛愛留在‘春華書場’的說書班子裡。
徐韻秋給了老清嬸二十塊錢,讓她買點米背回家去。
臨走時愛愛把媽媽送到書場門口。
含着淚叮囑她多來看她。
老清嬸隻是點頭,卻不敢看閨女的臉。
雪越下越大了,老清嬸背着半袋米往家走着。
她像是犯了罪似地不敢看路上的行人。
到了長松家窯洞口,她本來想拐進去說說話,可是她站了一會兒,又拐回來了。
她想着:“任憑别人怎麼說吧!反正顧命要緊。
” 三 這些天來,因為日本鬼子的飛機不常來,洛陽城裡的商店又都改作白天營業了。
大街上又恢複了平常的熱鬧景象,運動場的舊貨攤子和雜耍又都擺了出來。
小建、小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