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七 章 洛陽城裡
關燈
小
中
大
車站時候,已經是後半夜了。
長松看着車站附近到處都躺着難民,有的蓋個麻袋片。
有的蓋個破棉襖。
還有的什麼也沒蓋,孩子大人就躺在大街的泥地上。
他歎了口氣對王跑說:“在這城市地方,人是更不值錢了!”因為趕了一天一夜路,小孩們走着直想栽倒,大家也顧不得肚子餓,就在一家鹽棧門口地上,橫七豎八地躺下睡了。
第二天天亮,他們被一陣吵吵嚷嚷的聲音驚醒了。
他們忙起來看了看,原來是鐵路上的護路隊警察,和一群難民們在撕捶掄打。
幾百名難民向新開過來的一列火車跑着沖着。
警察們在拉着趕着,不讓他們上車。
忽然間,一排鐵絲網被推開了,難民們像潮水一樣湧向火車。
隻一會工夫,這列貨車的每一節車廂上、車頂上都堆滿了人。
人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擠在車篷上,小車、籮筐撂滿了一地,喊爹的,叫娘的,吵嚷成一片。
王跑說:“我看咱也扒扒試試,萬一扒上去了,不比在這裡等着強。
”長松說:“等兩天再說吧,咱剛到,還不摸情況。
”王跑說: “出來門就得眼疾手快,這洛陽有個啥戀頭,叫我說能走就走。
” 正說着,這列火車開走了。
王跑後悔地直跺腳。
他說:“要真破上命扒,也早走了。
出來門就怕跟那些慢脾氣的人搭上幫!”長松知道他是說自己,也沒有吭聲。
在車站上又等了兩天,把王跑氣壞了。
在這個地方,不要說吃飯,連吃水也成問題。
車站上沒有自來水,街上有幾眼水井,打水不但要排隊,還得掏錢。
每個水井上都有當地人在看着,打一桶水二分錢,難民對這一點極不習慣。
王跑一輩子吃水沒掏過錢,過了兩天他實在過不下去,決計第二天要扒火車走。
楊杏、鳳英和老清嬸兩個女兒也吵着趕快離開這裡,因為婦女們解手都沒有個地方。
大家商量定主意,就決定明天扒火車。
他們連夜把家具行李往靠近站台的地方挪了挪,鹄候了一夜,到第二天吃罷早飯時,開進來一列悶罐車。
悶罐車裡邊裝的是糧食和彈藥。
車剛一停,難民就像一窩蜂似地往車篷上湧。
春義和鳳英都是年輕人,他們兩個先扒上去了,接着他們把申奶奶也拉了上去。
裴旺家和藍五扒上了另一節車。
春義在幫着老清嬸,她兩個閨女雁雁和愛愛先扒上去了,老清嬸卻死活扒不上去。
老清嬸在下邊哭着喊着,春義沒辦法,隻得叫雁雁和愛愛又跳了下去。
王跑一家因為帶的東西多,跑到火車跟前時,各節車頂上都擠滿了人,王跑連扒帶抓上到車頂,他老婆老氣因為拿着一個牛腰一樣粗的包袱怎麼扒也扒不上去。
王跑罵着:“你咋這麼殺才哩,你就不會再吃點勁?”老氣埋怨着:“這麼大個包袱。
我有多大氣力?隻管你跑得快。
”說罷把包袱扔在地上,賭氣地坐着不動了。
王跑知道老氣是個犟脾氣,另外站台上放的小獨輪車,黑蛋和毛蛋還沒有招呼過來,急得王跑又從車頂上跳下來。
他說着: “我算真服了你們了!吃飯一個頂兩個,幹活兩個不頂一個。
你先上去!”說罷就把老氣往車頂上推。
還沒推上去,這列火車就開動了!吓得老氣又趕快跳下來.多虧王跑接住她,還算投有摔傷。
長松領着楊杏和五個孩子,剛把行李擔到火車跟前。
車就開動了.他一家也沒有上去。
到了夜裡,車站上又來了兩列火車。
一列停在二股道,一列停在三股道。
王跑在站台上睡,一覺醒來,看見有人扒火車,就趕快推醒老氣,拉起兩個孩子,背着行李就往火車跟前跑。
老氣說:“不招呼長松家和老清嬸子一聲?”王跑說:“你快走你的吧,一會兒又上不去車了。
”王跑把行李、小車搬上了火車,又把老氣和兩個孩子拉了上去,這才松了口氣說:“唉!總算坐上了不掏錢火車!明天就到西安了。
” 夜裡兩點時候,這兩列火車幾乎是同時開動了。
王跑正在打瞌睡,忽然被車上齊哭亂叫的聲音驚醒,原來那列火車向西開了。
王跑一家子坐的這列火車卻向東開去。
因為車少人多,火車一停,難民們便蜂擁而上。
他們原想着這都是向西去的火車,所以有的一家人,兒子擠在這列火車上,父親卻扒上了那列火車。
還有的母女分别擠上兩列火車,更有的是兩口子你扒上這列火車,他扒上那列火車。
大家看到火車一開動,卻是向相反的方向開去,兩個列車上的人都張着手臂,呼天搶地,大喊大叫起來。
有個小夥子從車上跳下來摔斷了腿,有個老婆因為女兒女婿在另一列火車上.就不顧死活往下邊“出溜”,出溜下來後,一條腿被火車軋斷了。
王跑本來也想往火車下跳的,他感覺火車好像跑得并不快,比牛車快不了多少。
可是一看見火車下邊軋壞了人,吓得他也不敢動了,隻好歎着氣讓火車把他往鄭州方向拉去。
赤楊崗逃出來的幾戶難民,除了梁晴和徐秋齋還沒有
長松看着車站附近到處都躺着難民,有的蓋個麻袋片。
有的蓋個破棉襖。
還有的什麼也沒蓋,孩子大人就躺在大街的泥地上。
他歎了口氣對王跑說:“在這城市地方,人是更不值錢了!”因為趕了一天一夜路,小孩們走着直想栽倒,大家也顧不得肚子餓,就在一家鹽棧門口地上,橫七豎八地躺下睡了。
第二天天亮,他們被一陣吵吵嚷嚷的聲音驚醒了。
他們忙起來看了看,原來是鐵路上的護路隊警察,和一群難民們在撕捶掄打。
幾百名難民向新開過來的一列火車跑着沖着。
警察們在拉着趕着,不讓他們上車。
忽然間,一排鐵絲網被推開了,難民們像潮水一樣湧向火車。
隻一會工夫,這列貨車的每一節車廂上、車頂上都堆滿了人。
人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擠在車篷上,小車、籮筐撂滿了一地,喊爹的,叫娘的,吵嚷成一片。
王跑說:“我看咱也扒扒試試,萬一扒上去了,不比在這裡等着強。
”長松說:“等兩天再說吧,咱剛到,還不摸情況。
”王跑說: “出來門就得眼疾手快,這洛陽有個啥戀頭,叫我說能走就走。
” 正說着,這列火車開走了。
王跑後悔地直跺腳。
他說:“要真破上命扒,也早走了。
出來門就怕跟那些慢脾氣的人搭上幫!”長松知道他是說自己,也沒有吭聲。
在車站上又等了兩天,把王跑氣壞了。
在這個地方,不要說吃飯,連吃水也成問題。
車站上沒有自來水,街上有幾眼水井,打水不但要排隊,還得掏錢。
每個水井上都有當地人在看着,打一桶水二分錢,難民對這一點極不習慣。
王跑一輩子吃水沒掏過錢,過了兩天他實在過不下去,決計第二天要扒火車走。
楊杏、鳳英和老清嬸兩個女兒也吵着趕快離開這裡,因為婦女們解手都沒有個地方。
大家商量定主意,就決定明天扒火車。
他們連夜把家具行李往靠近站台的地方挪了挪,鹄候了一夜,到第二天吃罷早飯時,開進來一列悶罐車。
悶罐車裡邊裝的是糧食和彈藥。
車剛一停,難民就像一窩蜂似地往車篷上湧。
春義和鳳英都是年輕人,他們兩個先扒上去了,接着他們把申奶奶也拉了上去。
裴旺家和藍五扒上了另一節車。
春義在幫着老清嬸,她兩個閨女雁雁和愛愛先扒上去了,老清嬸卻死活扒不上去。
老清嬸在下邊哭着喊着,春義沒辦法,隻得叫雁雁和愛愛又跳了下去。
王跑一家因為帶的東西多,跑到火車跟前時,各節車頂上都擠滿了人,王跑連扒帶抓上到車頂,他老婆老氣因為拿着一個牛腰一樣粗的包袱怎麼扒也扒不上去。
王跑罵着:“你咋這麼殺才哩,你就不會再吃點勁?”老氣埋怨着:“這麼大個包袱。
我有多大氣力?隻管你跑得快。
”說罷把包袱扔在地上,賭氣地坐着不動了。
王跑知道老氣是個犟脾氣,另外站台上放的小獨輪車,黑蛋和毛蛋還沒有招呼過來,急得王跑又從車頂上跳下來。
他說着: “我算真服了你們了!吃飯一個頂兩個,幹活兩個不頂一個。
你先上去!”說罷就把老氣往車頂上推。
還沒推上去,這列火車就開動了!吓得老氣又趕快跳下來.多虧王跑接住她,還算投有摔傷。
長松領着楊杏和五個孩子,剛把行李擔到火車跟前。
車就開動了.他一家也沒有上去。
到了夜裡,車站上又來了兩列火車。
一列停在二股道,一列停在三股道。
王跑在站台上睡,一覺醒來,看見有人扒火車,就趕快推醒老氣,拉起兩個孩子,背着行李就往火車跟前跑。
老氣說:“不招呼長松家和老清嬸子一聲?”王跑說:“你快走你的吧,一會兒又上不去車了。
”王跑把行李、小車搬上了火車,又把老氣和兩個孩子拉了上去,這才松了口氣說:“唉!總算坐上了不掏錢火車!明天就到西安了。
” 夜裡兩點時候,這兩列火車幾乎是同時開動了。
王跑正在打瞌睡,忽然被車上齊哭亂叫的聲音驚醒,原來那列火車向西開了。
王跑一家子坐的這列火車卻向東開去。
因為車少人多,火車一停,難民們便蜂擁而上。
他們原想着這都是向西去的火車,所以有的一家人,兒子擠在這列火車上,父親卻扒上了那列火車。
還有的母女分别擠上兩列火車,更有的是兩口子你扒上這列火車,他扒上那列火車。
大家看到火車一開動,卻是向相反的方向開去,兩個列車上的人都張着手臂,呼天搶地,大喊大叫起來。
有個小夥子從車上跳下來摔斷了腿,有個老婆因為女兒女婿在另一列火車上.就不顧死活往下邊“出溜”,出溜下來後,一條腿被火車軋斷了。
王跑本來也想往火車下跳的,他感覺火車好像跑得并不快,比牛車快不了多少。
可是一看見火車下邊軋壞了人,吓得他也不敢動了,隻好歎着氣讓火車把他往鄭州方向拉去。
赤楊崗逃出來的幾戶難民,除了梁晴和徐秋齋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