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章 水上婚禮
關燈
小
中
大
丈人馬槐。
小船越撐越近,他的心也咚咚地跳起來,等到馬槐張嘴一說話,聲音他記得更清,所以臉一紅,羞得他丢下斧頭跑了。
春義是細心人,他已經想到了八八九九,準是老丈人把未婚妻子送來了。
他想着自己沒有了爹娘,大爺海老清不在家,大娘這些天心不靜,說話颠三倒四。
他想着隻有叫李麥大嬸來接待客人了。
李麥正在刮一根扁擔,春義走過來紅着臉說:“嬸子,你快去吧,有客!”李麥放下手裡的刨子說:“哪裡客呀?”春義結結巴巴地說:“馬……馬……馬鳴寺的客來了!她……她……她爹來了!”李麥一時還沒理出頭緒,愛愛在一邊忙喊着說:“嬸子,馬鳴寺是俺春義哥他老丈人家。
他老丈人來了!” 春義又急忙擦着汗說:“她……她也來了……”也不知是着急,還是激動,春義的眼淚都憋出來了。
“唔!——”李麥長長地籲了口氣,她全明白了。
她撲甩着手說:“這連口茶也沒有!”她對愛愛說:“趕快叫你長松嫂子燒點水!”她掠了一下頭發,正要去迎接,王跑領着馬槐和鳳英已經走到窩棚跟前來了。
李麥忙迎上前說:“這是……‘親家’吧?”她把“親家”這兩個字說得特别重,自己的眼圈先紅了。
王跑對馬槐說:“這是春義他嬸子。
”馬槐說:“啊!叫你們都操心了。
”他又對女兒說:“鳳英,這是你嬸子。
”鳳英低着頭,輕輕地叫了聲“嬸子!”正要跪下叩頭,李麥一把把她拉過來,緊緊握住她的手說:“閨女!這是啥時候!哪有那麼多禮數!就這樣,咱娘兒們的命還不夠苦嗎!”李麥就說了這一句話,鳳英眼中兩行淚,“唰”地一下子流出來了。
才開始還是抽抽咽咽,拉着便伏在李麥身上嗚嗚嗚地哭起來。
馬槐在一邊掉淚,王跑在擦着眼睛,楊杏、愛愛、雁雁和玉蘭等幾個閨女都在旁邊傷心地哭起來。
李麥先止住了淚,她苦笑着說:“咦!咱們今個兒是幹啥哩!大小是個喜事啊!”她又吩咐愛愛說:“愛愛,把你新嫂子領到你家窩棚裡,打盆水先洗洗臉,我跟你大爺說會話兒。
”鳳英有生以來,第一次被人叫作“嫂子”,她忽然感到自己成“大人”了。
李麥把馬槐領到窩棚裡,找了個破風箱請他坐下,楊杏端來了茶,也不知道在哪裡找來了幾片茶葉,從碗裡還冒出一股香味。
李麥說:“親家,這就沒法說了,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太不像樣了。
” 馬槐說:“親家,你千萬别張羅。
什麼都别說了。
如今黃水遍地,人命都保不住,還講究啥哩。
我來就是和你們說說,鳳英從小就沒娘了,兩個哥哥也早跟我分開鍋了。
如今兵荒馬亂,黃河又叫蔣介石扒開了口子。
她今年十九歲,春義也二十多了。
要說他們這親事也早該辦了,那兩年我想叫孩子在家給我做碗飯,耽誤着沒有辦。
眼下這麼大的災,誰知道啥時候才能遇到一塊?所以我才把她送來了。
……”馬槐說着又掉了淚。
接着他又說:“春義這邊呢,就他一個人。
雖然二十多了,再說也是個孩子!親家!全仗你們!鳳英不懂事,你們該說就說,該罵就罵!權當代我管教……” 李麥說:“親家,既然你把孩子送過來了,你就放下這一百條心。
俺這十來戶人家,說的是分門立戶,其實跟一大家人一樣。
不管在家在外,都會互相照顧。
另外,春義是最老實可靠一個孩子了。
俺這一個莊子沒有人不說這個孩子品行好。
如今圖什麼?圖房子,房子倒了;圖地,地沖了;還不就是圖個人。
春義這孩子能靠得住。
親家,說心裡話,你把閨女送來,我們就感激不盡了。
春義總算能成個家了。
馬槐說:“這是應當嘛。
” 正說着,徐秋齋和老清嬸也過來了。
徐秋齋是特意來陪客的,老清嬸是春義的親大娘,李麥讓她來和馬槐見見面。
趁着他們來陪客人說着話,李麥急忙抽身出來。
她找到長松和藍五。
她說:“長松,你們看今天這個事兒咋辦哩?我是沒有一點經驗。
人家把閨女進來,也不能連頓飯也不留啊!另外,人家把閨女進來,是算童養呢?還是就勢上上頭,成親算了?” 長松說:“飯好說。
我家還有個老母雞,殺了算了。
反正現在這大水遍地,誰也不會笑話。
就是這上頭?……你問問徐大叔,總得選個日子,這是他們一輩子的事。
” 藍五說:“你别找他了。
一找他,他準得說二十四個忌諱。
現在啥時候,還紡細線哩。
叫我說趁人家爹在這兒,今天就辦,别的沒有,響器有,我給孩子們吹吹!” 李麥說:“我也這麼想,今天就辦。
要不都那麼大了,人前人後他們說話沒法說,吃飯沒法吃,路上也不方便。
我看就這麼辦吧。
” 李麥又到河邊找着了春義。
春義剛洗罷了農裳。
一件白布小褂在一條繩上晾着,他光着個脊梁,呆呆地坐在斜坡上,等着把褂子晾幹。
李麥把今天要辦喜事的打算和他說了說。
春義說:“嬸子,你隻管當家吧,你說咋辦就咋辦。
我爹我娘不在了,你就是……”這小夥子低着頭沒說出來。
李麥看了看繩上晾的小褂,又看了看他穿的破鞋子說:“你也沒有雙新鞋?”春義把腳往後縮了縮說:“就這吧,誰看見呢。
”李麥
小船越撐越近,他的心也咚咚地跳起來,等到馬槐張嘴一說話,聲音他記得更清,所以臉一紅,羞得他丢下斧頭跑了。
春義是細心人,他已經想到了八八九九,準是老丈人把未婚妻子送來了。
他想着自己沒有了爹娘,大爺海老清不在家,大娘這些天心不靜,說話颠三倒四。
他想着隻有叫李麥大嬸來接待客人了。
李麥正在刮一根扁擔,春義走過來紅着臉說:“嬸子,你快去吧,有客!”李麥放下手裡的刨子說:“哪裡客呀?”春義結結巴巴地說:“馬……馬……馬鳴寺的客來了!她……她……她爹來了!”李麥一時還沒理出頭緒,愛愛在一邊忙喊着說:“嬸子,馬鳴寺是俺春義哥他老丈人家。
他老丈人來了!” 春義又急忙擦着汗說:“她……她也來了……”也不知是着急,還是激動,春義的眼淚都憋出來了。
“唔!——”李麥長長地籲了口氣,她全明白了。
她撲甩着手說:“這連口茶也沒有!”她對愛愛說:“趕快叫你長松嫂子燒點水!”她掠了一下頭發,正要去迎接,王跑領着馬槐和鳳英已經走到窩棚跟前來了。
李麥忙迎上前說:“這是……‘親家’吧?”她把“親家”這兩個字說得特别重,自己的眼圈先紅了。
王跑對馬槐說:“這是春義他嬸子。
”馬槐說:“啊!叫你們都操心了。
”他又對女兒說:“鳳英,這是你嬸子。
”鳳英低着頭,輕輕地叫了聲“嬸子!”正要跪下叩頭,李麥一把把她拉過來,緊緊握住她的手說:“閨女!這是啥時候!哪有那麼多禮數!就這樣,咱娘兒們的命還不夠苦嗎!”李麥就說了這一句話,鳳英眼中兩行淚,“唰”地一下子流出來了。
才開始還是抽抽咽咽,拉着便伏在李麥身上嗚嗚嗚地哭起來。
馬槐在一邊掉淚,王跑在擦着眼睛,楊杏、愛愛、雁雁和玉蘭等幾個閨女都在旁邊傷心地哭起來。
李麥先止住了淚,她苦笑着說:“咦!咱們今個兒是幹啥哩!大小是個喜事啊!”她又吩咐愛愛說:“愛愛,把你新嫂子領到你家窩棚裡,打盆水先洗洗臉,我跟你大爺說會話兒。
”鳳英有生以來,第一次被人叫作“嫂子”,她忽然感到自己成“大人”了。
李麥把馬槐領到窩棚裡,找了個破風箱請他坐下,楊杏端來了茶,也不知道在哪裡找來了幾片茶葉,從碗裡還冒出一股香味。
李麥說:“親家,這就沒法說了,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太不像樣了。
” 馬槐說:“親家,你千萬别張羅。
什麼都别說了。
如今黃水遍地,人命都保不住,還講究啥哩。
我來就是和你們說說,鳳英從小就沒娘了,兩個哥哥也早跟我分開鍋了。
如今兵荒馬亂,黃河又叫蔣介石扒開了口子。
她今年十九歲,春義也二十多了。
要說他們這親事也早該辦了,那兩年我想叫孩子在家給我做碗飯,耽誤着沒有辦。
眼下這麼大的災,誰知道啥時候才能遇到一塊?所以我才把她送來了。
……”馬槐說着又掉了淚。
接着他又說:“春義這邊呢,就他一個人。
雖然二十多了,再說也是個孩子!親家!全仗你們!鳳英不懂事,你們該說就說,該罵就罵!權當代我管教……” 李麥說:“親家,既然你把孩子送過來了,你就放下這一百條心。
俺這十來戶人家,說的是分門立戶,其實跟一大家人一樣。
不管在家在外,都會互相照顧。
另外,春義是最老實可靠一個孩子了。
俺這一個
如今圖什麼?圖房子,房子倒了;圖地,地沖了;還不就是圖個人。
春義這孩子能靠得住。
親家,說心裡話,你把閨女送來,我們就感激不盡了。
春義總算能成個家了。
馬槐說:“這是應當嘛。
” 正說着,徐秋齋和老清嬸也過來了。
徐秋齋是特意來陪客的,老清嬸是春義的親大娘,李麥讓她來和馬槐見見面。
趁着他們來陪客人說着話,李麥急忙抽身出來。
她找到長松和藍五。
她說:“長松,你們看今天這個事兒咋辦哩?我是沒有一點經驗。
人家把閨女進來,也不能連頓飯也不留啊!另外,人家把閨女進來,是算童養呢?還是就勢上上頭,成親算了?” 長松說:“飯好說。
我家還有個老母雞,殺了算了。
反正現在這大水遍地,誰也不會笑話。
就是這上頭?……你問問徐大叔,總得選個日子,這是他們一輩子的事。
” 藍五說:“你别找他了。
一找他,他準得說二十四個忌諱。
現在啥時候,還紡細線哩。
叫我說趁人家爹在這兒,今天就辦,别的沒有,響器有,我給孩子們吹吹!” 李麥說:“我也這麼想,今天就辦。
要不都那麼大了,人前人後他們說話沒法說,吃飯沒法吃,路上也不方便。
我看就這麼辦吧。
” 李麥又到河邊找着了春義。
春義剛洗罷了農裳。
一件白布小褂在一條繩上晾着,他光着個脊梁,呆呆地坐在斜坡上,等着把褂子晾幹。
李麥把今天要辦喜事的打算和他說了說。
春義說:“嬸子,你隻管當家吧,你說咋辦就咋辦。
我爹我娘不在了,你就是……”這小夥子低着頭沒說出來。
李麥看了看繩上晾的小褂,又看了看他穿的破鞋子說:“你也沒有雙新鞋?”春義把腳往後縮了縮說:“就這吧,誰看見呢。
”李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