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
關燈
小
中
大
成勳章挂在胸前,這是譚子嶺認定的使命。
而閻世存則是他最終要掃除的障礙。
最後幸存的希望破碎在閻世存趿着拖鞋瘸着腿,夾着袋瓜子經過會議室的那一刻。
他看見譚子嶺一條腿跷在桌邊,脫了鞋,毛線襪踩在地闆上,抓起一把不存在的瓜子,假裝用門牙嗑開一個小縫,右手一擰,上下捯着牙,活像一隻貪婪進食的松鼠。
瓜子皮似乎粘在了嘴邊,他努着鼻子,裝作吐掉,嘴中噗噗作響。
會議室裡發出了撲哧撲哧的憋笑聲,像不會遊泳的人在河中央吃力地換着氣。
他事先并不知道這次開會,更沒料到譚子嶺學自己嗑瓜子的鬼把戲。
令人厭惡卻無力擺脫的挫敗感,像洶湧的毒液沒過頭頂。
屈辱從鼻腔漫溯上來,眼睛微酸,舌根發苦。
這感受讓他想起小時候挨了别家孩子的打,回到家,挨揍的卻依然是他,揍完還要罰跪在家門口,看着同學和鄉親們笑嘻嘻經過。
還有那一次,他踢球時砸碎了老師辦公室的一塊玻璃,父親沖到學校,當着他最喜歡的老師的面,狠狠扇了他兩個耳光。
他以為人人都是這樣長大的,後來才知道隻有自己的父親這般面目可憎。
“世存來了。
”譚子嶺坐正了身體,蹬上鞋子,似笑非笑,“大家都在等你。
”他拉開身邊的凳子,等他坐過來。
閻世存從胳膊底下抽出那袋瓜子,随手一丢,穩穩落在譚子嶺面前的桌子上。
“嗑吧,我請。
”他木然環視四周,晃着肩膀離開了。
穿過漆黑的走廊,走到盡頭的開水間,上樓梯,左手第三間屋子,是他和幾個同系的老師共用的辦公室。
他原本要到那兒去,整理明天上課用的教案。
丢出那袋瓜子之後,他的雙腿止不住打戰,這會兒又像灌了鉛,每走一步都耗盡力氣。
盡管有更在乎的事壓在心底,比如年初計劃的水墨長卷、帶學生去鄉村寫生的安排,但學期末的教師積分測評、剛剛那一出“好戲”,都讓他如履薄冰,擔心自己一不留神就跌入深淵。
他體會過那種滋味。
六歲那年,因為家裡糧食不夠,他被送到奶奶家,村子裡沒幾戶人家,更沒有學校。
沒有書念,飯也不夠吃,三年待下來,心智、個頭、身上的肉一點也沒長,唯獨悟到了一件事:父親的暴虐原來繼承自奶奶。
手腳不靈便的老太太打起人來不輸給父親,工具是鋤地的鐵耙鋤頭。
等他終于挨夠了打,家裡也有了餘糧,從暗無天日的農村返城,卻發現家裡多了個比他更小的家夥,追在他屁股後面喊哥哥。
無論在哪裡,他都是局外人。
這話不是他自己說的,是他老婆榮月梅說的。
他隻是把原話的“不招人得意”改成了“不合時宜”。
榮月梅最初嫁給閻世存,并不是因為多愛他。
那個年代的婚姻大多與愛無關,愛隻是極小部分婚姻幸運的副産品,其餘的婚姻則是一直在消磨耐心,直到感情變為親情。
嫁給他,臨門一腳是聽了父親一句:畫家畫好了,出大名,賺大錢。
她信。
婚宴上,她頭一次見到譚子嶺。
那個男人多麼得體,照顧着飯桌上每個人的情緒,講話幽默又不輕浮。
去别桌敬酒,榮月梅被灌得一塌糊塗,少不了被摸摸手背、掐一把後腰這類令人作嘔的小動作。
到了譚子嶺這桌,他趁人不注意,用裝滿白開水的酒杯換下了白酒,說了幾句人人都愛聽的敞亮話,嘻嘻哈哈替她蒙混過關。
她當時已喝得神志不清,卻清楚地記得那雙漂亮的手,指甲裡沒有顔料或泥垢,修剪得恰好。
身後的丈夫趔趄着,穿着不合身的寬大的灰西裝,白酒灑進她的頭發。
得知譚子嶺回到美院做了系主任,榮月梅正在替丈夫洗内褲。
許多女人結婚後都得做這檔子事,同男人到處亂丢的襪子和内褲較勁,它們不知為何總出現在茶幾底下、衣櫃裡、廁所的角角落落、進門處的鞋櫃旁,防不勝防。
閻世存似乎不太高興,陰着臉不說話。
她卻差點笑出了聲:當初果然沒看錯這個人。
從一窮二白的苦日子熬到今天,榮月梅太知道“成王敗寇”的道理。
如果不是自己徹夜苦讀,白了半個腦袋的頭發,怎麼會從全省最窮的縣城考進省城?要不是年輕時豁出半條命熬夜給領導寫講話稿,怎麼會被調進省直機關?家裡沒權沒勢,單槍匹馬,坐到廳長助理的位置,不是靠嘴皮子說說就行的。
沒有本事的人,注定被人欺侮。
當初父親為給她治病,低三下四挨家挨戶敲門借錢,屋内的燈一盞一盞地滅。
她趴在父親背上,拼命忍住淚水,父親哼的歌越動聽,她越想哭。
那一年,她五歲。
多年後,每每和人談起這段往事,她還不住地哽咽。
窮到沒志氣,又撞上了蔫壞的人。
這件事告訴她,沒人同情弱者,隻有變強才能保護自己。
可不管她怎麼敲打,閻世存就是一副吊兒郎當的窩囊樣。
剛結婚那幾年,住在學校的教職工宿舍,每天吃學校裡一兩毛錢的飯菜,榮月梅期待着丈夫哪天被從天而降的機會砸中,全家住進市中心的大房子,明廳明衛,大
而閻世存則是他最終要掃除的障礙。
最後幸存的希望破碎在閻世存趿着拖鞋瘸着腿,夾着袋瓜子經過會議室的那一刻。
他看見譚子嶺一條腿跷在桌邊,脫了鞋,毛線襪踩在地闆上,抓起一把不存在的瓜子,假裝用門牙嗑開一個小縫,右手一擰,上下捯着牙,活像一隻貪婪進食的松鼠。
瓜子皮似乎粘在了嘴邊,他努着鼻子,裝作吐掉,嘴中噗噗作響。
會議室裡發出了撲哧撲哧的憋笑聲,像不會遊泳的人在河中央吃力地換着氣。
他事先并不知道這次開會,更沒料到譚子嶺學自己嗑瓜子的鬼把戲。
令人厭惡卻無力擺脫的挫敗感,像洶湧的毒液沒過頭頂。
屈辱從鼻腔漫溯上來,眼睛微酸,舌根發苦。
這感受讓他想起小時候挨了别家孩子的打,回到家,挨揍的卻依然是他,揍完還要罰跪在家門口,看着同學和鄉親們笑嘻嘻經過。
還有那一次,他踢球時砸碎了老師辦公室的一塊玻璃,父親沖到學校,當着他最喜歡的老師的面,狠狠扇了他兩個耳光。
他以為人人都是這樣長大的,後來才知道隻有自己的父親這般面目可憎。
“世存來了。
”譚子嶺坐正了身體,蹬上鞋子,似笑非笑,“大家都在等你。
”他拉開身邊的凳子,等他坐過來。
閻世存從胳膊底下抽出那袋瓜子,随手一丢,穩穩落在譚子嶺面前的桌子上。
“嗑吧,我請。
”他木然環視四周,晃着肩膀離開了。
穿過漆黑的走廊,走到盡頭的開水間,上樓梯,左手第三間屋子,是他和幾個同系的老師共用的辦公室。
他原本要到那兒去,整理明天上課用的教案。
丢出那袋瓜子之後,他的雙腿止不住打戰,這會兒又像灌了鉛,每走一步都耗盡力氣。
盡管有更在乎的事壓在心底,比如年初計劃的水墨長卷、帶學生去鄉村寫生的安排,但學期末的教師積分測評、剛剛那一出“好戲”,都讓他如履薄冰,擔心自己一不留神就跌入深淵。
他體會過那種滋味。
六歲那年,因為家裡糧食不夠,他被送到奶奶家,村子裡沒幾戶人家,更沒有學校。
沒有書念,飯也不夠吃,三年待下來,心智、個頭、身上的肉一點也沒長,唯獨悟到了一件事:父親的暴虐原來繼承自奶奶。
手腳不靈便的老太太打起人來不輸給父親,工具是鋤地的鐵耙鋤頭。
等他終于挨夠了打,家裡也有了餘糧,從暗無天日的農村返城,卻發現家裡多了個比他更小的家夥,追在他屁股後面喊哥哥。
無論在哪裡,他都是局外人。
這話不是他自己說的,是他老婆榮月梅說的。
他隻是把原話的“不招人得意”改成了“不合時宜”。
榮月梅最初嫁給閻世存,并不是因為多愛他。
那個年代的婚姻大多與愛無關,愛隻是極小部分婚姻幸運的副産品,其餘的婚姻則是一直在消磨耐心,直到感情變為親情。
嫁給他,臨門一腳是聽了父親一句:畫家畫好了,出大名,賺大錢。
她信。
婚宴上,她頭一次見到譚子嶺。
那個男人多麼得體,照顧着飯桌上每個人的情緒,講話幽默又不輕浮。
去别桌敬酒,榮月梅被灌得一塌糊塗,少不了被摸摸手背、掐一把後腰這類令人作嘔的小動作。
到了譚子嶺這桌,他趁人不注意,用裝滿白開水的酒杯換下了白酒,說了幾句人人都愛聽的敞亮話,嘻嘻哈哈替她蒙混過關。
她當時已喝得神志不清,卻清楚地記得那雙漂亮的手,指甲裡沒有顔料或泥垢,修剪得恰好。
身後的丈夫趔趄着,穿着不合身的寬大的灰西裝,白酒灑進她的頭發。
得知譚子嶺回到美院做了系主任,榮月梅正在替丈夫洗内褲。
許多女人結婚後都得做這檔子事,同男人到處亂丢的襪子和内褲較勁,它們不知為何總出現在茶幾底下、衣櫃裡、廁所的角角落落、進門處的鞋櫃旁,防不勝防。
閻世存似乎不太高興,陰着臉不說話。
她卻差點笑出了聲:當初果然沒看錯這個人。
從一窮二白的苦日子熬到今天,榮月梅太知道“成王敗寇”的道理。
如果不是自己徹夜苦讀,白了半個腦袋的頭發,怎麼會從全省最窮的縣城考進省城?要不是年輕時豁出半條命熬夜給領導寫講話稿,怎麼會被調進省直機關?家裡沒權沒勢,單槍匹馬,坐到廳長助理的位置,不是靠嘴皮子說說就行的。
沒有本事的人,注定被人欺侮。
當初父親為給她治病,低三下四挨家挨戶敲門借錢,屋内的燈一盞一盞地滅。
她趴在父親背上,拼命忍住淚水,父親哼的歌越動聽,她越想哭。
那一年,她五歲。
多年後,每每和人談起這段往事,她還不住地哽咽。
窮到沒志氣,又撞上了蔫壞的人。
這件事告訴她,沒人同情弱者,隻有變強才能保護自己。
可不管她怎麼敲打,閻世存就是一副吊兒郎當的窩囊樣。
剛結婚那幾年,住在學校的教職工宿舍,每天吃學校裡一兩毛錢的飯菜,榮月梅期待着丈夫哪天被從天而降的機會砸中,全家住進市中心的大房子,明廳明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