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
關燈
小
中
大
和恐懼究竟是什麼。
沒人向他解釋,也沒人聽他講,他們隻像過去一樣,叫他吃飯,睡覺,起床。
而他所感知的世界,像迎面撞上父親厚重的巴掌,臉頰上火辣辣地疼。
一盒缺少紅色的彩色鉛筆和一沓發皺的畫紙拯救了他。
他畫藍色的天空和想象中的海浪,翠綠的原野和吃草的牛羊,奔跑的孩童手裡的風車,騾馬和山羊,漫天黃土和花園裡的牽牛花。
畫畫,坐在塗滿标語的土牆根底下曬太陽,對着井裡的水光發呆。
他真的成了遊手好閑的人,理想中的人。
如果可能,他想一輩子遊手好閑下去,卻沒法稱心如意。
就在他被老鼠咬了腳後跟的兩周前,黃慈海在奔去接電話的途中,撞倒了桌上的金魚缸,玻璃碎片恰巧劃破了動脈,不久便沒了呼吸。
從外校調來的譚子嶺很快填補了系主任的空缺。
說起來,譚子嶺還是閻世存美術學院的同門,也是黃慈海的學生。
當年,閻世存和他都上了雕塑系。
譚子嶺門門功課都是優等,閻世存勉強及格。
老師為他們拟定主題,要“積極向上”,而閻世存偏愛塑那些和他一樣迷茫的人,路邊眼神空洞的小孩、扛着麻袋走過鋼鐵廢墟的老工人、田地被洪水吞噬後絕望的老農。
任課的教師裡,除了黃慈海,沒人愛教他這樣的學生。
譚子嶺才是真正讨老師喜歡的那一類。
走路時壓着步子,腰杆挺得筆直,頭發梳得一絲不苟,見人便鞠躬叫老師,眼睛裡始終閃耀着一束光,好像非要抵達什麼地方。
會講話,也聽話,不擰巴。
人人都說:你們班的那個譚子嶺真是好啊。
唯有黃慈海不吭聲,聽人稱贊,一笑而過。
當閻世存的名字出現在校門口的紅榜上時,譚子嶺被分配到郊區的一所中專,在那裡度過了六年不得志的生活。
他恨黃慈海不念舊情,連夢裡都在咒罵他,他壓根兒忘了每天清晨自己為他端茶倒水,在桌上鋪好當天的報紙,忘了在食堂替他打了一個學期的飯,就算這些都忘了,也不該無視白紙黑字的全優成績,執意要讓遲鈍無能的閻世存留校。
如果不是市美術學院新上任的校長和父親是故交,譚子嶺怕是一輩子都翻不了身,在中專裡蹉跎終生。
如果哪天,天塌下來了,閻世存也必然是最後知道的那個人。
譚子嶺上任後的第一件事,是實行教師教學積分制。
每個學期末,由學生匿名填寫調查問卷,同事互寫評語,還要在檔案裡列出發表的論文。
這是前所未有的事。
閻世存就這樣毫無防備結結實實地撞在了槍口上。
每一項都排在末尾,懲罰方式是在學期總結大會上念檢讨,那是專為他準備的節目。
台下幾百号人看過他的笑話,還不忘在散會後拍拍他的肩膀,喊一聲“閻大才子”,像在恭喜他又順利完成了一次表演。
久而久之,他厭了,台下聽的人也倦了。
每次手握字迹潦草的演講稿走向講台,他都不自覺地想起那年夏天,自己在江裡遊泳,不小心遊進了橋下的一處旋渦,大腦空白,本能地撲騰,原地打轉,像一隻永不停歇的絕望的陀螺。
好幾次,眼見蛋清一般的江水吞沒口鼻,他想大聲呼救,卻發不出聲,就這樣憋着一口氣驚醒,半晌才發覺自己躺在家裡的床上。
一場噩夢。
他想一逃了之,幹脆調到其他學校。
無奈那個年頭調換工作難于登天。
想不出翻身的辦法,閻世存隻能寄希望于新系主任良心發現,放他一馬。
本來譚子嶺“空降”系裡,的确引起了不小的風波。
剛從黃慈海的葬禮上散去,大家就紛紛觊觎起了系主任的位子。
他們不再一起去食堂吃午飯,而是借口家裡有事,一趟趟跑校長室,強塞煙酒,鉚着勁兒等着被提拔。
畢竟這等差事,工資翻一番不說,還能分到學校的一間房。
委屈了大半輩子,人人都想淩駕于他人之上,親口嘗嘗那誘人的滋味。
譚子嶺的意外出現,無異于在暗流湧動的水面上投擲一顆炸彈,打破了系裡勉強維持的微妙平衡。
沒人給他好臉色看,人前冷落,背後嚼舌,是閻世存最後一點幸存的希望。
譚子嶺太清楚自己的尴尬處境,熬得住六年的冷闆凳,吞得下不公正的委屈,就不信治不了這群烏合之衆。
踏進美院的那天下午,他在教學樓走廊裡懸挂的名人像前來回踱步。
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羅丹……這些人曾讓他的學生時代鬥志滿滿。
年過三十,他再也不是那個幻想偉大的天真少年了。
但丁畫像底下,一排小字重新點燃了他内心熄滅的火焰:“一個人如若看見别人需要,還等着别人的請求,顯而易見不是誠心的援助。
” 他摩拳擦掌,決心反擊。
他先是自行補了點錢,給系裡每個人換了張新辦公桌;再将去年剩下的經費挪到年節,每人多發了一箱富士蘋果。
他用三天時間研究了系裡每個人的家庭情況,誰家孩子多,誰家老人生病,誰住的條件不好,都熟記于胸,以備不時之需。
人就是容易犯賤,被人晾在一邊慣了,賠個笑臉,攤點好處,就被妥妥吃定了。
當年戰場失利丢掉的,要一件一件全部争回來,刻
沒人向他解釋,也沒人聽他講,他們隻像過去一樣,叫他吃飯,睡覺,起床。
而他所感知的世界,像迎面撞上父親厚重的巴掌,臉頰上火辣辣地疼。
一盒缺少紅色的彩色鉛筆和一沓發皺的畫紙拯救了他。
他畫藍色的天空和想象中的海浪,翠綠的原野和吃草的牛羊,奔跑的孩童手裡的風車,騾馬和山羊,漫天黃土和花園裡的牽牛花。
畫畫,坐在塗滿标語的土牆根底下曬太陽,對着井裡的水光發呆。
他真的成了遊手好閑的人,理想中的人。
如果可能,他想一輩子遊手好閑下去,卻沒法稱心如意。
就在他被老鼠咬了腳後跟的兩周前,黃慈海在奔去接電話的途中,撞倒了桌上的金魚缸,玻璃碎片恰巧劃破了動脈,不久便沒了呼吸。
從外校調來的譚子嶺很快填補了系主任的空缺。
說起來,譚子嶺還是閻世存美術學院的同門,也是黃慈海的學生。
當年,閻世存和他都上了雕塑系。
譚子嶺門門功課都是優等,閻世存勉強及格。
老師為他們拟定主題,要“積極向上”,而閻世存偏愛塑那些和他一樣迷茫的人,路邊眼神空洞的小孩、扛着麻袋走過鋼鐵廢墟的老工人、田地被洪水吞噬後絕望的老農。
任課的教師裡,除了黃慈海,沒人愛教他這樣的學生。
譚子嶺才是真正讨老師喜歡的那一類。
走路時壓着步子,腰杆挺得筆直,頭發梳得一絲不苟,見人便鞠躬叫老師,眼睛裡始終閃耀着一束光,好像非要抵達什麼地方。
會講話,也聽話,不擰巴。
人人都說:你們班的那個譚子嶺真是好啊。
唯有黃慈海不吭聲,聽人稱贊,一笑而過。
當閻世存的名字出現在校門口的紅榜上時,譚子嶺被分配到郊區的一所中專,在那裡度過了六年不得志的生活。
他恨黃慈海不念舊情,連夢裡都在咒罵他,他壓根兒忘了每天清晨自己為他端茶倒水,在桌上鋪好當天的報紙,忘了在食堂替他打了一個學期的飯,就算這些都忘了,也不該無視白紙黑字的全優成績,執意要讓遲鈍無能的閻世存留校。
如果不是市美術學院新上任的校長和父親是故交,譚子嶺怕是一輩子都翻不了身,在中專裡蹉跎終生。
如果哪天,天塌下來了,閻世存也必然是最後知道的那個人。
譚子嶺上任後的第一件事,是實行教師教學積分制。
每個學期末,由學生匿名填寫調查問卷,同事互寫評語,還要在檔案裡列出發表的論文。
這是前所未有的事。
閻世存就這樣毫無防備結結實實地撞在了槍口上。
每一項都排在末尾,懲罰方式是在學期總結大會上念檢讨,那是專為他準備的節目。
台下幾百号人看過他的笑話,還不忘在散會後拍拍他的肩膀,喊一聲“閻大才子”,像在恭喜他又順利完成了一次表演。
久而久之,他厭了,台下聽的人也倦了。
每次手握字迹潦草的演講稿走向講台,他都不自覺地想起那年夏天,自己在江裡遊泳,不小心遊進了橋下的一處旋渦,大腦空白,本能地撲騰,原地打轉,像一隻永不停歇的絕望的陀螺。
好幾次,眼見蛋清一般的江水吞沒口鼻,他想大聲呼救,卻發不出聲,就這樣憋着一口氣驚醒,半晌才發覺自己躺在家裡的床上。
一場噩夢。
他想一逃了之,幹脆調到其他學校。
無奈那個年頭調換工作難于登天。
想不出翻身的辦法,閻世存隻能寄希望于新系主任良心發現,放他一馬。
本來譚子嶺“空降”系裡,的确引起了不小的風波。
剛從黃慈海的葬禮上散去,大家就紛紛觊觎起了系主任的位子。
他們不再一起去食堂吃午飯,而是借口家裡有事,一趟趟跑校長室,強塞煙酒,鉚着勁兒等着被提拔。
畢竟這等差事,工資翻一番不說,還能分到學校的一間房。
委屈了大半輩子,人人都想淩駕于他人之上,親口嘗嘗那誘人的滋味。
譚子嶺的意外出現,無異于在暗流湧動的水面上投擲一顆炸彈,打破了系裡勉強維持的微妙平衡。
沒人給他好臉色看,人前冷落,背後嚼舌,是閻世存最後一點幸存的希望。
譚子嶺太清楚自己的尴尬處境,熬得住六年的冷闆凳,吞得下不公正的委屈,就不信治不了這群烏合之衆。
踏進美院的那天下午,他在教學樓走廊裡懸挂的名人像前來回踱步。
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羅丹……這些人曾讓他的學生時代鬥志滿滿。
年過三十,他再也不是那個幻想偉大的天真少年了。
但丁畫像底下,一排小字重新點燃了他内心熄滅的火焰:“一個人如若看見别人需要,還等着别人的請求,顯而易見不是誠心的援助。
” 他摩拳擦掌,決心反擊。
他先是自行補了點錢,給系裡每個人換了張新辦公桌;再将去年剩下的經費挪到年節,每人多發了一箱富士蘋果。
他用三天時間研究了系裡每個人的家庭情況,誰家孩子多,誰家老人生病,誰住的條件不好,都熟記于胸,以備不時之需。
人就是容易犯賤,被人晾在一邊慣了,賠個笑臉,攤點好處,就被妥妥吃定了。
當年戰場失利丢掉的,要一件一件全部争回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