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入者
關燈
小
中
大
來新西蘭之前,這一連串問題常常讓她徹夜難眠,她拿出當年考試的勁頭,翻來覆去苦想出一百種可能,卻無法證實任何一種。
她想打電話給他,幹脆問個清楚。
他懶洋洋的聲音從電話那端傳來,她費了半天力氣,隻吐出一句文绉绉的傻話:天冷别忘添衣服。
特卡波湖是做夢的地方,不适合垂釣。
她踩在湖邊厚實的落葉上,露水打濕了靴頭,山和天浸在霧氣裡,和湖水一樣,都是朦胧的淡紫色。
幾隻野鴨從湖面遊過,蕩開三兩道波紋,之後一切回歸甯靜,隻有蘆葦稈在風中打出唰唰聲,輕極了,靜極了。
偶爾有幾隻棕色的長耳朵野兔從草叢中奔過,踩扁幾株紫色的羽扇豆,消失在樹後。
孫淑蘭望一眼不遠處的兒子,他正奮力揮舞手裡的魚竿,一遍遍将釣魚線甩進湖裡。
一次,兩次,他看上去那麼不耐煩,那麼氣急敗壞。
來的路上,他把一張英文的垂釣許可證亮給她看,說自己曾經不費吹灰之力釣起一條鳗魚,像蛇一樣長,在院子裡烤一烤,美味得很。
她不在乎什麼鳗魚,隻想讓他别再和釣魚竿過不去,陪自己踩一踩被露水打濕的葉子,在湖邊拍幾張看起來顯年輕的照片。
她想和他聊一聊,那天院門口的枯枝敗葉被清走後,自己經過那裡時内心空落落的,有多後悔給物業打了電話。
有幾次,她經過小區的垃圾桶,甚至探頭尋過那堆無關緊要的樹葉,固執地想重新鋪回去。
她想和他聊一聊,他上大學第一年,家裡進了賊,偷走了兩架老照相機,裡面存着陳年的舊膠卷,都是他小時候的照片。
每次想到這裡,她都覺得胸口一陣緊縮,仿佛正被一節鈍器一寸一寸戳進去。
她想說,逢年過節多希望接到他的電話,盼他說今年回家,這麼四個字就足夠了,夠她樂呵好幾個晚上,靠安眠藥才能争取些睡眠,不過她不在乎。
她會在他回家前用他愛吃的東西填滿冰箱,去超市買新拖鞋、新被子、新床單、新浴巾,在家門口挂上滑稽的小黃燈,一連幾個晚上看着它們兀自閃爍。
她再也不怕獨自一人到百貨商店聽歡快的過年歌曲,看别人家的爸媽牽着孩子歡天喜地逛商場,而她隻能用不知所雲的電視劇占據空閑,假裝房間裡一片熱鬧。
她會不由自主地笑出聲來,因為知道他馬上就要回家了,馬上要睡在他上中學時睡過的那張小床上。
她想和他說,去年得知新西蘭遭遇地震時,自己大腦一片空白,雙手顫抖地打開書桌上的台式機,生疏地點開網頁,操作鼠标,隻為了确認他平安。
直到他在視頻裡一如往常地說“挂了挂了,拜拜”之後,她才關掉電腦,痛徹心扉地哭泣。
“媽的,一條魚也沒有。
”兒子收起魚竿,自言自語,經過她時指着不遠處的小石房子,“喏,牧羊人教堂,去看嗎?” 天真冷。
國内還是春天,飛到南半球,帶來的單衣都不夠禦寒,在湖邊站不到半個鐘頭,便飄起雪,一粒粒灑進身後的帽子,凍得兩隻腳沒有了知覺,膝蓋像浸在冰河裡。
她努力回彎膝蓋,不讓自己腳步踉跄,緊跟在兒子身後,向那個小小的石房子跋涉而去。
她想回到公路對面的酒店公寓,回到柔軟的床上沉沉入睡,暖一暖凍冰的腳。
她和兒子兩人共享兩層樓的套房,兒子把有落地窗的大房讓給了她,從那裡望出去,可以看見整片特卡波湖。
她從沒住過那樣豪華的客房,睡過那樣舒适的大床,就算是做夢,也絕對想不到居然獨自一人乘飛機十五六個小時,橫跨南北半球來到新西蘭,順利找到了兒子。
魚不重要,湖水和石房子不重要,她是來找兒子的。
兒子就站在她身邊,她卻把他給弄丢了。
晚上九點多,她昏沉沉倒在床上,門開了,她探出頭,看見兒子頭頂扣一頂棒球帽,一手提着漁具包,正準備出門。
“幹什麼去?” “釣魚。
白天沒有,晚上肯定有。
” “外面下着雪呢。
” “沒事兒,衣服防水。
” “冷得要命,你一個人出去幹嗎?”她一下子清醒了,來不及穿拖鞋,翹起腳尖走到門口,一陣冷風灌進睡袍,她不由得打了個寒戰。
“哎呀,你别管我了。
”他甩開她的手,頭也不回地鑽進黑夜。
她跑出來,踩到了門口沒收走的髒盤子。
“王一潇你給我回來!大半夜的!又不讓我安生是吧?”她幾乎喊破嗓子。
隔壁的窗簾唰地拉緊。
月亮被烏雲遮住大半,月色慘白。
那個身影站住,回過頭,帽檐遮住眼睛,隻露出不動聲色的鼻頭和嘴。
“我說了,你别管我。
” “這裡就咱倆!就我,跟你!不管你,我管誰?你說我還能管誰?”她幾乎帶着哭腔,不知是冷還是怕。
她想求他回去,知道他在房間裡,她就安心。
她怕他去那該死的湖邊,灌木叢,落葉樹,野兔,野鴨,黑咕隆咚,她怕他憑空消失。
那身影搖搖頭,低聲說:“回去把鞋穿上。
”她低頭才發現,自己還光着腳。
乏味。
就是乏味惹的禍,他偏要激她一激,他想看她着急,有報複的快感。
可他究竟要報複什麼呢?從小到大,他每一次懇求她的關注和贊賞都失敗了,每一次報複都不了了之。
他的青春叛逆期就像揮拳捶在一團棉花上,每一拳都力氣用盡,卻都綿軟無力,無處發洩。
那個叫母親的人,用固執和冷漠拆解了他使出的每個招數,再将這些招數一一施展在他身上。
她從來不記得他的生日,在一整天的期待之後,她輕描淡寫地說,喲,今天是潇潇生日,媽媽忙忘了,别見怪。
他沒收到過一次生日禮物,沒吃過屬于自己的生日蛋糕,沒吹過蠟燭許過願。
他曾天真地以為所有小孩子都和他一樣,是不過生日的。
他考過幾次好成績,為的是給她看,她卻總在忙别的事,連“不錯”兩個字都不肯說。
他放棄了,因為她先放棄了他。
他故意把一本原本不存在的日記放在桌上,試探她會不會看,她果然看了。
他隻想在她面前痛痛快快地打上一架,讓她看見自己的兇猛,那個挨揍的男孩是無辜的。
他故意傾了傾盤子,讓牛肉的血水弄髒了她的袖子,看到她在水池邊用力搓洗,仿佛看見少年的自己在她的奚落之下,默默洗淨内衣,邊洗邊把眼淚吞進肚子裡,連啜泣聲也一并被流水掩埋。
那天下午來了個收拾房間的毛
她想打電話給他,幹脆問個清楚。
他懶洋洋的聲音從電話那端傳來,她費了半天力氣,隻吐出一句文绉绉的傻話:天冷别忘添衣服。
特卡波湖是做夢的地方,不适合垂釣。
她踩在湖邊厚實的落葉上,露水打濕了靴頭,山和天浸在霧氣裡,和湖水一樣,都是朦胧的淡紫色。
幾隻野鴨從湖面遊過,蕩開三兩道波紋,之後一切回歸甯靜,隻有蘆葦稈在風中打出唰唰聲,輕極了,靜極了。
偶爾有幾隻棕色的長耳朵野兔從草叢中奔過,踩扁幾株紫色的羽扇豆,消失在樹後。
孫淑蘭望一眼不遠處的兒子,他正奮力揮舞手裡的魚竿,一遍遍将釣魚線甩進湖裡。
一次,兩次,他看上去那麼不耐煩,那麼氣急敗壞。
來的路上,他把一張英文的垂釣許可證亮給她看,說自己曾經不費吹灰之力釣起一條鳗魚,像蛇一樣長,在院子裡烤一烤,美味得很。
她不在乎什麼鳗魚,隻想讓他别再和釣魚竿過不去,陪自己踩一踩被露水打濕的葉子,在湖邊拍幾張看起來顯年輕的照片。
她想和他聊一聊,那天院門口的枯枝敗葉被清走後,自己經過那裡時内心空落落的,有多後悔給物業打了電話。
有幾次,她經過小區的垃圾桶,甚至探頭尋過那堆無關緊要的樹葉,固執地想重新鋪回去。
她想和他聊一聊,他上大學第一年,家裡進了賊,偷走了兩架老照相機,裡面存着陳年的舊膠卷,都是他小時候的照片。
每次想到這裡,她都覺得胸口一陣緊縮,仿佛正被一節鈍器一寸一寸戳進去。
她想說,逢年過節多希望接到他的電話,盼他說今年回家,這麼四個字就足夠了,夠她樂呵好幾個晚上,靠安眠藥才能争取些睡眠,不過她不在乎。
她會在他回家前用他愛吃的東西填滿冰箱,去超市買新拖鞋、新被子、新床單、新浴巾,在家門口挂上滑稽的小黃燈,一連幾個晚上看着它們兀自閃爍。
她再也不怕獨自一人到百貨商店聽歡快的過年歌曲,看别人家的爸媽牽着孩子歡天喜地逛商場,而她隻能用不知所雲的電視劇占據空閑,假裝房間裡一片熱鬧。
她會不由自主地笑出聲來,因為知道他馬上就要回家了,馬上要睡在他上中學時睡過的那張小床上。
她想和他說,去年得知新西蘭遭遇地震時,自己大腦一片空白,雙手顫抖地打開書桌上的台式機,生疏地點開網頁,操作鼠标,隻為了确認他平安。
直到他在視頻裡一如往常地說“挂了挂了,拜拜”之後,她才關掉電腦,痛徹心扉地哭泣。
“媽的,一條魚也沒有。
”兒子收起魚竿,自言自語,經過她時指着不遠處的小石房子,“喏,牧羊人教堂,去看嗎?” 天真冷。
國内還是春天,飛到南半球,帶來的單衣都不夠禦寒,在湖邊站不到半個鐘頭,便飄起雪,一粒粒灑進身後的帽子,凍得兩隻腳沒有了知覺,膝蓋像浸在冰河裡。
她努力回彎膝蓋,不讓自己腳步踉跄,緊跟在兒子身後,向那個小小的石房子跋涉而去。
她想回到公路對面的酒店公寓,回到柔軟的床上沉沉入睡,暖一暖凍冰的腳。
她和兒子兩人共享兩層樓的套房,兒子把有落地窗的大房讓給了她,從那裡望出去,可以看見整片特卡波湖。
她從沒住過那樣豪華的客房,睡過那樣舒适的大床,就算是做夢,也絕對想不到居然獨自一人乘飛機十五六個小時,橫跨南北半球來到新西蘭,順利找到了兒子。
魚不重要,湖水和石房子不重要,她是來找兒子的。
兒子就站在她身邊,她卻把他給弄丢了。
晚上九點多,她昏沉沉倒在床上,門開了,她探出頭,看見兒子頭頂扣一頂棒球帽,一手提着漁具包,正準備出門。
“幹什麼去?” “釣魚。
白天沒有,晚上肯定有。
” “外面下着雪呢。
” “沒事兒,衣服防水。
” “冷得要命,你一個人出去幹嗎?”她一下子清醒了,來不及穿拖鞋,翹起腳尖走到門口,一陣冷風灌進睡袍,她不由得打了個寒戰。
“哎呀,你别管我了。
”他甩開她的手,頭也不回地鑽進黑夜。
她跑出來,踩到了門口沒收走的髒盤子。
“王一潇你給我回來!大半夜的!又不讓我安生是吧?”她幾乎喊破嗓子。
隔壁的窗簾唰地拉緊。
月亮被烏雲遮住大半,月色慘白。
那個身影站住,回過頭,帽檐遮住眼睛,隻露出不動聲色的鼻頭和嘴。
“我說了,你别管我。
” “這裡就咱倆!就我,跟你!不管你,我管誰?你說我還能管誰?”她幾乎帶着哭腔,不知是冷還是怕。
她想求他回去,知道他在房間裡,她就安心。
她怕他去那該死的湖邊,灌木叢,落葉樹,野兔,野鴨,黑咕隆咚,她怕他憑空消失。
那身影搖搖頭,低聲說:“回去把鞋穿上。
”她低頭才發現,自己還光着腳。
乏味。
就是乏味惹的禍,他偏要激她一激,他想看她着急,有報複的快感。
可他究竟要報複什麼呢?從小到大,他每一次懇求她的關注和贊賞都失敗了,每一次報複都不了了之。
他的青春叛逆期就像揮拳捶在一團棉花上,每一拳都力氣用盡,卻都綿軟無力,無處發洩。
那個叫母親的人,用固執和冷漠拆解了他使出的每個招數,再将這些招數一一施展在他身上。
她從來不記得他的生日,在一整天的期待之後,她輕描淡寫地說,喲,今天是潇潇生日,媽媽忙忘了,别見怪。
他沒收到過一次生日禮物,沒吃過屬于自己的生日蛋糕,沒吹過蠟燭許過願。
他曾天真地以為所有小孩子都和他一樣,是不過生日的。
他考過幾次好成績,為的是給她看,她卻總在忙别的事,連“不錯”兩個字都不肯說。
他放棄了,因為她先放棄了他。
他故意把一本原本不存在的日記放在桌上,試探她會不會看,她果然看了。
他隻想在她面前痛痛快快地打上一架,讓她看見自己的兇猛,那個挨揍的男孩是無辜的。
他故意傾了傾盤子,讓牛肉的血水弄髒了她的袖子,看到她在水池邊用力搓洗,仿佛看見少年的自己在她的奚落之下,默默洗淨内衣,邊洗邊把眼淚吞進肚子裡,連啜泣聲也一并被流水掩埋。
那天下午來了個收拾房間的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