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貓·鼠
關燈
小
中
大
遊行,不象正在辦着喜事。
直到我敖不住了,怏怏睡去,一睜眼卻已經天明,到了燈節了。
也許鼠族的婚儀,不但不分請帖,來收羅賀禮,雖是真的“觀禮”,也絕對不歡迎的罷,我想,這是它們向來的習慣,無法抗議的。
老鼠的大敵其實并不是貓。
春後,你聽到它“咋!咋咋咋咋!”地叫着,大家稱為“老鼠數銅錢”的,便知道它的可怕的屠伯已經光臨了。
這聲音是表現絕望的驚恐的,雖然遇見貓,還不至于這樣叫。
貓自然也可怕,但老鼠隻要竄進一個小洞去,它也就奈何不得,逃命的機會還很多。
獨有那可怕的屠伯——蛇,身體是細長的,圓徑和鼠子差不多,凡鼠子能到的地方,它也能到,追逐的時間也格外長,而且萬難幸免,當“數錢”的時候,大概是已經沒有第二步辦法的了。
有一回,我就聽得一間空屋裡有着這種“數錢”的聲音,推門進去,一條蛇伏在橫梁上,看地上,躺着一匹隐鼠,口角流血,但兩脅還是一起一落的。
取來給躺在一個紙盒子裡,大半天,竟醒過來了,漸漸地能夠飲食,行走,到第二日,似乎就複了原,但是不逃走。
放在地上,也時時跑到人面前來,而且緣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
給放在飯桌上,便檢吃些菜渣,舔舔碗沿;放在我的書桌上,則從容地遊行,看見硯台便舔吃了研着的墨汁。
這使我非常驚喜了。
我聽父親說過的,中國有一種墨猴,隻有拇指一般大,全身的毛是漆黑而且發亮的。
它睡在筆筒裡,一聽到磨墨,便跳出來,等着,等到人寫完字,套上筆,就舔盡了硯上的餘墨,仍舊跳進筆筒裡去了。
我就極願意有這樣的一個墨猴,可是得不到;問那裡有,那裡買的呢,誰也不知道。
“慰情聊勝無”,這隐鼠總可以算是我的墨猴了罷,雖然它舔吃墨汁,并不一定肯等到我寫完字。
現在已經記不分明,這樣地大約有一兩月;有一天,我忽然感到寂寞了,真所謂“若有所失”。
我的隐鼠,是常在眼前遊行的,或桌上,或地上。
而這一日卻大半天沒有見,大家吃午飯了,也不見它走出來,平時,是一定出現的。
我再等着,再等它一半天,然而仍然沒有見。
長媽媽,一個一向帶領着我的女工,也許是以為我等得太苦了罷,輕輕地來告訴我一句話。
這即刻使我憤怒而且悲哀,決心和貓們為敵。
她說:隐鼠是昨天晚上被貓吃去了! 當我失掉了所愛的,心中有着空虛時,我要充填以報仇的惡念! 我的報仇,就從家裡飼養着的一匹花貓起手,逐漸推廣,至于凡所遇見的諸貓。
最先不過是追趕,襲擊;後來卻愈加巧妙了,能飛石擊中它們的頭,或誘入空屋裡面,打得它垂頭喪氣。
這作戰繼續得頗長久,此後似乎貓都不來近我了。
但對于它們縱使怎樣戰勝,大約也算不得一個英雄;況且中國畢生和貓打仗的人也未必多,所以一切韬略、戰績,還是全部省略了罷。
但許多天之後,也許是已經經過了大半年,我竟偶然得到一個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實并非被貓所害,倒是它緣着長媽媽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腳踏死了。
這确是先前所沒有料想到的。
現在我已經記不清當時是怎樣一個感想,但和貓的感情卻終于沒有融和;到了北京,還因為它傷害了兔的兒女們,便舊隙夾新嫌,使出更辣的辣手。
“仇貓”的話柄,也從此傳揚開來。
然而在現在,這些早已是過去的事了,我已經改變态度,對貓頗為客氣,倘其萬不得已,則趕走而已,決不打傷它們,更何況殺害。
這是我近幾年的進步。
經驗既多,一旦大悟,知道貓的偷魚肉,拖小雞,深夜大叫,人們自然十之九是憎惡的,而這憎惡是在貓身上。
假如我出而為人們驅除這憎惡,打傷或殺害了它,它便立刻變為可憐,那憎惡倒移在我身上了。
所以,目下的辦法,是凡遇貓們搗亂,至于有人讨厭時,我便站出去,在門口大聲叱曰:“噓!滾!”小小平靜,即回書房,這樣,就長保着禦侮保家的資格。
其實這方法,中國的官兵就常在實做的,他們總不肯掃清土匪或撲滅敵人,因為這麼一來,就要不被重視,甚至于因失其用處而被裁汰。
我想,如果能将這方法推廣應用,我大概也總可望成為所謂“指導青年”的“前輩”的罷,但現下也還未決心實踐,正在研究而且推敲。
一九二六年二月二十一日 注釋: ①這是陳源《緻志摩》一文中的話。
本文以及《朝花夕拾》中的其它篇章都多處引用陳源文章中的語句譏諷陳源。
直到我敖不住了,怏怏睡去,一睜眼卻已經天明,到了燈節了。
也許鼠族的婚儀,不但不分請帖,來收羅賀禮,雖是真的“觀禮”,也絕對不歡迎的罷,我想,這是它們向來的習慣,無法抗議的。
老鼠的大敵其實并不是貓。
春後,你聽到它“咋!咋咋咋咋!”地叫着,大家稱為“老鼠數銅錢”的,便知道它的可怕的屠伯已經光臨了。
這聲音是表現絕望的驚恐的,雖然遇見貓,還不至于這樣叫。
貓自然也可怕,但老鼠隻要竄進一個小洞去,它也就奈何不得,逃命的機會還很多。
獨有那可怕的屠伯——蛇,身體是細長的,圓徑和鼠子差不多,凡鼠子能到的地方,它也能到,追逐的時間也格外長,而且萬難幸免,當“數錢”的時候,大概是已經沒有第二步辦法的了。
有一回,我就聽得一間空屋裡有着這種“數錢”的聲音,推門進去,一條蛇伏在橫梁上,看地上,躺着一匹隐鼠,口角流血,但兩脅還是一起一落的。
取來給躺在一個紙盒子裡,大半天,竟醒過來了,漸漸地能夠飲食,行走,到第二日,似乎就複了原,但是不逃走。
放在地上,也時時跑到人面前來,而且緣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
給放在飯桌上,便檢吃些菜渣,舔舔碗沿;放在我的書桌上,則從容地遊行,看見硯台便舔吃了研着的墨汁。
這使我非常驚喜了。
我聽父親說過的,中國有一種墨猴,隻有拇指一般大,全身的毛是漆黑而且發亮的。
它睡在筆筒裡,一聽到磨墨,便跳出來,等着,等到人寫完字,套上筆,就舔盡了硯上的餘墨,仍舊跳進筆筒裡去了。
我就極願意有這樣的一個墨猴,可是得不到;問那裡有,那裡買的呢,誰也不知道。
“慰情聊勝無”,這隐鼠總可以算是我的墨猴了罷,雖然它舔吃墨汁,并不一定肯等到我寫完字。
現在已經記不分明,這樣地大約有一兩月;有一天,我忽然感到寂寞了,真所謂“若有所失”。
我的隐鼠,是常在眼前遊行的,或桌上,或地上。
而這一日卻大半天沒有見,大家吃午飯了,也不見它走出來,平時,是一定出現的。
我再等着,再等它一半天,然而仍然沒有見。
長媽媽,一個一向帶領着我的女工,也許是以為我等得太苦了罷,輕輕地來告訴我一句話。
這即刻使我憤怒而且悲哀,決心和貓們為敵。
她說:隐鼠是昨天晚上被貓吃去了! 當我失掉了所愛的,心中有着空虛時,我要充填以報仇的惡念! 我的報仇,就從家裡飼養着的一匹花貓起手,逐漸推廣,至于凡所遇見的諸貓。
最先不過是追趕,襲擊;後來卻愈加巧妙了,能飛石擊中它們的頭,或誘入空屋裡面,打得它垂頭喪氣。
這作戰繼續得頗長久,此後似乎貓都不來近我了。
但對于它們縱使怎樣戰勝,大約也算不得一個英雄;況且中國畢生和貓打仗的人也未必多,所以一切韬略、戰績,還是全部省略了罷。
但許多天之後,也許是已經經過了大半年,我竟偶然得到一個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實并非被貓所害,倒是它緣着長媽媽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腳踏死了。
這确是先前所沒有料想到的。
現在我已經記不清當時是怎樣一個感想,但和貓的感情卻終于沒有融和;到了北京,還因為它傷害了兔的兒女們,便舊隙夾新嫌,使出更辣的辣手。
“仇貓”的話柄,也從此傳揚開來。
然而在現在,這些早已是過去的事了,我已經改變态度,對貓頗為客氣,倘其萬不得已,則趕走而已,決不打傷它們,更何況殺害。
這是我近幾年的進步。
經驗既多,一旦大悟,知道貓的偷魚肉,拖小雞,深夜大叫,人們自然十之九是憎惡的,而這憎惡是在貓身上。
假如我出而為人們驅除這憎惡,打傷或殺害了它,它便立刻變為可憐,那憎惡倒移在我身上了。
所以,目下的辦法,是凡遇貓們搗亂,至于有人讨厭時,我便站出去,在門口大聲叱曰:“噓!滾!”小小平靜,即回書房,這樣,就長保着禦侮保家的資格。
其實這方法,中國的官兵就常在實做的,他們總不肯掃清土匪或撲滅敵人,因為這麼一來,就要不被重視,甚至于因失其用處而被裁汰。
我想,如果能将這方法推廣應用,我大概也總可望成為所謂“指導青年”的“前輩”的罷,但現下也還未決心實踐,正在研究而且推敲。
一九二六年二月二十一日 注釋: ①這是陳源《緻志摩》一文中的話。
本文以及《朝花夕拾》中的其它篇章都多處引用陳源文章中的語句譏諷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