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貓·鼠
關燈
小
中
大
reud)提倡了精神分析說——psychoanalysis,聽說章士钊先生是譯作“心解”的,雖然簡古,可是實在難解得很——以來,我們的名人名教授也頗有隐隐約約,檢來應用的了,這些事便不免又要歸宿到性欲上去。
打狗的事我不管,至于我的打貓,卻隻因為它們嚷嚷,此外并無惡意,我自信我的嫉妒心還沒有這麼博大,當現下“動辄獲咎”之秋,這是不可不預先聲明的。
例如人們當配合之前,也很有些手續,新的是寫情書,少則一束,多則一捆;舊的是什麼“問名”“納采”,磕頭作揖,去年海昌蔣氏在北京舉行婚禮,拜來拜去,就十足拜了三天,還印有一本紅面子的《婚禮節文》,《序論》裡大發議論道:“平心論之,既名為禮,當必繁重。
專圖簡易,何用禮為?……然則世之有志于禮者,可以興矣!不可退居于禮所不下之庶人矣!”然而我毫不生氣,這是因為無須我到場;因此也可見我的仇貓,理由實在簡簡單單,隻為了它們在我的耳朵邊盡嚷的緣故。
人們的各種禮式,局外人可以不見不聞,我就滿不管,但如果當我正要看書或睡覺的時候,有人來勒令朗誦情書,奉陪作揖,那是為自衛起見,還要用長竹竿來抵禦的。
還有,平素不大交往的人,忽而寄給我一個紅帖子,上面印着“為舍妹出閣”,“小兒完姻”,“敬請觀禮”或“阖第光臨”這些含有“陰險的暗示”的句子,使我不花錢便總覺得有些過意不去的,我也不十分高興。
但是,這都是近時的話。
再一回憶,我的仇貓卻遠在能夠說出這些理由之前,也許是還在十歲上下的時候了。
至今還分明記得,那原因是極其簡單的:隻因為它吃老鼠,——吃了我飼養着的可愛的小小的隐鼠。
聽說西洋是不很喜歡黑貓的,不知道可确;但EdgarAllanPoe的小說裡的黑貓,卻實在有點駭人。
日本的貓善于成精,傳說中的“貓婆”,那食人的慘酷确是更可怕。
中國古時候雖然曾有“貓鬼”,近來卻很少聽到貓的興妖作怪,似乎古法已經失傳,老實起來了。
隻是我在童年,總覺得它有點妖氣,沒有什麼好感。
那是一個我的幼時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樹下的小闆桌上乘涼,祖母搖着芭蕉扇坐在卓旁,給我猜謎,講古事。
忽然,桂樹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聲,一對閃閃的眼睛在暗中随聲而下,使我吃驚,也将祖母講着的話打斷,另講貓的故事了—— “你知道麼?貓是老虎的先生。
”她說。
“小孩子怎麼會知道呢,貓是老虎的師父。
老虎本來是什麼也不會的,就投到貓的門下來。
貓就教給它撲的方法,捉的方法,吃的方法,象自己的捉老鼠一樣。
這些教完了;老虎想,本領都學到了,誰也比不過它了,隻有老師的貓還比自己強,要是殺掉貓,自己便是最強的腳色了。
它打定主意,就上前去撲貓。
貓是早知道它的來意的,一跳,便上了樹,老虎卻隻能眼睜睜地在樹下蹲着。
它還沒有将一切本領傳授完,還沒有教給它上樹。
” 這是僥幸的,我想,幸而老虎很性急,否則從桂樹上就會爬下一匹老虎來。
然而究竟很怕人,我要進屋子裡睡覺去了。
夜色更加黯然;桂葉瑟瑟地作響,微風也吹動了,想來草席定已微涼,躺着也不至于煩得翻來複去了。
幾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燈的微光下,是老鼠跳梁的世界,飄忽地走着,吱吱地叫着,那态度往往比“名人名教授”還軒昂。
貓是飼養着的,然而吃飯不管事。
祖母她們雖然常恨鼠子們齧破了箱櫃,偷吃了東西,我卻以為這也算不得什麼大罪,也和我不相幹,況且這類壞事大概是大個子的老鼠做的,決不能誣陷到我所愛的小鼠身上去。
這類小鼠大抵在地上走動,隻有拇指那麼大,也不很畏懼人,我們那裡叫它“隐鼠”,與專住在屋上的偉大者是兩種。
我的床前就帖着兩張花紙,一是“八戒招贅”,滿紙長嘴大耳,我以為不甚雅觀;别的一張“老鼠成親”卻可愛,自新郎、新婦以至傧相、賓客、執事,沒有一個不是尖腮細腿,象煞讀書人的,但穿的都是紅衫綠褲。
我想,能舉辦這樣大儀式的,一定隻有我所喜歡的那些隐鼠。
現在是粗俗了,在路上遇見人類的迎娶儀仗,也不過當作性交的廣告看,不甚留心;但那時的想看“老鼠成親”的儀式,卻極其神往,即使象海昌蔣氏似的連拜三夜,怕也未必會看得心煩。
正月十四的夜,是我不肯輕易便睡,等候它們的儀仗從床下出來的夜。
然而仍然隻看見幾個光着身子的隐鼠在地面
打狗的事我不管,至于我的打貓,卻隻因為它們嚷嚷,此外并無惡意,我自信我的嫉妒心還沒有這麼博大,當現下“動辄獲咎”之秋,這是不可不預先聲明的。
例如人們當配合之前,也很有些手續,新的是寫情書,少則一束,多則一捆;舊的是什麼“問名”“納采”,磕頭作揖,去年海昌蔣氏在北京舉行婚禮,拜來拜去,就十足拜了三天,還印有一本紅面子的《婚禮節文》,《序論》裡大發議論道:“平心論之,既名為禮,當必繁重。
專圖簡易,何用禮為?……然則世之有志于禮者,可以興矣!不可退居于禮所不下之庶人矣!”然而我毫不生氣,這是因為無須我到場;因此也可見我的仇貓,理由實在簡簡單單,隻為了它們在我的耳朵邊盡嚷的緣故。
人們的各種禮式,局外人可以不見不聞,我就滿不管,但如果當我正要看書或睡覺的時候,有人來勒令朗誦情書,奉陪作揖,那是為自衛起見,還要用長竹竿來抵禦的。
還有,平素不大交往的人,忽而寄給我一個紅帖子,上面印着“為舍妹出閣”,“小兒完姻”,“敬請觀禮”或“阖第光臨”這些含有“陰險的暗示”的句子,使我不花錢便總覺得有些過意不去的,我也不十分高興。
但是,這都是近時的話。
再一回憶,我的仇貓卻遠在能夠說出這些理由之前,也許是還在十歲上下的時候了。
至今還分明記得,那原因是極其簡單的:隻因為它吃老鼠,——吃了我飼養着的可愛的小小的隐鼠。
聽說西洋是不很喜歡黑貓的,不知道可确;但EdgarAllanPoe的小說裡的黑貓,卻實在有點駭人。
日本的貓善于成精,傳說中的“貓婆”,那食人的慘酷确是更可怕。
中國古時候雖然曾有“貓鬼”,近來卻很少聽到貓的興妖作怪,似乎古法已經失傳,老實起來了。
隻是我在童年,總覺得它有點妖氣,沒有什麼好感。
那是一個我的幼時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樹下的小闆桌上乘涼,祖母搖着芭蕉扇坐在卓旁,給我猜謎,講古事。
忽然,桂樹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聲,一對閃閃的眼睛在暗中随聲而下,使我吃驚,也将祖母講着的話打斷,另講貓的故事了—— “你知道麼?貓是老虎的先生。
”她說。
“小孩子怎麼會知道呢,貓是老虎的師父。
老虎本來是什麼也不會的,就投到貓的門下來。
貓就教給它撲的方法,捉的方法,吃的方法,象自己的捉老鼠一樣。
這些教完了;老虎想,本領都學到了,誰也比不過它了,隻有老師的貓還比自己強,要是殺掉貓,自己便是最強的腳色了。
它打定主意,就上前去撲貓。
貓是早知道它的來意的,一跳,便上了樹,老虎卻隻能眼睜睜地在樹下蹲着。
它還沒有将一切本領傳授完,還沒有教給它上樹。
” 這是僥幸的,我想,幸而老虎很性急,否則從桂樹上就會爬下一匹老虎來。
然而究竟很怕人,我要進屋子裡睡覺去了。
夜色更加黯然;桂葉瑟瑟地作響,微風也吹動了,想來草席定已微涼,躺着也不至于煩得翻來複去了。
幾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燈的微光下,是老鼠跳梁的世界,飄忽地走着,吱吱地叫着,那态度往往比“名人名教授”還軒昂。
貓是飼養着的,然而吃飯不管事。
祖母她們雖然常恨鼠子們齧破了箱櫃,偷吃了東西,我卻以為這也算不得什麼大罪,也和我不相幹,況且這類壞事大概是大個子的老鼠做的,決不能誣陷到我所愛的小鼠身上去。
這類小鼠大抵在地上走動,隻有拇指那麼大,也不很畏懼人,我們那裡叫它“隐鼠”,與專住在屋上的偉大者是兩種。
我的床前就帖着兩張花紙,一是“八戒招贅”,滿紙長嘴大耳,我以為不甚雅觀;别的一張“老鼠成親”卻可愛,自新郎、新婦以至傧相、賓客、執事,沒有一個不是尖腮細腿,象煞讀書人的,但穿的都是紅衫綠褲。
我想,能舉辦這樣大儀式的,一定隻有我所喜歡的那些隐鼠。
現在是粗俗了,在路上遇見人類的迎娶儀仗,也不過當作性交的廣告看,不甚留心;但那時的想看“老鼠成親”的儀式,卻極其神往,即使象海昌蔣氏似的連拜三夜,怕也未必會看得心煩。
正月十四的夜,是我不肯輕易便睡,等候它們的儀仗從床下出來的夜。
然而仍然隻看見幾個光着身子的隐鼠在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