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的兩三件事

關燈
是已經太晚了。

     在中國的王道,看去雖然好像是和霸道對立的東西,其實卻是兄弟,〔17〕這之前和之後,一定要有霸道跑來的。

    人民之所讴歌,就為了希望霸道的減輕,或者不更加重的緣故。

    漢的高祖〔18〕,據曆史家說,是龍種,但其實是無賴出身,說是侵略者,恐怕有些不對的。

    至于周的武王〔19〕,則以征伐之名入中國,加以和殷似乎連民族也不同,用現代的話來說,那可是侵略者。

    然而那時的民衆的聲音,現在已經沒有留存了。

    孔子和孟子〔20〕确曾大大的宣傳過那王道,但先生們不但是周朝的臣民而已,并且周遊曆國,有所活動,所以恐怕是為了想做官也難說。

    說得好看一點,就是因為要“行道”,倘做了官,于行道就較為便當,而要做官,則不如稱贊周朝之為便當的。

    然而,看起别的記載來,卻雖是那王道的祖師而且專家的周朝,當讨伐之初,也有伯夷和叔齊扣馬而谏〔21〕,非拖開不可;纣的軍隊也加反抗,非使他們的血流到漂杵〔22〕不可。

    接着是殷民又造了反,雖然特别稱之曰“頑民”〔23〕,從王道天下的人民中除開,但總之,似乎究竟有了一種什麼破綻似的。

    好個王道,隻消一個頑民,便将它弄得毫無根據了。

     儒士和方士,是中國特産的名物。

    方士的最高理想是仙道,儒士的便是王道。

    但可惜的是這兩件在中國終于都沒有。

    據長久的曆史上的事實所證明,則倘說先前曾有真的王道者,是妄言,說現在還有者,是新藥。

    孟子生于周季,所以以談霸道為羞〔24〕,倘使生于今日,則跟着人類的智識範圍的展開,怕要羞談王道的罷。

     三關于中國的監獄 我想,人們是的确由事實而從新省悟,而事情又由此發生變化的。

    從宋朝到清朝的末年,許多年間,專以代聖賢立言的“制藝”〔25〕這一種煩難的文章取士,到得和法國打了敗仗〔26〕,這才省悟了這方法的錯誤。

    于是派留學生到西洋,開設兵器制造局,作為那改正的手段。

    省悟到這還不夠,是在和日本打了敗仗之後〔27〕,這回是竭力開起學校來。

    于是學生們年年大鬧了。

    從清朝倒掉,國民黨掌握政權的時候起,才又省悟了這錯誤,作為那改正的手段的,是除了大造監獄之外,什麼也沒有了。

     在中國,國粹式的監獄,是早已各處都有的,到清末,就也造了一點西洋式,即所謂文明式的監獄。

    那是為了示給旅行到此的外國人而建造,應該與為了和外國人好互相應酬,特地派出去,學些文明人的禮節的留學生,屬于同一種類的。

    托了這福,犯人的待遇也還好,給洗澡,也給一定分量的飯吃,所以倒是頗為幸福的地方。

    但是,就在兩三禮拜前,政府因為要行仁政了,還發過一個不準克扣囚糧的命令。

    從此以後,可更加幸福了。

     至于舊式的監獄,則因為好像是取法于佛教的地獄的,所以不但禁锢犯人,此外還有給他吃苦的職掌。

    擠取金錢,使犯人的家屬窮到透頂的職掌,有時也會兼帶的。

    但大家都以為應該。

    如果有誰反對罷,那就等于替犯人說話,便要受惡黨〔28〕的嫌疑。

    然而文明是出奇的進步了,所以去年也有了提倡每年該放犯人回家一趟,給以解決性欲的機會的,頗是人道主義氣味之說的官吏。

    〔29〕其實,他也并非對于犯人的性欲,特别表着同情,不過因為總不愁竟會實行的,所以也就高聲嚷一下,以見自己的作為官吏的存在。

    然而輿論頗為沸騰了。

    有一位批評家,還以為這麼一來,大家便要不怕牢監,高高興興的進去了,很為世道人心憤慨了一下。

    〔30〕受了所謂聖賢之教那麼久,竟還沒有那位官吏的圓滑,固然也令人覺得誠實可靠,然而他的意見,是以為對于犯人,非加虐待不可,卻也因此可見了。

     從别一條路想,監獄确也并非沒有不像以“安全第一”為标語的人們的理想鄉的地方。

    火災極少,偷兒不來,土匪也一定不來搶。

    即使打仗,也決沒有以監獄為目标,施行轟炸的傻子;即使革命,有釋放囚犯的例,而加以屠戮的是沒有的。

    當福建獨立〔31〕之初,雖有說是釋放犯人,而一到外面,和他們自己意見不同的人們倒反而失蹤了的謠言,然而這樣的例子,以前是未曾有過的。

    總而言之,似乎也并非很壞的處所。

    隻要準帶家眷,則即使不是現在似的大水,饑荒,戰争,恐怖的時候,請求搬進去住的人們,也未必一定沒有的。

    于是虐待就成為必不可少了。

     牛蘭〔32〕夫婦,作為赤化宣傳者而關在南京的監獄裡,也絕食了三四回了,可是什麼效力也沒有。

    這是因為他不知道中國的監獄的精神的緣故。

    有一位官員詫異的說過:他自己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