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約翰》〔1〕

關燈
rkalfer的直譯,不知其詳。

    水蜘蛛(Wasserlalufer)其實也并非蜘蛛,不過形狀相像,長隻五六分,全身淡黑色而有光澤,往往群集水面。

    《辭林》雲:中國名水黾〔13〕。

    因為過于古雅,所以不用。

    鲵魚(Salamander)是兩栖類的動物,狀似蜥蜴,灰黑色,居池水或溪水中,中國有些地方簡直以供食用。

    刺魚原譯作Stichling,我想這是不對的,因為它是生在深海的底裡的魚。

    Stachelfisch才是淡水中的小魚,背部及腹部有硬刺,長約一尺,在水底的水草的莖葉或須根間作窠,産卵于内。

    日本稱前一種為硬鳍魚,俗名絲魚;後一種為棘鳍魚。

     Massliebchen〔14〕不知中國何名,姑且用日本名,曰雛菊。

     小約翰自從失掉了旋兒,其次榮兒之後,和花卉蟲鳥們也疏遠了。

    但在第九章上還記着他遇見兩種高傲的黃色的夏花:NachtkerzeundKolnigskerze,直譯起來,是夜燭和王燭,學名OenotherbiennisetVerbascumthapsus.兩種都是歐洲的植物,中國沒有名目的。

    前一種近來輸入得頗多;許多譯籍上都沿用日本名:月見草,月見者,玩月也,因為它是傍晚開的。

    但北京的花兒匠卻曾另立了一個名字,就是月下香;我曾經采用在《桃色的雲》裡,現在還仍舊。

    後一種不知道底細,隻得直譯德國名。

     第十一章是凄慘的遊覽墳墓的場面,當然不會再看見有趣的生物了。

    穿鑿念動黑暗的咒文,招來的蟲們,約翰所認識的有五種。

    蚯蚓和蜈蚣,我想,我們也誰都認識它,和約翰有同等程度的。

    鼠婦和馬陸較為生疏,但我已在引言裡說過了。

    獨有給他們打燈籠的Ohrwurm,我的《新獨和辭書》上注道:蠼螋。

    雖然明明譯成了方塊字,而且确是中國名,其實還是和Ohrwurm一樣地不能懂,因為我終于不知道這究竟是怎樣的東西。

    放出“學者”的本領來查古書,有的,《玉篇》〔15〕雲:“蛷螋,蟲名;亦名蠼螋。

    ”還有《博雅》〔16〕雲:“蛷螋,蠏蛷也。

    ”也不得要領。

    我也隻好私淑号碼博士,看見中國式的号碼便算滿足了。

    還有一個最末的手段,是譯一段日本的《辭林》來說明它的形狀:“屬于直翅類中蠼螋科的昆蟲。

     體長一寸許;全身黑褐色而有黃色的腳。

    無翅;有觸角二十節。

    尾端有歧,以挾小蟲之類。

    ” 第十四章以Sandaluglein為沙眸子,是直譯的,本文就說明着是一種小蝴蝶。

     還有一個münze,我的《新獨和辭書》上除了貨币之外,沒有别的解釋。

    喬峰來信雲:“查德文分類學上均無此名。

    後在一種德文字典上查得münze可作minze解一語,而minze則薄荷也。

    我想,大概不錯的。

    ”這樣,就譯為薄荷。

     一九二七年六月十四日寫訖。

    魯迅。

     ※※※ 〔1〕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二八年一月北京未名社出版的《小約翰》。

     〔2〕“讨赤”原是北洋軍閥常用的一個政治口号,他們往往把一切共産主義的、革命的、稍帶進步色彩的、以至為他們所敵視的各種事物統稱之為“赤化”,而把他們對此采取的戰争行動和鎮壓措施稱為“讨赤”。

    魯迅作本篇時正是奉系軍閥盤踞北京,以“讨赤”為名大搞白色恐怖的時候。

     〔3〕“革命策源地”廣東是第一次國内革命戰争時期最早的革命根據地,所以當時曾被稱為“革命的策源地”。

    魯迅作本篇已在一九一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後,所以說“不敢妄想從容”。

     〔4〕Hertwig赫爾特維希(R.vonHertwig,1850—1937),德國動物學家。

     〔5〕Strassburger施特拉斯布格(E.Strassburger,1844—1912),德國植物學家。

     〔6〕《植物學大辭典》杜亞泉等編輯,一九一八年二月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

     〔7〕經學家研究儒家經籍的學者。

    《毛詩》,即《詩經》。

    《詩經》的古文學派,相傳為西漢初年毛亨、毛苌所傳,故稱《毛詩》。

    三國吳陸玑著有《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是一部注解《毛詩》中的動植物的專書。

     〔8〕小學家研究語言文字的學者;漢代稱文字學為小學。

    《爾雅》,中國最早解釋詞義的專書,作者不詳,全書共十九篇,前三篇為一般詞語,其下各篇則為各種名物的解釋。

     〔9〕《本草》記載中醫藥物的專書,統稱《本草》,如《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藥物包括金石及動植物等。

     〔10〕凱白勒荷蘭語作Nachtegalskruid,意雲“夜莺草”。

    An^thriscus,峨參屬。

     〔11〕《本草别錄》又名《名醫别錄》,南朝梁陶弘景著,原書已佚,其内容曾錄入《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簡稱《證類本草》)一書。

    魯迅的引文見該書卷十四。

     〔12〕《化學衛生論》一部關于營養學的書,英國真司騰著,羅以斯增訂,傅蘭雅譯,計四卷三十三章,一八七九年上海廣學會出版。

    霍布,通譯忽布,見該書第十六章《論忽布花等醉性之質》。

     〔13〕水黾亦名水馬,栖息于池沼的小蟲。

     〔14〕Massliebchen學名Bellisperennis,《植物學大辭典》的譯名是延命菊,《英拉漢植物名稱》則譯為雛菊。

     〔15〕《玉篇》南朝梁顧野王編撰,唐孫強增加,宋陳彭年等重修,體例仿《說文解字》的古代字書之一,計三十卷。

     〔16〕《博雅》三國魏張揖編撰,研究古代詞彙和注釋的詞書,篇目次序據《爾雅》,共十卷,原題《廣雅》,因避隋炀帝諱改名《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