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關燈
趟,真不好意思。

    ” “哪裡,我突然來訪,該不好意思的是我。

    ” 兩人再次寒暄後,研人便請正勳坐到桌前的椅子上。

     “我想請你看的是這兩台筆記本電腦。

    ” “就是這兩台?”正勳問。

     “是的。

    ”研人答道,忽然察覺跟正勳見面後,兩人的對話就像語言學入門書那樣生硬,“對了,小李你今年幾歲?” “二十四歲。

    ” “我也二十四歲,我們說話就别見外了。

    ”研人提議道,接着連忙問,“你知道見外是什麼意思嗎?” “知道知道。

    ”正勳也換上了輕松的口吻。

     研人笑着說:“你叫我研人好了。

    ” “那你叫我正勳吧。

    ” “好。

    随便喝。

    ”研人将剛買來的果汁放在地上,進入正題道,“首先是這台小電腦。

    它無法啟動,有沒有辦法知道它裡面裝着什麼數據?” 正勳打開A5大小的筆記本電腦,按下電源鍵。

    屏幕一如既往呈現出一片藍色。

    反複啟動和強制關機了幾次,正勳隻好放棄。

    他取出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将其用網線同黑色小筆記本連起來,又進行了一系列操作。

    不熟悉電腦的研人壓根兒不知道正勳要做什麼。

     大概半小時後,正勳轉頭對坐在地闆上的研人說:“搞不懂。

    ” “果然棘手吧?” 正勳點頭道:“我懷疑它壞了,但又不能百分百确定。

    ” “就是說,它可能壞了?” “有可能。

    ”正勳思索片刻,一向柔和的視線突然淩厲起來,那是研究人員所特有的表情,“借我一周時間,讓我更仔細查驗,行不?” “唔……”研人也思索起來。

    父親在遺言中告誡他絕不能将電腦交給别人,而且不久前還出了坂井友理那件事。

    倘若将筆記本電腦交給正勳,會不會也給他惹上麻煩呢? “我想給你,但這不是我的機器,不能交給别人。

    ” “那就沒辦法了。

    ” “我們休息一會兒吧。

    ”研人說,遞給正勳一罐飲料。

     研人趁休息間隙思考另一台電腦的問題。

    他想讓正勳研究可能與其專業有關的“GIFT”軟件,但又不知如何解釋給他聽。

    盡管一個月内開發出治療絕症的特效藥有如癡人說夢,但研人還是想聽聽正勳的看法。

     研人認為韓國留學生值得信任,于是開口道:“咱們下面要談的事,你能不能保密?” 正勳詫異地皺起眉,點了點頭。

     “我必須在一個月内制造出GPCR的激動劑。

    ” “什麼?一個月?” “不錯。

    ‘GIFT’軟件就是達成這一目的的工具。

    ” 研人簡明扼要地介紹了父親囑咐他完成的奇怪研究。

    得知研人的父親最近過世了,正勳由衷地表示慰問,此外就一直沉默着傾聽。

    最後,當說到父親的計劃中缺失了制藥的重要環節時,研人不禁感覺有點羞愧。

    “這行不通,對吧?我爸的專業是病毒學,他肯定想得太簡單了。

    ”然而,正勳并沒有當即對研人父親的方案予以否定。

    他的表情一本正經,應該正在開動腦筋思考。

    “那我就抛開固有觀念,純粹從邏輯角度談談。

    ” “請講。

    ” “我明白你父親制訂這個計劃時的想法。

    ” “什麼?”研人驚愕地探出身子。

     “成功實施這個看似不可能實現的計劃的條件隻有一個,即‘GIFT’這個軟件十全十美。

    ” “十全十美?” 正勳點頭道:“如果能準确建立受體模型,并完美設計出與其結合的藥物的化學結構,那接下來隻需按部就班地操作就行了。

    ” “就是說,接下來隻需要按照藥物的化學結構将其合成出來?” “不錯,所以說,你父親制定的研究步驟,是成功合成藥物的最基本條件。

    ” 如果制藥軟件能生成完美的設計圖,那合成出化合物就等于制造出藥物。

    姑且不論假設是否成立,單從邏輯角度看,這一論斷确實沒錯。

     A4大小的白色筆記本電腦中有必要的軟件,就使用這台筆記本吧。

     原來父親在遺書中,給出了充分的指示。

    正勳說得對,隻要“GIFT”軟件十全十美,父親的計劃肯定就能成功實施。

     “可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強大的軟件嗎?” “沒有。

    ”正勳斷然否定。

     研人大失所望:“那邏輯上成立有什麼用?” “我那麼說是出于對你父親的尊敬。

    ”正勳笑道,朝更大的電腦伸出手,“咱們看看‘GIFT’軟件吧。

    ” 電腦很快啟動,屏幕上浮現出“變種GPR769”的CG圖像。

    正勳驚叫起來:“這是什麼?” “從專業角度看,果然很奇怪?” “我還從沒見過如此真實的圖像。

    唔……怎麼說呢?這麼設計還是有道理的。

    ” 正勳注視着七個α螺旋組成的跨膜結構受體,過了好一陣子,他才移動鼠标,敲擊鍵盤,确定“GIFT”的各項功能,嘴裡不時嘟囔着“原來如此”或“怎麼回事”,間或還笑出聲來。

    查看完畢後,正勳說:“真是不可思議!這個軟件領先了當今科學水平五十年。

    以現代人類的水平,不可能寫出這樣的軟件。

    ” “就是說,它超越了人類智慧?” “對,超越了人類的智慧。

    通過基因的堿基序列,就能知曉受體蛋白質的立體結構,從而設計與其結合的藥物的化學結構,還可以預測藥物與受體結合後的複合體的結構。

    對了,這是什麼?” 菜單中有一個寫着“ADMET”的選項。

    這一術語同研人的專業有關。

    “這是吸收、分配、代謝、排洩和毒性等五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縮寫,是藥物進入體内後的狀态指标。

    ” “哦……”正勳似乎明白了,“是藥物在體内的動态和毒性吧?” “這個軟件,連‘ADMET’都可以預測?” “嗯,光看這個功能,并沒什麼好稀奇,因為其他軟件也能預測藥物在體内的動态和毒性。

    但‘GIFT’還可以指定生物種類,選擇人或鼠。

    還有基因組輸入欄,必要時實施定制醫療。

    ” 研人也開始真切意識到“GIFT”這個軟件有多麼不同尋常。

    “如果這個軟件十全十美,那就不需要臨床試驗了。

    ” “嗯。

    整個制藥工程都可以由這個萬能軟件承擔。

    人要做的,隻是合成藥物和确認結果而已。

    ” 研人和正勳相視而笑。

     “接下來——”正勳再次看向電腦,似乎對這個神奇的軟件倍感興趣,“我們來找找這個軟件并不完美的證據吧。

    你有什麼好辦法?” “不知道這個有沒有用?”研人将塞在書架上的一摞紙拿出來,那是實習醫生吉原下載的肺泡上皮細胞硬化症的相關論文,“葡萄牙的研究人員發布了剛才提到的那種受體的立體結構。

    ” 正勳浏覽了一遍論文,喃喃道:“是同源建模啊?太好了。

    ”然後反複比對“GIFT”中的圖像。

    真實的CG圖像變成了由球和帶組成的抽象模型。

    将受體的活性部位放大後,與配體結合的部分就從原子層面上顯示出來。

     “果然如此。

    ”正勳說,“兩種模型差别很大。

    原子坐标的數值也不一樣。

    ” “這麼說,‘GIFT’是騙人的?” 正勳卻苦着臉說:“現在還不知道。

    從邏輯上說,有三種可能,葡萄牙的研究人員錯了,或者‘GIFT’錯了,或者兩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