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關燈
小
中
大
便可看到一條名為“橫十間川”的運河。
大學校園橫跨運河兩端,左側是理科院系,右側是文科院系。
唯獨醫學院及大學附屬醫院孤零零地矗立在車站附近。
學校已有九十年曆史,一直在修建新校舍。
當年農學院的廣闊農田上,如今已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學院的校舍。
校園中的水泥路,以及水泥路兩側外觀不起眼的建築,都同東京的其他綜合大學一樣,給人以冷酷之感。
從老家出發,他要連續坐兩個小時電車才能到學校,有充足的時間考慮自己的未來。
他開始憂慮家裡的經濟狀況。
研人正在讀研二,已經決定繼續攻讀博士,所以沒去求職。
因此,未來三年裡,他的學費和生活費都必須依靠母親。
學文科的一個朋友曾嘲笑他“啃老”,敦促他“自己去掙學費”,但這隻是可以丢棄學業、耽于遊樂的文科生的幼稚想法。
藥學院的所有課程幾乎都是必修科目,缺一個學分就無法畢業。
通過藥劑師國家考試和畢業考試之後,學生還得天天泡在研究生院做實驗。
其間的忙碌程度,已不能用“過分”形容,而是達到“超乎想象”的程度。
平常從上午十點到深夜,研人都在藥物化學實驗室裡度過。
理論上隻有星期天和節假日可以休息,但實際上,他有半數節假日都要留在實驗室做實驗。
他從未休過長假,即使是盂蘭盆節和元旦也頂多休息上五天。
考上大學後,他必須過九年這樣的生活,才能獲得博士學位,完全沒精力打工掙學費。
要是放在一個月前,自己還趕得上求職活動的末班車,研人不禁抱怨起來。
自己到底該何去何從?他之所以打算攻讀博士,并不是因為熱愛研究工作,隻是沒有下定決心踏入社會。
相反,入學之後,研人一直心裡犯嘀咕:自己是不是選錯了人生道路?他從未覺得藥學和有機合成有趣,隻是因為别的也幹不了,隻好繼續沿原路走下去。
可以預見,倘若自己再這樣過上二十年,注定會像他父親那樣,研究冷門的學科,淪為不入流的研究者。
到達大學,從理工學院後門進入藥學院研究大樓,研人的腳步越來越沉重。
他意識到,自己走得越慢,就越覺得自己沒用,于是索性加快了步伐。
登上鋪着亞麻油毯的狹窄樓梯,研人來到三樓的“園田實驗室”。
在走廊上打開門,門後是一段較短的走廊。
走廊兩側是放儲物櫃的小房間和會議室,走廊盡頭是教授室,盡頭的左側便是實驗室。
研人将羽絨服放入儲物櫃,換上平日的打扮——牛仔褲配運動服——朝教授室望去。
敞開的大門内,系着領帶的園田教授正在工作。
園田從桌面的文件上擡起頭,看到研人,立刻露出擔憂的表情。
教授即将年屆六十,平常總是以與其年齡不相稱的活力鞭策研究生們,但此刻卻一臉沉痛。
“節哀順變。
你的心情好些了嗎?”園田問。
“嗯。
”研人點頭,向教授為父親葬禮送花緻謝。
“雖然沒見過你父親,但畢竟是同行,我是真心感到哀痛。
” 研人對導師的吊唁深為感動。
園田本來在大型制藥公司工作,是成功開發出多款新藥的超一流研究者。
他利用工作間隙撰寫了大量論文,被這所大學的研究生院聘為教授。
除了作研究,他在其他事務上也精明強悍,從制藥公司手上拿到了許多共同研究項目,保證了充沛的研究經費。
研人不禁做起比較,要是自己的父親也像導師這樣優秀就好了。
也許園田覺得自己的哀悼之詞令研人悲傷,便話鋒一轉:“古賀,已經可以回來研究了?” 研人剛想回答“是”,話到嘴邊卻收了回來,他心中盤算,除了安放骨灰,自己還要做什麼。
“或許會再請幾天假。
” “嗯,沒關系,要請假随時告訴我。
” “謝謝。
” 最後教授鼓勵道:“好吧,工作,工作。
”說着就将研人領進了隔壁實驗室。
實驗室比一般的房間大,面積相當于四間教室。
研人将大半時光都耗在了這裡。
實驗室中央是被一分為四的巨大實驗台,上面擺滿了實驗器具和化學試劑。
房間的三面牆壁都排列着研究者用的桌子、試劑架,以及裝有強排風的通風櫃,混亂之中透露出實用主義的機械美。
園田實驗室專門研發治療自體免疫性疾病的藥物,成員包括教授、副教授,以及二十名研究人員,但一月份,實驗室裡卻格外清靜。
藥學院的學生正在準備藥劑師國家考試,碩士
大學校園橫跨運河兩端,左側是理科院系,右側是文科院系。
唯獨醫學院及大學附屬醫院孤零零地矗立在車站附近。
學校已有九十年曆史,一直在修建新校舍。
當年農學院的廣闊農田上,如今已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學院的校舍。
校園中的水泥路,以及水泥路兩側外觀不起眼的建築,都同東京的其他綜合大學一樣,給人以冷酷之感。
從老家出發,他要連續坐兩個小時電車才能到學校,有充足的時間考慮自己的未來。
他開始憂慮家裡的經濟狀況。
研人正在讀研二,已經決定繼續攻讀博士,所以沒去求職。
因此,未來三年裡,他的學費和生活費都必須依靠母親。
學文科的一個朋友曾嘲笑他“啃老”,敦促他“自己去掙學費”,但這隻是可以丢棄學業、耽于遊樂的文科生的幼稚想法。
藥學院的所有課程幾乎都是必修科目,缺一個學分就無法畢業。
通過藥劑師國家考試和畢業考試之後,學生還得天天泡在研究生院做實驗。
其間的忙碌程度,已不能用“過分”形容,而是達到“超乎想象”的程度。
平常從上午十點到深夜,研人都在藥物化學實驗室裡度過。
理論上隻有星期天和節假日可以休息,但實際上,他有半數節假日都要留在實驗室做實驗。
他從未休過長假,即使是盂蘭盆節和元旦也頂多休息上五天。
考上大學後,他必須過九年這樣的生活,才能獲得博士學位,完全沒精力打工掙學費。
要是放在一個月前,自己還趕得上求職活動的末班車,研人不禁抱怨起來。
自己到底該何去何從?他之所以打算攻讀博士,并不是因為熱愛研究工作,隻是沒有下定決心踏入社會。
相反,入學之後,研人一直心裡犯嘀咕:自己是不是選錯了人生道路?他從未覺得藥學和有機合成有趣,隻是因為别的也幹不了,隻好繼續沿原路走下去。
可以預見,倘若自己再這樣過上二十年,注定會像他父親那樣,研究冷門的學科,淪為不入流的研究者。
到達大學,從理工學院後門進入藥學院研究大樓,研人的腳步越來越沉重。
他意識到,自己走得越慢,就越覺得自己沒用,于是索性加快了步伐。
登上鋪着亞麻油毯的狹窄樓梯,研人來到三樓的“園田實驗室”。
在走廊上打開門,門後是一段較短的走廊。
走廊兩側是放儲物櫃的小房間和會議室,走廊盡頭是教授室,盡頭的左側便是實驗室。
研人将羽絨服放入儲物櫃,換上平日的打扮——牛仔褲配運動服——朝教授室望去。
敞開的大門内,系着領帶的園田教授正在工作。
園田從桌面的文件上擡起頭,看到研人,立刻露出擔憂的表情。
教授即将年屆六十,平常總是以與其年齡不相稱的活力鞭策研究生們,但此刻卻一臉沉痛。
“節哀順變。
你的心情好些了嗎?”園田問。
“嗯。
”研人點頭,向教授為父親葬禮送花緻謝。
“雖然沒見過你父親,但畢竟是同行,我是真心感到哀痛。
” 研人對導師的吊唁深為感動。
園田本來在大型制藥公司工作,是成功開發出多款新藥的超一流研究者。
他利用工作間隙撰寫了大量論文,被這所大學的研究生院聘為教授。
除了作研究,他在其他事務上也精明強悍,從制藥公司手上拿到了許多共同研究項目,保證了充沛的研究經費。
研人不禁做起比較,要是自己的父親也像導師這樣優秀就好了。
也許園田覺得自己的哀悼之詞令研人悲傷,便話鋒一轉:“古賀,已經可以回來研究了?” 研人剛想回答“是”,話到嘴邊卻收了回來,他心中盤算,除了安放骨灰,自己還要做什麼。
“或許會再請幾天假。
” “嗯,沒關系,要請假随時告訴我。
” “謝謝。
” 最後教授鼓勵道:“好吧,工作,工作。
”說着就将研人領進了隔壁實驗室。
實驗室比一般的房間大,面積相當于四間教室。
研人将大半時光都耗在了這裡。
實驗室中央是被一分為四的巨大實驗台,上面擺滿了實驗器具和化學試劑。
房間的三面牆壁都排列着研究者用的桌子、試劑架,以及裝有強排風的通風櫃,混亂之中透露出實用主義的機械美。
園田實驗室專門研發治療自體免疫性疾病的藥物,成員包括教授、副教授,以及二十名研究人員,但一月份,實驗室裡卻格外清靜。
藥學院的學生正在準備藥劑師國家考試,碩士